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江庸:1949年和談回憶錄

江庸:1949年和談回憶錄

江庸,近代法學家、社會活動家、文化名人。他反對內戰,主張和平。

1949年,江庸受當時國民政府“代總統”李宗仁的委託,到西柏坡與中共中央領導和談。這是他回憶“和談”前後的一些片段。

和談的動機

自從1949年1月,蔣介石退位,李宗仁副總統上臺後,就有與共產黨重新言歸於好的消息,聽說要我與顏惠慶、邵力子、章士釗等到北京去一趟,探問是不是可以再講和平。

1月31日那天午前10時,李宗仁親自來上海,邀請我們在中國銀行4樓喝茶,在座有孫科、邵力子、胡適、張君勱諸人,李宗仁要我們4人,同到北京去一叩和平之門。我當時說我從來是反對內戰的,曾與邵以恩建議停戰議和,今天副總統有此美意,願意效勞,但是名義要爲代表民意,不是專代表政府。李亦以爲然。遂定於2月13日飛往北京。

我尚有一附帶任務,是受上海郵政管理局囑託,接洽通郵事項。這事到北京後,很快就辦妥了,使北京上海兩處的人,都得了很大的方便。

在北京接觸情形

我們飛到青島,停下加油。才發現飛機的左翼壞了,不是爲加油停下,一定會出危險,並且在青島與北京聯繫,才曉得除我與顏、邵、章4人外,尚有十餘人,都來與北京方面接過頭。回電說要先開一名單來,俟許可後,方能起飛,因此耽擱了一天。

次日午後2時飛行,4時半到達北京機場。北京市副市長徐冰來迎,寓六國飯店。15日午前,葉劍英市長來訪。正午招宴,董必武、林彪、聶榮臻、

傅作義諸公座上談及到北平之願望。

16日訪問董必武、林彪、葉劍英諸公。

17日午前,葉市長約單獨談話。這次談話,是毛主席指定葉市長詢問我們意見的。和平如何談法,我們4人從未商量過。我對葉市長說,和平是合乎全國人民願望的,要打仗的不是共產黨,而是蔣介石。今天蔣介石下臺,李宗仁既有和平的要求,儘管他缺乏實力,共產黨不妨答應,這些話請葉市長代爲轉達毛主席。

19日早晨,葉市長來告,毛主席已答應了。我們三人不禁歡欣鼓舞,相慶不虛此行。

謁見毛主席時的一點感想

我們呼籲和平,已蒙毛主席俯允,遂去石家莊謁見,是專爲表示敬意。在22日午前9時,同機前往的,尚有傅作義、鄧寶珊二位。那時石家莊市長是柯慶施。

據說毛主席是住在離市百里的一個小村裡,沿途坡路崎嶇,要坐小吉普車才能去。我們遂於下午2時,偕同毛主席派來接我們的楊尚昆秘書長前往,7時纔到招待處。周恩來總理已在那裡久等了。

周總理陪同我們便飯後,毛主席出見。我雖於1945年見過毛主席一面,但並未說話。這一回才親近風采,飽聞言論。毛主席一見面,就說,你們爲和平遠道而來,共產黨是愛好和平的,有什麼事儘可商量。只是時間、地點、人選值得考慮,所以我們不必再重複表明來意。

這次談話約一二個小時,毛主席並未說到目前時局,只是自由自在地漫談,但從漫談中,也很可以窺見毛主席的思想、抱負、學問、性格。我當時忽然聯想到歷史上一件故事,就是馬援從隗囂那邊去見漢光武。他一

見光武帝,就五體投地地佩服光武帝的恢弘大度。我見到毛主席時,也一樣有此感想。拿此後的事實來證明,對杜聿明、康澤等人既往不咎,起義的傅作義、程潛諸人無不受到重用,從前參與國民黨政權的一些人,因對國家有功,又身居要職;新中國一成立,就擴大統一戰線,召開政治協商會議廣攬各黨各派、無黨派人士來參與政治,其規模之恢宏,豈是漢光武所能比擬?

第二天早飯後,毛主席又同周總理,和我們漫談了一小時,就告別了。到石家莊午飯後,我們飛返北京。

回到南京後情況

27日午前,我們從北平飛返南京,葉市長到機場相送,互贈了紀念品。

下午2時1刻抵南京,黨政要人多在機場歡迎,寓首都飯店。

李宗仁來訪,晚宴設在總統府,黨政要人多在座,報告接洽經過。李宗仁慰勞備至。

28日晨,白崇禧、黃紹竑、朱家驊、吳鐵城、張治中、張嶽軍相續來訪。

我們在南京逗留的兩三日中,所接見的黨政要人,除李宗仁十分起勁外,似都不惑興趣,也沒有一點覺悟到自己的失敗。只有吳鐵城說了幾句老實話。他說我們國民黨已把人心都失掉了。

我料到將來談判決無成功的可能,不願再去。於是,對李宗仁堅決表示,下次講和,責任重大,應另選派足以代表黨政兩方面的重要人士前往,我是不能勝任的。所以第二次我未參加。後來和談果然失敗。

我們雖然是徒勞跋涉,總算爲和平盡了一點心願,並且能謁見了毛主席,在我個人,還是覺得光榮的。

——摘自《西柏坡紀念文集》

(本章完)

第一章 歷史的選擇_粟裕的不同方案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中央領導同志在西柏坡村工作和生活片斷第四章 革命聖地西柏坡_中央軍委作戰室舊址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_通宵辦公的五大書記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中央領導同志在西柏坡村工作和生活片斷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_毛岸英的婚事風波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粟裕:集中兵力,大戰中原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_打穀場上的舞會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_傅作義的新生第六章 情繫西柏坡_習近平:使紅色江山永遠不變色第六章 情繫西柏坡_江澤民與西柏坡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_打穀場上的舞會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徐向前:參加西柏坡會議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師哲:米高揚來訪第四章 革命聖地西柏坡_毛澤東西柏坡舊居第四章 革命聖地西柏坡_西柏坡石刻園第四章 革命聖地西柏坡_“九月會議”會址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_打穀場上的舞會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_洋客人秘密造訪西柏坡第四章 革命聖地西柏坡_朱德西柏坡舊居第一章 歷史的選擇_理想的總指揮部第三章 風雲人物留下的足跡_周恩來在西柏坡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江庸:1949年和談回憶錄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_“公家的孩子”第一章 歷史的選擇_召開全國土地會議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粟裕:集中兵力,大戰中原第一章 歷史的選擇_解放石家莊第一章 歷史的選擇_棗林溝會議第四章 革命聖地西柏坡_劉少奇西柏坡故居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朱仲麗:王稼祥同志到西柏坡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江庸:1949年和談回憶錄第一章 歷史的選擇_城南莊的險情第四章 革命聖地西柏坡_中共七屆二中全會會址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任遠遠:我愛西柏坡第四章 革命聖地西柏坡_中共七屆二中全會會址第三章 風雲人物留下的足跡_劉少奇在西柏坡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江庸:1949年和談回憶錄第六章 情繫西柏坡_胡錦濤到西柏坡第三章 風雲人物留下的足跡_周恩來在西柏坡第六章 情繫西柏坡_習近平:使紅色江山永遠不變色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_熱鬧的小村落第四章 革命聖地西柏坡_西柏坡中共中央大院舊址第四章 革命聖地西柏坡_劉少奇西柏坡故居第一章 歷史的選擇_西柏坡迎來中央工委第三章 風雲人物留下的足跡_周恩來在西柏坡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任遠遠:我愛西柏坡第六章 情繫西柏坡_鄧小平的西柏坡情結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_熱鬧的小村落第三章 風雲人物留下的足跡_朱德在西柏坡第四章 革命聖地西柏坡_劉少奇西柏坡故居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_幾篇雄文 嚇退敵兵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任遠遠:我愛西柏坡第一章 歷史的選擇_解放石家莊第一章 歷史的選擇_創造晉察冀殲滅戰的新紀錄第一章 歷史的選擇_走進西柏坡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聶榮臻:和平解放北平第四章 革命聖地西柏坡_中共七屆二中全會會址第一章 歷史的選擇_中共中央搬離延安第四章 革命聖地西柏坡_任弼時西柏坡舊居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_建起沕沕水發電站第三章 風雲人物留下的足跡_毛澤東在西柏坡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江庸:1949年和談回憶錄第一章 歷史的選擇_召開全國土地會議第一章 歷史的選擇_中共中央搬離延安第四章 革命聖地西柏坡_西柏坡石刻園第四章 革命聖地西柏坡_中央軍委作戰室舊址第三章 風雲人物留下的足跡_董必武在西柏坡第四章 革命聖地西柏坡_周恩來西柏坡舊居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朱仲麗:王稼祥同志到西柏坡第四章 革命聖地西柏坡_西柏坡中共中央大院舊址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楊成武:到毛主席那裡接受任務第四章 革命聖地西柏坡_任弼時西柏坡舊居第四章 革命聖地西柏坡_西柏坡紀念館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粟裕:集中兵力,大戰中原第一章 歷史的選擇_解放石家莊第一章 歷史的選擇_中共中央搬離延安第三章 風雲人物留下的足跡_毛澤東在西柏坡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任遠遠:我愛西柏坡第三章 風雲人物留下的足跡_董必武在西柏坡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江庸:1949年和談回憶錄第四章 革命聖地西柏坡_董必武西柏坡舊居第六章 情繫西柏坡_江澤民與西柏坡第六章 情繫西柏坡_鄧小平的西柏坡情結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楊成武:到毛主席那裡接受任務第四章 革命聖地西柏坡_“九月會議”會址第六章 情繫西柏坡_鄧小平的西柏坡情結第四章 革命聖地西柏坡_“九月會議”會址第一章 歷史的選擇_走進西柏坡第一章 歷史的選擇_召開全國土地會議第六章 情繫西柏坡_習近平:使紅色江山永遠不變色第三章 風雲人物留下的足跡_劉少奇在西柏坡第一章 歷史的選擇_理想的總指揮部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粟裕:集中兵力,大戰中原第六章 情繫西柏坡_鄧小平的西柏坡情結第六章 情繫西柏坡_江澤民與西柏坡第四章 革命聖地西柏坡_西柏坡石刻園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_熱鬧的小村落第四章 革命聖地西柏坡_中共七屆二中全會會址第六章 情繫西柏坡_胡錦濤到西柏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