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3章 反擊戰打響(上)

正因爲認識到,作品纔是自己成功的保障。

所以,彭毅誠決定等下一部網絡劇拍攝完畢之後,就立馬迴歸電影行業,今後一心一意的拍攝喜劇電影,爭取在這方面做到極限,再去考慮其他。

至於其他方面的業務,還是要讓公司其他人才去執行,這樣纔可以兼顧各種娛樂方式,真正讓集團立於不敗之地。

而隨着新的喜樂網絡娛樂公司和集團公司的成立,彭毅誠發現自己馬上就面臨人才短缺的問題。

沒有龐大的人才儲備,想把這些公司運營好,無異於癡人說夢。

只是,這方面彭毅誠就沒什麼辦法了,只好依靠蔣淑華和孟四衝、黃三山等人,靠着自己在圈裡的人脈關係,慢慢招攬各方面需要的人才了。

至於喜樂手機APP的建設,因爲不但兼顧了以往網絡視頻網站的功能,同時還要有即時短視頻拍攝上傳、直播、社交等功能,其複雜程度遠遠超過了以往所有娛樂類手機APP。

因此,這個移動端的平臺也不是短時間能做完的,

哪怕有孔聯順找來的五六個精英程序員,以及剛剛招募的一批優秀程序猿,也需要至少2個月時間,才能拿出成熟的產品出來。

彭毅誠雖然心急,但也沒有催促他們,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既然想要靠着這個平臺,打開公司未來在移動端的市場,成爲移動端娛樂平臺的霸主。

那現在就需要把基礎打牢,免得上線之後出現各種漏洞,白白把客戶全都喪失了。

對於移動端的用戶來說,體驗纔是最關鍵的,這一點彭毅誠還是非常明白的。

雖然網站還需要一段時間,但不代表彭毅誠對付永華父子就沒有其他方法了。

這幾天,彭毅誠通過於金泉等朋友的幫助,就拿到了一份資料,這是華國光輝文化集團的產業分佈。

這家集團公司是以文化出版產業起家的,下轄出版社、報紙、雜誌、影院、網站、文藝活動策劃等多家文化傳媒公司。

可以說,這是一家立足於傳統媒體渠道,計劃進入影視行業和網絡娛樂行業的大型文化傳媒集團公司。

爲了能夠進入這幾年增長最快的電影市場,近五年,光輝文化集團入股了上百家獨立影院。

就在最近,他們纔剛剛成立了光輝影業公司,將自己入股的影院串聯起來,成立了一條控制了177家影院的光輝院線。

如果華國光輝文化集團城只是在影院持股,沒有成立這條院線的話,彭毅誠還拿他們沒轍。

但看到他們在打壓自己的這段時間裡,同時還成立了自己的院線,卻一下就讓彭毅誠發現了自己可以反擊的機會。

……

從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華國的文化娛樂產業,伴隨着華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同樣也開始蓬勃發展。

尤其是近十年的電影市場,更是以火箭一般的速度,爆發式的突破和增長着。

在2005年以前,一部電影的票房能上千萬,就已經算是賣座電影了,破億票房的電影那都是頂尖中的頂尖,足以轟動整個華國電影行業。

但到了2010年之後,破億的電影每年起碼會出現二三十部,即便沒到爛大街的地步,也已經是非常稀鬆平常的事情了。

甚至一部電影票房過五億,現在也只是一般的優秀電影了。

每年7、8億票房的電影,總會出現幾部,甚至到了《唐伯虎點秋香》的出現,十億票房的大關,也已經被華國電影突破了。

華國光輝文化集團此前的公司業務,其實主要集中在圖書出版、新聞傳媒方面,突出文化屬性,娛樂屬相相對較少。

這也是因爲,光輝文化起家的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初,正是華國文化最興盛和蓬勃的時代。

那是一個詩集能夠賣出百萬冊,紀實類文學能夠影響整個國家輿論走向的年代。

光輝文化集團,就是靠着那個對文學、藝術如飢似渴的市場環境,成爲華國最大的文化傳媒公司。

也正是靠着那個年代的特殊環境,付家獲得瞭如今娛樂大佬無法想象的人脈資源。

當然這種和高層無比密切的關係,也導致對光輝傳媒對華國文化輸出海外的需求,遠遠大於盈利的慾望。

這也是前幾年,光輝文化集團一直沒有進入娛樂圈,沒有進入影視行業的主要原因。

海外對華國文學和傳統藝術的認同和認識,一直要遠遠高於對華國影視作品的認同和認識。

這也就讓光輝文化集團,過去很多年,一直致力於向海外輸出華國的文學作品和傳統藝術作品。

直到三四年前,隨着華國電影市場的爆炸式發展,華國影視劇在國際市場上的影響力越來越大。

而華國文學和傳統藝術的存在感越來越低。

更重要的是,光輝文化集團的盈利越來越低,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的廣大受衆,都更喜歡影視劇作品,這是顯而易見的。

爲了擺脫集團發展的困境和瓶頸,光輝文化集團決定向影視行業轉型。

2012年,光輝文化集團旗下的光輝影視公司,拍攝了自己的第一部商業大片——《封神降魔傳》。

這部電影的口碑很爛,但靠着還算不錯的特效,依然獲得了了4.7億的票房成績。

但光輝文化集團發現,刨除電影的製作和宣發成本,將近5億的票房,他們頂多只能掙1億多。

對於一部電影的製作投資商來說,一部電影的票房,並不是扣除製作和選房成本,就是純收益。

首先就要扣掉總票房5%的電影事業發展專項基金,以及3.3%的稅,這些都是要上繳國家的。

剩下的91.7%,纔是淨票房。比如《封神降魔傳》的4.7億票房,只有4.3億的淨票房。

而這個4.3億多的淨票房,影院要抽成40%,院線抽7%,剩餘43%,還得製片方和發行方分,而一般情況下,發行方會收取10%的發行代理費。

幸好,光輝文化集團是自己製作自己發行。

也就是說,即便光輝文化自己製作自己發行,也只能拿到1.84億。

如果是別人發行的話,他們只能拿到1.4億的利潤。

……

第597章 南方市場第1332章 新片開拍(二十八)第61章 電視臺的邀請第153章 《歡笑今宵》決賽落幕第251章 丈母孃萬歲!第1100章 電影殺青及後期製作(三)第280章 目標:行業老大第982章 羞羞的鐵拳攪局(二)第846章 忙碌的10月(下)第369章 低調的發佈會第558章 午夜場試映開始第1310章 新片開拍(六)第253章 真人秀的價值第53章 屬於自己的“家”第1023章 金龍國際電影節臨進(三)第998章 我們結婚了(二)第970章 婚訊傳天下(上)第9章 重振旗鼓!第13章 團員齊聚第465章 《報告老闆》慶功宴第1026章 金龍開幕式(二)第925章 《速度與激情6》(四)第969章 婚訊傳天下(上)第490章 非常傳統武俠電影第624章 應對黑歷史第278章 華國史上最高冠名費第1051章 獨闖好萊塢(八)第542章 一波三折(下)第869章 拍攝進行時(五)第80章 “春夢”無痕(下)第1351章 《死侍》上映(三)第231章 定居京城第227章 值得懷念的2008第582章 來串門的“鄰居”(上)第1012章 初次邂逅奧斯卡(六)第841章 大學生電影節(五)第479章 翻臉比翻書還快第1192章 轟轟烈烈的首映(十二)第720章 和偶像的“親密接觸”(中)第1068章 新電影立項(四)第943章 《神奇女俠》試鏡(下)第547章 動作電影的未來是喜劇?第1072章 新電影立項(八)第969章 婚訊傳天下(上)第19章 爆笑挑戰第351章 尷尬的見面(上)第301章 拍攝進行時(一)第1263章 電影殺青和宣傳公關(十三)第946章 警校生活(下)第130章 進入影視圈的機會第283章 邀請節目嘉賓第784章 於舒茵的蛻變(下)第114章 新導師新作品第1328章 新片開拍(二十四)第891章 藍色大門(上)第911章 《我愛我家》(下)第1237章 《我的盛大華國婚禮》開機(十一)第274章 殺手鐗第1244章 針鋒相對(六)第900章 醉拳開拍(下)第1118章 警察故事全面上映(六)第658章 性·騷·擾第343章 冤家路窄第560章 關門,放《春秋孤兒》第375章 最醜公主(下)第522章 戛納電影界見聞第732章 規模恐怖的慶功宴(下)第300章 價值1億的廣告宣傳效果第857章 入圍金龍影后(下)第27章 有所爲,有所不爲第758章 迫不及待的第二輪播出第551章 得意失意第1246章 針鋒相對(八)第769章 華影上市慶典(下)第1335章 新片開拍(三十一)第838章 大學生電影節(二)第874章 《潘金蓮》延期開機(中)第935章 《楚門的世界》上映(七)第1238章 《我的盛大華國婚禮》開機(十二)第366章 初次見面第34章 逢凶化吉第556章 《暗戀桃花源》首映排片第111章 第一個表演嘉賓登臺第230章 京影副校長的邀請第1219章 新電影立項(一)第1247章 針鋒相對(九)第1195章 票房圍攻戰(二)第94章 《超級演技派》落幕第35章 齣戲的危險第1107章 電影殺青及後期製作(十)第724章 文化輸出(下)第1351章 《死侍》上映(三)第1086章 刀光劍影(二)第1066章 新電影立項(二)第80章 “春夢”無痕(下)第32章 再起波折第804章 付家父子落網(上)第43章 十年來幽默劇之現狀第1296章 新片籌備(十二)第431章 各大視頻網站的反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