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5章 令人開心不起來的信任

夏季的關中本就不太熱,再有小冰河時期的影響,關中的夏季甚至可以說是舒適。

劉彥要將都城選在關中,並不是說一句話就算搞定。他的計劃中是在秦嶺附近建設新的都城,不建城牆以各處關隘爲防。

“西涼乾旱已經是既定事實,正因如此都城建造更是勢在必行。”劉彥近期關注的並不單是軍事,是將大部分的注意力盯在各地降雨上面:“中原各地降雨偏少,以靠北降雨最少。南方暫時沒有發現異常,荊州發展需得盯緊了。”

到了長安,劉彥等一衆王室成員自然是入住宮城,得說的是宮城非常殘破,幾乎就是處處破敗,只是進行簡單的收拾。

整座長安城都顯得破敗,卻因爲各處有人遷徙過來增加了人氣,大傢伙到來之後乾的就是清理廢墟,每日都有大量的垃圾被送出城。

作爲核心地帶的宮城沒比城區好到哪去,甚至正因爲是宮城遭到的破壞最嚴重,匈奴前趙亡國之後遭遇以羯人爲首的各族衝進來劫掠和放火,後面根本就是誰膽子大就能進來尋寶,處處的殘垣斷壁也就不說了,排泄物更是隨處可見。

劉彥確定要入駐長安城之前,秦州都尉乾的就是先期清理宮城,排泄物和一些被破壞的東西能清理掉,被破壞的建築卻難以短時間內修復。

現在,堂堂漢國的大朝會,就是在一座破爛的大殿內舉行,內部倒是被整理的很乾淨,就是擡頭好些破洞能看到藍天白雲,殿內的柱子能看出被剝掉點什麼的傷痕,要不是地面鋪着地毯絕對能看到一些用泥土填滿的坑洞。

地毯是一種氈,主要用料是羊毛,以現在的工藝壓根就無法完全去除牲口的味道,導致的是哪怕殿內處處有通風口,要不是點上檀香遮掩,空氣裡還是會聞到一種明顯的異味。

荊州是劉彥南巡時確定下來的發展重鎮,主要是憑藉當地本來的便利,多多開墾新的農耕區,進駐屯田兵團的同時,以租借模式將土地租百姓。

發展荊州當然是爲了應付未來幾年中原將會發生的大旱,除了荊州之外,南方只要是環境合適的區域都在加緊發展農耕,本來是在北方梳理灌溉系統的奴隸大多南調。

北方灌溉系統的梳理已經進行了至少三年,後面評估下來的答案比較殘酷,哪怕是將原有的灌溉系統恢復過來,中原各地的糧食產出依然會堪憂,也就將建設力量調度到受乾旱影響最小的南方。

一個國家疆域大的好處就是這樣了,不會因爲疆域小一個突然的天災就亡了國,有需要的時候可以從其餘的地區調配資源,用以支援受災地區。

當然了,疆域大也是有一些難言之處,比如疆域越大中樞的統治壓力就越高,不單單指國防方面,還有民生方面的發展,導致的必然現象就是富得流油的地方不少,窮困的地區也必然有。

“建設都城,可使以工代賑有效進行。”紀昌是丞相來着,未來要真的發生乾旱,他的壓力會非常大,該怎麼進行賑災就是一個大難題:“未來關中便是大漢的核心,亦可吸引更多的百姓入關中定居。”

要發生乾旱了,會有太多的地方顆粒無收,僅是調動糧食前往各地施捨,哪怕是真的調動糧食前去各地,怎麼來執行賑災,又該怎麼防止貪腐,導致天災之下的人爲災難更大,對於統治階層從來就是一個嚴峻的問題。

劉彥不是閒着無聊纔要建造一座新城,現有的長安太過殘破幾乎沒有修復價值是其一,更多的是開啓大工程來進入更有效的監管。

將人都集中起來編隊管理,參與勞作的百姓有穩定的糧食來源。因爲是監管狀態,就會保證更多的社會次序,最大程度上保證天災之下的社會治安。再來是,有所勞有所得纔是根本,人但凡是有些尊嚴就不想得到施捨,用勞動來換取生存下去的物資,起碼是能讓人認爲得到的東西是勞動所得,更心安理得的同時,不會覺得卑微。

建造新都城會是一個大工程,大可以將關中的百姓吸引過來,甚至關外的河東、河內、河南等區域百姓也能過來,等於是不是用強制的行政命令進行大舉遷徙。

乾旱發生之後,到關中參與建設就能獲得穩定的糧食來源,必然會吸引龐大的人羣進入關中,他們日後會成爲關中本地人,填補關中缺失的人口。這種作爲不帶什麼行政強制,壓根不會造成民怨,相反他們在大災之年入關中活下來,多少是要有點感激之心。

“除關中都城建設,各郡縣亦可如此。”蔡優說的是以工代賑:“災難自然是壞事,既是各地需要賑災,何不全國範圍恢復地方建設。”

劉彥就看向了田朔。

以工代賑自然是好辦法,可一切都有一個基礎,那就是糧食要跟得上,沒有足夠的糧食一切都是假的。

甚至可以說糧食只是基礎物資,衣服、被褥、瓜碗瓢盆和相應勞動工具等等,需要的物資簡直是海量計算。

劉彥可是紅旗下的新生代,還是屬於八零年代的那一批,對某一些事情並不會像零零年後那麼陌生,對一些事情非常門清。

九零後和零零年後,他們成長階段正是天朝的高速發展期,至少是在成年之前都是處在被呵護的環境,接觸到事和物基本和全球接軌,對於電子產品和一些娛樂更熟悉一些。

八零年後以及再往前的一些人羣,哪有那麼多的電子產品以及娛樂,甚至是七零年後從小都是參加各種勞動,對新時代的瞭解可能比不上零零年後,問題是他們瞭解的層面不同,所造就的思想也不同。

說一句可能被砍死的話,零零年後要真的穿越,大部分只會玩電子產品和對娛樂更熟悉的羣體,到了沒有電子產品和娛樂的古代,能幹的事情肯定沒自己的前輩多。他們想搞“高科技”,可任何的科技都是建立在有一系列配套工藝和技術,真想搞還得從基礎幹起,想要幹還得有實際動手能力,但任何的基礎所涉及到的知識可以用無量來計算。

簡單的說吧,懂的製造一輛車,可是合格的相關鋼材和鋁材要能生產,再來就是內燃機、配電、塑料,任何東西都要從無到有的搞出來,因爲古代壓根就沒那些,就是個人有全套的知識,可他沒有相應的團隊,一個人搞,一輩子能搞定不?真把車給造出來,想開動還要油,那接着去搞化學吧!

八零年後至少對農耕不陌生,七零年代往前的那些人更懂,任何發展都是建立在不餓死的前提下,要不餓死了還搞個什麼玩意。

種花家的天賦技能止於絕大多數的九零年後人羣,有的人可能連親眼看過農田都沒有,沒有實際的動手能力,古代真就沒有高科技的土壤,一些簡單的土玩意反而更合適。

漢國征服了草原,爲了使草原有它的價值,農耕不好搞也不能搞,那麼放牧自然不能斷,自元朔五年起草原就在爲腹地提供大量的紡織品,驅趕着進入各地的牛和羊也使餐桌上有了肉類。

因爲劉彥的大力推廣,再來就是各地氣候也真的是在變冷,羊毛製衣正以非常快的速度在更換麻衣市場,少不了牀上的用品亦是風捲殘樓一般地得到適應。

“大漢有成熟的衝壓技術,只要原料跟得上,相關器物完全不成問題。”蔡優最舒心的就是這個,以前連造錢都是個麻煩,現在只要將模具琢磨出來,就沒有不能造的玩意,尤其是一些不需要強調尺寸微差的工具:“也許真的能夠壞事變好事的。”

蔡優說的是舉國體制,國家迫切想要完成什麼,由官方到民間的全體動員,爲了完成以工代賑,相關的生產肯定要跟上,哪怕只是製造勺子,那也是推動了一個產業。

全國規模的以工代賑,需要的物資簡直就是無底洞,壓力不會小。

“再困難,也要全力完成。”劉彥被衆臣的發展內政早就耳朵聽出了繭,他所生長的歲月沒少聽大躍進啥的,先不去管大躍進鬧出多少笑話,但那真的是建設起一個完善的工業基礎:“糧食等物資,國內無法滿足就出去搶。相關作坊,不懂就去搞懂,反正是必須建!”

中南半島那邊有大批的人在撒歡,他們幹挺了林邑和扶南搶了地皮,就該將那些地皮的產能發揮出來。要是中南半島不夠,官方甚至能支持他們到阿三的地盤,只要能夠搶來國內所需要的,就沒有官方不能支持的。

站在班列的庾翼嘴一咧就笑,他們早就拿定主意,纔不管會餓死多少猴子,君王要糧食,那就從中南半島不斷搜刮糧食。他一聽劉彥講那些話,就知道會有新的撒歡地區,纔不管去了哪裡會遭遇上什麼人,有一個強大國家爲後盾,反正懟就是了,甭管是懟的過程怎麼樣,遭受了多少損失,少不了他們賺的。

不止庾翼開心,紀昌、蔡優、田朔等等一批職能上牽扯到民政的官員都很樂呵,牽扯到內政建設的時候,怕的就是君王什麼都不想幹,該是怕君王什麼都不幹。

中原都要乾旱了,什麼都不做就等着民不聊生,做了且不管有沒有效至少是在做,他們對劉彥的很多安排並不是那麼瞭解,聽着卻能在腦子裡勾畫一下藍圖,不限範圍的以工代賑,那麼龐大的勞動力乾點什麼都對地方的基礎設施有好處。國家大肆支持民間作坊,作坊的產出有固定而穩定的銷路,幹什麼幾乎都是白撿的。

大殿很殘破,屋頂時不時還會灌風下來,大部分的人心中卻是一片火熱,有些抑鬱的就該是軍方。

要以工代賑,那肯定是需要監管人員,包括徐正等一批軍方抑鬱的是,國家動作那麼大,別想着還能對外有什麼大動作,沒有戰爭軍方就無法建功立業。

身爲武人,縱橫沙場是本份,本份之餘博取封候拜將是理想,真要和平對大部分人肯定是有好處,可對武人就真的是悲哀。

徐正感到多少有些安慰是,劉彥多少是答應軍方能保持兩個常備軍處於戰爭狀態,導致他一直都在尋思着該怎麼來利用,是針對鮮卑草原,還是對敢伸手伸腳過來的西高車亮出獠牙。

“咱們……以後就成了監工頭子了?”桓溫是在兩日前從南方來到長安,就站在徐正後面,壓根就無法掩飾心中的鬱郁:“中原那樣完全可以理解,南方卻也要如此。”

集中龐大人羣肯定是要有一套有效的管理制度,由軍隊來進行管理絕對比地方官系統更加合適,那中樞的各個軍方衆將還真的就是成了監工頭子。他們既要管人,還要管理海量的調配物資,以他們的理解是日後少不了一大堆狗屁倒爐的破事。

桓溫抑鬱的不止是要當監工頭子,主要是他向中樞申請大肆造艦被駁回,率軍進入中南半島更是被否定,只帶少量的戰船縱橫大海,與率領大量戰船縱橫大海就是兩回事,不能去中南半島欺負猴子更是令人失望。

“咱們是武將啊,是武將!”桓溫偷瞄了一眼劉彥,又再忿忿不平地瞅了幾眼都在樂呵的文官:“乾的是殺人放火的事,建設的事不該是他們去幹嗎?”

徐正聽得翻了一個白眼,他之前其實也很絕望好不好,爲此還專門找劉彥申訴過,可並沒有什麼卵用,甚至是因爲劉彥的幾句話還讓他激動得差點休克。

“王上那是信任我們。”徐正也不收斂聲音,說道:“還不是文官出了太多齷蹉事,真就不能掌握物資調動權,要不還不知道會出多少貪腐的破事。”

桓溫理解了,劉彥對文官掌握海量物資並不放心,對軍方的信任更大一些,可他真的一點都開心不起來:【不造反的前提下,物資越多才是麻煩越多好不好!】

徐正的聲音並不小,周邊的文官聽到了立刻就是一副臭臉。

第963章 霸凌世界第991章 南洋都護府第516章 博弈無處不在第34章 進攻,防禦,看客第587章 金城之重要第1009章 一場作秀第1038章 羅馬人還是很厲害的第13章 深夜襲擊第991章 南洋都護府第164章 回首西顧第544章 民爲國本第94章 多方雲動第932章 皆大歡喜第1036章 太穩了第39章 這就是謀士?第1041章 令雙方都難受的爛仗第474章 各自的心理陰影第782章 書與筆第1016章 舉世攻漢(七)第305章 有點血性,行嗎!?第524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523章 重大調整第610章 滅燕之戰(二)第875章 慢節奏戰爭第535章 堪憂的征途第252章 劉彥與桓溫初見第354章 建國在即第824章 真夠瘋狂第147章 強襲燕使團第510章 小朝廷之亡(三)第818章 在世神靈第27章 身在地獄,仰望天堂第929章 今天開始當皇帝第363章 寡人很失望第166章 破碎的“逼格”第192章 論投胎正確的關鍵性第802章 野火燒不盡的下一句第274章 無處下嘴第1047章 我可是劉慎!第1089章 第一道火第429章 沒一個正常人第1017章 舉世攻漢(八)第399章 不謀而合第145章 冬季戰爭的開端第392章 盡是些莫名其妙第156章 國策不容輕改!第639章 讀書就是爲了當官啊!第979章 願諸夏永久第740章 絕非浪得虛名第901章 分封擴大化第293章 什麼用意啊,這是?第955章 聰明人第140章 “攪屎棍”的天然職責第402章 攪局,還是變數?第766章 那可是漢人!第177章 各懷鬼胎第348章 沒當一回事第146章 始料未及第455章 再來一次百年戰爭?第566章 柔然部落聯盟第83章 非友即敵第139章 冰天雪地算什麼!第584章 和氣致祥第592章 作戰計劃流產第205章 決戰來臨第288章 峰迴路轉第157章 詩經·小雅·鹿鳴之什-《采薇》第635章 草原方略第886章 自立爲王只在一念之間?第539章 有備之戰第677章 謎一般的自信第200章 開戰既大戰第786章 我叫桓溫第744章 利之所在第40章 狂喜?狂喜!第862章 高尚,瞭解一下!第682章 萬國來朝啥的第992章 史上第一神書第169章 進取之心第454章 自絕於天下諸胡第69章 可知窮寇莫追?第506章 暗潮洶涌第873章 觀戰第272章 決戰時刻(下)第1065章 自己人也有競爭第554章 無可披靡第526章 思想開始擴張制約第122章 準備渡海第184章 人頭,更多的人頭!第601章 寡人需要至少一億人第17章 箭在弦上第988章 乾脆一學到底第963章 霸凌世界第797章 明正典刑而已第565章 追悔莫及第87章 漢部見聞(上)第306章 齊聚一堂第255章 漢軍南下第275章 無盡的苦澀第1071章 時代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