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名士**

林軒氣得站起身來就走,但是起身後又回頭補充了一句道:“郡主如天上皎月朗朗,我對郡主只有敬仰之心!”

說着重重地哼了一聲,看在謝逸的名士身份上終究沒把那句“你們兩個小人之心!”給說出來。

張昭蘭忍了笑,微微皺眉問到:“軒表弟,你現在去哪兒?還要去郡主府找吳侍衛麼?”

林軒憤然轉身道:“我怎麼可能還做這麼沒腦子的事情!還嫌人家麻煩不夠麼!”

張昭蘭臉上顯出有些擔心的表情來:“那你現在是要回家?你是偷偷跑出來的吧?回去只怕你祖父又要給你用家法!要不你還是到我家去住幾天吧,我派個人給你家送個口信就是了!”

林軒道:“不勞侯爺操心,免得拖累侯爺!”說罷,頭也不回地出去了。

出門之後隱隱聽見屋內傳來兩人朗朗的笑聲,林軒更是氣急,他從前怎麼不知道他的這位表哥是這種德行?呸!還君子如玉!還帝國第一佳公子!

還有那個帝國第一名士,真是個小人!

林軒自是沒聽到他走後,謝逸對張昭蘭笑道:“你這個表弟還不錯,是塊璞玉!”

林軒回到家之後,果不其然又被祖父林正炎給打了一頓板子,這次打得更重,每天只能伏在牀上,下不了地,父親也被祖父一頓好罵,在家中擡不起頭來。

林軒的痛不在身上,不被家人理解的苦悶和痛苦日夜啃噬着他的心,本就受了傷,又吃不下睡不着,沒兩三天。年輕潤澤的臉就迅速消瘦,眼睛也凹了下去。

“軒兒……”林家的二夫人陳氏看着自己的兒子乾瘦的臉,眼淚又止不住地滾落下來。將藥碗遞到兒子嘴邊,“軒兒。喝藥吧!”

陳氏雖然出自定國公府,但她父親陳家三爺是庶子,現在也已經分家分出來了,她作爲庶子嫡女,並沒有多少依仗,自己的兒子比大房少,而且沒有大房出息能幹,每每總令得公公婆婆生氣不待見。早已習慣了逆來順受,兒子被打被罵,被大房嘲笑譏諷,都只能忍氣吞聲。

林軒嘆口氣,接過藥碗一飲而盡,這時妹妹林芳兒拿着一張紙興沖沖地地跑了進來,“哥哥,快看!”

林軒接過來展開,紙上是林芳兒抄的一首七言樂府長詩《綠竹行》,林軒匆匆看完。臉上立刻綻開了笑容,翻身就要坐起來,但是隨即就痛得噝噝直吸氣。陳氏忙扶住他趴下,叫着“小心”,將那張紙拿過來細看。

林芳兒得意道:“這可是謝三郎君寫的呢!”說話間,語氣頗是與有榮焉。

這首長詩首先是誇了江南有佳人,猗蘭爲容,綠竹爲骨,品行高潔,對父親如何純孝,父親亡故之時恨不能以身代之。差點投江殉父;對百姓如何愛護,慧眼如炬。識破豺狼的僞裝,消滅了殘害百姓的豺狼;對君王如何忠義。身爲弱質嬌女,帶着衛士剿滅了土匪,揪出了亂臣賊子;

然後敘說正因爲她這麼美好,所以招人妒忌,又因爲蒙受先人遺德福澤和君王的封賞,招致小人覬覦,羣雌粥粥,極盡污衊誹謗之能事,她就像屈原一樣冤屈;

最後說那些蘭臺大夫們,高居廟堂,拿着優厚的俸祿,不思造福社稷,不思造福黎民,僅僅因爲無中生有之謠言,就羣起吠吠,攻擊一個小姑娘,真是羞也不羞!還有那些誥命夫人,本應爲婦人之表率,卻不思修德齊家,去學那市井潑婦,捕風捉影,造謠生事,真是不配受國家誥封!

結尾是讚歎綠竹猗猗,四季常青,即便霜雪交加,依舊青青如故,陽光一出,那些殘雪自然就會化掉。

【注:蘭臺,御史臺的別稱】

陳氏看完這首《綠竹行》,不由地也露出了笑容,連聲道:“這下可好了!這下可好了!”又讚歎道:“謝郎君此文一出,必然又是長安紙貴!”

謝逸的聲望和號召力是沒人能比的!《綠竹行》雖然沒有指名點姓,但是傻子都知道是讚美廣陵郡主,替她鳴不平的。

這塊巨大的板磚拍下來,朝堂和市井中的所有嘈雜都會被拍滅。

那些謠言雖然轟轟烈烈,但是本身就沒有憑據,而謝逸的這篇長歌,詞雄理據,令人無法反駁不說,最重要的是文才斐然,朗朗上口,很快就會被人四處傳誦,風靡一時。

而且謝三出品,人人都以會誦爲榮。

尤其在教坊以及青樓中,不會唱謝三郎的新作,你簡直就不要混了,都落伍成老大媽了!——

在郡主府中,聶青青坐在李猗身邊,也拿着這首《綠竹行》在讀。

張昭蘭坐在李猗對面,手中拿着摺扇,雖然現在是春天,氣候偏涼快,但那水墨桃花的摺扇依舊搖得很是風流瀟灑,俊臉含笑,掩飾不住的淺淺得意,額頭上只差沒寫上“誇我吧,但是不要誇得太厲害!”

李猗淺笑嫣然,“祖母欲請謝三郎君來公主府做客,你去問問謝郎君何時有空?”

這個任務,張昭蘭很愉快地接受了,話說昨天謝逸在寫文的時候,還在對他抱怨,沒有見到真人,對於自己筆下描寫的女子風骨只能靠猜!

聶青青在讀完這首長歌后,卻心情激盪起伏,目光閃爍地問張昭蘭道:“蘭侯同謝三郎君是好朋友麼?”

張昭蘭得意道:“自然!”

能夠被驕傲如天上明月的名士謝逸當做朋友的人,可是非常少的,絕對是個位數的。

聶青青卻不說話了,這首詩中有“羣雌粥粥”這個詞,作爲上一世的學霸的她,知道這個詞是出自韓愈的《琴操?雉朝飛》:“當東而西,當啄而飛,隨飛隨啄,羣雌粥粥。”

這個詞的原意是形容鳥兒相和而鳴,唐以後才被被引申沿用,作爲貶辭指婦女聚在一起發出的喧雜之聲,比如清朝袁枚的《與書巢書》裡就延伸引用過“今雖充位之臣,羣雌粥粥,而寸心許可者,卒無一人。”

謝逸對這個詞的用法同清代的袁枚一樣,她懷疑謝逸是穿越客!

不過謝逸顯然是有真才實學的,這篇《綠竹行》顯然他自己的原創,不是抄襲之作。她一定要想法子見見這位天王巨星般的名士。

三日之後,在聶青青的期盼中,名士謝逸終於來大長公主府做客了。

長眉鳳眼,容顏清俊,寬袍緩帶,步履從容,說不出的蘊藉風流,雍容儒雅。其風采將走在一起的張昭蘭都壓了一頭。

雖然謝逸是個男人,還是個接近三十歲的“大叔”,聶青青還是忍不住妒忌了,憑什麼人家穿越就穿了這麼一具好皮囊,好腦瓜,還有好家世,可以接受最優秀的教育,再加上自己的努力和上一世的積累成了超一流名士?

現在聶青青已經可以確定謝逸是個穿越客,因爲謝逸對着她的時候,讚了一句“玉雪可愛”!

這個詞就是後世用來稱讚小蘿莉的常用詞!尤其是某小說大師最愛用!

可惜這是在大長公主的府中,她只能跟在李猗身邊乖乖地坐着,聽大長公主和謝逸閒話。

她只盼着有機會能夠和這廝單獨說上幾句話纔好。

幸而,謝逸聊到了古琴,而李猗的父親吳王殿下李隆基不僅精通音律,造詣極高,而且還有收藏古琴的愛好,著名古琴“綠綺”便在吳王的收藏品中,而且吳王還曾派人四處去尋找琴木,最終尋到了兩塊極好的琴木,又特地請蜀中名匠雷家家主做成了兩張七絃琴,一名“秋澗”,一名“松風”。

謝逸聽李猗說她將“松風”和“綠綺”帶到了京中,便請求一觀,李猗自然沒有不同意的,立刻命人去取。

但謝逸卻道:名琴如名士,不可輕慢,他願意親自移步過去觀賞,並且希望可以看到郡主收藏的其他名琴。

聶青青在一旁聞言大樂,既然他要去郡主府那邊,那麼她怎麼着都能找到機會單獨說上一兩句話!——

()

第148章 不肯放棄第166章 鞭打第10章 三春雪(上)第121章 方向初定第13章 遺糗終生第154章 暗夜奔襲第51章 男人養大的第62章 疑團第82章 血案源頭第141章 身世揭秘第182章 二個怪蜀黍第30章 誰欺凌誰第80章 強援第111章 恐懼與不安第158章 無處不坑第174章 晚了四年第132章 黃雀現身第182章 二個怪蜀黍第67章 畫龍點睛第65章 狐假虎威第171章 心中之人第8章 紅袖酒坊第172章 山中逃命第65章 狐假虎威第144章 攤牌第183章 捉/奸/大戲第10章 三春雪(上)第97章 白葭身世第184章 意料之外第24章 三春雪、青柳劍第172章 山中逃命第104章 因情成仇第128章 羣梟上門第67章 畫龍點睛第127章 解救人質第169章 一再吃癟第157章 高調炫威第147章 鬥心第133章 刮肉祛毒第14章 惡魔翩翩第169章 一再吃癟第12章 花夜第170章 玉板之秘第180章 尋到第156章 相見第159章 反下馬威第166章 鞭打第22章 江南風波起第173章 迴歸第18章 一步即是天涯第167章 指點第117章 千年古卷第59章 徐徐圖之第154章 暗夜奔襲第154章 暗夜奔襲第27章 兄妹夜探第65章 狐假虎威第8章 紅袖酒坊第19章 再相逢,與君別第176章 表兄弟第30章 誰欺凌誰第106章 終不可諼兮第121章 方向初定第144章 攤牌第83章 仇不過夜第145章 得意之事第18章 一步即是天涯第101章 血腥壽禮第141章 身世揭秘第173章 迴歸第62章 疑團第82章 血案源頭第97章 白葭身世第123章 救美or救匪第153章 猛虎與蛇第38章 以茶論道第150章 蹤跡難尋第58章 擔心第40章 誰該死第161章 舌戰第170章 玉板之秘第137章 路遇刺殺第155章 勸止屠殺第170章 玉板之秘第138章 李琦李猗第107章 劫數到了第119章 白溪先生第2章 又被擄第23章 誣陷入獄第151章 終於收網第124章 油鹽不進第81章 禍起內幃第97章 白葭身世第126章 土匪表白第74章 掀底第117章 千年古卷第127章 解救人質第156章 相見第4章 磨牙第143章 索婚求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