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之戰,無論說一千道一萬,落敗一方,必爲曹操!但奇怪的是,最後曹操竟是勝方。顯然,這與郭圖的鼎立相助不無關係!看到這裡,也許有人會嗤之以鼻,說:"瞎扯個球!郭圖系袁紹的頂級謀士,他怎麼可能會去鼎立相助曹操呢?"
郭圖是袁紹的頂級謀士不假,但你有否聽到過如下這種說法:"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如果聽到過,那你就不必奇怪了,因爲相對袁紹而言,郭圖無異是個百分之百的"豬隊友"。
不過,將郭圖冠以袁紹的百分之百"豬隊友",也有言過其實之處。事實上,郭圖也做過一樁百分之百有利袁紹的好事。當年袁紹爲避董卓追殺,潛返冀州打拼。時爲冀州牧韓馥帳下的郭圖,認爲袁紹"潛力巨大",韓馥肯定鬥不過他,因此勸導韓馥,不妨將冀州的管理權,和平移交袁紹,自己做個不愁吃、穿、用、行的"甩手掌櫃"算了。也不知韓馥是怎麼想的,反正他聽從了郭圖的建議。不費吹灰之力白得冀州,袁紹十分,不,應該是萬分感謝郭圖,從此將其視爲頂級謀士。
時下填寫存檔表格,總要面對出身一欄。因此郭圖的出身,雷打不掉、風颳不掉、雨淋不掉就是一個標準的"豬隊友"一一他把自己的主人韓馥給坑了!
剛得冀州管理權的袁紹,禮賢下士,深得人心,故爾大批人才慕名來投。但頭兒好,事業不一定就好,"獨木難成林"嘛;手下成員盡職盡責,合作愉快,事業纔會旺,"衆人拾柴火焰高"嘛。
公元195年冬,漢獻帝在洛陽被李傕、郭汜等涼州籍亂軍追逼。沮授聞知,獻計袁紹:"主公,現在天子四處流離顛沛,雖然各地不乏擁帝義兵,但多屬鼠目寸光之徒。時下冀州社會穩定,軍隊強大,士人歸附,天時、地利、人和,正是迎駕皇上的最好時機。一旦天子福臨鄴城,主公從此便可施行'挾天子而令諸侯'之術,如此,還有誰敢抵禦呢?"
袁紹如果採納沮授此計,人生輝煌必定不可限量,但可惜的是,郭圖上場了,當然,還有一個淳于瓊,對,就是那個在烏巢被曹軍割了鼻子又死於許攸毒嘴的人。他倆力勸袁紹:"主公,漢朝衰敗,非一日之寒,欲予回喘,難於上青天。時下英雄迭出,霸主時現,多麼類似秦朝崩潰之時,誰先入咸陽誰就是王!如果主公現在迎來天子,難免每天需要上書奏報,服從的話,主公則權小;不從的話,主公是抗旨。孰輕孰重,是好是壞,主公當明斷。"
袁紹作了"明斷",但從此再也沒有迎駕天子的機會了。因爲這個機會,後來被曹操輕鬆撿走。
袁紹滅了公孫瓚後,坐擁冀、青、幽、並四州。連年征戰,軍士疲憊。當佔據徐州的劉備,頂不住曹操圍打,懇求袁紹"拉兄弟一把"時,田豐、沮授等謀士反對出援,建議袁紹養精蓄銳,以靜制動,實施"三年疲曹"戰略。但郭圖力主出戰,認爲此時擊曹,易如翻掌。面對謀士們的不同主張,袁紹猶豫不決,等到曹操佔了徐州,袁紹採納了郭圖的主張。
郭圖並非只有主戰想法,他還向袁紹提議:"寫份通知給曹操,告訴他我們要去打你了。"這就有了出自陳琳之手的那篇"討曹檄文"。按照孫子兵法,攻其不備乃是上策,但郭圖卻讓袁紹把自己的行動提前告訴曹操,這不是"豬"的想法嗎?更爲搞笑的是,"討曹檄文"竟是一劑"藥方",把困擾曹操多年的頭風病給治癒了,從而使疑心病極重的曹操,對許攸的投奔不持半點懷疑。
袁紹大軍糧庫烏巢被曹軍偷襲時,張郃、高覽等將領力諫袁紹派重兵援助烏巢,可是郭圖卻建議將重兵用於官渡,以迫使曹軍回援。袁紹又依郭圖,結果張郃、高覽被早已設防的曹軍打得暈頭轉向。獲悉前方戰況不利的消息,深怕袁紹責備自己的郭圖,又向袁紹進讒,說張郃、高覽出戰不力,當斬!爲防張郃、高覽回營陳述失敗原因,於己不利,郭圖派人到前方傳謠,說主公欲斬張郃、高覽,以振軍心。導致兩將走投無路,選擇降曹。
丟了糧草,又無大將,袁紹落敗,也就順理成章了。敗回鄴城的袁紹,憂思成疾,不到兩年作古。站隊袁紹長子袁譚一邊的郭圖,以爲袁譚必是"世子"無疑,卻不料審配、逢紀等棋高一着,僞造袁紹遺言,擁戴袁紹三子袁尚承繼父權。
這可把郭圖氣了個半死。爲了挽回顏面,他向袁譚獻計:"先行假裝投降曹操,借用曹操的軍事力量,除掉袁尚,然後趁遠道而來的曹操尚不清楚冀州社情民意,發動襲擊,消滅曹操,便可復擁冀州。"你說郭圖這個"豬隊友"蠢是不蠢?唆使同胞兄弟相殘,禽獸不如啊!但有"豬隊友",必有"豬掌門",袁譚居然同意了郭圖的"妙計"。於是"兩豬"就被曹操一併斬了。
有史學家認爲,袁紹家族最終落個灰飛煙滅結局,其實早有預兆,這個預兆,類似賭徒散金:得之容易,失之也快。事實上,當年初入冀州的袁紹通過郭圖,不費舉手之勞獲得冀州管理權,按照因果原理:郭圖既然會害原主,就有可能轉害新主。袁紹死前,顯然已經恍悟此理,故留遺言:"許攸誤我!田豐辱我!郭圖坑我!"可悲的是,袁紹沒把這一感悟,及時曉警三個兒子。
行將結束本文之前,突然想到尚末介紹郭圖基本情況,故予補上:郭圖,出生年月不詳,卒於公元205年,字公則,穎川,即時下河南省禹州市人。早期爲穎川太守陰修部下計吏,稍有名聲。公元189年,涼州軍閥董卓入主洛陽,篡權擅政,封韓馥爲冀州牧,韓馥遂召同鄉好友郭圖、辛評等前往冀州共謀大事,從而開啓了郭圖既損韓馥、又坑袁紹、再害袁譚的歷史。
學者定論:郭圖乃是三國時期最差謀士,沒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