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以何爲戰 {第二更}

對於陛下將傅小官一併叫去參加殿試,諸多大臣頗有微詞,這壞了規矩啊!

你說幾千學子秋闈只取三百,這一傢伙就淘汰的絕大多數。而這殿試歷年來的規矩就是前十再取前三,這傅小官既然沒有參加秋闈,那他就沒有資格參加殿試,不然其餘學子心裡哪裡會平。

若是那些落第的學子鬧了起來,可就麻煩,文人的一張嘴是相當厲害的,一想到這,許多人又看向了傅小官。

這小子活生生將禮部尚書給罵得吐血還暈過去了,可見如果幾千學子鬧了起來,那是何等樣的場面?

當然,此刻也有許多官員並沒有在意陛下這一荒唐的安排。

站在最前列的燕北溪自始至終都是眼觀鼻鼻觀心,直到施朝淵吐血倒地,他的眉頭才跳了跳。

站在他身後的是他兒子燕師道,他多看了傅小官幾眼,因爲他聽說董書蘭心儀這小子,原本和董尚書說好的提親之事,這兩天董尚書頗有難色,而今他已知道是來自宮裡長公主殿下的意思,於是提親這事他便暫時放了下來。

這小子是怎麼認識長公主殿下的?

而董康平董尚書自從傅小官進來之後這眼皮子就一直在跳,然後他就目睹了全程,心裡直呼此子粗魯孟浪,那可是上京六大家的施家啊!

施朝淵是禮部尚書,還是施家如今的家主,權大勢大,你傅小官區區一臨江小地主,居然沒點眼力!此刻你看似贏了一局,卻不知道埋下了多大的禍事!

以卵擊石,螳臂當車,哎……除非有陛下護他,不過陛下既然叫他去參與了殿試,若他能作出一手好文章,或許陛下還真會護下他。

這小子和書蘭之事,得再看看才穩。

總之,這滿朝文武都對傅小官上了心,那就看看他這一策論如何了。

十名進士已經審好題目開始奮筆疾書,可傅小官呢,百官頓時心情就不好了,這貨還在磨墨!

天地良心,傅小官不是故意的。

他真的沒有磨過墨啊!

在家裡這活都是春秀乾的,就算是在上林洲望江樓上寫那副對聯,他也是叫的九公主來乾的這活。

好吧,慢慢磨,這文章倒是沒有什麼難度。

皇帝也看着傅小官啊,這小子怎麼的?不會寫啊?早知道不叫他去了。

想來也是,這小子就臨江一小地主,寫寫詩詞歌賦倒是極好,可這打仗的事情他恐怕所知不多。

和陛下一樣想法的人很多,傅小官的底細這些人都知道,因爲他雖然人在臨江,可名動京城,如一顆璀璨的星星般陡然升起,這些人自然會探聽一些傅小官的底細。

原來這人就是個秀才出身,原來他家就是一地主,原來此子此前放蕩不羈,卻被去臨江辦差的董書蘭給打醒了,原來他是有腦疾的……

就是這樣的一個人,此刻出現在了朝堂之上,還坐在那裡與十位進士同寫策論,還是關於打仗的,着實爲難了他。

傅小官終於磨好了墨,提起筆來蘸了墨汁,又想了想,落筆下去。

咦,這小子開始寫了。

交白卷肯定是不行的,總得寫點什麼,肯定是無法和那十名進士相比的,尤其是六大家的這幾個少年。

人家家世源遠流長,對這朝中動向不說了如指掌至少也有所耳聞。這六大家中本就有子弟在各邊軍或者是禁軍中服役,甚至有當將軍之人,對於軍事他們必然比臨江小地主知道得更多。

所以,傅小官必敗,這是包括陛下在內所有人下的結論。

不過他本不是進士,就算寫得再差也無傷大雅,皇帝虞胤如此想着。

傅小官落了筆,寫到:

建立一個長治久安的國家,靠的不是夢想,它最終必然會訴諸於血和鐵!

如何以最少的血換來最大的勝利,便是我這篇文章想要闡明的道理。

千年以降,戰爭的形勢並沒有多大的變化,勝負的決定依然是物資是否充盈,將士是否用命,平原決戰以騎兵之衝鋒爲主,以步兵的推進爲輔。

而小民認爲,這樣的戰爭形態之下,每每攻略一城之地,便要死傷將士無數,實不可取,當作以改變。

其一,兵貴在精而不在於多。

……

洋洋灑灑傅小官彷彿回到了前世,關於精兵的訓練,關於武器盔甲的選擇,關於情報的打探與傳遞,關於突襲,關於斬首等等等等,然後……

他發現沒紙了。

這怎麼搞?

他舉起手來,“稟告陛下,草民……紙沒了。”

皇上正在翻着一本書,聽了一愣,一篇策論而已,兩頁紙還不夠你寫的?

“還需幾頁?”

“唔,先來五頁吧。”

你特麼是在著書啊?羣臣如此想着,皇上也是一愣,“準!”

方文星這時候都寫完了,一聽傅小官這貨居然還要寫五頁……你又搞什麼幺蛾子啊?

賈公公送去了五張紙,順便瞄了一眼,整個人頓時就不好了。

這什麼字啊!

他扭頭就走,心想那些紙算是浪費了。

於是,傅小官繼續興致高昂的寫,過了一炷香的功夫,十名進士都交了卷,這貨卻還在寫。

所有人都只好等着他了,那些老臣可就遭了罪,這站了一上午,腰疼。

又過了一炷香的功夫,傅小官終於寫完了。

他長吁了一口氣,對這篇文章比那篇賑災策論滿意多了,這畢竟是他的老本行,寫起來信馬由繮,流暢舒爽。

他放下筆,四處打量了一眼,才發現自己居然是最後一個交卷的人,幸虧這殿試沒有時間限制。

賈公公下來收了卷,呈到了皇帝面前。

皇帝這纔拿起那些策論一篇一篇的看了起來,直到看到傅小官的文章,他才微微的皺了皺眉頭。

賈公公看了看時辰,低聲說道:“陛下,已是午時,該用膳了。”

皇帝虞胤將手中的一疊策論放下,想了想說道:“衆卿先退下吧,殿試三甲明日於蘭庭閣張榜公佈,燕北溪,燕師道,費邦,董康平,寧伐春你們五人未時來御書房議事。”

衆卿告退,傅小官隨着衆人正要出殿,卻又聽得陛下說了一句:“傅小官留下。”

第三百三十七章 調虎離山第一百一十六章 別搶,我就要當朝散大夫第三百九十四章 又到一年中秋時第二百零六章 傅小官告狀第三百四十八章 不如不見第兩百三十八章 作繭自縛第五百九十四章 神兵天降第一百五十八章 收割人頭第四十三章 意外第四百五十七章 皇家別院第三百四十七章 三月二十四第四百三十四章 婚禮前夕第五百二十八章 觀雲臺來信第一百九十六章 打了你又能怎樣第五百三十一章 封爵第兩百一十二章 大朝會 上第四百六十五章 要人第三百三十四章 什麼?第三百二十七章 那一劍的風情第五百四十二章 堅壁清野 (第九更)第一百四十八章 你這是想謀反啊?第四十八章 做局第五百一十七章 獅子大開口第三百三十七章 調虎離山第一百四十二章 農家菜第一百零六章 湖上風來煙波渺第六十六章 聖旨到第四百八十四章 我本俗人第三百二十一章 高圓圓第三百一十章 二師兄第五百零六章 序幕第六百零三章 人精第六百章 臣有異議第七十八章 夜襲第三百零八章 高衙內第四百七十五章 鄢兄,破費了第一百七十二章 四道密令第兩百九十六章 百鳥來朝第兩百三十四章 太后崩第一百二十七章 襲殺第四百九十七章 變局第四百零八章 殺豬第五百七十一章 師太,別來無恙第一百九十二章 最後一個第一百二十六章 那些年的事第五百零五章 往事沒有再提第兩百三十三章 再動京城第三百零二章 爲師出手了第兩百二十章 太后吉祥第六十四章 生於臨江 傳於未央第一把七十九章 走親第六百一十三章 普法第兩百八十七章 閒情居第三百七十五章 你想多了第兩百四十一章 帝陵驚變第五百八十四章 再起波瀾第兩百八十五章 君子動手第四百九十五章 現在怎麼搞?第五百六十四章 看,神劍軍!第三百二十一章 高圓圓第三百二十二章 摘星臺第七十三章 香水第十七章 裝過頭了第一百七十六章 你受不了的第一百八十章 一笑了之第四百八十一章 那個禽獸第兩百八十五章 君子動手第兩百七十四章 格物之星火第三百九十七章 慢慢長路第三十七章 西山第一次會議第五百四十七章 迷 (第四更)第一百一十一章 御書房奏對 {第四更}第六百零一章 定安伯第四十九章 入甕第十一章 釐定標準第兩百八十五章 君子動手第五百八十九章 傅爵爺來了!第一把七十九章 走親第五百零五章 往事沒有再提第五百九十四章 神兵天降第四百三十一章 故事裡的事第兩百三十章 東風夜放花千樹 下第兩百六十章 鎮國公第五百七十九章 大魚第一百六十三章 冬寒家暖第一百八十九章 來自細樓的消息第兩百七十五章 下馬威第兩百三十八章 作繭自縛第四百九十六章 人本無善惡第四百一十七章 名動天下第九十八章 夜登夫子廟第兩百四十五章 且煮一壺酒第五百零八章 燕府夜宴第三十五章 農人第四百九十九章 四道旨意第一百六十三章 冬寒家暖第兩百九十五章 等那一米陽光第五百二十章 當如何賞?第二十章 亂我心啊第三百二十二章 摘星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