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是時候跟日本開戰了

唐寬和楚宣,都知道唐委員長不輕易表態,一旦作出決定,那就是板上釘釘。

難怪剛纔在外面等了那麼久,原來是在聽楊永泰講“廟街事件”。

大夥都知道,唐委員長前段時間一直在幫着他的俄.國夫人阿娜斯塔西婭女沙皇穩定帝俄的社會秩序。也知道唐委員長這麼多年來了一直都在爲肢解龐大的俄.國精心佈局。眼看就到了最關鍵的時刻,當然不能讓遠東的小鬼子來打擾委員長的好心情。

在唐委員長的影響下,現在西北政府的官員們私底下都管原來的日本帝國叫小鬼子。即算現在西北軍裡有很多將領曾經留學日本,但傲氣的西北人就是沒將小鬼子瞧在眼裡,以至於連“廟街事件”這麼重大的軍事衝突也沒打算及時向委員長彙報。

聽得唐委員長只給他倆半個小時,唐寬和楚宣互視一眼,最後決定還是讓唐寬先講。

唐寬沒再跟楚宣客氣,面向唐朝,見過禮後,恭聲說道:“委員長,受北京五四運動的影響,我們的一部分學校也出現了一些不太好的苗頭,部分師生對政府嚴禁他們上街遊行表示很不理解。甚至就連我們的一些政府工作人員對此也有一些抱怨。

鑑於委員長曾經明確交待對從北京來的愛國青年不能抓不能殺不能打不能罵‘四不’原則,內務部只是安排人對這些思想激進的年輕人進行二十四小時秘密監視,但是這些人很不識好歹,天天在公共場所發表演講,煽動性很強,長此以往,職部擔心會惹出大亂子來。因此,職部想請示委員長,是否可以採取一些必要的隔離措施。比如,軟禁,或者秘密押解出境……”

“不可!”唐朝斷然擺手打斷了唐寬的提議。肅然說道:“五四運動,只不過是一次新文化新思想的變革,並非洪水猛獸。我們要對我們這些年在西北地區所做的種種工作,取得的各項成績,有信心!防民之口如防川,堵不如疏。

這樣。正好衛齊也在,內務部可以配合行政院,在我們的治地範圍內組織一次聲勢浩大的辯論大賽,論點定爲‘當今的中國最需要什麼’。不僅可以讓所有的學校派出師生代表來參加,也可以安排各級政府機關組織代表隊。

我建議。可以讓政府機關代表隊做‘反方’,學校代表隊當‘正方’。通知宣傳部,安排我們的主流新聞媒體,對每一場賽事進行追蹤報道。讓教育部、宣傳部把這次活動當成一次重要的政治任務來抓。先讓各個鄉鎮選拔出他們的參寒隊伍,記住,絕對不可以參賽選手進行行政幹予,這方面由內務部來監督,發現一個。給我處理一個。決不手軟!”

“是!委員長。”唐寬和楚宣同時站起來敬禮。

“楚院長,我的事完了,該你了。”唐寬笑眯眯地衝楚宣作了個“請”的手勢。

“我想說的事,基本跟你剛纔提到的同一個性質。”楚宣樂呵呵地笑道:“還是咱們的委座高明,一個方案,將你我兩邊面臨的難題都解決了。”

“委座?!呵呵。這個稱謂有點意思,我喜歡。”唐委員長說這話時臉上的表情和笑容。看起來像是在想起什麼事。

“委座就是心太軟。”唐寬順勢就用上了唐委員長喜歡的稱謂,嘆聲說道:“照職部的意思。都殺了多事事,最不濟也得把這些不穩定因素抓起來,免得他們整天在外面妖言惑衆。”

“我可以明確地跟你們講,這些熱血的愛國青年,確實是受了某些人或者某些組織的蠱惑。”唐朝眼含深意地說道:“這裡面既有孫大炮的人,有梁啓超的人,甚至還有蘇俄控制的共.產國際的人。我不抓他們,不殺他們,就是想看看,我們西北政府這些年的努力,究竟有沒有得到西北各族人民的民心!這麼做,或許有點冒險,但是,我認爲只要你們內務部的工作做紮實了,就不會出什麼太大的亂子,總之,我對我自己還是有信心的!”

“委座英明!”楚宣由衷地贊服道:“一味地靠武力蠻幹,並非治世之良策,只有讓治下的民衆真正認識到自己的政府,是什麼樣的政府,才能讓他們作出最正確的選擇。我也對我們西北政府有信心。因爲,我們代表了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代表了最先進生產力的發展方向,代表了最先進文化的發展方向。”

“權當這是我們對自己的一次大考吧!”唐朝喟然長嘆着走回到了書桌後面坐下來。

“對了,我這還有件事跟委座彙報一下。”唐寬看了看錶還有點時間,趕緊說道:“委座交待過要對戰敗的德國給予最大程度的關注和多種形勢的幫助,爲此,我們內務部和總參軍情處、軍統聯合組成了一個臨時性質的‘德國科’,屬於正團級單位,科長人選我們三家都各自提名一個人,我提名的是趙鵬越,不知委座對些人還有沒有印象?”

“嗯!這個人很不錯。”唐委員長稍作思索後點頭答道:“上回解救阿娜斯塔西婭姐妹的行動,他的前期工作做得非常到位,我很滿意。這樣,德國的事情很重要,你們必須將之上升到重大戰略的高度。將科改爲局,編制按副師級單位。局長就定趙鵬越了,剛好呆會兒方震會過來,我到時候跟他打個招呼。”

“是!委座。”唐寬行過禮後,轉身離去。而楚宣早在剛纔他二人談話的時候悄悄告退了。

看着唐寬出了書房,唐朝翻腕看了看手錶,在心裡默算着蔡鍔和蔣百里趕來的時間。

唐朝知道蔡鍔這段時間基本上是泡在總參謀部,他二人要來肯定是一塊。

作爲曾經名震中國和日本軍政界的“士官三傑”,蔡鍔、蔣百里、張孝準對於終於能有機會跟日本軍隊正面交戰,其熱衷程度甚至比唐委員長還要大得多。

1906年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第九期步兵科畢業生當中,日本人有三百多人,中國留學生四人,另外還有泰國、緬甸等國的留學生若干名。畢業典禮的時候,畢業發佈官伏見宮親王明確宣告,將把他帶來的天皇賜刀,獎給最重要的步兵科畢業生的第一名。

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宣佈畢業生的名次歷來都是從前往後推。伏見宮親王念出來的第一個名字就是蔣方震。於是,天皇的賜刀理所當然的被蔣百里拿走了。在場的所有日本士官和教官普遍感到大失臉面,誰知道伏見宮接着宣佈第二名的時候。還是中國人,蔡鍔。這麼一來,引發的騷動就更厲害了。

最難堪的當屬畢業發佈官伏見宮。這位親王在宣佈第三名的時候,留了個心眼。先看了看名單,結果發現居然還是一箇中國人,張孝準!伏見宮惶恐之下感覺沒法跟天皇陛下交待了,趕緊臨時從後面換了一個日本畢業生充當第三名,想想前四名日本畢業生人不過也有點尷尬。伏見宮於是又增加了一個日本畢業生,於是把原屬第三名的張孝準挪到了第五名。

伏見宮臨時增補的兩個日本士官,一個是荒木貞夫,現在西伯利亞日本派遣軍的最高司令官。另一個叫真崎甚三郎,後來的臺灣總督、陸軍大將、二二六事變的幕後黑手……

此外,這一期裡面的日本畢業生還包括如下名字:小磯國昭、本莊繁、鬆井石根、阿部信行……堪稱日本陸軍的一代精英,皆慘敗於蔣百里、蔡鍔之手。從此以後,日本陸軍士官學校規定中國留學生必須與日本學生分開授課。以免同樣場面重演。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日本悍然搶佔青島,並進一步將整個山東都佔據,蔡鍔和蔣百里、張孝準原本以爲可以在戰場上跟日軍大幹一場,結果袁世凱壓根就沒打算跟日軍打。讓他們三個失望透頂。

他們三個被唐朝綁架到新疆,後來自願加入西北軍後,接受了唐朝跟他講解的各種先進戰術和軍事理論。蔡鍔、蔣百里、張孝準才明白,在日本學的那套東西。太差,太次了。中國不是沒有軍事家。而是這個大軍事家藏在新疆的山溝裡不願出來。

用唐朝當時的話講,咱們中國從古到今打了兩千多年戰,這個世界要論打戰,講兵法,沒有哪個國家能超出中國。被西方國.軍視爲戰爭之神的火炮,咱們中國在宋、元時代就用上了,只不過當時咱們中國.軍隊喜歡冷兵器,不喜歡這類熱武器,所以懶得用,這才讓歐洲國家偷師學了並加入發揚光大。

順理成章的,唐朝把當時的唐家堡軍工基地,也說成了中國幾千年文明智慧的結晶。而且特別強調一點,千刀不要崇洋媚外,最好的東西,永遠在中國!咱們只是受儒家文化的影響太深,講究財不露白而已。

對唐朝這一說法,蔣百里還是比較有發言權的,他將西北軍校的教材,與德國.軍校進行了認真的對比,又拿西北軍的武器,跟德國陸軍進行了比較,最後得出結論,唐朝沒有吹牛,確實如此。

隨着西北重工業、輕工業、農業、畜牧業、商業開始呈井噴似的高速發展,蔡鍔、蔣百里、張孝準從對唐大帥佩服,到對現在的唐委員長敬服、崇拜,也是經歷了一個比較複雜的心路歷程的。因爲唐委員長從來就沒對他們隱瞞過將來實行要帝制的想法。

唐委員長說了,弱國,只有實行鐵腕獨裁,才能在最短的時間內變強;如果是強國採取獨裁統治,那麼絕對將在很短的時間內變弱,最後滅亡。所以,實施獨裁帝制,是將當前積弱百年的中華.民.國迅速變得強大起來的唯一政體。等將來國家強大了,人民的受教育程度普及了,就可以採取君主立憲,實現真正的民主、自由。

自從俄.國十月革命爆,協約國紛紛派出軍隊進行干涉,特別是日本軍隊在遠東地區大舉入侵,蔡鍔、蔣百里就已經在準備對日作戰計劃。可以說,這段時間,總參謀部已經把對日開戰後,所有的種種因素,包括國際政治都考慮到了,唯一沒有的,就是從唐委員長嘴裡說出來的那個“打”字。

今天,終於從楊永泰秘書長嘴裡聽到說是委員長決定要打了,蔡鍔和蔣百里幾乎是用最快的速度趕到了唐家堡紫光閣。

唐朝的估計沒有錯,如果是平常,從總參謀部到紫光閣,估計可能需要四十五分鐘。但今天說的是對日本採取軍事行動,蔡鍔和蔣百里必定會提前到達。

唐朝玩味似地看了看腕錶,三十二分鐘,足足比平常快了十三分鐘。

看到蔡鍔和蔣百里被楊永泰請進來,唐朝笑呵呵地跟他倆打了個招呼:“鬆坡,方震,這次要跟荒木貞夫交手,是不是特有成就感?”

“委座,我會用事實來告訴小鬼子,不論是在學校裡,還是在戰場上,我們中國.軍人,從今往後都將把他們這些矮挫子踩在腳下!”蔣百里豪氣凌雲地宏聲答道。

“天時,地利,人和,我們全佔着,這一仗,沒理由不贏。”蔡鍔淡然笑道:“就看委座想打到何種程度,要不要順勢打進朝鮮境內。”

“把小鬼子人我們的地盤上趕出去就行了。暫時還不是跟他們打國戰的時候。”唐朝稍作沉吟後搖頭答道:“我們的底子還不夠厚,等咱們有了海參崴這個出海口,建立起一支強大的遠洋海軍,纔是跟小鬼子清算甲午國恥的時候。”

“唉,可惜了德國的公海艦隊。”蔣百里惋惜不已地嘆然說道:“那麼多的主力戰艦,都是當今世界一流的,一個‘彩虹行動’,全沉了。我是真不知該佩服德國.軍人的血性,還是應該爲他們感到悲哀。”

“都沉了纔好啊!”唐朝的眼裡滿是笑意,“德國海軍不把這些戰艦沉了,我們哪來機會將它們打撈上來。單單爲了爭取這個打撈機會,我們都花了巨大的代價才讓英法美三國鬆口。這要是完好無損的戰艦,這幫帝國主義列強是不可能讓它們流入中國的。”

第212章 屈尊降貴的徐世昌第589章 天網計劃,啓動第783章 丹麥先做卒子第517章 新非洲計劃(七)第602章 槍口調轉,唯利不爲第334章 戰場抓豬第68章 越聊越投機第331章 炎黃子孫第一次給洋人當裁判第710章 二戰風雲(三)第599章 歐戰養肥華約第471章 決戰馬尼拉(一)第239章 你們還沒資格跟老子講平等第857章 大戰高潮·維京師引來的遷怒第128章 女沙皇不好當啊第473章 決戰馬尼拉(三)第430章 雙刃齊發,德法將遭殃第742章 名將們的演出(五)第799章 吞食歐羅巴(十)第170章 隨時都要控制周邊地區的態勢第345章 淞滬變焚城,戰略大轉移第121章 得拿俄國開刀了第469章 戰雲集壓馬尼拉第582章 誘敵奪地(四)第666章 最後豪情:羅馬尼亞(十一)第450章 赤軍的主張,唐朝的開心第695章 唐朝式的睚眥必報與以德報怨(上)第791章 吞食歐羅巴(二)第380章 軟刀子割肉,不是亮刀子第408章 唐朝一怒,三十六天罡就位第318章 莫臥兒計劃最終謎底第198章 未完成的事業要完成第763章 希臘陸戰新三英(下)第708章 二戰風雲(一)第312章 夫妻夜話,蘭心釋懷第148章 大家都不是傻子第691章 霍羽林德國“度假”第737章 在西班牙插釘子第518章 新非洲計劃(八)第843章 奧德河畔反地雷戰(中)第788章 虎狼雙行,破擊意大利(中)第164章 全面接管日本在華勢力範圍第213章 一見面就想要飛艇!第173章 一點點蠶食纔是王道第722章 狼羣出擊(三)第514章 新非洲計劃(五)第165章 唐委員長的思維不同常人第263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863章 美國末日-阿諾德耍出三板斧第195章 吳佩孚的決策第727章 傷兵安置與新計劃掛鉤第82章 各方風雲動第94章 蔡松坡歸心第571章 莫德爾焦土戰術、孫傳芳避敵遁變第191章 唐委員長有所動作了第588章 光束兵主導的伏擊戰第260章 我們本來就該都是兄弟姐妹第408章 唐朝一怒,三十六天罡就位第45章 唐家堡秘術第25章 防範於未然第327章 德黑蘭皇宮裡的......第499章 到美國人後花園去打牌第536章 戰爭前奏,疑雲浮升第83章 真的不是故意第471章 決戰馬尼拉(一)第54章 第一次會晤第606章 不參戰真實目的:大換裝開始第691章 霍羽林德國“度假”第30章 還真是陷阱第346章 建國前一夜,天京現敵情第189章 誰也不知道唐委員是怎麼想第272章 潰不成軍的俄國人和日本公使的質詢第533章 新非洲計劃第400章 毛斯爾登陸戰第803章 吞食歐羅巴(十四)第505章 階段性晉銜,秘密經費與空軍未來(下)第493章 馬福祥玩火自焚,隱形將軍臨陣倒戈第533章 新非洲計劃第281章 平壤北郊的感召第315章 新徵三族,東北九省大移民第848章 漢堡核爆炸(下)第506章 國家紅利第472章 決戰馬尼拉(二)第498章 西亞遏軍(下)第400章 毛斯爾登陸戰第536章 戰爭前奏,疑雲浮升第521章 新非洲計劃(十一)第569章 安西發大財,戰爭再升級第705章 法蘭西大對決(七)第85章 做人要本分第213章 一見面就想要飛艇!第142章 中國空軍,騰飛!第519章 新非洲計劃(九)第447章 和平大發展,安西成樂土第49 都被忽悠了第595章 羅馬尼亞人要倒黴第243章 溫故1927,河南第149章 無可避免的戰爭第165章 唐委員長的思維不同常人第655章 最後豪情:羅馬尼亞(一)第292章 閃擊土庫曼,趙一荻來前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