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夢想(下)

場中間的篝火愈發的紅火,豎起來的木柴燒得畢剝作響,洱海的潮聲輕柔,一陣陣的,好像在你耳邊呢喃着,睡吧,睡吧!

不少人是真的閉上了眼睛,當然他們那不可能是真睡,他們是在集體表演凝神思索的戲碼。

剩下的那些也一個個的低頭蹙眉,偶爾的眼神交會,不但匆忙,還都不會有任何能讓人意會的含義。

因爲這些聰明人此時不需要交換意見,他們那些毫無波瀾的眼神,都在表達一個同樣的意思,這樣的話題,不好談,也不能談。

從前的歷朝歷代,除三皇五帝太過久遠,還沒有明確而統一的原因之外,從大夏開始,每一個朝代的傾覆,不是被歸咎在各路奸臣頭上,就是歸咎在各色女人頭上。

但這些聰明人,接觸到了很多普通人接觸不到的東西,所以他們心裡其實都明白,真說起來,朝代的興亡更替,最主要的功勞可以歸到君主頭上,最主要的責任,其實也應該由一些君主承擔。

這其中,一個讓一些聰明人憂慮的事實是,往往越是那些驚才絕豔的君主,越是那些立下不世功勳的君主,他們最後產生的危害也越大。

始皇帝、漢武帝、隋煬帝、唐玄宗……莫不如此——這也是黃昊在察覺自己最尊貴的學生是個天才之後,反而憂思日盛的原因。

但是,能在太子面前說這點嗎?當然不能!

他可是未來的君主,看起來,正應該是以爲驚才絕豔的君主。

具體到大理國,這就更不能說了。

大理國的傳承,中途已經斷絕過一次,原因,確乎可以說是奸臣。

但這個奸臣之後,現在依然手握真正的權柄,連最沒腦子的人都不會提這一點,何況是聰明人?

一般來說,越是聰明,便越會權衡,便越是會明哲保身,所以,閉口不談,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表現出一副被太子的宏偉志向震驚到的樣子,是他們不約而同的選擇。

世宗段思廉之後的段延貴倒是想說幾句,但,高家最莽的那個傢伙高智昌就在那邊坐着呢,還帶着他二十個手下。

因此他也先是一臉震驚的看着堂弟,之後便是一臉的佩服和崇敬,激動得一時都找不到合適的言語的意思。

好在段譽此時並不在意他們的反應,他仰頭看着天,幽幽吟道:“堯舜禹夏商周,春秋戰國亂悠悠,秦漢三國晉統一,南朝北朝是對頭,隋唐五代,又十國啊……”

“也不知道,這之後,還會怎麼續,”

見他那意思,竟然有本朝必將也會被後來者取代的意思,何維世便咳了一聲,“太子,想我大理……”

“呵呵,”段譽笑着打斷他,“何大人無需多言,我們都清楚,不會有千秋萬代的朝代,”

何維世馬上覺得,自己是有些多餘出這頭,用俚語說,這有點皇帝不急太監急的意思。

段譽繼續說道:“只是,爲何自周朝以後至今的歷朝歷代,最長也不過延續了四百多年,最短的,更是隻有十幾年?”

“就是延續了四百餘年的漢朝,不說和敵國的戰爭,就是內部的動亂,從漢初的諸呂之亂、七國之亂,中期的巫蠱之禍、王莽篡漢、戚宦之爭,後期的黃巾之亂、軍閥割據……加起來,至少也超過一百年,”

他說得坦然隨意,周圍聽着的人卻都有些不自在,不少人忍不住偷偷的拿眼睛去瞟高智昌,意外的是,高智昌看起來竟然好像沒有什麼反應。

都提到王莽了你還沒有什麼反應?該不是你都不知道王莽幹了什麼吧!

高智昌怎麼不清楚這一點,只是,他是真不知道自己該怎麼反應。

發火?

他有些不願意。

他記得清楚,在段譽面前發火一次,便被收拾一次,還一次比一次狠。

所以,他只能做出這樣若有所思的樣子,我也在考慮興亡更替這樣的大問題。

段譽就好像沒有意識到自己說的話有多敏感一樣,語調深沉的繼續說:“如果再算上和匈奴的百年戰爭,則國祚超過四百年的兩漢加起來,真正的承平時間,估計也不過百餘年的光景,”

“此後到晉朝一統,中間又動亂了近五十年,兩晉加起來才共傳承了一百五十五年,中間還有那駭人聽聞的五胡亂華……”

“此後天下動盪分裂了一百六十餘年,才又有隋朝一統,而隋朝,不過三世而亡,立國還不到四十年……”

“之後,是唐朝,又是雄主輩出,多個盛世,多次中興,亦即多次動亂,最後,也不過傳承了不到兩百九十年,算起來真正稱得上承平的年歲,也不足百年……”

“從秦皇漢武到唐宗宋祖,我們都熟知很多大帝英豪,卻很少去想,在那些煌煌不可直視的偉岸身影背後,那累累白骨,”

“也很少去想,在那些英雄豪傑輩出的年代裡,毀於刀兵戰火的宮室城垣,它們說起來雖然屬於秦朝屬於漢朝屬於唐朝……但實際上,它們都是由天下百姓的賦稅所建,所以,它們,包括我們大理國的所有宮室城池,全都屬於天下百姓,”

何維世愕然、段延貴愕然……高智昌愕然、衆紈絝愕然……

這樣的話也能說?

哪怕你是太子呢?

但段譽依然若無其事的道:“所以,杜工部詩曰,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爲什麼歷朝歷代,都逃不過這樣的窠臼,立國之初,雖局勢不穩,但能勵精圖治,中期國力日盛卻動亂必起,勉強來個中興縫縫補補,之後便不可避免的陷入沉淪?”

何維世此時都有些顫,他感覺到身邊的幾個人好像也在顫,這話,你敢說,我們都有些不敢聽啊。

現在士林中普遍的觀點都是,你老子,他就是中興之主啊太子。

他偷偷的去看段譽,你究竟是不敏感還是不在乎?

但其實對這方面,不管你是不敏感還是不在乎,那都算不上好事。

他看到,段譽的臉上,此時好像籠罩着一層光輝,那,好像是專心致志的探求真理的光輝?

他有些疑惑,太子是真的有志於解決這樣無數先賢都束手的問題?

甚至是,太子竟然已經有了方略?

段譽此時有些激動,他站了起來,“橫渠先生有言,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

他雙手在空中用力的揮動着:“誠哉斯言!”

“我想,我們應該要有把橫渠先生的話變成現實的勇氣和志向,我們應該要尋求如何讓我們的國祚,至少也要像現在還沒有顯出頹勢的大秦,其實準確的說,叫東羅馬一樣,能有上千年之久,”

“能讓供養我們的百姓,能有幾百代人,可以無憂無慮的安享太平盛世,而不會僅隔幾代人,最多幾十代人,便經歷一場生死劫難,”

“這是我的夢想,也是我的追求,”

“這也是我希望大家能和我一起來做的事,”他看着衆人說。

忍不住激動起來的何卓然心說,所以這纔是你一開始花了那麼多篇幅,讓我們把眼光放遠一點的原因所在?

何維世等心中剛剛升起的那些不安,以及由不安衍生而來的失望,此時又已煙消雲散,在一個有志於這樣的目標,並且準備實幹的人眼中,他們在乎的一些事,可能真算不上重要。

讓幾百代人安享太平盛世,爲萬世開太平,這樣的目標,讓日漸世故的他們,也忍不住熱血起來。

但第一個表態的人,卻出乎所有人的預料,高智昌站了起來,“殿下,”他的聲音裡全是抑制不住的激動,“你可是已有了方略?”

第六十三章 積弊難除第一百三十一章 黃鼠狼第一百二十九章 不平靜的早上第一百七十四章 逼問第兩百一十三章 小算計第十一章 出宮第六十四章 逼問第五十八章 小屁孩戲多第六十七章 倆雌相爭第六十五章 影響第兩百四十七章 辯論(八)第一百七十六章 段大炮第四十五章 都二第八章 寫信第兩百五十七章 談錢傷感情第八章 寫信第兩百一十二章 不厚道第一百四十三章 兄弟倆(下)第一百五十一章 鐵律第兩百五十四章 辯論(十五)第一百八十章 新生活 新規矩第七十三章 有人走 有人來第二十三章 亂(下)第二十章 五華樓上第四章 沒道理的開始第兩百零四章 大宋皇城司高級細作的期待第一百三十四章 暈第十章 欣喜欲狂 (下)第兩百四十四章 辯論(五)第一百四十二章 風水輪流轉第一百二十一章 衝擊第兩百四十五章 辯論(六)第六十五章 影響第五十六章 親軍第五十八章 小屁孩戲多第兩百四十七章 辯論(八)第八十七章 安順第三章 紛亂的京城(上)第兩百五十四章 辯論(十五)第九十一章 燈火昏黃第四章 沒道理的開始第兩百一十九章 真正的演技派第兩百零七章 太能裝第八十八章 兄弟姐妹來皇莊第兩百二十三章 門縫裡看人第十七章 因勢利導第三十三章 路遇第八十八章 兄弟姐妹來皇莊第一百八十七章 看不穿第兩百一十九章 真正的演技派第二十九章 折服(上)第兩百二十四章 高級黑第兩百三十七章 邀請第一百九十九章 有些事在所難免第兩百八十一章 自杞部第四十一章 丈二金剛第一百四十三章 見面第兩百一十二章 不厚道第一百七十七章 總難十全十美第兩百零三章 女人是老虎第七十二章 投資第兩百零七章 太能裝第一百六十二章 好心辦壞事第六十六章 擁戴第一百二十一章 衝擊第兩百八十一章 自杞部第三十二章 父慈子孝第四十章 期待第一百八十九章 你們的規矩不行第三十五章 真麻煩第一百三十一章 黃鼠狼第二十一章 方略第一百三十二章 攔不住第兩百五十九章 常慼慼第二章 牛馬遍蒼山(中)第一百八十七章 看不穿第兩百零四章 大宋皇城司高級細作的期待第兩百三十八章 榮耀第一百二十一章 衝擊第兩百零五章 倔犟的大理國太子第兩百四十二章 辯論(三)第一百一十四章 快遞第六章 左支右絀第六十二章 泄氣第一百九十五章 賣人情第九十四章 引導(下)第九十一章 燈火昏黃第七十四章 改制第兩百三十六章 流水落花第七十二章 投資第二十五章 第一勇士(下)第兩百二十六章 寡廉鮮恥第一百五十章 推心置腹第兩百七十九章 必有所求第兩百零六章 萬事有我第兩百三十六章 流水落花第八十五章 屠龍技第一百二十章 好一番熱鬧第三章 紛亂的京城(上)第三十三章 路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