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節 之客

接下來的時間裴逸之和段氏便一直陪着這位大舅在聊家常,訴離別。

裴子慧坐在一側一邊哄着裴子洋睡覺,一邊聽着三個大人聊天,一心二用中,便也聽明白了七八分。

原來這男子叫段新民,是段氏的同胞哥哥。他們的父親曾經是知縣大人的師爺,此人心思活絡,善於謀劃,交際也頗廣,更是幫知縣大人破了一些難纏的案件,也曾經是縣府中名噪一時的大人物,人稱八面玲瓏段師爺。

在當時,知縣的官職一般都是經過多年寒窗苦讀,然後通過參加科舉考試後方才步入仕途的。所以這樣的人讀書時一般都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久而久之,便與現實的百姓生活產生了一些脫節。到真正爲官時,遇到一些書上不曾有的問題,便很難圓滿的解決,所以這個時候就需要一位頗有謀略和計策的師爺傍在身邊,方能高枕無憂。

而做爲師爺的人,一般都是沒有什麼功名在身上的。或是因爲讀書不刻苦,或是家貧無錢讀書,總之就是沒有什麼機會發展官場仕途。但是往往這些人卻是最懂人情世故的,上至官員,下至百姓,眼納四海,八面玲瓏,所以有了這樣的人在身邊,方能彌補知縣的不足。

所以知縣與師爺之間就存在着一種依存的關係。知縣通過師爺來與各方人物溝通,從而達成目地。而師爺則爲知縣獻計獻策,知縣的眼睛看到哪?師爺的手就已經伸到哪,甚至知縣還沒有看到的,師爺得想方設法讓他看到。

於是知縣在官海沉浮中,有的兩袖清風,有的腰纏萬貫。而這位段師爺所擁護的縣官則是後者,因爲這位縣官的庇護,段師爺獲得了不少的財富和利益。

溫飽思淫慾。古而往之。

段師爺自然也不例外。

家境日漸發達之後,段師爺不單單只是宅子變大了,丫鬟婆子廚子等下人多了,就連那妾氏也是接二連三的領進了家中。

在當時,男人有個三妻四妾倒也平常。只是這段師爺的愛好卻不同一般。他想納妾。不但不納那良家女子,還偏偏只喜歡往那煙花柳巷裡面鑽。今兒遇見個小桃紅,領回家做了二姨太;明兒又遇見了小鳳仙。領回家做了三姨太……

雖然身在官場,但又不是在朝中真的爲官。所以也不圖個什麼人品方正之說,只消那知縣大人離不開他,他就可以肆意而行。

如此這般一折騰,終於將本就病態纏身的段氏的母親,也就是段師爺的正妻,氣得口吐鮮血,一口氣吞進去,就再也沒上來。雙目白眼一翻。雙手一撒,仍下一雙還未成年兒女就那麼含恨而去了。

數月之後,段師爺便娶了繼室。

但是,這位繼室不但不是來自煙花之地,而且還非常的有背景。

她不是別人,正是知縣的親生女兒。

本來知縣怎會同意自己的女兒給人當繼室。而且只是一個毫無功名,只靠一個腦袋一張嘴吃飯的師爺。但是段師爺爲了抱住知縣這個大靠山,外加搖錢樹,竟暗中與知縣女兒有了私情,令知縣女兒懷胎腹中。

知縣無奈。只好將女兒下嫁。

但是這知縣女兒嫁過來之後,可並不像段氏的孃親那般懦弱。她不但將段師爺先前的一衆妾氏們都趕出了家門,就連年幼的段新民和段香瑤她也不放在眼中。想罵就張口,想打就伸手。但是段師爺礙於她是知縣的女兒,很多事情都視而不見一般,所以,很多事就當看不見就那麼過去了。

幼時喪母,從小受盡繼母欺凌,還好有一個奶孃將這對相依爲命的兄妹視爲心尖上的肉一般照顧着。

兄妹二人在擔驚受怕中長大,後來奶孃去世了,哥哥也娶了嫂嫂,又添了侄女。

一直到了段香瑤十四歲時,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

繼母不顧兄妹二人的反對,非要將段香瑤許配給一個叫孔二刀的屠夫爲妻。

那孔二刀不但人長得五大三粗令人恐懼,而且還是個有虐待傾向的,前面兩任的妻子聽說都是被他活活打死的,第二個妻子還留下一個嗷嗷待哺的嬰兒。

段香瑤不同意,繼母就又掐又打。

她找父親做主,父親卻說從來婚姻之事從來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豈有自己願意不願意的道理。在臨近婚期的日子裡,她曾經上過吊,但是被段新民救了下來。

後來就在婚期的前一天,外面下起了瓢潑大雨,她趁亂冒雨逃出了家中。

一個常年深鎖閨閣的未婚女子,突然一個人孤伶伶地走在大街上,那種孤獨無助與心生的恐懼,是無法用言語來形容的。大雨一直未停,她就一邊哭一邊向前跑,不知道前面是何處,也不知道跑了多久,終於,她跑不動了,“撲嗵”一聲直接暈倒在了路邊。

說來也巧,此時跑到她身邊救她的人,不是別人,正是初次去縣裡趕考的裴逸之。

裴逸之素來心腸柔軟,又是讀聖賢書之人,自然不能看着她暈倒路邊而不相救。大雨不停,他只好將段氏背到了一個破廟裡,解下自己的行囊給她喂水、喂乾糧,又跑到幾里路以外的鎮上給她買了一套乾爽的衣服,和幾副退燒的湯藥。

三天三夜裡,裴逸之衣不解帶地照顧着她。

但是三天之後,雖然她完全清醒了,身子也好了,裴逸之的科考卻因此耽誤了。

正在段香瑤對此事耿耿於懷,懊悔至極之時,段新民找到了破廟。

段香瑤將這幾天的經過對段新民一說,段新民對裴逸之不惜耽誤科考。但仍對妹妹傾力相救之事十分感激。連連拱手,謝道不止的同時,又見他少年俊逸,文質彬彬,一臉書香之氣。與段香瑤倒是極爲般配的。雖然是個貧寒學子。身上沒有任何功名,但是沒有趕上科考,也皆是因爲救妹妹所影響。若不是如此,也許今年就已高中。

思慮如此,便有了將段香瑤的終生託咐與他的打算。一則他對段香瑤有恩,古人有言:有恩不報非君子,二則裴逸之果真是一位難得一見的好少見。若是段香瑤能嫁給他,不知道要比嫁給孔二刀好上多少倍。

主意打定,段新民便趁裴逸之不在時與段香瑤商量,沒想到段香瑤卻也直爽,紅着臉就點了頭。

於是在那個破廟裡。段新民問明瞭裴逸之也有此意後,便親手將自己的親生妹妹交給了他。

兄妹二人痛哭離別後,段新民回了縣裡的家中,只說沒有找到段香瑤。段師爺氣得直拍桌子,吹着鬍子嚷着:“跑就跑吧,我就當沒生過這個閨女!從今以後就當她死在外面了。家中上上下下誰也不許提。”

由此一來,在段府裡段香瑤這個人就真的如同死了一般,再也沒有在段家出現過,一干人等自是誰也不敢提及。

而裴逸之帶着段香瑤回到了蘭家溝後,便將這幾天發生的事說與了裴玉與葉氏聽。

裴玉倒是表現淡定。也沒說出責怪裴逸之的話來。

倒是葉氏將那菸袋在鞋底上拍得“啪啪”直響,扭着頭就嚷道:“我說老二,家裡供你讀書容易嗎?我和你爹盼星星盼月亮的,終於盼到了科考的日子,你可倒好,因爲救一個莫名其妙不知道從哪裡冒出來的姑娘,竟然耽誤了科考的日子,你倒是說說,你想做甚?”

“娘,當時我也沒多想,我就是看着香瑤她躺在雨中太可憐了,於是,就,就……”

“躺在雨中就可憐了?”葉氏皺着臉道:“那外面可憐的人多了,你個個都要救嗎?你自己還活不活?”說罷,她瞥了段氏一眼,鄙夷道:“知人知面不知心,娶妻娶賢,不能只圖長得好看,那娶回來又不能當畫看。更何況你對她不知根不知底,若是個青樓跑出來的女子可怎麼辦?”

“娘,這怎麼會?”裴逸之急道:“您看香瑤的樣子就知道是好人家的姑娘。”

葉氏冷冷一笑,哼道:“看樣子?她的樣子我倒是看了,細皮嫩肉的。你看她那雙手,嫩得跟水蔥似的,哪像是幹過活的人家的姑娘。”說罷,撇了撇嘴問段氏道:“你倒是說說你會做什麼,會下田鋤地嗎?會插秧栽苗嗎?會用我們農家這種大黑鍋做飯嗎?”

段氏一聽,果真是樣樣不會。隨即眼睛一亮道:“我會繡花。”

“繡花?”葉氏更是冷笑不止,“繡花有啥用?我們這樣的窮人家一年到頭都買不起一塊布料,還繡什麼花。你若是想和我們家老二好,就把繡花的念想忘了吧,收下心來學這些屋裡屋外的活計就行了。你們倆的婚事我倒是也可以成全,不過你一沒嫁妝二沒親人,又是個來路不明的,那我們家對你也就不能厚禮相待了。給你們買兩牀鋪蓋,一人一套新衣服就算結婚了吧。”

那天,段香瑤是忍着委屈和裴逸之成的親。

婚後,若不是有人求她幫忙繡點東西時,她果真沒有再摸繡花針。

對於家裡家外的活計,她不懂就問,問完就學,沒過多久,就和其它村裡的婦女一樣,成了一把農家院裡的好手。

第27節 趕集第64節 進城第187節 驚險第192節 第三個了第44節 葦蓆第66節 告狀第116節 路遇不平第132節 求籤第63節 辦法第186節 冤家第11節 整人第21節 議親第60節 計劃第58節 出嫁第46節 寒冬第9節 預謀第135節 桃林琴聲第252節 心裡話第264節 自食惡果第258節 是誰造的孽第128節 覆水難收第44節 葦蓆第72節 治傷第247節 表哥表妹第241節 高處不勝寒第98節 變化第118節 滿載而歸第128節 覆水難收第250節 抓姦第84節 啓封第247節 表哥表妹第247節 表哥表妹第91節 庚貼第176節 真動手了第20節 賺錢第167節 外宅的女人第57節 家事第174節 退親風波第96節 合夥第239節 再次進宮第203節 小丫頭第15節 雞蛋第2節 裴家第252節 心裡話第3節 做飯第164節 時光飛逝第286節 裴太傅第210節 鬧劇第217節 通房第237節 有孕第199節 開枝散葉第206節 守候第245節 稻田養魚第260節 謎第74節 娶你第191節 又一個不要臉的第237節 有孕第40節 瞎婆第43節 轉折第107節 還能要臉不第168節 到底是誰不能生第128節 覆水難收第165節 離別第145節 人生苦短第99節 分成第232節 難唸的經第287節 豈不美哉第130節 人在做天在看第91節 庚貼第195節 洞房第149節 該出手時就出手第111節 小姐第121節 果園大計第206節 守候第139節 路遇傷者第128節 覆水難收第236節 進宮第58節 出嫁第187節 驚險第244節 太夫人的心思第184節 原來是他第289節 意外發現第83節 狐疑第64節 進城第193節 婚事第119節 希望的田野第192節 第三個了第212節 如隔三秋第293節 明月山莊第281節 裴四瘋了第116節 路遇不平第170節 託媒第3節 做飯第148節 路見不平一聲吼第106節 糾紛第139節 路遇傷者第63節 辦法第201節 我說行就行第75節 發炎第203節 小丫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