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四章 天子一怒

夜色幽幽,寢殿之內,宮裡太監都退下,燈火略顯昏暗。

趙詰身着睡袍,在奢華寢宮內來回渡步,臉色陰沉如水,良久不發一言。

萬貴妃拿着軟毯,走到跟前披在趙詰的背上,眼中帶着幾分憂色:

“天氣漸涼,聖上當注意龍體。”

趙詰沒什麼心情,來回渡步許久,又走到御榻旁坐下,端起茶杯喝了口,發覺茶水已經涼了,便將茶杯摔在地上。

啪——

茶杯四分五裂。

萬貴妃一個哆嗦,連忙跪下:

“妾身知罪,這就...”

“罷了。”

趙詰長長吐了口濁氣,擡了擡手,讓萬貴妃在旁邊坐下:

“過來陪朕說說話。”

萬貴妃緩緩起身,在趙詰旁邊坐下,關切詢問:“聖上可是爲了江南的事兒煩心?”

趙詰沉思許久,略顯煩悶的開口:“今天早上,太后把朕叫去了寢宮,說康王....”

嘀嘀咕咕,語氣帶着幾分不滿,時而一拍桌子。

萬貴妃認真聆聽,琢磨了許久,柔聲道:

“康王在江南素有賢名,深的人心,恐怕也是爲了給聖上分憂,纔會寫這些東西,叮囑聖上注意身邊人....”

“既然給朕分憂,直接上書給朕即可,爲何讓人送到太后的手裡?你聽聽太后今天把我罵成什麼樣?就差直接說朕是用人不明的昏君...”

萬貴妃重新倒了杯熱茶,放在趙詰的手邊,想了想:

“太后一向嚴厲,恐怕是江南的亂子,讓太后不滿意了,纔會用康王的例子告誡聖上...”

“我看她是想把我廢了,扶康王上位!”

趙詰一拍桌子,忍了很久,還是把這句話說了出來。

萬貴妃嚇的臉色煞白,急急忙忙跪在地上,顫聲道:“聖上息怒,太后她...她...”

本想說太后沒本事費舊立新,可仔細一想,太后若真有這個意思,並不是不能做到。先帝幼子忽然暴斃趙詰上位,便是赤裸裸的例子。

“什麼在江南磨平了棱角更能看清目前局勢,這不是廢話,朕在汴京離着一千多里路,康王人在江南又不瞎,肯定比朕看的清楚,朕也沒見他以前上書說這些......還有曹華,朕養他二十年,如今倒好,成了白眼狼,賴在康王跟前不走,他想爭從龍之功等着康王上位不成?”

萬貴妃跪在地上低着頭,遲疑許久:

“曹都督,想來沒這個膽子...”

“他有什麼不敢?朕親封的宣扶使說打就打,朕赦免的人說殺就殺,連下四道聖旨都不回來,他留在江南能做甚?城一破還不是跟着康王一起跑,朕也沒見他力挽狂瀾....”

萬貴妃沒有再說話,只是默然垂首。她明顯察覺了今天的不同,趙詰並非大發雷霆,而是在害怕,被太后的話嚇到了。

“寫了封信,嘴上說的頭頭是道,也沒見他把江南治理的井井有條,一場叛亂罷了,朕只是被朝臣欺瞞,又不是平不了,把童貫給朕叫來....”

......

------

趙詰經過太后一番敲打,似乎確實有所警醒。

翌日的朝會之上,趙詰一反常態的雷厲風行,撤銷江南造作局、停運已有二十年曆史的花石綱,收回朱勔的封賞,罷免其父官職,以平息民怨,瓦解叛軍鬥志。

另一面,派童貫任江、淮、荊、浙等路宣撫使,譚稹任兩浙路制置使,調集京畿的禁軍及辛熙河、涇源、環慶、鄜延、秦鳳、河東等路兵馬共計十五萬,南下鎮壓起義。這些地方的兵馬皆是大宋主力軍隊,由成名已久的將領統帥,絕非江南的老爺兵,直至此時,大宋積蓄兩百年的力量,才真正展現出來。

這個舉措,可謂是深的人心,不少老臣泣不成聲,大呼‘蒼天開眼’或者‘三年不鳴,一鳴驚人’,而王黼蔡京等人也都收了聲,老老實實的去執行,畢竟這次簍子捅的太大了。

出師之前,趙詰親自爲童貫餞行。

席間,趙詰待諸多將領和委任的官員離開後,才帶着童貫,來到了偏殿之內。

趙詰臉色已經沒了怒容,親自倒了杯茶,遞給了身着紫袍的童貫手上:

“童貫,此次平息叛亂,一定要打的漂亮。把方臘給朕帶回京城,朕要親眼看看他是不是真的聖人轉世,看看他憑什麼把江南攪得烏煙瘴氣。”

童貫也是宦官,不過與薛九全、樑師成這樣天差地別。體貌魁梧,腮下鬍鬚如鋼針,皮骨堅硬如鐵,算得上一名猛將。

聽聞趙詰的話,童貫躬身接過茶杯,沉聲道:“下官必然親手將方臘賊子帶回京城,聖上放心即可。”

趙詰點了點頭,揹着手渡步幾圈,欲言又止。

童貫善於察言觀色,上前一步:

“陛下可還有交代?”

趙詰想了想,坐在了軟榻上:“聯金伐遼的日子近在眼前,不過朕最近考慮了下,有些疑慮。常言脣亡齒寒,遼爲兄弟之國,存之可以安邊,金爲虎狼之國,不可交也。如果聯遼抗金,是不是.....”

童貫長年統領禁軍,必然是伐遼主帥,見趙詰莫名其妙打起了退堂鼓,放下茶杯,搖頭輕笑:

“陛下多慮了,遼天祚帝昏庸暴虐,宗社傾危,已成必亡之勢,即便聯遼抗金也救不回來。而大宋國力強盛,北方蠻夷雖然勢大,但對中土一直抱有忌憚之心。與金兵聯合滅遼,也是展示邊軍戰力的一種手段,事成亦能取回前朝割讓兩百年的燕雲十六州,這等開疆擴土之功....”

趙詰輕輕擡手,制止了童貫的話語。

略微沉默了下,趙詰忽然勾了勾手。

童貫微微蹙眉,上前幾步,走到跟前。

趙詰摩挲着手指,微微前傾,湊到童貫耳邊:

“此次平判,朕有件事交代給你....”

輕聲低語,只有二人可聞。

童貫仔細聆聽,臉色漸漸凝重起來,稍許,又點了點頭。

趙詰說完了話,便重新坐下,端起了茶杯:“去吧,朕,等着你凱旋而歸。”

第一百三十五章 見字如面第一百五十九章 叮囑第六十三章 奸細第四百三十三章 領兵第四百三十一章 首戰告捷第二章 姓相公的第二百九十八章 傷風敗俗第二百九十五章 暗器第三百七十一章 突發奇想第二百零一章 失敗的代價第三百四十九章 有得必有失第五百三十六章 玉堂第四百九十八章 重整旗鼓第四百一十九章 驚變第一百七十五章 惹不惹的起,不是你說的算第一百三十六章 婚典第四百八十六章 遠道而來第四百零五章 解圍第八十一章 暗箭難防第五百零三章 師師姑娘第四百三十九章 蚌孕雙珠第四百一十九章 驚變第二百七十七章 新仇舊怨第一百二十三章 我爲魚肉第四百五十章 末路孤鳴第一百四十一章 晨曦第一百一十四章 念想第四百六十四章 絕別第四百二十二章 刀鋒如海第三百三十八章 好吃着,不鹹第二十六章 夜探茗樓(上)第三百五十二章 鴻門宴第一百三十五章 見字如面第一百六十五章 壽宴(五)第十一章 唯手熟爾第一百二十九章 刀光劍影(下)第一百六十三章 壽宴(三)第一百八十三章 鵲橋仙第三百八十九章 棄城第四百三十二章 推杯換盞第一百六十九章 出門燒香第三百六十七章 星星之火(下)第三十章 扮豬吃老虎??第八十五章 阿貓阿狗第八十六章 我們私奔吧!第九章 狗官第二百九十一章 背水一戰第二百四十九章 夜談第二百六十六章 抵達目的地第五百五十章 天冷,凍的第十九章 小暗樁完本感言第二百五十二章 死性不改第四百九十七章 耍酒瘋第一百一十二章 荊娘子第五十一章 蘇香凝的打算第四百零七章 你怎麼能這樣第七十七章 探討詩詞第八章 漏網之魚第二百三十章 唐家第三百一十九章 揚帆起航第三百八十四章 修羅戰場第四百二十四章 天子一怒第五百零七章 夏去春來第二章 姓相公的第三百七十五章 追亡逐北第四百六十二章 金殿之上第六十七章 壽宴開始前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姨子第二百八十二章 赴約第四百八十二章 根據地第五百五十七章 謝姑娘第三百二十五章 重遊故地第二百零七章 契機第三章 我叫蘇軾第八十三章 惡匪第七章 天衣無縫第八十二章 身若浮萍第二百八十二章 赴約第三百九十八章 和曹華講道理第六十七章 壽宴開始前第一百二十七章 曹蠻子第七十七章 探討詩詞第二百九十章 插翅難逃第三百八十五章 又是一年中秋第三百零三章 偶遇第五百三十二章 漫長的旅途第十六章 暗中操作第一百九十三章 蜀地悍勇第二百六十七章 祁安縣第十六章 好奇心害死貓第四百零六章 歇斯底里第二百七十二章 陳年舊事第四百三十五章 識時務第三百二十二章 上有天堂第一百五十八章 當真了第四百八十八章 忙裡偷閒第三百零三章 偶遇第七十六章 各懷心思第二百五十六章 血濺紅花樓(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