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革命聖地西柏坡_西柏坡紀念館

西柏坡紀念館

西柏坡紀念館始建於1975年,位於中共中央舊址東南約200米的位置。1978年,爲紀念中共中央進駐西柏坡30週年,西柏坡紀念館正式開始對外開放。此後,先後經過多次修改和完善,並於2004年再次舉行了新的啓動儀式。

新的紀念館佔地面積爲6100平方米,展線長達1100米,陳列面積約爲4400平方米。它依山勢而建,分爲上、中、下三套四合院,主要由落客廣場、紀念廣場及陳列館三部分組成。

從落客廣場的臺階向上走,一股瞻仰緬懷的心情就會從心底裡油然而生,一種肅穆莊重的氣息撲面而來。紀念廣場的中軸線上,矗立着名爲“趕考”的五位書記的雕像、漢白玉國旗臺,隨後就是陳列館了。其中,陳列室的中共七屆委員會羣雕、三大戰役半景畫和“兩個務必”浮雕牆也都建在中軸線上。

整個陳列館以“新中國從這裡走來”爲主題,以解放戰爭後期中共中央在西柏坡時期的活動爲主錢,採用編年和專題相結合的編寫體例,展出大量的圖片、資料和文物,重點介紹了中央工委和中共中央在西柏坡的偉大革命實踐。整個陳列形式強調創新性和實效性,不僅突出了陳列內容的教育意義,還能讓參觀者感受到超強的震撼力與感染力。這些都讓整個陳列館顯得大氣恢弘、端莊典雅。

2004年,在第六屆全國十大精品紀念館的評選活動中,西柏坡紀念館一舉奪魁,受到各級領導的讚揚和世人的矚目。

陳列館由15部分組成,其中四大設計亮點爲中共中央委員羣雕、電報長廊、三大戰役半景畫和“兩個務必”浮雕牆。

序廳

整個序廳面積達250平方米,其中一組佔地70平方米的大型領導人物銅雕最引人注目。這座銅雕是由中央美術學院製作而成,是目前全國最大、表現領袖人物最多的一座羣雕。整座羣雕以縹緲的太行山和西柏坡中共中央舊址爲背景,展現出人物高大挺拔、神采奕奕的形象,表現了中共七屆中央委員會堅定團結、敢於鬥爭的精神。羣雕下面刻有“新中國從這裡走來”幾個爍金大字,寓意黨中央從西柏坡走向新中國的深刻含義。

銅雕的兩側是4塊石雕,由魯迅美術學院製作。這4座石雕分別雕刻着中國共產黨歷史上非常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標誌性場景建築,分別是上海一大會址、井岡山、遵義、延安。

走進西柏坡廳

這座展廳的主題爲“走進西柏坡”,佔地面積約140平方米。該展廳主要介紹了當年黨中央選址西柏坡的歷史背景和主要原因。展廳內設計了青石板路、木檁條和木窗格,真實再現了當年西柏坡的地貌特徵和風土人情。

廢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廳

這個展廳主要介紹了中央工委先期

到達西柏坡後,爲完成黨中央交代的第一個任務而開展的一系列工作。如召開全國土地會議,研究制定《中國土地法大綱》及領導解放區土地改革運動的情況等。

展廳內有一幅名爲《翻身農民》的雕像,由著名雕塑家潘鶴先生創作。這幅雕像形象再現了農民分得土地、翻身做主人的激動心情和對黨的感激之情。

此外,展廳設有觸摸屏和等離子電視,能讓參觀者更加全面和直觀地瞭解當年召開全國土地會議的情形。

指導晉察冀軍事鬥爭廳

這個展廳主要介紹了中央工委爲完成黨中央交代的第二個任務而展開的一系列工作,主要以介紹清風店戰役和解放石家莊戰役爲主。

展廳採用高科技的幻影成像技術,重現了當年人民解放軍攻打大石橋、正太飯店以及活捉國民黨第三十二師師長劉英的戰鬥場面。

統一解放區財經工作廳

這一展廳主要針對中央工委建立華北財經辦事處,統一解放區財經工作和組織軍工廠生產武器彈藥等內容而進行陳列。這一系列工作內容是黨中央交給中央工委的第三個任務。

展廳內設有大幅照片和各類珍貴文物,將中央工委時期緊張繁忙的生活場景再次呈現。

決戰前夕廳

這一展廳主要介紹了1948年春全國戰場形勢向有利於人民解放軍轉變的情況,黨中央東渡黃河移駐西柏坡以及“九月會議”爲三大戰役做好思想、軍事、組織準備等內容。

大決戰廳

大型組合噴繪片,大量珍貴的文物、照片等,再現了當年三大戰役指揮所原貌和三大戰役的戰場情況,使參觀者感受到了三大戰役波瀾壯闊的戰爭場面和人民歡欣鼓舞喜迎勝利的歡樂氣氛。

電報廊

整個電報廊全長56米,共展出電報三十七份,是目前全國最長、面積最大的電報廊。

三大戰役期間,黨中央“在世界上最小的指揮部”裡指揮了世界上最大的人民戰爭。這個特殊的小指揮部,不發槍、不發糧、不發人,僅靠天天發電報,最終打敗了敵人。據統計,當年在三大戰役期間發往前線的電報近兩百封。

電報廊直觀地展出了毛澤東及其他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電報稿手跡,更真實地向參觀者傳遞了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爲取得全國性的勝利而付出努力的訊息。

半景畫館

三大戰役半景畫長約50米,高10米,縱深12米。正面表現的是淮海戰役中,人民解放軍搶渡潁河、殲滅雙堆集國民黨汽車防線的場景;左邊展現的是平津戰役中人民解放軍攻克天津,會師金湯橋、北京城垣等場景;右邊是遼瀋戰役中人民解放軍塔山阻擊戰、攻克錦州等場景。

半景畫對面是毛澤東西柏坡舊居及五大書記商討作

戰方針的情景蠟像。

整個展廳通過人物、電報聲、燈光等科技技術,將指揮場景與戰場場面融爲一體,使參觀者宛如置身於歷史的真實場景之中。

民兵是勝利之本廳

陳毅曾說過:“淮海戰役是人民羣衆用小推車推出來的。”這句話,確切地體現瞭解放戰爭是人民戰爭、民兵是勝利之本的軍事思想。

這一展廳展示了億萬人民羣衆積極參加和支援解放戰爭熱火朝天的場面,直接闡述了人民羣衆團結就是力量的根本實質。

“兩個務必”浮雕牆

這面牆長24.4米,寬3.8米。正面上方鐫刻着毛澤東的手跡,主要內容即“兩個務必”:務必使同志們繼續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保持艱苦奮鬥的作風。正面下方是象徵着中華民族五千年曆史文化底蘊的黃河壺口瀑布石雕,配合着“兩個務必”的浮雕,寓意西柏坡精神如黃河之水源遠流長。

整面牆上的浮雕和石雕自然銜接、相得益彰、渾然一體。

召開中共七屆二中全會廳

這個展廳共有194平方米,主要介紹了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召開七屆二中全會的情況。走進展廳,迎面就是“兩個務必”的題詞和七屆二中全會場景畫面。大廳裡播放着中共七屆二中全會的珍貴資料,再結合各類場景的復原和文物的展出,更加完美地營造了當年召開會議的氛圍。

描繪藍圖廳

這一展廳通過實物、照片、油畫和場景等陳列,展示了當時黨中央籌備成立新中國和開國大典的情景。其中,具有歷史意義的開國大典場景,是衆多遊客留影紀念的地方。

難忘歲月廳

這一展廳的內容主要側重於以毛澤東爲首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繁忙的工作之餘留下的生活足跡。

整個展廳利用燈光、實物等陳列手法,再現了當年偉人們的音容笑貌和平常的生活狀態,不僅拉近了參觀者與偉人之間的距離,還體現了偉人們親民愛民、生活簡樸的光輝形象。

繼往開來廳

以毛澤東爲首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西柏坡時期,不僅爲解放全中國、建立新中國創造了不朽的功勳,更是爲後輩們留下了豐富而寶貴的精神財富。這將永遠激勵着全黨全國人民不斷向前發展,更好地建設國家。

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等黨和國家領導人都曾先後來到西柏坡或者對西柏坡的發展給予了關注和支持。他們用實際行動向黨和人民昭示着西柏坡精神將繼往開來的偉大決心!

西柏坡紀念館按照時間順序,大致展示了選址西柏坡的背景和經過以及中央工委時期和中共中央時期創造的豐功偉績,脈絡清晰、史料完整,是一座非常具有現實教育意義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本章完)

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_建起沕沕水發電站第三章 風雲人物留下的足跡_周恩來在西柏坡第六章 情繫西柏坡_鄧小平的西柏坡情結第一章 歷史的選擇_解放石家莊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_“九月會議”第一章 歷史的選擇_中共中央搬離延安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_熱鬧的小村落第六章 情繫西柏坡_鄧小平的西柏坡情結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_“兩個務必”的誕生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_“九月會議”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師哲:米高揚來訪第一章 歷史的選擇_創造晉察冀殲滅戰的新紀錄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_“公家的孩子”第四章 革命聖地西柏坡_朱德西柏坡舊居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_通宵辦公的五大書記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_“九月會議”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_“天津方式”與“北平方式”第一章 歷史的選擇_城南莊的險情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_熱鬧的小村落第六章 情繫西柏坡_胡錦濤到西柏坡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_熱鬧的小村落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_建起沕沕水發電站第一章 歷史的選擇_召開全國土地會議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_傅作義的新生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_“公家的孩子”第四章 革命聖地西柏坡_董必武西柏坡舊居第六章 情繫西柏坡_鄧小平的西柏坡情結第一章 歷史的選擇_走進西柏坡第一章 歷史的選擇_山溝裡的“紫禁城”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_毛岸英的婚事風波第四章 革命聖地西柏坡_毛澤東西柏坡舊居第一章 歷史的選擇_解放石家莊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_“公家的孩子”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中央領導同志在西柏坡村工作和生活片斷第一章 歷史的選擇_理想的總指揮部第一章 歷史的選擇_城南莊的險情第一章 歷史的選擇_理想的總指揮部第一章 歷史的選擇_創造晉察冀殲滅戰的新紀錄第三章 風雲人物留下的足跡_朱德在西柏坡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_傅作義的新生第三章 風雲人物留下的足跡_董必武在西柏坡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_“兩個務必”的誕生第四章 革命聖地西柏坡_毛澤東西柏坡舊居第一章 歷史的選擇_渡過黃河第四章 革命聖地西柏坡_劉少奇西柏坡故居第三章 風雲人物留下的足跡_周恩來在西柏坡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師哲:米高揚來訪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_打穀場上的舞會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_“九月會議”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_“九月會議”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_幾篇雄文 嚇退敵兵第四章 革命聖地西柏坡_任弼時西柏坡舊居第一章 歷史的選擇_“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朱仲麗:王稼祥同志到西柏坡第四章 革命聖地西柏坡_朱德西柏坡舊居第一章 歷史的選擇_走進西柏坡第一章 歷史的選擇_創造晉察冀殲滅戰的新紀錄第四章 革命聖地西柏坡_劉少奇西柏坡故居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_“公家的孩子”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聶榮臻:和平解放北平第一章 歷史的選擇_中共中央搬離延安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_幾篇雄文 嚇退敵兵第一章 歷史的選擇_“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第三章 風雲人物留下的足跡_劉少奇在西柏坡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_“兩個務必”的誕生第三章 風雲人物留下的足跡_朱德在西柏坡第四章 革命聖地西柏坡_西柏坡紀念館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_毛岸英的婚事風波第四章 革命聖地西柏坡_董必武西柏坡舊居第三章 風雲人物留下的足跡_董必武在西柏坡第一章 歷史的選擇_走進西柏坡第一章 歷史的選擇_創造晉察冀殲滅戰的新紀錄第四章 革命聖地西柏坡_劉少奇西柏坡故居第三章 風雲人物留下的足跡_劉少奇在西柏坡第四章 革命聖地西柏坡_周恩來西柏坡舊居第四章 革命聖地西柏坡_中央軍委作戰室舊址第四章 革命聖地西柏坡_中共七屆二中全會會址第四章 革命聖地西柏坡_中共七屆二中全會會址第三章 風雲人物留下的足跡_朱德在西柏坡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_幾篇雄文 嚇退敵兵第六章 情繫西柏坡_胡錦濤到西柏坡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_打穀場上的舞會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中央領導同志在西柏坡村工作和生活片斷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楊成武:到毛主席那裡接受任務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中央領導同志在西柏坡村工作和生活片斷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中央領導同志在西柏坡村工作和生活片斷第四章 革命聖地西柏坡_西柏坡紀念館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任遠遠:我愛西柏坡第四章 革命聖地西柏坡_朱德西柏坡舊居第一章 歷史的選擇_粟裕的不同方案第三章 風雲人物留下的足跡_朱德在西柏坡第一章 歷史的選擇_粟裕的不同方案第三章 風雲人物留下的足跡_董必武在西柏坡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江庸:1949年和談回憶錄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江庸:1949年和談回憶錄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_“兩個務必”的誕生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_以少打多的淮海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