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 理學法典

傅小官原本以爲這法典定然是厚厚的一本,沒料到文行舟遞給他的不過是一小冊子。

他接了過來,翻開了扉頁,便看見這樣幾個字:

理一分殊!

以法治典!

他微微一怔,理一分殊是前世宋明理學裡的一個重要命題,居然被這老頭給參悟了出來,着實不簡單。

然後他翻到了第一頁,這一頁的命題爲:理,乃萬物本源。

“理爲天地,人物存之本!所謂理,便是人性。性只是理,以其在人所稟,故謂之性。”

“古之聖王,設爲學校,以教化天下之人……必皆有以去其氣質之偏,物慾之蔽,以復其性,以盡其倫而後已焉。”

“故,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此人之大倫也……”

傅小官逐字逐句的看了下去,臉上的神色頗爲凝重,而文行舟此刻也極爲緊張的看着傅小官,渾然不知道那倒好的兩杯茶水已涼。

一個時辰悄然而逝,文希若領着幾個婢女端着飯菜走入了書房。

她知道爺爺既然請了傅小官前來,這二人定然會聊着許多事,尤其是詩詞文章,恐怕是沒那心思去前院飯堂吃飯的。

隨她而來的還有她的父親文滄海。

文滄海在知道自己的女兒親自下了廚,便猜到了父親恐怕請了某位名人,在聽到文希若說是傅小官之後,他頓時按捺不住那激動心情,所以他也決定到父親的書房裡來蹭一頓飯。

當他們進來的時候,便看見傅小官正在垂頭仔細的看着那書,而文行舟的臉上居然不是曾經的驕傲,而是寫着忐忑。

文希若覺得有些奇怪,心想難不成這年紀輕輕的少年郎比我這大儒爺爺還要厲害?

文滄海放輕了腳步,來到了茶臺一側,悄悄的坐了下來,迎來的是文行舟兩眼對他一瞪,他咧嘴一笑,摸向茶壺,才發現就連茶壺裡的水也是冷的。

傅小官這是來到這個世界一年多點時間裡,第一次如此認真的讀一本書。

在這本書裡,他讀到了古人的智慧,也讀出了文行舟的偉大思想。

這個思想和前世的朱熹有異曲同工之處,但文行舟卻又結合了法治,將理與法融合在了一起,雖然這理尚不完善,雖然這法也頗爲粗糙,但這條路卻是對的!

哪怕這所謂的法典裡面依然殘留着聖學的思想,依然強調了三綱五常,但在傅小官看來,這僅僅是因爲聖學根植於人心實在太久,它難以磨滅,甚至千年以降那麼多的文人都無法跳出它的禁錮。

文行舟至少跳出來了一步,他已經看見了理學的門檻,甚至摸到了那扇門。

如果再推一把,那門可就開了。

他看完了最後一行字,擡起頭來,起身恭敬的對文行舟行了一禮。

“文公纔是真正的大儒!”

文行舟連忙虛擡雙手,卻依然小心翼翼的問道:“公子以爲然否?”

傅小官坐了下來,決定幫文行舟一把。

“小子粗鄙之見,望文公仔細一聽!”

這句話有點矛盾,所以文希若皺了皺那雙眉兒,心想既然是粗鄙之見,爺爺爲何要仔細一聽?再說……這理學我可是看了數次,堪稱舉世之經典,難不成你還能挑出毛病?

可文行舟卻期待的說道:“願請公子解惑!”

傅小官沒有客氣,他侃侃而談:

“我以爲人存於世,就是這世間萬物的一份子。文公認爲理便是人性,我卻認爲‘心即理’!萬事萬物由心而發,四方上下爲宇,古往今來爲宙,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傅小官這句話頓時令文行舟一呆,這個觀點和他的觀點截然不同。

在他的觀點中,理既然是萬物本源,自然是先於宇宙而存在。

可傅小官的觀點卻是理由心生,是因爲有了人,有了想法,纔有了理。

“理存於心,天理、人理、物理只在吾心中,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天地雖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雖凡夫俗子,皆可爲聖賢!皆可成堯舜!”

此話一出,書房裡文行舟文滄海以及文希若盡皆目瞪口呆!

這個觀點可就有些逆天了,凡夫俗子皆可爲聖賢,皆可成堯舜,豈不是人人都可以當皇帝?豈不是天下再無三六九等之分?

這不是亂了套嗎?

傅小官不以爲意,淡然一笑,“我且問問文公,人都是父母所生,每一個人都是這個世界獨一無二的存在。那麼人爲什麼會被分成了三六九等?”

他沒有等文滄海回答,又道:“如果時光可以追溯,讓我們回到人類剛剛誕生的時候,那時候的人,可會有三六九等?可爲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因爲在人類文明誕生的過程中,人類需要有卓越智慧的人來領導他們,去抵抗野獸的攻擊,去組織食物的採集等等,於是出現了分工。”

“這種分工在最初是平等的,並不會因爲你在家裡織布就比我在山上採摘果子更高貴。”

“文明繼續前行,被推舉出來的領導者需要維持他們的領導地位,於是,他們將這原本平等的分工變成了高低貴賤之分。隨後便誕生了聖學,以三綱五常定下了人倫與命運。”

“大致是這樣一個過程,但是我認爲這並不公正,因爲每一個人的心中所思都有他的道理。無善無惡是心之體,有善有惡是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爲善去惡是格物。人心本無善惡,卻因爲有了想法,纔會有了善惡觀念。”

傅小官口若懸河,將王明陽的心學觀點給擡了出來,一席話說的文行舟三人腦子裡亂成了一團糟。

這番論調太過超前,尤其是傅小官講到了衆生本平等,君權非神授之後,兩種思想在他們的腦海裡激烈的碰撞,似乎覺得傅小官所言有理,卻又覺得難以接受。

“在虞朝時候,我聽到了一個詞,它叫做樊籠。”

“我曾經說這天地是樊籠,這國家是樊籠,這家園也是樊籠。如果心不自由,那麼萬物皆爲樊籠。”

“現在我覺得還需要補充一句:其實人之思想,纔是最大的樊籠!”

第十章 皇商第一百五十八章 收割人頭第一百四十三章 起航第一百五十九章 婚宴第八十一章 這裡就是你們的家第一百五十三章 餌第三百二十六章 我是他請來的門房第五百九十一章 血洗黃楊集第一百三十章 清風細雨樓第三百八十五章 大雪山第四百九十八章 武朝驚變第兩百九十二章 觀雲城第二十四章 心有靈犀第十六章 葡萄美酒夜光杯第三十二章 張家有女初長成第四百七十三章 放在心上第兩百六十三章 破陣子第六百零七章 陪朕喝兩杯第五十四章 傅一代第五十四章 傅一代第七十三章 香水第六百一十三章 普法第四十章 兩封信第兩百八十八章 請姐姐喝杯茶第五百七十五章 傅爵爺到!第五百九十四章 神兵天降第九十三章 蘭庭集第六百一十七章 長公主 上第五十三章 水泥的誕生第一百一十三章 大宅院 (第二更)第一百九十七章 喋血長街 上第三百五十一章 雲清別院第三百七十二章 門庭若市第兩百八十五章 君子動手第三百八十六章 祭天大典第一百六十四章 我是個好人第四百三十九章 西山股份第四百一十四章 震驚朝野第六百零二章 隆恩第兩百四十二章 你且去吧第六百零八章 萬人空巷第三百三十五章 海圖第兩百二十八章 東風夜放花千樹 上第三百八十四章 歲月不靜好第兩百四十五章 且煮一壺酒第七十六章 未雨綢繆第兩百七十八章 上馬走第三百五十七章 這是幾個意思第四百二十章 財神爺第兩百一十五章 交易第八十七章 五個娘啊第三百三十二章 理學法典第一百五十三章 餌第五百八十五章 均田制第一百二十八章 血戰第五百八十九章 傅爵爺來了!第六章 落筆成詞第三百六十二章 爲何不幹?第一百零一章 夜會第一百七十二章 四道密令第四百二十二章 在那遙遠的地方第八十章 廟堂形勢第兩百五十七章 農事第六十九章 二美同行第兩百五十七章 農事第十章 皇商第一百八十七章 前因第一百七十八章 除夕夜第四百二十二章 在那遙遠的地方第九十七章 把酒祝東風第四十三章 意外第一百七十章 喪心病狂第一百零八章 懟死你丫的 {第一更}第一百零七章 尷尬的面聖第兩百六十六章 驚豔一箭第二十七章 今夜不曾眠 下第十章 皇商第四百九十九章 四道旨意第五百八十三章 捷報!第三百一十五章 暴斃第九十二章 策論第五百零九章 行路難第四十八章 做局第六百零三章 人精第二十章 亂我心啊第九十四章 文祭第五百八十一章 濁酒一杯第一百零一章 夜會第四百零六章 意外收穫第五百八十二章 黑吃黑第六百零二章 隆恩第五百八十六章 雲來縣第一百四十三章 起航第五百三十七章 陛下有請 (第四更)第五百七十七章 襲擊 下第四百一十九章 招募第兩百四十九章 神器第五百五十七章 巧奪七盤關 上第五章 跟我走吧第三百八十七章 大雪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