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 墨索里尼還是要動手的

南斯拉夫在這半年時間裡,情況卻與德國沒有多大關係了。

由於唐朝撒手不管南斯拉夫了,英、法兩國也因其作爲而與之漸行漸遠。亞平寧雄鷹、那位法西斯黨創始人墨索里尼先生終於比希特勒更顯按捺不住了。

失去了超級大國和歐盟強國支持的南斯拉夫,墨索里尼開始是想直接派兵打進去、佔領他們的土地的。但沒等他將這樣的計劃說出口來,他身邊的幾個謀臣乃至於那位傀儡的意大利國王搶先堵住了他的嘴。

爲什麼呢?原因很簡單,即便是安西、英國和法國對南斯拉夫開始置若罔聞、置之不理。可是,那裡畢竟還存在着太多來自於三國的民間商團活動着。雖說唐朝在官方立場上不結束了與南斯拉夫的蜜月期,可是人家的民間商人還在那片土地上。

如果墨索里尼想出兵去打南斯拉夫,士兵是長了眼睛的,可誰有能讓炮彈和子彈長上眼睛呢?萬一戰火紛飛起,一個不小心在戰爭中傷到了三個強硬派國家的公民,那不等於逼着人家唐朝、丘吉爾、勒布倫重新對你意大利開戰嘛!

意大利的防務大臣也在那個時候對墨索里尼指明:首先,人家南斯拉夫雖說和保加利亞一直關係不好,保加利亞可以幫我們去當急先鋒揍他一下。然而南斯拉夫國內的總兵力,事實上與咱們意大利不相上下、不是保加利亞那個蕞爾弱國輕易能給打急了的。

其次,放棄可能誤傷到其他國家商人不說。單說戰爭一旦開啓。意大利現在剛剛在燃料、經濟和工業等各個方面開始復甦,後勤上根本不支撐不起一次超過百萬人次的戰爭。沒後勤保障。你首相大人讓我帶着兵怎麼打?所以,打不得、不能打!

在衆人一番反對意見發表完之後,墨索里尼那顆膨脹的小心臟終於被說得恢復了正常地跳動速度。

入侵南斯拉夫是必然要做的,靠武力卻偏偏又是不行的。那麼,用什麼辦法才能既佔領南斯拉夫,又能夠不引起三大國二次聯手收拾他呢?

百思不得其解的墨索里尼,最後還是從他的外交大臣那裡得到了一個上選奇謀。這個計謀,就是繼續製造保加利亞與南斯拉夫之間的矛盾。然後在軍械上、資金上支持保加利亞人先去跟南斯拉夫人消耗上一短時間。

等他們兩個國家全都在戰爭中消耗得差不多了,意大利再單方面、或者聯合其他盟國一起對南斯拉夫動手。

那樣的話,至少從目前國際形勢和大環境上看,無論是唐朝還是丘吉爾,不管是勒布倫還是羅斯福,沒有人希望馬上爆發一場大規模的世界級戰爭前提下,南斯拉夫只能最終淪爲鋼鐵同盟砧板上的肉。

唐朝、羅斯福不希望太早爆發一場世界大戰。其實意大利外交大臣的分析有一定道理,卻並未完全正確。

原因只有一點,羅斯福是真心不希望爆發一場世界大戰,至少在他第一個總統任期內別爆發。給他點時間,他才能在世界大戰爆發後,讓美國如一戰時一樣成爲最大的贏家。唐朝的想法在一定程度上。與羅斯福存在着國家利益的共同點。

但是,最大不同決定了實際上兩個人真實態度和意圖截然相反。唐朝在想什麼呢?其實各國元首也都能看出一些端倪。

要知道,這些年來,唐朝一路帶兵在中國大西北殺出去、先是在中國大陸上東征西討。當基本上完全具備一統中華的能力時,唐朝卻突然逆天式的不按正常人思維。因爲老婆被殺發全部軍民西征、爾後滅掉了俄國。

他要做什麼呢?其實歸根結底,能從唐朝以往的言行、講話和著作中看得十分清楚。在唐朝的內心深處。即便統一中原又怎樣?讓無數同胞踏着另外一羣同胞的屍體去走向巔峰?最終損耗的,不還是中華民族自身力量嗎?

帶着全部軍民西遷,以族羣立國。當初在這個決策出現不久之後,唐朝便曾經在安西國防大學遷址、更名大會上講話時說過:有同胞的地方就是我們的國家,保護好最廣大人羣的同胞,是每一個軍人的天職與使命……

那是什麼意思呢?其實很明瞭:誰愛在中國大地上爲了所謂的中原霸主去爭誰去爭,老子要爭就爭世界霸主。用全世界最廣大華族同胞做基礎,陪老子去爭霸世界。俄國只是個開頭,也只是個基礎,帶領全華族人民繼續征服一切不服華族的國家纔是最上選的事情……

任何事情都有着他的基礎論調,唐朝的這個論調決定了唐朝不可能如羅斯福一樣,只想着讓安西得到發展卻不想着讓華族在世界民族之林稱霸的道路上繼續高速前行。

而想要前行,首先便要確保最小損失本族人民生命的、使華族人能夠長期地、經久不衰地在人口上發展下去是最關鍵的。無論是發展國防、還是搞經濟建設,歸根結底,人口才是硬道。沒有人口,發展什麼都只能是異常緩慢。

所以,唐朝與其說此時的放棄比利時、放棄捷克斯洛伐克、放棄南斯拉夫是在給鋼鐵同盟國家嘴上送肉,更不如說是在爲安西和華族人尋求一段新的、高速地休養生息時間而已。

想給安西和華族人迅修休養生息,資金便是一個重要來源點了。如果鋼鐵同盟不咬唐朝捨出去的三塊肉,唐朝反而會很不開心。爲什麼呢?很簡單,安西的軍械是被捨棄那三塊肉軍隊裝備最主要的消費者。

無論是比利時、捷克斯洛伐克還是南斯拉夫,在軍械採購上他們絕對不可能爲了錢而放棄在戰爭開始後求購安西的先進武器。

不管是英國、美國、法國以及在安西庇護下的西班牙,軍械上都只能最多與奧地利和匈牙利算上同一檔,根本比不上安西與德國,這是一切必然的關鍵基礎性源點。

軍械,能夠成爲唐朝爲安西人民尋求休養生息這段時間,一個外來的主要資金支撐點。另外一個重要的支撐點,就是能源了。

如今的西亞各國爲首成立的那個是石油輸出國組織,以及西亞國家聯盟,實際上都已經是伊拉克女王、每週都與唐朝通話一次的伊麗娜。

不要說是被扔出去的三塊肉,事實上就連美國、英國、法國以及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想要原油都必須看唐朝的臉色行事。

只要唐朝一個不開心,給伊麗娜發一句話。不管你是哪個國家,保證你這個月的原油進口完,下個月石油輸出國組織就會給你玩“調控”。要麼給你加上幾成的價格,要麼乾脆就往後拖,讓你有了配額也白有,根本得不到原油供應。

沒有原油,管是哪個國家,在如今這樣一個全世界軍備都向大機械化作戰羣方向改變的情況下,沒有了燃油再多的戰車、再強大的海軍或空軍,保證都讓你寸步難行。

正因爲唐朝左手掐住了軍械、右手拿着石油供應主宰權,所以唐朝很非但不怕鋼鐵同盟四國對南斯拉夫或者其他兩快捨出去的肉動手。相反,此時坐在天京辦公室裡,爲迎娶趙一荻和秦蘭心、何紫菱、宋美齡等人商議着的唐朝,更希望他們趕緊動手。

只要他們一動手,安西的財源滾滾就是必然了。只要他們一動手,他們的兵力就必然要分散了。只要他們一動手,唐朝就可以開啓新一輪國內大發展的大機器了……

唐朝的期望,很快便由法西斯主義之王墨索里尼變成了現實。他在一番躊躇以後,最終接受了外交大臣和國防大臣兩個人一起揉捏好以後的建議。

一面,高調地宣佈與保加利亞單方面建立防務同盟關係和經濟合作關係。另一面,派出特使前往南斯拉夫,直言不諱地要南斯拉夫要麼投降、要麼死!

南斯拉夫國王和首相接待了意大利特使,當得知他此翻到來的真實目的以後,自然是斷然否決。而且,擁有着九十六萬陸軍、二十四萬空軍和三十萬海軍的南斯拉夫人,做出了一個讓唐朝拍手稱快地舉動:直接將意大利特使驅逐處境、旋即與意大利斷絕外交關係。

接着,還沒等墨索里尼發出譴責的時候,南斯拉夫人更是進一步將在其國土內的意大利僑民、商人全都給逮了起來。

兩國關係緊張,你抓人家僑民和商人幹什麼呢?南斯拉夫國王喊話了:小樣的墨索里尼,你最好別真跟老子玩侵略,否則你這七萬多同胞全給我先做陪葬品……

接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唐朝笑逐顏開,冷笑着對唐家國說道:“小三子,好戲要上演了。哈哈,南斯拉夫那位國王真是愚蠢呀!他把墨索里尼當成老子了。他似乎忘了,任何一個野心膨脹的人,都是根本不會在乎同胞生命的。哈哈,他就等着被意大利瘋狗咬吧……”

第560章 唐朝玩出來的動盪第565章 巴爾幹陰雲(四)第769章 伊麗娜掀起中東戰爭第174章 大革命,我等着!第285章 利誘張作霖,唐朝暗佈局第94章 蔡松坡歸心第25章 防範於未然第733章 敲山震虎、逼人打架第773章 閃電豹着陸第728章 “最近愛搞怪”第327章 德黑蘭皇宮裡的......第479章 謀奪呂宋北、推日本與美國成死仇第680章 掃滅土耳其(上)第263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38章 真的闖禍了第281章 平壤北郊的感召第462章 激戰倭島進敵國,南洋澳州退戰團第217章 就用朝鮮做棋子第512章 新非洲計劃(三)第663章 最後豪情:羅馬尼亞(九)第558章 流氓,放開那個妞第146章 英國佬不是一個人在戰鬥第557章 厚黑控東北,不怕小日本死灰復燃第745章 名將們的演出(七)第445章 安西主導歐美,日本入侵遼東第208章 杜月笙那老赤佬來了第274章 不違天道,一路向西第354章 旌旗招展歡聲雀,安西開國終大典第601章 僱傭兵換領土權利第133章 公然打日本政府的臉第642章 亂世纔有奸雄,繼續攪混水第352章 丘吉爾的建議,愛沙尼亞成自治區第526章 新非洲計劃(十六)第72章 說話要算數第732章 準軍事力量,超軍事力量第505章 階段性晉銜,秘密經費與空軍未來(下)第223章 趨利舊軍閥陳炯明第636章 重建南斯拉夫(上)第157章 中、日海軍第一次碰撞第38章 真的闖禍了第200章 浦東開發點將宋子文第4章 神秘斷魂峽第202章 剖析蔣行爲,點破將生事第273章 敲竹槓,勒索五國公使第762章 希臘陸戰新三英(中)第20章 這纔是生活第510章 黑非洲的爭奪(一)第46章 你想幹什麼第490章 啓動“波斯灣計劃”第281章 平壤北郊的感召第769章 伊麗娜掀起中東戰爭第257章 騎匪之戰,利劍雙揚威第718章 科技尖兵初成軍第232章 貪杯的小六子別怪唐叔哦!第532章 新非洲計劃第517章 新非洲計劃(七)第372章 困殺英國受阻,唐朝定性西北之王第582章 誘敵奪地(四)第483章 波蘭援助計劃,開啓安西機械時代第665章 最後豪情:羅馬尼亞(十一)第726章 狼羣出擊(六)第793章 吞食歐羅巴(四)第320章 平叛行動(上)第403章 戰爭不按常規打,英國人自己找虐第769章 伊麗娜掀起中東戰爭第705章 法蘭西大對決(七)第139章 全力發展的大西北第601章 僱傭兵換領土權利第834章 總統夫人綁架案第450章 赤軍的主張,唐朝的開心第579章 誘敵奪地(一)第611章 學生們的較量(上)第32章 戰後的綺麗(上)第732章 準軍事力量,超軍事力量第105章 佔領塔什干第124章 拯救俄國皇室公主第806章 吞食歐羅巴(十七)第368章 唐朝的全面戰爭,丘吉爾與首相內訌第446章 迫日還臺灣,家族辦公室第391章 四面楚歌第403章 戰爭不按常規打,英國人自己找虐第312章 夫妻夜話,蘭心釋懷第842章 奧德河畔反地雷戰(上)第716章 軍界官屠:許援第697章 落井下石,割肉勒索第369章 頑固的麥克唐納第153章 地緣政治這張牌還是要打的第223章 趨利舊軍閥陳炯明第777章 日美激戰太平洋(下)第660章 最後豪情:羅馬尼亞(六)第646章 大國角力:北美金融戰爭(一)第468張 南洋肅逆戰(五)第755章 戴高樂崛起(下)第415章 英國人的底線與陰謀第780章 與狼共舞(中)第594章 目標:布達佩斯(下)第204章 大布局讓老蔣玩火自焚第69章 磕頭拜把子第390章 絕望,幼發拉底第458章 南洋攻略,更大決戰的醞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