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9章 內閣

“魏相公,你怎麼看?”值此物議紛紛之際,李中易自然不可能放過一直保持沉默的魏仁浦。

內閣的意見都無法統一,更何況全天下的士大夫呢?所以,李中易一定要搞清楚魏仁浦的真實想法和態度。

魏仁浦被李中易點了名,哪怕再不情願,也必須當面表態了。

“主上,老臣以爲,方今天下尚未恢復到強漢時的疆域、土地和人口,與其把天下的藩鎮逼得太緊,不如徐徐圖之?”魏仁浦也是無爲而治的典型代表,這倒也符合李中易對他的一貫看法。

魏仁浦特意舉了強漢的例子,兩漢時期,朝廷信奉黃老學說,強調無爲而治,與民休息,然後富國強軍,威加海內。

李中易微微點頭,魏相公的確是老成謀國之言,不過,這僅僅是站在傳統統治邏輯之上的不折騰而已,屬於是變相的勸諫,婉轉的請求李中易以穩定國家大局爲重。

李瓊見李中易的目光投注到了他身上,他不由暗暗一嘆,伸頭挨一刀,縮頭還是挨一刀,不可能逃得過去。

既然逃無可逃,避無可避,李瓊就只能以立場爲重了,不管治國理念是否符合,屁股絕對不能坐歪。

人在官場,哪怕再沒本事,只要站進正確的隊伍之中,就能飛黃騰達,青雲直上!

“主上,老臣以爲,東漢之所以滅亡,主要原因是沒有抑制豪強、權貴和門閥,任其肆無忌憚的膨脹發展。最終,黃巾賊驟然起事,朝廷實力大減,威望大減,白白便宜了各路的豪強,請主上明察!”李瓊雖然說的十分婉轉,但骨子裡的意思,卻是支持李中易抑權貴的立場。

孔昆的意見已經說過了,內閣四相的立場二對二,很顯然,決定權又回到了李中易的手上。

“暴秦之所以二世而亡,主要在於,連連征戰又大肆徵發徭役,沒有與民休息,導致民嬸經濟凋敝。我進開封之前,平盧地區的老百姓,個個有田種,有屋住,田稅頂多也就二十稅一,農忙時節還有耕牛可借。農閒之時,縣裡徵發徭役,組織動員老百姓興修水利,架橋鋪路,不僅管飯,甚至還有工錢可拿。”李中易說到這裡,故意頓了頓,接着又說,“村正和亭正都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李中易說的很含蓄,在座的內閣相公卻都心知肚明,李家的天下,壓根就沒有皇權不下縣的規矩。

換句話說,在嚴密的基層組織和控制之下,各地的農村根本就沒有黃巾賊的生存和發展的空間。

以前,李中易考慮到穩定天下藩鎮的需要,在打進開封城後,並沒有馬上派軍隊去各地控制局面。

然而,李筠和李重進勾結南唐、後蜀、北漢和契丹人,悍然公開反叛,這就給了李中易出兵討伐的絕佳理由和機會。

內閣的相公們,完全有理由相信,李家軍必定會一邊平叛,一邊掌握沿途各地的實際控制權。

朝廷的實際控制範圍越廣,內閣說話的分量也就越重,相公對此自然是樂觀其成。

只是,李中易大力推行的村正、亭正制度,也就意味着,原本山高皇帝遠的廣大農村地區,再也不是以前的化外之地,而是朝廷實控的兵員、財源。

有土斯有財,這已經是老黃曆了,李中易將之更新爲有土有人斯有財。

田地再寬廣,無人去耕種,哪裡來的財源?

“主上,絕不可待士大夫過苛,畢竟朝廷要靠他們治理地方。”孔昆見勢不妙,趕忙搶先說明,“善待讀書人,重用讀書人,乃是歷朝歷代的既定國策。”

李中易擺了擺手,笑道:“我自然會善待讀書人,比如說,在京的七八九品芝麻小官,大多買不起開封的宅子,只能賃屋而住。我打算利用抄沒來的幾十座公侯之家,重新改建一番,再以極低的成本價賃給他們居住。”

劉金山聞言後,略微一想,不由拍掌叫好,讚歎道:“居開封大不易!有錢有勢的士大夫畢竟是少數,大多數中下級官員,既要顧生活,又不能丟官體,收入還很微薄,這不是逼着他們貪污受賄,以權謀私麼?”

“主上,您常說高俸養廉。老臣擔心,這些低級官員們習慣了雁過拔毛,既拿了朝廷的高俸,還接着上下其手,大貪其財。”

魏仁浦擔心得罪了整個士大夫階層,將來會禍及子孫,剛纔沒有力挺李中易,正暗暗感到後怕。如今,既然機會來了,魏仁浦自然要改邪歸正,大大支持李中易的看法。

李中易見了魏相公的積極表態,不由微微翹起嘴角,他並不是異論相攪的忠實信徒,那純粹是降低內閣執行效率的瞎搞。

權力最需要的是平衡,不能使一方獨大,這纔是長治久安之道!

把魏仁浦和孔昆留在內閣裡,李中易的主要目的是,偏聽則暗,兼聽則明!

適當的集權,卻也必須適當的分權,其中的分寸如何拿捏,就看統治者的水平了!

李中易的做法,其實並不複雜,事先定好規矩,該是內閣的權限,他不過問。不該內閣批准的事項,就必須報到他的桌面,由他親自裁決。

當領導的,主要工作是三項,識人、授權和監督。事無鉅細的都要管,除了會把自己累死之外,做的大多還是無用功!

和工作狂人朱重八相比,李中易畢竟是現代人的靈魂,既要努力工作,又必須享受生活,勞逸結合纔是人間正道!

李瓊卻暗暗點頭,李中易並不是那種莽撞的楞頭青,他一邊抑制門閥和權貴的特權,一邊施恩於中下級士大夫。

這麼的分化瓦解,分而擊之,即使頂級權貴們異常不滿,中下級士大夫得了大實惠,也很難被煽動起來鬧事。

李瓊在內閣裡雖然不怎麼說話和管事,卻一直冷眼旁觀李中易的作爲,經過這麼一段時間的觀察,他終於恍然大悟:李中易壓根就不想當所謂的聖人,美色和財富必須有,卻真想做到均貧富!

這個世界上,哪來的什麼聖人?李瓊活了這麼大一把年紀,沒有私心雜念、一心只爲天下蒼生的人,他還從未見過。

統一了內閣的意見,李中易就不擔心什麼了,利益嚴重受損的權貴們,就隨他們去了。

手頭無兵,僅靠嘴皮子,難道就可以把李中易罵死不成?

第981章 認命第826章 作死第165章 攪馬勺第709章 決戰開始第255章 何爲皇帝?第145章 中風第1444章 出岔子了第500章 久別第865章 圈子圈套第1176章 獻俘第1256章 軍令如山倒第98章 火急(凌晨上架,提前求月票)第608章 擒賊先擒王第379章 謠言四起第161章 洗腦第64章 奪命棱堡(哭求三江票)第387章 回報和危機第1107章 新型東廠第1321章 誓滅此獠第240章 裁判員第507章 旅途第1330章 賞面子第1398章 拖人下水第583章 彼此算計第423章 路轉第870章 事發第1052章 鼎盛軍威第1392章 目標江寧第1019章 拿捏第385章 陷阱第581章 耶律瓶第749章 渡海東進第256章 帝之門生第173章 東渡第542章 範相有請第577章 大伴第30章 要的就是這效果(求推薦票)第101章 我帶你走(哭求保底月票)第184章 僞小姨子第1229章 管退炮第869章 重大變數第304章 易物第894章 開拔第191章 神器(求月票)第410章 密謀第801章 一舉兩得第77章 開國子第1243章 孤王病了第859章 大麻煩第872章 大幕拉開第884章 出大事第178章 以血還血第849章 嶄露頭角第433章 致命圈套第446章 毒手連連第1097章 紛紛來投第558章 蛾皇與女英第1143章 天助我也第1313章 歡喜和憂愁第190章 爾虞我詐(求雙倍的月票)第665章 收穫第285章 毒膿第844章 真國士第1527章 誤殺第991章 計劃經濟第165章 攪馬勺第863章 趙家的內訌第378章 師徒第1043章 逼宮?第197章 絕殺(求雙倍的月票)第829章 太君趕到第1070章 拖後腿第1406章 巡營第908章 太傅第906章 二桃三士第194章 開戰(12月最後一天,月票趕緊砸)第315章 納徵第1317章 偶遇第989章 好運氣第798章 決死第474章 奚車第484章 議和第555章 逼反第436章 北渡第1506章 劍門關下第158章 都監上任第1408章 亂麻第1034章 不寧第580章 內訌第1155章 何爲糧倉?第163章 收權第1487章 旦夕破關第288章 奔襲第141章 風起第166章 止步!繳刀!(四更求月票)第193章 總決戰第883章 負荊第1129章 欲加之罪第404章 故意裝傻第1197章 明主(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