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北上和南下

漢國目前只是一個軍事強國,民生除開青州之外基本凋零,不過總的來說生活在其中的漢人很樂意看到國家軍事上的強大。

漢人願意看到國家注重軍事的理由很多,獨獨說他們過去數十年遭遇到異族的殘暴統治這一條上面,哪怕是日子苦一些也願意支援軍隊建設,何況國家在稅收上面對待擁有私田的小戶真的有優待,賦的徭役其實更像是變相地位人民提供勞動換取一日兩餐。

劉彥見到了謝道韞,沒有太特別的什麼事情發生,就是閒聊一下,問問沿途的趣事,隨後也就分別。

“叔父。”謝道韞是與謝安乘坐同一輛馬車,她看着因爲不斷征戰而皮膚變黑的謝安,輕聲問:“漢王一直這麼隨和嗎?”

應該說謝道韞對劉彥的第一印象非常好,除開劉彥一身還算不錯的賣相之外,最深刻的該是劉彥性格看着溫和又健談,不像一些君王只顧着擺威嚴。

“王上對待臣工確實溫和。”謝安知道劉彥發火的一次是石虎挑起種族仇殺,其餘時候劉彥總是顯得非常淡然。他不想過多聊君王的事情,對謝道韞說:“驛館就不回去了。”

之前是臨淄令阿香的安排,要不然謝道韞到了臨淄之後確實應該去謝安那邊住。

“叔父馬上就要動身南下?”謝道韞關注的其實不是關於南北戰爭,也不懷疑謝安會在那一場戰爭中恪守立場,她之前還沒有多少忐忑,真的見過劉彥之後心理變得不一樣。她說:“嬸嬸會在都城吧?”

謝安的妻子是劉氏,乃清談家劉惔之妹。她還是元朔二年末從長江以南過來,攜帶的口衆和財帛非常多,都是從謝氏門閥分家所得。他們成親了許久一直沒有子嗣。

事實上東晉小朝廷的世家子基本很晚成親,生育上面更是晚,經常是兩個出身世家的男女定親很多年之後纔會正式成親,導致的是父老子少的情況很普遍。

謝安對於馬上就要南下參與入侵戰爭多少是有些惆悵,不止因爲東晉小朝廷的征討大都督是謝石,還因爲漢國這邊對待南方世家的態度已經日漸明顯。

關於在入侵之後怎麼對待長江以南的世家,漢國中樞制定的是拉一批、打一批、殺一批。關於該拉攏誰其實很明確,就是誰對漢軍的南侵有用又願意投靠,那麼誰就是拉攏對象。打一批和殺一批就不用多談。

使謝安覺得惆悵的是,中樞對於南方資源再分配的意志異常堅定,那麼甭管是願意不願意被拉攏,南方世家絕對不能再掌握龐大的資源。

謝道韞這邊入住謝府,發生什麼事情略過不談,南方關於漢王劉彥認可親事則就顯得十分詭異。

漢王劉彥接受婚事有很多的解讀,可以肯定的就是謝氏門閥在這一次大戰後不管有什麼結局,反正謝氏肯定是要繼續富貴下去。原先那些本來也是要家族女子出嫁,後面又後悔的那一批人,等待局勢發展成爲南北戰爭必將爆發的時刻,內心裡還不知道有多麼的苦澀。

季節進入到開春,南方是最先開始準備農耕的區域,由南向北因爲氣候的轉變各地皆是進入農忙時期。

在春季來臨後,各條戰線滯待的漢軍又開始南移,總規模上面達到了四十餘萬衆,戰兵數量不下於二十萬。

經過數個月的緩衝,東晉小朝廷是在內耗中盡力備戰,他們根據漢軍的分佈展開自己的兵力。

漢軍屯駐在長江沿線的動作並不難探查,徐州的江都是一個,豫州的汝陰兵力最多,荊州北部也是一處。

東晉小朝廷一再擴軍後,屬於朝廷編制的部隊從二十萬增加到三十六萬。由謝石統領十萬屯駐於壽春沿線,王龕統兵五萬進駐荊州北部沿線,國丈褚裒坐鎮建康遙領十五萬防禦丹徒沿線。剩餘的那些部隊,有需要戍衛地方,少不得是要防備諸越和諸蠻。

說起來,東晉小朝廷一直都在遭受各種越人的困擾,那是東吳時期就遺留下來的問題,到了小朝廷統治南方的時候諸越之亂更甚,尤其是越靠南方的區域越人之亂更頻發,主要是集中在建安郡(福建全省以及浙江局部)、廣州南部(廣東全省、廣西局部)、交州(越南南部)。

東晉小朝廷的民族麻煩不止是諸越,還有諸蠻。目前所說的諸蠻比較有針對性,廣州北部和西部(廣西大部)、蓋州(貴州)、寧州(雲南)這些的蠻患最大,時不時就會爆發一場混亂。

東晉小朝廷在對諸越和諸蠻上面採取兩種手段,無外乎就是撫和剿,對諸越招撫和安撫比較多,對諸蠻則是有亂必剿。

南北戰爭將要爆發,之前由王劭(王導之子,王羲之兄弟)率軍在南方,不顧季節四處出動征戰,爲的就是安頓後方,不使北線爆發大戰時後方生亂。不得不說的是,王劭也是一個清談家和書法家,他軍職是中領軍,率軍作戰並不親自上場指揮,是由王氏門閥的部曲(家將)來調節和指揮部隊作戰。

“小朝廷用了差不多六個月的時間一直在穩定後方……”紀昌像是嘴角勾出一個冷笑才接着說:“聽聞非作戰損員很大。”

今天是小朝會,劉彥當然是坐在該坐的位置,下方班列的衆臣工是屈膝跪坐在自己的地方。

小朝會與大朝會不相同的地方在於參與人員的規模並不大,主要參與的是一個部門的主官,不像大朝會時身在都城的上品階官員都需要到場。

中原對於南方的印象要說什麼深刻的地方,水網密集是一個,多山、多丘、多嶺又是另外一個。從始皇帝組建南疆軍團攻打西南,印象中還要再增加密佈的叢林和隨處可見的沼澤和瘴氣。

“小朝廷遷移南方後,對外最大的勝利是攻取交州劃入治理範圍。”桑虞口中的交州在很久以前叫交趾,東漢末年還屬於天朝上國的疆域,士氏的士燮治理下沒有發生分裂,士氏沒落後卻被當地土著獨立,東吳時期打過一次只光復了局部,還真是到了小朝廷南遷才又收回。他略略好奇地說:“聽聞那裡是一個產糧地?”

劉彥當然知道交州是哪,那個地方還真的是一個很大的產糧地,稻米一年可以三熟。除了因爲氣候的關係很容易讓莊稼生長之外,交州那裡還有亞洲地區最大的無煙煤礦產儲存,更有着世界十大鐵礦之一,其餘的樹木資源和銅礦資源、白銀資源也是非常豐富。

東晉小朝廷的近海航線其實非常繁榮,南海一線往來船隻多不勝數,發生饑荒的時候還出現過從交州搬運糧食救急的事情。除此之外,東晉小朝廷與扶南、林邑也有建交,一些世家鬥富用的珍珠、珊瑚之類的東西就是來自於與兩國的貿易。

漢軍要攻打東晉小朝廷,除開長江沿線擺下了大軍,海上的優勢當然也不會放棄,那麼瞭解小朝廷南方諸個州郡就成了必要。

漢國勘探東晉小朝廷的海航線從元朔二年就開始在做,主要是集中在東晉小朝廷的揚州,也就是東海沿線。到了元朔三年時期纔對江州那邊靠近。江州是東晉小朝廷的版圖之內,漢軍多次登陸向內偵查,發現的卻是當地實際上是有諸越分割自治的現狀。

“那裡遲早會是我們的。”桓溫已經領受征討李氏成漢的任務,交州北部就是寧州。他完成滅掉李氏成漢的任務後是繼續南下,目標就是寧州:“戰事順利的話,請允許臣進逼該處。”

劉彥對入侵長江以南當然重視,卻是對戰事進程快或慢有些拿捏不準。

漢軍將會採取多處出擊的策略,長江沿線有三處,可以確認的就是還會派軍登陸揚州東部,要不要從江州登陸則需要看實際情況。

李氏成漢所佔的疆域並不大,也就是蜀地和荊州西部小塊,擁有的軍力該是有個七八萬。

桓溫對攻打李氏成漢在早些年前就開始進行研究,比較糾結的是他研究的是從南向西北,可真沒有研究過從北南下。

蜀地從先秦滅掉古蜀王國之後一直都是中原王朝的疆土,典籍記載數量非常多,也不難從一些地圖上查找關於山川的分佈,桓溫回到臨淄述職後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到少府那邊。

少府是管理君王私產的一個部門,關於各地的地圖收集的數量最多,桓溫找到關於蜀地的地圖後着手研究,纔有了一路漢軍前去荊州北部,另一路漢軍重新進入關中。

劉彥很樂意看到桓溫志氣高漲,就是蜀地本來就地形一場複雜,好走一些的路沿途不是關卡就是關隘,打起來真不是太容易。

想從蜀地入寧州,需要翻越的山嶺比從關中到蜀地或是荊州到蜀地更多更險。實際上關中入蜀還有棧道和一些歷史上開通的道路,各個朝代沒有重視過蜀地入西南,要有也是從蜀地入黔地,而黔地……那不是桓溫這一路軍隊的征戰地。

小朝會結束,劉彥需要做西北之行的最後準備,衆臣工也有自己要乾的事情。像是謝安要南下,桓溫要入蜀,其餘需要隨同劉彥出巡的人怎麼也該將家裡的事情安排一下。

劉彥出巡是在二月二日,不過現在卻沒有什麼龍擡頭的說法,那是武則天當政之後纔出現的節日。

出巡的隊伍十分龐大,那是不但劉彥攜家帶口,百官也是全家老小一塊隨行。會這樣是劉彥已經決定暫時將中樞搬到鄴城,那裡的地理位置決定不但可以關注北線戰事,對南線的聯絡也會比在臨淄快上不少。

臨淄成爲臨時都城僅是兩年,不存在根深蒂固的什麼觀念,區域爭執也沒有那個環境,可沒有像一些朝代要更換都城時會有那麼多的麻煩。劉彥這次暫時將中樞搬到鄴城,儘管鄴城那邊宮闕設施齊全,可並不是要拿鄴城作爲下一步的都城。

出巡隊伍一走,相隔六天之後如觀星官推測的那樣,東面的渤海最先開始出現降雨,隨後向內陸一直移動,大半個青州開始進入新一年的雨季。

“下雨好。”劉彥對農耕的理解也就那樣,卻非常清楚水源對農耕的重要性:“青州的秋季會是一個豐收的好季節。”

六天的行程讓出巡隊伍進入到魯郡,接下來會進入東平郡,走的是濟北郡、濮陽郡、頓丘郡再到魏郡的路線。

“其餘各地已經開始恢復穩定了。”崔婉懷抱兒子在逗弄,她在冬至節那天被冊封爲王妃,少不得日後就是皇后,不但崔氏一族歡欣鼓舞,冀州各個豪族也是心裡底氣大增。她的左邊坐着悶悶不樂的拓跋秀,右邊是參與逗弄孩子的桑妙,說道:“王上還給新光復的那些地方免了三年的稅,很快會恢復人氣的。”

免稅是劉彥在冊封崔婉爲王后的同時昭告天下,賦(徭役)卻是沒有說不會再徵,漢國百姓在感謝劉彥的時候難免是會提到崔婉。

桑妙今年十九歲,是桑虞的族妹,她是在元朔二年隨了劉彥,目前是充依(千石俸祿,位比十二等爵的左更)。

車輦的邊角坐着謝道韞,她對一塊乘坐王輦其實還是比較牴觸,一是沒有正式成親顯得名不正言不順,二來是與另外的那些娘娘並不熟悉,幾天下來除非是有人過去說話,要不然都是安安靜靜地看着。

劉彥是有一句沒一句地搭話,他入鄴城是一項很值得紀念的事情,還會去襄國走上一圈,以示漢國對石碣趙國取得了大勝。

政治意義上特別,免不得是對冉閔正北伐兵團進行必要的威懾,稍微敲打一下冉閔。

那是冉閔擴充軍隊的速度太快,雖然實現中樞已經確認冉閔可以徵募當地兵源,問題是不到一年的時間,冉閔麾下的北伐兵團由十四萬暴增到接近四十萬,要是猜忌心嚴重的君王連調查都不會,肯定是直接將冉閔給“咔擦”了。

第829章 羅馬人的誠意第692章 覲見第349章 搞事情啊,這是!第14章 除一後患第684章 抵達第243章 立國還能稱漢嗎?第557章 勢必人人自危第379章 唯名與器第388章 慘慘慼戚第632章 知道太多會被滅口第406章 應對之策第436章 沒人是傻瓜第764章 期盼之事第753章 滿頭霧水第287章 劍拔弩張第941章 怎麼解決?第414章 南起烽煙第165章 陣營和立場第728章 最大的贏家第623章 三大中轉地之一第853章 未雨綢繆嘛第1079章 爸爸救我!第848章 是社會的錯第57章 來吧,什麼難題都接了!第37章 操之過急?第950章 真正的沙與血第1055章 來自皇帝的反擊第864章 征服的藝術第399章 不謀而合第57章 來吧,什麼難題都接了!第771章 當炮灰的榮幸第98章 各有所需第92章 所謂豪強(上)第878章 絕對是有什麼搞錯了第757章 防範未然第794章 教科書般的騎戰第1007章 代價就讓別人去承擔第83章 非友即敵第325章 再怎麼重視也不爲過第495章 難有全屍第962章 羨慕嫉妒第479章 兩個不同的投降派第294章 別來添亂第1038章 羅馬人還是很厲害的第239章 強弓勁弩第249章 正式起兵第252章 劉彥與桓溫初見第58章 紛紜雜沓第514章 勸進第379章 唯名與器第1012章 舉世攻漢(三)第599章 張氏涼國……沒了第95章 長廣郡郡守第136章 實力不足,外交來補(中)第876章 可愛的阿三第970章 冉冉升起的新星第614章 滅燕之戰(六)第13章 深夜襲擊第584章 和氣致祥第861章 細思極恐第587章 金城之重要第125章 時不待我第1033章 你特麼逗我?第559章 慫什麼,就是幹第916章 禮崩樂壞第696章 阿三還是挺牛逼的第406章 應對之策第478章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第599章 張氏涼國……沒了第818章 在世神靈第729章 允不允?第223章 外人眼中的漢部戰爭潛力(上)第934章 何至於此?第446章 豪強啊……豪強第145章 冬季戰爭的開端第132章 掃蕩,再掃蕩第1099章 不尊王化,不識天數,當死!第1072章 無限制擴軍第741章 漢家兒郎千千萬第618章 即將進入的新時代第357章 註定佔便宜的文化人第270章 決戰時刻(上)第68章 先殺一個第881章 致師?不存在的!第659章 竟然想嚇唬老子!?第243章 立國還能稱漢嗎?第86章 長廣李家第511章 小朝廷之亡(四)第315章 不要慫,就是懟!第464章 人得有盼頭第1094章 很快見結果了第240章 成了天下共敵第586章 攻涼第302章 名士大嘴巴第1101章 元朔二十四年第306章 齊聚一堂第217章 吾可遣軍來也!第256章 第二個選擇第348章 沒當一回事第24章 晉人?廢物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