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着無憂無慮的歡笑,車子很快駛過海鷗東路,左拐來到海鷗北路,再往前馳騁了一會兒,在接近逸仙北路的一站停住。四人下車過馬路,沿着逸仙北路方向只走了一分鐘左右的路程,右轉彎,就到了徽因街,許利潔無比自豪地炫耀,全國只有海龜市給街道起了林徽因女士的名字。走到目的地,兵貴神速,海州歷史文物陳列館已經變成了海龜歷史文物陳列館,應該是工作人員連夜加班加點,把所有的海州都改成海龜了。
陳列館共有三樓,門口指示牌上清晰地標明各層樓的展示內容,一樓左邊是海越天地,先介紹海龜所屬的這個名叫海越省的前生今世;右邊是古代海龜,從遠古到鴉片戰爭。二樓展現近代海龜(1840至1949年)的波瀾起伏。三樓宣傳當代海龜(1949年至今)的浪潮洶涌。
館內的實物、圖片、文字三者互相配合,向到訪的參觀者盡情訴說,曾經發生在這個神秘地方的動人故事。海越省,簡稱海,是我國省級行政區,省會越東市。它位於中國東海和南海之濱,南接廣東,西連江西,北鄰福建,東北與臺灣島互相遙望。海越地勢西高東低,地貌由山地、丘陵、平原組成,貫穿越江、海青河、桐河三大水系,陸地面積7.22萬平方千米,海域面積7.85萬平方千米。海越省下轄越東市、海龜市、越北市、海桐市、越西地區,全省人口1863.15萬。
最能吊起大家胃口的,當屬海越名稱的來歷,唐貞觀時期,境內設置有海州和越州兩個地方,後人根據以上兩個名稱的首字,取名叫海越。還在遠古時候屬於百越中的一個分支,《尚書》裡的一篇《禹貢》記載了該地的一些水土與物產。當時海越的一部分由揚州管轄,另一部分則屬於後來九州之外的交州,周朝爲四海之地,春秋後自封海越國。秦始皇統一華夏後,南下討伐百越,數十萬秦朝大軍悍然進犯,設置海郡。漢武帝期間,朝廷建立了常駐的監督機構,以便地方官吏時常進行巡察。三國時的海郡屬於東吳。西晉和東晉時,海郡安居一方,倖免戰亂之苦。隋朝開國之初,海郡被分爲海州、三越、海同、海西四縣。唐朝將三越、海同、海西合併爲越州,開元二十三年設海越經略軍使。五代十國飽經滄桑。北宋初期專門設海越路,行政區分割爲海州、越州、同州。元朝在各個州里設立行中書省,安置行省衙門於海州。明朝朱元璋又把三州分爲海州、越東、越北、越西、海同、海西六府。清代沿襲明朝模式,專門設置海越布政使司。辛亥革命後廢除州、府制度,變成省、縣兩級制,海越省設六個行政督察專員區,後改爲行政督察區。民國十八年設海州市和越東市,屬於海越省管轄。一九四九年九月二十八日,人民子弟兵解放海越全境,不久,海越省人民政府入駐海州市,開始直接管轄海州、越東二市,又分別設置越北、海同、海西、越西四個專區。一九五六年,考慮到海州市的中心城區瀕臨東海,一旦臺灣國民黨當局進攻,轉移時間就會十分倉促,而越東市的中心城區距離大海較遠,於是將海越省的省會從海州市遷移到越東市。一九五七年設立越北市(專區管轄市);一九七〇年,原越北、海同、海西、越西等四個專區改爲地區;一九七三年將海同與海西合併,成立海桐地區;一九八三年撤銷越北地區,升格爲地級市;一九八五年撤銷海桐地區,升格爲地級市。一九八六年,海州市改名爲海龜市。
擡頭仰望着海越省的大型地圖,高原的胸中瞬間燃起一團生生不息的青春之火,只見越北港、海牛港、海紅港、越東港、海桐港等海越省境內的五大港口,點綴在從北到南的海岸線上,噴發着改革開放的浪花朵朵,怎不叫人歡欣鼓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