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沒標準(五更完成,求月票)

就在王小乙和高小二換了一根鋸條,繼續鋸木的時候,李中易低着頭,在咯個的鋸木聲上,開始考慮解決方案。

首先,畫出墨線的工具,倒是好辦。李中易的家裡就有好些特製的炭筆,這是他設計神臂弓,私下裡畫圖紙的時候,命瓶兒領着家中婢女磨製出來。

反正,李中易還沒有下一代,家中的衆多婢女們除了打掃衛生之外,並無特別多的工作,大多數時間都是閒着聊天,或是繡帕子。

在李中易造出白柔麻紙之前,他的大袖之中,始終帶着好幾塊瓶兒和芍藥親手繡的白絹帕。

如今,自然是鳥槍換上了炮,李中易打心眼膩味,一張手帕子既擦嘴巴,又擦汗,別提多噁心了。

嗯,短鋸也有些問題,如何改成兩個人操作的長鐵鋸,工作效率應該大大的加強吧?

想到這裡,李中易不禁眼前一亮,對啊,造箭坊的工棚裡邊,他一直沒見有長鐵鋸的蹤影,顯然,這個工具即使已經發明瞭,也應該是沒有在官營企業裡邊推廣纔是。

李中易一想起,鋸鐵質量不行,一旦過熱,很容易就斷掉,就覺得腦袋很疼。

難道還需要鍊鋼不成?

如果時間足夠,李中易倒是可以考慮一下重新建出新鍊鋼爐,實驗煉出好鋼。

如今,整個造箭的任務,頂多也就是一個月的時間,恐怕,李中易的新鍊鋼爐還沒造好,就已經被免職。回家歇菜去了。

造箭坊雖然管理不善,工作效率低下,可是,麻雀雖小,五臟卻俱全。 . ttкan. ¢〇

就在距離工棚的不遠處。就有一座小型的鍊鋼爐,李中易走過去一看,爐溫尚熱,木炭、鐵礦石堆得和一座小山似的,可是鐵匠們卻一個沒見着。

李中易長長的呼出一口氣,周衝玩的這一招。簡直是太狠了,這是直接要斷他的根啊。

不內行,就要捱打,古今同理!

李中易心裡很明白,現在再去找周衝要鐵匠。只會耽誤工夫,沒有任何用處。

與其等靠要,不如自己去想辦法,李中易想到這裡,轉身回了公事廳。

李小七知道李中易的習慣,趕緊從隨身攜帶的胯包裡,找出炭筆和白麻紙,擱到書案之上。

李中易捏着木炭筆。在紙上列出了需要馬上就辦的幾件急務:長鋸,墨炭筆,上等鋼料。貼在箭尾的羽毛,磨圓箭桿的石磨。

鐵箭頭的模具,倒是有,問題是,鐵匠都不見了蹤影。

他暫時能夠想到的,也就是這些東西。至於想不到的,只能在實踐中摸索了。

嗯。李中易停下筆的一瞬間,忽然想到。製圖或是畫線,首先就要用到一把直尺。

直尺,這可是標準化生產的第一件重要工具,可謂是必不可少!

“小七,你去找找看,工棚裡有沒有直尺?”李中易有一種打亂仗的感覺,可是,也沒有啥子好辦法。

誰讓他讀大學的時候,選的是中醫藥學科,而不是工程機械專業呢?

李小七在工棚裡找了一大圈,楞是沒找到一把直尺,據他找的工匠問來的情況,大家都是憑藉既有的經驗,進行操作,根本就沒聽說過直尺這種東東。

李中易暗暗搖頭不已,他曾經看過的一部記錄片《復活的軍團》,裡邊出土的古文物,介紹得很清楚,早在千年之前的大秦帝國,標準化的生產已經大行其道。

秦弩非常厲害,是秦國對付草原蠻族和中原六國的利器法寶,據《復活的軍團》介紹,每一支秦弩箭的誤差,幾乎都可以忽略不計。

李中易想到這裡,不由暗暗搖頭,千年之前的老祖宗都掌握的標準化作業,到了這後周朝,卻退化到連一把標準直尺都沒有的程度。

可想而知,獨尊儒術,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思想,從根子上鄙視應用工程科學技術的結果,對於中國古代科學技術的更新換代,起到了多麼大的阻礙作用?

上哪裡去找作爲參照物的基準尺度呢?李中易陷入到了長考之中。

由於北方中原地區,長年處於戰亂時期,城頭經常變幻大王旗,唐代的一些計量工具的標準,很多都遺失了,或是根本無人考慮要去整理。

因爲平時很少注意的緣故,官府並不重視直尺的標準化,只要目測比較直,也就可以了。

但是,針對升、鬥、石,這些裝糧食的體積單位,官府涉及到切身稅收利益,就異常重視。每座縣衙門前,都有加蓋有官印的標準計量工具,作爲基準。

當然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大斗收糧稅,小鬥交給官倉,類似的損公肥私現象,屢見不鮮。

李中易親自檢查過已經造出的羽箭,有了一個驚人的發現。每支箭的長短都不一,即使是目測,也有很大的差距。

多則相差幾釐米左右,比李中易的左手第一根指節還要長,顯然,完全沒有標準化的概念,大致差不離,也就糊弄過去了。

這就和中國的戰史記錄一樣,都有個不精確的毛病。比如說,戰史上經常出現殺敵無算。

這個無算,究竟是幾千呢,還是幾萬,就需要後世的史學家,熬幹腦水去猜測了。

有了,李中易腦子裡靈光一閃,別的地方的標準尺很可能都有很大的誤差,賣布的布商那裡所用的布尺,應該是相對最精確的尺子。

想到這裡,李中易擔心李小七不懂標準的重要,索性帶上王小乙,離開了造箭坊,乘坐馬車直奔附近小鎮上的布店而去。

臨走的時候,李中易在現場留下了李小七和李小八,仔細的叮囑他們,務必守好工棚。誰敢妄動除了殺人之外,隨便他們處置。

李中易目前就剩下這麼點小小的家當,再要是讓周沖和孫大清暗中搗幾下鬼,真心受不了。

到了鎮上的布店之後,李中易緩步走進店內。一個夥計點頭哈腰的小跑過來,一邊行禮,一邊熱情的詢問李中易:“官人,您要點什麼?鄙店有各色的好布料,還有上等的綾羅綢緞,甚至連難得一見的蜀錦都有……”

李中易在鋪子裡轉了一圈。指着最薄的一種麻布,吩咐說:“這種布,給我扯一丈八尺三寸。”

“好嘞。”那夥計見生意上門,客人也很爽快,一點不墨跡。心裡很開心,順手扯開那捲麻布,拖到櫃檯上的劃線處,開始量布的長度。

李中易買布是假,想看標準的計量卻是真,他不動聲色的走到夥計的身旁,全神貫注的盯着這個夥計的一舉一動。

伴隨着夥計的動作,李中易赫然發現。就在櫃檯的上邊靠前的位置,有人用細墨筆畫了一條長線,總長度爲一尺。其下是寸。

李中易注意到,在寸的位置上,墨線略粗一些。整個度量裡邊,最小的單位,也就是寸,寸以下就只能靠目測了。

布鋪夥計的手腳異常麻利。他扯開布卷,略微放了點布頭。然後,就在櫃尺上面。一尺一尺的開始量布。

李中易注意到,每到換下一尺布的時候,布鋪的夥計都會特意用大拇指的細指甲,死死的摁住已經量好的布匹。

夥計一邊捲動布匹,一邊用兩手的指甲,輪流卡死已經量好的那一尺布,然後,趁着換手的時候,左手的拇指會替換出右手的拇指。

李中易心想,如果不是特別需要標準化的計量,按照夥計的搞法,倒是可以勉強敷衍過去。

那夥計量好了一丈三尺八寸麻布之後,還刻意往前放了兩三寸的布,顯然,是故意送出來的小便宜,讓買布的李中易心裡舒坦一些。

“唉呀,我忽然忘記了,我的渾家做衣裳的尺子前兒個丟了,不知道貴店可有布尺賣?”李中易故意編了個故事,想看看有無卷布尺之類的東西。

誰知,那夥計攤着兩手說:“不瞞大官人您,小店是坐賈,直尺倒是有一把,卻僅此一把,沒辦法借於大官人您。”

“可否借於在下一觀?”李中易自然不可能白來一趟。

那夥計猶豫了一下,從抽屜裡找來一根直尺,遞到李中易的手上。

李中易凝神一看,這可真是一根簡陋的直尺啊,即使是目測,寸與寸之間的誤差,都大得驚人。

據李中易的觀察,這布店櫃檯上劃的尺度,倒還有些靠譜,至少寸和寸之間的距離,相對比較均勻,用肉眼看過去,差別相對細微。

李中易琢磨了一下,決定不能空手而來,他從買來的麻布上面,抽出了一根麻線。

就在夥計有些狐疑的時候,李中易將那細細的麻線擺到了櫃檯之上,命隨從將兩端拉直。

那夥計以爲李中易是想畫出線尺,拿回去給渾家做衣服,也就樂呵呵的看着李中易施爲。

等隨從把線頭拉緊之後,李中易取來細細的木炭筆,按照櫃檯布尺的標記,一一在麻線上點下了黑色的小點。

兩個小點之間的距離,就代表了一寸,這是李中易的理解。

時間很緊,李中易馬不停蹄的又趕回了造箭坊。路上,他吩咐隨從去置辦一些好菜回來,尤其是肉菜。

不管是老弱病殘也好,無能的工匠也罷,李中易目前只能靠着這些人發揮主觀能動性了。

回到造箭坊後,李中易找來王小乙,把從布店畫的尺度麻線交到他的手上,笑着問他:“可否按照這個尺寸,做出一根筆直的尺子?”

王小乙仔細的端詳了一陣子手裡的麻線,皺緊眉頭說:“恐怕只能畫出一邊,另一邊則很難與之對齊。”

李中易仔細一想,這王小乙說的一點沒錯,換句話說,即使按照麻線的尺度,造出了直尺,也僅僅只能使用單面,另一邊則沒辦法對齊。

原因其實也很簡單,這個時代沒有精確的遊標卡尺,或是具有類型性質的標準直尺,以便和舊尺之間形成直角的夾角關係。

第323章 省親第132章 交易成功(三更送上)第1180章 爲時已晚第659章 送死第960章 分賞第376章 做霍光?第311章 窮追第1001章 曹王第379章 謠言四起第554章 三分軍權第386章 氣倒公主第1459章 投奔第1260章 騎兵對決第227章 押諸蕃部落使第515章 交手第927章 家國天下第1456章 栽培第660章 有內奸第152章 翻天覆地(求月票)第110章 千里做官(求月票)第345章 巡街第470章 收穫累累第757章 小肥羊第1224章 戰雲密佈第378章 師徒第1046章 看誰吃癟?第231章 使壞第1335章 大閱兵第920章 羣策羣力第317章 關門做甚第777章 狸貓換太子第1180章 爲時已晚第1221章 娘子關第1469章 看看第1143章 天助我也第407章 家書第191章 神器(求月票)第623章 麻煩來了第622章 好戲連臺第1267章 有盼頭第1182章 學政第632章 太壞了!第337章 貓膩第49章 攢家底(求賞推薦票)第517章 山陵將崩第513章 魏王世子第899章 水師第1261章 戰略選擇第980章 一切都好第1013章 壞消息第452章 逆向打草谷第656章 露了馬腳第114章 反手一耳光(3更,求月票)第813章 露餡第711章 酣戰第73章 趙匡胤跪了(哭求推薦票)第621章 賣命第314章 楊信來投第904章 兔急咬人第887章 宅門第477章 中局第105章 捲起千堆雪(求月票)第890章 犁和田第351章 難唸的經第75章 遊擊怪胎第535章 璋瓦齊全第807章 霸道的男人第1403章 訓小舅子第890章 犁和田第1163章 誘捕第195章 白刃肉搏第1188章 鐵腕之主第1368章 小周後第642章 將心異動第1471章 蜀國的反應第895章 銅炮第1145章 何爲人心?第1135章 格局第636章 動怒第1236章 激戰第224章 橄欖枝第582章 不許你碰她!第298章 搶劫第164章 怨言第1447章 互咬第105章 捲起千堆雪(求月票)第二十七章 好兆頭第488章 心硬第691章 折騰第145章 中風第1367章 賤商第1295章 襲幽州第848章 合謀第1506章 劍門關下第1449章 挖牆角第1296章 破幽州第376章 做霍光?第430章 廂軍精銳第1479章 山間第686章 彆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