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5章:三個條件

這道旨意什麼意思?

基本就是等同於,只要是周國境內,明月公主再哪個地方,哪個地方就是明月公主的封地,當地起碼一半的稅收歸明月公主所有。

現在明月公主在京城裡,也就是說京城直接變成了明月光公主的封地。

周國國都,一半的稅收現在都是明月公主的了……

周國立國六十多年快七十年了,還是頭一次聽到這種荒唐的舉措。

哪有把京城封出去當封地的?

這絕對是昏庸誤國之舉啊!

禮部尚書深呼一口氣,站出來拱手道:“啓稟陛下,京城做封地封出,有違祖訓……”

禮部尚書的話還沒說完,李洵瞥了一眼他,開口道;“現在,改了。”

“這……”禮部尚書還想說什麼,但是看到一旁被禁衛拖出去的範太傅屍身還是乖乖閉了嘴。

如今太上皇將朝堂世家打壓的落於皇權之下,皇帝在朝堂上擁有着壓倒性的權利,再也不似楊家在時還能勉強與皇權分庭抗禮的的模樣。

一旦他這位禮部尚書說一個不字,陛下怕是能將他立刻擼了去,從禮部的兩位侍郎之中再選一個尚書出來。

家裡花了多少銀兩嗎,廢了多少關係纔將他捧到了尚書的高位,這個時候若是惹怒了新皇,家族幾十年的心血就會毀於一旦。

念及此處,禮部尚書又乖乖退了回去。

太上皇何必啊,沒有了世家,就連皇帝作出昏庸誤國的決定,他們也要遵從嗎?!

李洵開口道:“既然聖旨已經下了,那各地便開始建造長公主府吧,按照王府禮制來建造。”

工部尚書走出來道;“陛下兄妹之情深厚,臣欽佩至極,然國庫存銀怕是難以在全國各州盡造公主府。”

李洵問道:“依你之見如何?”

工部尚書額頭上浮現出冷汗,但還是硬着頭皮道:“臣以爲,不如先在京城之中建造一座規格超越親王府邸的長公主以示陛下對長公主之親情,依臣之見無論何處都比不得京城繁華,想必陛下也不忍長公主離開京城受苦……”

李洵開口道:“準之所奏,不過二十年內,周國三大繁華之州,必須要有一座長公主府。”

工部尚書立刻拱手道;“臣遵旨!”

二十年,三座王爵規制的府邸,完全建造的出來。

看來陛下也並非昏庸到不通人情的地步。

對啊,當然不是昏庸之君了,昏庸之君能夠將奏疏批的那麼好嗎?

一邊努力的批閱奏疏,做到了無不詳盡,另一邊又在朝堂上屢次做出昏君纔有的舉措。

這樣的皇帝,讓他們這屆朝臣怎麼玩?

連最基本的脾性都摸不透好吧?

昏君不可怕,明君不可怕。

摸不透脾氣的帝王纔可怕。

而李洵現在就是一個讓人摸不清楚脾氣的帝王。

得了,以後得小心伺候着了。

跪在地上的怡寧公主更是面如死灰,李洵的報復真的好狠……

就在李洵將事情剛剛處理完,外面一禁衛便是走了進來,抱拳道;“啓奏陛下,楚國正使求見。”

李洵道;“將廢太子與廢公主帶下去,宣正使進殿!”

那禁衛再次抱拳道;“是。”

不多時,身着正使官服的正使許青便走了進來,拱手道;“外臣楚國正使許青,參見陛下。”

雖然李洵現在基本上已經是自己大舅子了,但是朝堂之上君臣之禮還是要講的,不然的話該有傳聞說他們楚國失了禮數了。

這對楚國的國際聲望是有一定影響的。

李洵回到皇座之上,開口道:“使者平身。”

許青直起身,開口道:“去歲貴國與我楚國聯手肅清草原之不臣,然兩國領土卻未具體劃分,常言道親兄弟亦是要明算賬,雖然貴我兩國乃是同宗同源,一脈相承的兄弟之邦,但是在領土劃分之上還是應儘快作出決定纔是,免得日後因爲些許小矛盾而影響了兩國兄弟之邦的情誼纔是。”

李洵深以爲然的點頭道:“使者所言之問題,朕亦是苦思良久,領土問題乃是重中之重,關乎國祚之綿延,自然應該劃分清明,但是草原之上缺少地標此事處理起來倒也頗爲麻煩。”

如今中原三國的劃分基本上是依照現有的地理標識來劃分的。

趙國如今以長江爲界,居於江南,楚國東望海洋而西面是周國,周國與楚國的國境線亦有山川水脈爲天然分界。

但是草原上這一馬平川的地方,上哪裡找分界點啊?

一不留神走着走着就出國了!

總不能用柵欄將地盤圈出來吧?

哪得需要多少柵欄啊?

朝臣們此時可以說是交頭接耳,紛紛推演着自己的方法,但是卻都不夠行之有效。

最終卻都紛紛搖頭嘆息。

沒個讓人完全滿意的辦法。

李洵此時卻是笑道:“依朕之見,倒也不難,楚國數次救我周國於危難之中,可以說是情深義重,楚國能夠如此不計前嫌的幫助我周國,我周國自然應該投桃報李。”

許青看着李洵問道;“陛下的意思是?”

李洵開口笑道:“關外草原之地,我周國盡數讓與貴國,我周國撤回邊關之內。”

朝臣聽到李洵的話,紛紛露出了難以置信的神色,打下來的國土不要了?

昏君誤國之舉啊!

就連許青的眼皮到這裡也是不由得跳了一下,李洵這個禮有點大啊。

不對,李洵應該不至於這麼大方,肯定還有條件。

就在朝臣要跪下來求李洵收回成命的時候,李洵開口道;“朕當然還有其他條件。”

許青拱手道:“願聞其詳。”

李洵開口道:“雖然我周國將關外領土劃歸楚國所有,但是歸順我周國的草原部落必須要隨同我周國一起撤回關中。”

許青道:“這是自然。”

李洵開口道:“貴國要承諾與我周國十五年內不主動與我周國起任何戰事,兩國之間友好貿易,互通有無。”

許青道;“陛下可還有條件?”

李洵開口道:“最後一個條件,再贈與我周國五千草原青壯作爲領土之交換,這三個條件,使者可能答應?”

第五百二十四章:第三百三十二章:不畏強權的楚國人第九十一章:爵位第874章:上承天地,下應民心第878章:辭行就藩第694章:琉璃狼王【二】第882章:允州第851章:黃雀在後第五百三十五章:搶號牌第972章:拋開事實不談第730章:一同前往第761章:不可分割第595章:覆命第五百二十四章:第四十四章:牙行門道第1057章:鴻運當頭?第970章:回京第四百零四章:霸氣的蘇淺第五百零八章:這件事我管到底了!第五百三十七章:授命於天,既壽永昌第三百四十三章:可惡的臭小子第817章:陰差陽錯第740章:跟豐王皇兄沒有關係第五百六十八章:第五百零二章:山賊的夢想第738章:鬼鬼祟祟的蘇淺第四百五十九章:又見面了第三百八十七章:計劃第二百一十一章:雙標無處不在第998章:找你蘇姐姐第1059章:合法性第五百零九章:再見董浩第三百六十七章:李洵之憂第四百三十七章:我們什麼時候說要造反了?第五五百五十九章:晚了!第五百三十八章:中秋節,想她……第二百八十九章:君子也冷第847章:十八天第673章:當不得真第二百五十章:突然安靜第722章:這就是交代第699章:參他一本!第一百二十八章:爵位已定第三百零四章:你……竟是安定縣伯!第三百六十六章:複雜的問題第973章:大理寺卿第八十七章:打斷他兩條腿第1060章:夜黑風高第一百七十九章:失蹤第908章:陌生人的飲料不能喝第776章:抓起來!第四百八十九章:槍修第946章:皇后儀仗第859章:借火器第707章:搬回來吧第四百八十一章:來自留香閣的信第三十一章:七夕詩會第四百二十四章:我不會再來了第二十二章:投稿第二百七十八章:執念第853章:你現在是被告第七章:許青上藥第811章:戰旗飄揚第1033章:誰錯了?第910章:宋元第二百五十三章:舌戰羣儒第三百二十九章:暗中交鋒第三百五十九章:不講武德第五百一十七章:周皇第一百一十六章:怎麼是你?第五十一章:組團騙錢第994章:我不喜歡打破規矩第631章:投筆從戎第631章:投筆從戎第一百八十章:九成八的大烏龍第三百三十九章:三詩!三詞!第856章:梅園第713章:齊王分憂第997章:找你睡覺第1012章:埋伏第三百九十六章:做個生意第四百二十一章:咱們說的是一種忙嗎?第一百九十三章:新年第749章:賣茶第三百二十五章:趙國使團第一百零七章:她還是個孩子啊!第850章:樓蘭王第三百五十九章:不講武德第二百三十六章:生辰蛋糕第一百三十二章:在下認輸!第829章:設宴齋月樓第952章:女兒不回去吃飯了第993章:出發第五百二十五章:氣抖冷!第1017章:接着暈……第一百九十九章:出發第三百六十七章:李洵之憂第887章:三個第861章:反了!第五十一章:組團騙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