夙安真人將已經淹死的人救活的消息傳遍了整個京城,所有人都以能夠見到姚安兒爲榮。幸虧姚安兒在救醒誠信伯世子後就立刻聲明:誠信伯世子當時只是假死,乃是被水鬼纏住而顯露的假象,自家趕走了水鬼,方救活了誠信伯世子。實際上自己沒有從閻王手中搶人的本領,只有招魂驅鬼的能力。兩次救活的人都沒有真正的死亡。而真正的死亡的人,她是救不活了。另外,人的壽命由判官手中的生死簿註定,真正壽數無多的人,她也救不活。
這個聲明一出,成功讓許多人打消了幫他們續命的想法。是個時代竟然沒有閻王、判官和生死簿的說法。人們敬仰鬼神,但沒有一個完整的神仙體系。於是,姚安兒就給他們科普了:人死之後會進入地府。地府有十殿閻王、有判官、有黑白無常、有牛頭馬面;地府中有十八層地獄,有望鄉臺;地府中有三途之川,有仿如血色一般的曼珠沙羅;地府有六道輪迴,還有孟婆與孟婆湯……..
衆人聽得神色恍惚卻又驚喜不已,原來人死了不是結束,而是前往地府,審判一生功過,從新另一段開始。當然,姚安兒還要在京城中混,沒有說對貴族大家不利的說法,也沒有說什麼閻王面前人人平等的話,讓貴族大家以爲他們如今是貴族,下到地府也會是貴族,轉世同樣如此。
s,一些快死的人放棄來找姚安兒續命了,他們如此身體難受地活着,不如早點兒前往地獄,早點兒投胎,來世擁有健康的身體。
姚安兒舒了口氣。艾瑪,忽悠人可真累,不過好了,以後不會有人抱着屍體跑來找她讓她把人救活了。即便她有外星高科技做外掛,有地球幾千年的依雪知識撐着,但她無法將已經死了的人救活好不好?
姚安兒以閉關修煉的名義三個月不見客。三個月後,事件的影響漸漸消散,也沒有人上門打擾姚安兒了,更沒有人仗着身份強硬地上門。在他們眼中,姚安兒可是活神仙,他們不能把人給得罪了。
姚安兒這個時候也才逐漸開始接見外人。
這個上門的誠信伯世子長孫茂,他上門是爲了親自感謝姚安兒的救命之恩。長孫茂是個很有趣很灑脫的人,姚安兒與他聊得很開心,長孫茂的思想與這個世界上人頗有不同,他以爲沒有人理解他,沒有想到姚安兒完全理解他的想法。不愧是活神仙。
長孫茂喜歡研究事物的本質與規律,喜歡問爲什麼,若在現代,他將會是一個了不起的科學家。姚安兒很席上長孫茂,但不會教授他超越這個時代的知識。太過超越這個時代,不是被人當成“神仙”,像她一樣,就是被人當成瘋子。
不過,姚安兒還是教授了長孫茂一些其他有趣的知識,比如用硝石製冰,比如玻璃的製法,比如自行車……
通過長孫茂,長孫家與姚安兒合作,開了玻璃鋪子和自行車鋪子。長孫家都是聰明人,明白玻璃製做這種暴利產業只憑長孫家根本保不住,遂聯繫了好幾家人一起合作。這些人家的勢力都很大,幾家人聯合的生意,沒有人敢去謀奪。至於自行車,這也是個很賺錢的生意。但只要有個技術好的木匠,拆裝了自行車後就能夠明白箇中配件如何製做又如何安裝,一個月後自己也能夠製做出來一輛自行車。因此,沒有人對自行車鋪子起覬覦之心。許多人家都自己養了木匠來做自行車,自己騎。如今,京城大姐上有許多年輕公子們騎着自行車往來,成爲京城一景。
“夙安,夙安。”長孫茂高興地從外面走了進來,“你看我將萬花筒做出來了。”
說着,他將自己手中看起來外觀頗爲醜陋的東西遞給姚安兒,姚安兒也不嫌棄地接過,放到眼睛前面看了起來。如今可沒有那麼多的顏色以及亮晶晶的彩紙,長孫茂應是儘量用了許多染料給紙片染色,做出來的萬花筒還是很漂亮的,雖然吸引不了姚安兒,但肯定能夠吸引其他貴女們。
“不錯,不錯,你的動手能力很強。”姚安兒誇獎道,“你可以讓你們家的工匠按照你這個萬花筒開始製做了,京城裡面的貴女們肯定會爭相出錢買的。”
шшш¸ тtkan¸ ¢ O
長孫茂哼哼道:“我做萬花筒可不是爲了賺錢。”
“我知道,是你的樂趣嘛。”姚安兒笑道,長孫茂真的跟現代窩在實驗室的宅男一樣單純。
“對了,我阿孃說想舉辦宴會,務必請你去參加。”長孫茂道。
姚安兒想了想上巳節那次的宴會,笑道:“只怕長孫夫人是想聽《白蛇傳》的後續,才讓我參加宴會的吧?”
長孫茂道:“那個《白蛇傳》的故事,我聽人講過了,真的很有意思,可結束在許仙和白素貞剛剛見面的地方,讓人抓心撓肺的。你這次一定要參加宴會啊,把後續的故事講完。”
“算了吧,我不怎麼喜歡參加宴會。”姚安兒道,“我把《白蛇傳》後續的故事寫出來,你去找兩個說書先生,讓他們將稿子背下來,在宴會上說給客人聽,就當宴會中的一個消遣好了。”
“說書先生?是什麼?”長孫茂疑惑地問。
姚安兒想了想,這個年代似乎還沒有說書先生這個職業。
“說書先生是……”姚安兒將說書先生的職業定位告訴了長孫茂。
長孫茂聽明白了何爲說書先生,覺得有趣極了:“我回家後就去找兩個口齒伶俐的人來當說書先生。你可要快點兒將《白蛇傳》都寫完啊。”
“行了,我會盡快寫完的。你把挑選好的說書先生帶來,我幫你培訓他們幾天,保證他們在你家宴會上一鳴驚人,讓你家出風頭。”姚安兒向長孫茂保證。
長孫茂道:“我明天將他們帶來,怎麼樣兒?”
“行吧。”姚安兒點頭,“明天我能寫出部分情節,正好讓他們背誦下來。”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