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9章 興元城內

只有同甘共苦,將士們纔會把你當作真正的自己人!

李中易一直牢記着這四個字,並且一直遵行不悖,結果是,軍隊只聽他的指揮!

混在軍漢堆裡吃罷了早膳,李中易揹着手,漫步于軍營之中,一邊遊走,一邊四處觀察。

隨意的在軍營之中巡視,這是李中易多年以來養成的好習慣,一直沒有間斷過的記錄。

陽奉陰違,欺上瞞下,其實是難免的狀況。關鍵是,上位者必須保持良好的體察下情的好習慣,免得被壞人所矇蔽。

李中易看得出來,將士們的士氣格外的高昂,鬥志異常之旺盛。

嗯,軍心可用,李中易頻頻點頭,臉上始終掛着淺淺的笑意。

張三正見皇帝的的心情甚好,便笑着說:“皇上,臣聽說成都的小娘子們,一個個都很水靈?”

李中易瞥了眼張三正,他心裡很清楚,張三正此言的話外音。

在近衛軍中,有相當一部分將士,因爲種種原因,至今尚未娶親。

張三正的意思是,等拿下了成都,可以撮合將士們就近成親了。

李中易心裡有數,張三正的如意算盤是,趁拿下成都之後,人心惶惶之際,將士們娶親所出的聘禮也會少許多。

既經濟,又實惠的解決掉將士們的終身大事,李中易自然是樂觀其成。

從大勢上而言,在拿下了興元府之後,僞蜀朝廷已經丟了接近三分之一的領地。

若是陽平關再失守了,就等於是蜀北的門戶大開,能夠阻擋漢軍南下的要地,也就只剩下了劍州和閬州。

劍州,也就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劍閣,又稱劍門關。閬州,則是三國時期非常有名的閬中,如今是僞蜀保寧軍的治所。

楊沖走後不到三日,又偷偷的回了興元府。隨即李中易接到了消息,楊衝的親侄兒楊元及,願意歸順大漢朝。

只不過,楊元及擔心李中易說話不算數,要求李中易給個憑證。

李中易微微一笑,楊元及恐怕不是真心降順,而是想拖延漢軍進攻陽平關的時間罷了。

和興元府不同,陽平關修在山嶺之上,妥妥的易守難攻。最主要的是,火炮很難運輸上去。

楊元及應該已經從楊衝的嘴裡知道了火炮的存在,不過,楊元及並沒有親眼目睹火炮的威力,他的心中存疑,也是顯而易見的事情。

拿下了興元府後,李中易並沒有急着去進攻陽平關,主要的原因是,中路軍的廖山河已經傳來了準確的消息。

廖山河率領的中路軍,如今已經擊破駱谷的蜀軍,正在趕來陽平關的路上。

李中易率領的大軍,總計只有三萬人,經子午谷和源州、興元府的不斷分兵駐守之後,他手頭可用之兵,僅有一萬五千餘人。

而陽平關的守軍,卻有一萬之多,是一根地道的硬骨頭。所以,李中易爲了減少不必要的損失,索性等廖山河的中路軍前來會師,再合擊陽平關上的蜀軍。

李中易用兵的思想,除了剛開始河池建軍之初,和趙老二對戰,用過險招之外,一貫都是謹慎小心之極,惟恐中了埋伏。

可謂是,用兵唯謹慎的模範生!

其實呢,李中易主要是受了秦將王翦的巨大影響。王翦用兵,一向是優勢兵力碾壓過去,穩如泰山的步步緊逼,不給敵人絲毫反噬的機會。

消滅蜀國,這是戰略性的統一任務,早幾天,晚幾天,都是必須要完成的大業。

實際上,李中易一點也不急,儘量減少傷亡並獲得最大的戰果,纔是核心要點。

興元府剛被拿下,城裡的人心,還遠未穩定。不過,李中易已經發布了號令,商戶必須在兩天內,恢復開門做生意,尤其是糧鋪。

李中易批閱完公文後,揹着手,領着張三正,逛上了興元府的街頭。

街上的行人很少,而且來去匆匆,人們的神色之間,都帶着幾絲慌亂。

李中易心裡明白,這是戰爭結束後,必然的後遺症。

大街上,漢軍的將士們,正在清掃石板路上的血痕,以及戰鬥留下的殘跡。

一路上,有很多軍中的將士,親切的敲開老百姓家的門,幫着挑水,擔柴。

李中易不由頻頻點頭,這就對了嘛,人心都是肉長的,人非草木,孰能無情?

剛開始,也許老百姓搞不清楚漢軍的優良作風。不過,李中易有理由相信,時間長了,老百姓自然也就看清楚了,誰是維護他們利益的軍隊。

“老鄉,不要怕,我們是老百姓自己的軍隊,上邊有令,不許搶劫,不許傷人,不許拉夫……”

鎮撫官們,挨家挨戶的做着宣傳,哪怕老百姓們不敢開門,也顯得很有耐心。

李中易暗暗點頭,要想贏得民心,就必須從小事做起。一樁樁,一件件,踏踏實實的做下來,老百姓對漢軍的印象,自然會發生翻天覆地的大變化。

興元府城裡的戶籍人口,大約兩萬戶,按照一家五口來計算,也就是說,約摸有十萬人。

十萬人的城市,就算是在大漢朝,也不是特別小的州城了。

俗話說的好,一方山水養一方人,漢中平原的富庶,由此可見一斑。

“太尉,請務必收下,務必收下……”

“不能收,不能收……”

忽然,路邊傳來了爭吵聲,一下子就吸引了李中易的注意。

“老鄉,上邊有軍令,不能拿老百姓的一針一線。”

只見,一名身穿軍裝的戰士,連連擺手,推擋着老大娘遞過去的粗瓷碗。

李中易看得很清楚,那位老大娘端着的碗裡,盛滿了紅通通的大棗。

軍規森嚴,禁止官兵拿老百姓的任何物品,哪怕是做了好事,也不允許拿人家的好處。

幫老百姓做好事,不能收取任何回報,這是李中易結合了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規定,擬定的鐵律,官兵們誰都不敢違背。

張三正察覺到,李中易的臉色還算不錯,不由暗暗鬆了口氣。興元城內的漢軍將士,大多是他張三正的部下。

如今,部下們表現很好,張三正的臉上自然也有光。

第1074章 臥龍嶺第376章 做霍光?第219章 魚死?網破?第189章 本帥很忙(求雙倍月票)第43章 演戲(新的一週,求推薦票)第1258章 試探性進攻第901章 驟雨第110章 千里做官(求月票)第1187章 論監督第1422章 打聽第264章 漢第1506章 劍門關下第1315章 新氣象第1474章 伐蜀第318章 怯第737章 人禍第1307章 搶佔先機第816章 用心良苦第445章 約定第364章 亂鬥第1106章 落網第247章 一大步第879章 搶時間第175章 朝奸第681章 耶律休哥來了第841章 謀虎第418章 誰家地盤?第1078章 攻山第1294章 保密行動第1361章 知情不報第997章 天下至尊第216章 老部下歸來第229章 升堂第1269章 風向不對第92章 精餾第1091章 仰望第1487章 旦夕破關第442章 得罪第1300章 大風起第1329章 賭未來第1131章 器量第529章 柴榮走了?第633章 狠敲第1070章 拖後腿第991章 計劃經濟第1371章 大舉出動第435章 分兵第577章 大伴第138章 再窮不能窮軍器第1251章 雙喜臨門第1195章 惡閹第927章 家國天下第38章 老太公有請第1467章 生辰第1134章 此山是我開第507章 旅途第1525章 巧舌如簧第1213章 誰來監國?第1416章 擒李煜第931章 抽查第635章 掃蕩第1520章 漢州城下第1092章 執政王第1407章 險惡之謀第708章 屠第1444章 出岔子了第1050章 取天下第472章 陷阱第1429章 禍從口出第48章 渣兵(嚎啕求推薦票)第1438章 貶官靈州第652章 8341第1019章 拿捏第1209章 出擊晉陽第127章 仙紙(月票的鼓勵不能少啊!)第646章 何謂漢奸?第906章 二桃三士第842章 緩急第859章 大麻煩第1109章 禍從口出第814章 包袱第762章 反噬之火第997章 天下至尊第1394章 取潤州第922章 吃大戶第438章 內亂第1138章 見血第769章 總攻第875章 回開封第1438章 貶官靈州第762章 反噬之火第1289章 血戰第1026章 不等閒第56章 大忽悠第166章 止步!繳刀!(四更求月票)第168章 留宿第1292章 矛盾重重第883章 負荊第551章 毒辣第842章 緩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