第三章 理想信念教育的歷史進程和基本經驗_第二節 新中國成立後黨員的理想信念教育

新中國成立以後,我們黨所處的社會環境和麪臨的中心任務都發生了顯著的變化。黨中央根據形勢和任務的變化,加強了對黨員的理想信念教育。1950年的全黨整風運動、1951至1954年的整黨運動、1957年黨的整風運動、60年代初期集訓黨員和幹部及以後的學習先進模範人物的活動,都是這個時期黨對黨員開展的先進性教育活動。

一、1950年的全黨整風運動

中國共產黨成爲執政黨以後,黨員數量迅速增多,1949年到1950年,新發展黨員二百多萬,其中不少人帶着非無產階級的思想進入黨內,老黨員老幹部中有些人驕傲自滿,官僚主義滋長,擺老資格,恃功挾賞,用命令主義的粗暴作風去開展工作,嚴重損害了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的威信,引起人民的不滿。更爲嚴重的是貪污腐化、墮落頹廢、違法亂紀現象不斷髮生。爲了加強對黨員特別是幹部的教育,中共中央決定,在全黨範圍內進行一次大規模的整風運動。這次整風的方法,主要是與當時任務密切結合,分析情況,有系統地檢查總結工作,找出問題,制訂改進辦法。各地採取的方式不一,有的是召開整風會議或三級幹部會議;有的是召開縣以上各級黨的代表會議;有的是召開專業會議、幹部座談會,重點檢查工作;少數地方是通過召開人民代表會檢查領導作風。經過整風,黨員幹部的思想、政策水平都有顯著提高,羣衆觀點加強了,同羣衆的關係更加密切了,驕傲自滿情緒、官僚主義、強迫命令作風得到了較大的克服。個別黨員幹部的貪污腐化行爲得到有效遏制,嚴重的受到了紀律處分。整風以後,黨員幹部情緒飽滿,在工作中出現了新的氣象。

二、1951年至1954年的整黨運動

由於1950年的整風運動時間較短,重點是解決各級領導機關和幹部的工作作風問題,因此,近幾年來黨組織的大發展所帶來的思想不純和組織不純的問題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爲了整頓和健全黨的組織,改善黨組織的狀況,進一步提高黨的戰鬥力,中共中央在1951年2月中旬召開的政治局擴大會議上作出決定,用三年時間對黨的基層組織有計劃、有準備、有領導地進行一次普遍的整頓。整黨分兩個階段進行,即準備階段和組織整頓階段。準備階段的工作,除了訓練整黨幹部和進行典型試驗以取得經驗以外,主要是對黨員普遍地進行一次怎樣做一個共產黨員的教育,圍繞黨員的標準、宗旨、黨員的義務進行了教育,進行黨員登記和組織整頓。對消極落後分子,教育無效的,勸其退黨;對於混進黨內的各種壞分子、階級異己分子則一律清除出黨。這次整黨,是新中國建國後的第一次整黨。1952年中共中央發動“反貪污、反浪費、反官僚主義”的“三反”運動後,整黨工作和“三反”運動結合進行,取得很好的成效,爲加強執政黨的建設創造和積累了經驗。

三、1957年黨的整風運動

1956年底,我國在基本上完成了對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以後,社會的階級關係、主要矛盾和黨的任務發生了深刻的重大的變化。但是,黨內有許多同志並不完全瞭解這種新情況和黨的新任務。同時,又因爲黨已經在全國範圍內處於執政的地位,得到了廣大羣衆的擁護,許多同志就容易採取單純行政命令的辦法去處理問題,而又有一部分立場不堅定的分子就容易沾染舊社會國民黨作風的殘餘,形成一種特權思想,甚至用打擊壓迫的方法對待羣衆。當時,在

黨內,脫離羣衆和脫離實際的官僚主義、宗派主義和主觀主義,有了新的滋長。此外,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個人主義的思想和行爲在黨內也有所蔓延,有的甚至發展到爭名奪利,惟利是圖,腐化墮落,違法亂紀的地步,喪失了共產黨員應有的品質。黨的這次整風,是以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爲主題,發揚正確的思想作風,糾正主觀主義、官僚主義、宗派主義的錯誤的思想作風。黨中央關於整風運動的指示5月1日在《人民日報》公開發表後,全黨範圍內的整風運動正式開始了。但不久,運動轉入了反右派鬥爭,這次整風的目的未全部達到。1958年夏季,整風運動結束。劉少奇指出,整風這條總綱帶動了黨和國家的全部工作,而全民的整風**又進一步推動了全民的生產建設的**。

四、1961年下半年的輪訓幹部和黨員活動

1957年整風運動結束以後,全國興起了社會主義建設的新**。

面對新形勢和新任務,許多幹部在思想觀念和工作作風方面還存在不少不適應的問題。不少幹部對社會主義建設存在着某些片面性的認識,在實際工作中存在着某些右的或“左”的錯誤;幹部中脫離實際、脫離羣衆、違反政策、違反紀律的錯誤也屢有發生。爲了幫助幹部進一步認識和掌握社會主義建設的客觀規律,幫助幹部自覺地養成我們黨的馬克思列寧主義作風,以便提高幹部的思想政治水平,增強黨性,更好地推進社會主義建設,1961年9月15日,中共中央發出了《關於輪訓幹部的決定》。

《決定》規定,這次輪訓的對象,主要是縣委書記和相當於這一職務以上的黨員幹部。準備用一年多的時間分期分批訓練完畢。訓練內容,是社會主義建設和黨的建設兩個方面,着重解決黨的建設和黨的生活中存在的問題。這次輪訓,受到幹部的普遍歡迎。一年來的實踐也證明,這次輪訓,對於健全黨內民主生活和黨的民主集中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對於進一步總結幾年來的工作經驗,進一步統一黨的思想,也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條件,對於幫助幹部克服主觀主義、分散主義,改進工作作風也有很大的促進。在輪訓幹部的同時,黨又進行了重新教育黨員的工作。據中組部1961年11月8日給中央的報告稱,到1961年底,全黨共有1738萬名黨員,133萬個黨的基層組織。1958年以來,新吸收了642萬名黨員,建立了50萬個基層組織。但是,有一部分黨員不具備黨員應有條件,相當多的黨員,對於什麼是共產黨和怎樣做一個共產黨員,認識得不夠清楚或者很不清楚,不瞭解或者忘記了黨的傳統;有些黨組織,黨的生活很不正常,黨員積極性不高;有些地方組織懶散,管理黨員制度混亂。要從根本上解決上述問題,最重要的是重新教育黨員。中央同意了中組部的報告,決定對黨員進行訓練。

五、60年代前期的全黨學習先進模範人物的活動

1960年前後我國經濟發生了嚴重的困難。全黨和全國人民在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以身作則的光輝榜樣帶動下,團結一致,同心同德,戰勝困難。其間,全國涌現出一批優秀的共產黨員和先進模範人物,王進喜、焦裕祿和雷鋒就是其中的傑出代表。1966年2月7日,《人民日報》發表了長篇報導和社論,號召廣大黨員和幹部學習焦裕祿不爲名,不爲利,不怕苦,不怕死,一心爲革命,一心爲人民,完全徹底地爲中國人民服務的精神,學習他大搞調查研究,堅持從羣衆中來到羣衆中去的領導方法。全國掀起了向焦裕祿學習的熱潮。1963

年2月7日,《人民日報》發表了遼寧省開展學習雷鋒活動的新聞,刊登了雷鋒生前先進事蹟和日記摘抄,同時發表評論員的文章。3月5日,《人民日報》發表毛澤東“向雷鋒同志學習”的題詞,一個向雷鋒學習的活動在全黨、全國人民中廣泛深入地開展起來。回顧新中國成立以後的十七年,黨對黨員進行的思想教育,既有大量成功的經驗,也有某些曲折和失誤。這段時期黨對黨員進行理想信念教育的基本經驗是:

(一)引導和組織黨員認真學習理論、文件,提高思想覺悟,是搞好黨員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前提

1950年黨的整風,圍繞着改進各級領導幹部的作風問題,組織幹部認真學習毛澤東在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的報告,學習5月1日中央頒發的開展整風的指示,以及以前中央發佈的《關於發展和鞏固黨的組織的指示》、《關於加強與黨外羣衆合作的決定》、《關於在報紙刊物上展開批評和自我批評的決定》等,以統一干部的思想,提高幹部認識。1951年開始的整黨,圍繞解決黨的組織大發展所帶來的思想不純和組織不純的問題,組織黨員認真學習列寧、斯大林和毛澤東關於黨的建設的著作以及中共中央整黨文件,聽取專題報告,學習1951年4月9日劉少奇在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組織工作會上作的《爲更高的共產黨員條件而鬥爭》的總結報告。這啓示我們,針對每次黨員教育活動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精心地選擇學習文件、編好教材,並組織黨員認真學習,提高思想認識,這是搞好黨員教育的重要前提。

(二)樹立並大力宣揚先進典型,是開展黨員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方法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運用具有代表性的先進的人物、單位和事件作爲人們學習的榜樣,通過學先進、趕先進、超先進,推動全盤工作,是我們黨開展黨員教育的一個好經驗,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個好方法。

在建國初期的抗美援朝期間,我們黨在全國範圍內,大力宣揚了黃繼光、邱少雲、楊連第等戰鬥英雄的事蹟,在全黨、全國人民中掀起了學習英雄模範的熱潮。特別是在三年困難時期及其以後開展的學習王進喜、焦裕祿和雷鋒的活動,可以說是在全黨和全國人民中開展的一次學習運動。周恩來的題詞是:“向雷鋒同志學習愛憎分明的階級立場,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產主義風格,奮不顧身的無產階級鬥志。”

(三)及時清除不合格黨員,是搞好黨員理想信念教育,保持黨的先進性、純潔性的重要舉措

建國初期的整黨曾將黨員分爲四部分人:“第一部分人”是黨內大量存在着的具備共產黨員條件的優秀分子;“第二部分人”是不完全具備黨員條件,需要幫助、教育和提高的;“第三部分人”是不具備黨員條件的;“第四部分人”則是混進黨內的各種壞分子。對“第四部分人”無疑應當清除出黨。對“第三部分人”則加以區別,對其中經過教育而確實不夠黨員條件者勸其退黨,務使這些退黨者自願地退出,不傷感情。截至1953年6月底的統計,全國有246320個黨支部,已有65%進行了整頓。“在整黨過程中,有32.8萬餘人離開了黨組織,其中有23.8萬餘人是完全喪失黨員條件的蛻化墮落分子和混入黨內的各種壞分子;有9萬人是經過教育,自認不夠黨員條件而自願退黨的或消極落後、經教育也不可能達到黨員標準而被勸告退黨的。”在整頓黨的組織、清潔不合格黨員的同時,發展了新黨員,給黨增添了新鮮血液,維護了黨的純潔性和先進性。

(本章完)

第一節 堅持理想信念是由黨的先鋒隊性質決定的第三節 堅定理想信念與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羣衆的根本利益第三章 理想信念教育的歷史進程和基本經驗_第一節 民主革命時期黨員的理想信念教育第七章 理想信念與黨的先進性_第二節 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的現實意義第一節 共產主義運動的現狀對黨員理想信念提出的新要求第二節 堅定理想信念,不斷提升黨員領導幹部的執政能力第三節 共產主義是共產黨人追求的一個無限美好的社會第三節 堅定理想信念與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羣衆的根本利益第八章 理想信念與最高綱領和最低綱領的統一_第二節 黨在現階段的基本綱領第三節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對黨員理想信念提出的新要求第一節 共產主義運動的現狀對黨員理想信念提出的新要求第七章 理想信念與黨的先進性_第三節 在堅持理想信念的過程中體現黨員的先進性第三章 理想信念教育的歷史進程和基本經驗_第二節 新中國成立後黨員的理想信念教育第七章 理想信念與黨的先進性_第二節 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的現實意義第二節 樹立科學發展觀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第一節 共產黨員必須堅持立黨爲公、執政爲民的執政理念第十章 理想信念與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_第二節 共產黨員的人生觀第一節 堅定理想信念必須全面把握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第一節 堅定理想信念必須全面把握科學發展觀的科學內涵第一節 堅定理想信念與代表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第二節 共產主義的實現是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第十章 理想信念與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_第二節 共產黨員的人生觀第四章 理想信念教育的最新理論成果_第二節 堅定理想信念與代表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第三節 堅定理想信念是共產黨員先進性的靈魂第二節 共產主義的實現是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第三節 共產主義是共產黨人追求的一個無限美好的社會第三章 理想信念教育的歷史進程和基本經驗_第一節 民主革命時期黨員的理想信念教育第一節 共產黨員必須堅持立黨爲公、執政爲民的執政理念第十章 理想信念與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_第二節 共產黨員的人生觀第十章 理想信念與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_第三節 共產黨員的價值觀第八章 理想信念與最高綱領和最低綱領的統一_第二節 黨在現階段的基本綱領第二節 黨的基本路線是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的集中表現第十章 理想信念與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_第二節 共產黨員的人生觀第一節 共產主義運動的現狀對黨員理想信念提出的新要求第三章 理想信念教育的歷史進程和基本經驗_第一節 民主革命時期黨員的理想信念教育第一章 共產主義是人類社會最崇高的理想_第一節 共產主義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第三節 堅定理想信念與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羣衆的根本利益第二節 樹立科學發展觀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第三章 理想信念教育的歷史進程和基本經驗_第二節 新中國成立後黨員的理想信念教育第三章 理想信念教育的歷史進程和基本經驗_第二節 新中國成立後黨員的理想信念教育第八章 理想信念與最高綱領和最低綱領的統一_第一節 黨的綱領就是黨的一面旗幟第三章 理想信念教育的歷史進程和基本經驗_第一節 民主革命時期黨員的理想信念教育第一節 堅定理想信念必須全面把握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第八章 理想信念與最高綱領和最低綱領的統一_第二節 黨在現階段的基本綱領第一節 堅持理想信念是由黨的先鋒隊性質決定的第三節 新時期黨員理想信念教育的探索過程及經驗第三節 共產主義是共產黨人追求的一個無限美好的社會第一節 共產黨員必須堅持立黨爲公、執政爲民的執政理念第五章 理想信念教育的時代要求_第二節 社會轉型時期對黨員理想信念提出的新要求第四章 理想信念教育的最新理論成果_第二節 堅定理想信念與代表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第七章 理想信念與黨的先進性_第一節 共產黨員先進性的科學內涵第二節 堅定理想信念,不斷提升黨員領導幹部的執政能力第一節 共產主義運動的現狀對黨員理想信念提出的新要求第二節 堅定理想信念,不斷提升黨員領導幹部的執政能力第七章 理想信念與黨的先進性_第一節 共產黨員先進性的科學內涵第二節 堅信理想信念是共產黨員本質的體現第十章 理想信念與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_第一節 共產黨員的世界觀第三章 理想信念教育的歷史進程和基本經驗_第二節 新中國成立後黨員的理想信念教育第一節 共產黨員必須堅持立黨爲公、執政爲民的執政理念第四章 理想信念教育的最新理論成果_第二節 堅定理想信念與代表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第一節 堅持理想信念是由黨的先鋒隊性質決定的第一節 堅定理想信念必須全面把握科學發展觀的科學內涵第三節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對黨員理想信念提出的新要求第二節 堅定理想信念,不斷提升黨員領導幹部的執政能力第一節 堅定理想信念必須全面把握科學發展觀的科學內涵第十章 理想信念與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_第三節 共產黨員的價值觀第一節 共產主義運動的現狀對黨員理想信念提出的新要求第一章 共產主義是人類社會最崇高的理想_第一節 共產主義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第三節 正確把握黨的最高綱領與最低綱領的關係第一章 共產主義是人類社會最崇高的理想_第一節 共產主義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第八章 理想信念與最高綱領和最低綱領的統一_第一節 黨的綱領就是黨的一面旗幟第一節 堅持理想信念是由黨的先鋒隊性質決定的第五章 理想信念教育的時代要求_第二節 社會轉型時期對黨員理想信念提出的新要求第十章 理想信念與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_第三節 共產黨員的價值觀第七章 理想信念與黨的先進性_第一節 共產黨員先進性的科學內涵第八章 理想信念與最高綱領和最低綱領的統一_第二節 黨在現階段的基本綱領第一節 共產主義運動的現狀對黨員理想信念提出的新要求第七章 理想信念與黨的先進性_第三節 在堅持理想信念的過程中體現黨員的先進性第二節 黨的基本路線是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的集中表現第五章 理想信念教育的時代要求_第二節 社會轉型時期對黨員理想信念提出的新要求第十章 理想信念與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_第三節 共產黨員的價值觀第一節 理想信念是提高黨的執政能力的根本保證第五章 理想信念教育的時代要求_第二節 社會轉型時期對黨員理想信念提出的新要求第三章 理想信念教育的歷史進程和基本經驗_第二節 新中國成立後黨員的理想信念教育第三節 新時期黨員理想信念教育的探索過程及經驗第八章 理想信念與最高綱領和最低綱領的統一_第二節 黨在現階段的基本綱領第八章 理想信念與最高綱領和最低綱領的統一_第二節 黨在現階段的基本綱領第三節 新時期黨員理想信念教育的探索過程及經驗第三章 理想信念教育的歷史進程和基本經驗_第一節 民主革命時期黨員的理想信念教育第三節 堅定理想信念與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羣衆的根本利益第三節 堅定理想信念是共產黨員先進性的靈魂第三節 新時期黨員理想信念教育的探索過程及經驗第八章 理想信念與最高綱領和最低綱領的統一_第一節 黨的綱領就是黨的一面旗幟第五章 理想信念教育的時代要求_第二節 社會轉型時期對黨員理想信念提出的新要求第四章 理想信念教育的最新理論成果_第二節 堅定理想信念與代表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第二節 堅定理想信念,不斷提升黨員領導幹部的執政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