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5章 何爲糧倉?

李延清辦事,李中易自然是再放心也不過了。不過,糧倉居然敢失火,連李延清都說,九成是人禍。

對此,李中易深以爲然,必是人禍。不瞭解情況的人,可能會提出不同的看法,難道不能是天災麼?

天災確實有,然而,歷朝歷代皆以農事爲本,經過幾千的農業發展,早就建立了一陣套完整且科學的糧食儲存制度。

糧倉的設計和建造,首先就要考慮地勢的問題。如果地勢太低,就很容易被洪水所衝,所以,糧倉一般都建在高處。

一般情況下,只要條件允許,糧倉都是雙層的結構,分爲地上和地下兩個部分。

把糧倉建在高處,也有可能遭雷劈,而導致火災。可問題是,這個時代的糧倉裡,都有懸掛糧旗的粗大旗杆。

偶爾,有閃電劈下的時候,高高聳立的旗杆,恰好代替糧倉承受了巨大電壓的衝擊。

在不懂電的這個時代,旗杆誤打誤撞的變成了擋天災的替代品,幫助古人的糧倉躲過了一次又一次的雷劈。

所謂無工不強,無農不穩,無商不富,一直是李中易執政的基本原則!

俗話說的好,天大地大,吃飯最大!

李中易最重視的就是糧食的生產和儲存,可是,陳留的糧倉居然史無前例的失火了,這種人禍實在是太遭人恨了!

李延清走後,李翠萱原本以爲李中易會馬上趕過去,卻不成想,李中易卻說餓了,吩咐開飯。

韓湘蘭和葉曉蘭彼此對視了一眼,兩人不約而同的翹起了粉脣,她們的男人顯然動了真怒,八成是想先填飽了肚子,再去收拾陳留那邊的大碩鼠們。

果然,李中易吃飽喝足之後,歇息了半個時辰,又散步了一大圈,這才慢騰騰的吩咐下去,備車!

韓湘蘭和葉曉蘭很想跟着一起去看熱鬧,可是,李中易終究還是選擇了更加美貌的李翠萱。

怎麼說呢,得不到的女人,才最令男人惦記着,這話放到李翠萱的身上,再合適也不過了。

同樣是擄來女人,韓湘蘭和葉曉蘭沒費多少心思,就被李中易吃幹抹盡了。

李翠萱卻是始終抗拒男人,死活不肯主動獻出紅丸,李中易用熬鷹的方法,磨了幾年這才把李翠萱徹底的磨趴下了。

得來不容易,李中易很自然的就要高看好幾眼,所以,李中易只要出門,就很喜歡帶着李翠萱。

男人的厚此薄彼,令韓湘蘭和葉曉蘭的心裡多少有些不是個滋味,卻又只得認命,誰叫她們倆都是敵國貳臣之女呢?

登車之後,李翠萱窩在男人的臂彎裡,十分好奇的問:“咎郎,你打算如何處置糧倉裡的那些個狗官?”

李中易不假思索的脫口而出:“凡是超過了底線的貪婪行徑,都應該受到最嚴厲的懲罰。”

“有人,殺人太多,有傷天和。我看啊,那是殺得太少了,沒有產生必要的威懾力。”李中易伸出右手,輕輕的撫摸着李翠萱的嫩頰,“我曾經給你舉過大明朝的例子,明太祖朱重八當政的時期,也不可能完全沒有貪污和受賄,但是,無論是範圍還是幅度,都非常之窄,這就是殺戮的恐怖,形成了必要的震懾作用。”

“是呢,你還舉過那個所謂大宋朝的例子。朝廷待文臣們太過仁厚,焚燒了衙門的帳冊的狗官,僅僅是貶官了事,居然沒幾年又起復作官了。”

李翠萱那可是通過經史子集的大才女,只是,男人所舉的兩個朝代,竟然是史無記載的虛無縹緲,只能當作是編的說詞。

然而,令李翠萱做夢都沒有料到的是,李中易經常掛在嘴邊的大明朝和大宋朝,原本都是真實的存在。只不過,因爲李中易的橫空出世,導致歷史在後周時期,就出現了驚天動地的大拐彎罷了。

經歷過晚唐以來的年年戰亂之後,整個大周的很多主要官道,都處於年久失修的狀態。

不過,陳留隸屬開封府管轄,雖然是遠郊縣,卻也算是京畿地區。所以,從開封至陳留的官道,雖然年年挖年年修,多耗費了不少的錢糧,路況倒也算是說得過去,並不是特別的顛簸。

開封到陳留,沿着官道走,大約90多裡地。既然李延清已經先趕了去,李中易不僅沒有催促車伕快速趕路,反而沿途停車了好幾次,隨心所欲的走進道旁的茅草屋。

在這個年月,除了朝廷的官地之外,剩餘的土地全部歸私人所有。只要,不是被官府沒收的土地,其擁有者都有絕對的處置權。

就各種表面文章的造假而言,如今這些貪官污吏們的見識,還遠遠達不到後世的水準。

所以,李中易沿途看見不少用黃泥曬乾後,壘的破茅草屋。

如果是在後世,路邊的房子如果特別的破舊,地方官們就會想方設法的在大路兩側廣修圍牆,再刷上振奮人心的標語,用於遮掩本地貧窮的本質。

李中易心裡比誰都明白,在官道的旁邊,居然出現了破茅草屋,只有兩種情況。

如果不是屋主實在是沒有經商的頭腦,不知道依靠官道的人流賺錢,那就是真的很窮!

在李翠萱的印象之中,完全找不到比李中易更喜歡逛民居的帝國君主。歷史上的君主進民居,本就極其罕見,史書上有記載的屈指可數。哪怕是進了民居,關懷一下老百姓,也都是表演的性質。

可是,李中易卻不同,他只要進了民家小院,最先查看的必是屋頂的材料。

房子,一直是屁民們的啞巴兒子,有土斯有財。一般的窮苦人家,哪怕屋裡連桌子都擺不起,只要有點錢就必定會修繕房宅,尤其是屋頂。

李翠萱默默的註釋着她的男人,當她發現,男人居然抽出一根茅草,放在眼前仔細的觀察,頓時有了一種錯覺,她的男人以前莫非是莊戶人家的出身?

李中易走一路,看一路,不知情的人很可能認爲他是在抽風。然而,沿途看過十幾戶民居之後,李中易的心情格外的沉重。

在開封城的附近,儘管已經和平了十餘年的光景,但是,草民們的生活依然十分艱難。

殘陽即將消失於天際之前,李中易一行人終於趕到了陳留國庫糧倉,他剛剛下車,就見糧倉的門前,跪滿了被摘了襆頭的官員、胥吏和雜役。

第595章 經武第973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251章 倖存者第721章 憤局第793章 漢化第132章 交易成功(三更送上)第943章 搓揉(求月票)第1276章 鏖戰正酣第1210章 不要命了?第1415章 李六郎第861章 腐蝕第250章 彼此試探第112章 冷臉(呼喊月票的支持)第352章 羣姝會第877章 揚威第1381章 案子第212章 後花園見駕第591章 決斷第661章 真要變天?第380章 議儲第1229章 管退炮第788章 一代梟雄第二十一章 背主的丫頭,必須付出代價第1250章 遊擊第771章 反攻第1204章 身管的學問第294章 抄擊第二十四章 暗算第964章 伴食相公第352章 羣姝會第1266章 最兇惡的對手第1470章 際會第506章 宰相出京第292章 彪悍第333章 權知開封府事第49章 攢家底(求賞推薦票)第1097章 紛紛來投第851章 謀劃未來第1227章 大名城下第1488章 勸降第129章 情敵(3更求月票)第1271章 起火第970章 情劫第146章 突破點第1306章 詭譎之局第215章 驚悚的內幕第1338章 殺或放?第306章 命運之輪第1237章 轟對了第820章 賞不賞?第756章 開搶第226章 信鴿第740章 好戲開場第146章 突破點第633章 狠敲第743章 紙老虎第63章 鬼才第1213章 誰來監國?第463章 白熱第675章 身世大白(大章求月票)第1480章 妙計第736章 名士第824章 心眼比天大第376章 做霍光?第615章 築京觀第1075章 天時第1526章 設伏第421章 訣竅第619章 喜氣洋洋第939章 兔急咬人第594章 序幕第538章 交鋒第370章 彼此折騰第1301章 局中局第1426章 密諭第1074章 臥龍嶺第804章 再世操莽第1082章 妖蛾子第281章 交鋒第1317章 偶遇第1052章 鼎盛軍威第1170章 爾詐我詭第227章 押諸蕃部落使第1187章 論監督第901章 驟雨第1176章 獻俘第850章 合流第332章 對比第336章 威壓第681章 耶律休哥來了第1343章 講武第574章 卿本佳人,奈何從賊?第783章 雙簧戲碼第1510章 連環套第1469章 看看第843章 昭義軍節度使第868章 各自密謀第144章 難題第67章 神比例第807章 霸道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