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5章 佛與道

“臣特意研究過幾天。”

李世民一臉狐疑,佛也好,道也罷,哪個不是他人窮盡一生也參悟不透的,研究過幾天?你也好意思說!不過李世民也沒打斷李牧,對他的自負和莫名其妙的自信,李世民已經習慣了,也不理他,道:“快說吧。“

“那臣便小小地發表一些淺見。”李牧清了下嗓子,道:“想要知道爲何會有這種差異,要先明白,佛教想要倡導的是什麼樣的思想。臣的結論,佛教講究探尋人類心靈和道德的進步和覺悟,他們的教徒修習的目的,是爲了超越生死和苦、斷盡一切煩惱,得到生命的解脫,到達一種明悟的境界。”

“因此,經常有人經歷苦難之後,看破紅塵而剃度出家。看似大徹大悟的背後,實則是一種逃避現實的行爲。這種逃避,貫穿於佛教各種經義典籍之中,只不過加以美化罷了。譬如說,修來生福報這種事情,就是非常典型的。誰見過來世?誰知道來世是什麼樣兒?說這些話的和尚,他自己也不知道。他們改變不了此生,便向此生妥協,修來世?不過是託詞罷了。”

“同時,佛教講究因果輪迴,佛教相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說法,也因此,他們認爲引發戰亂之人,必有一天會自食其果,因而無需他們的幫助。如剛纔所說,這也是一種逃避,他們沒有能力拯救亂世,甚至不想去努力一試。這種消極的態度,臣非常的不喜歡。臣以爲,哪怕是再小的可能性,只要是正向的努力,就可以一試。奇蹟總是存在的,不去嘗試,永遠不會知道能不能成功。”

“而倘若在盛世之際,由於許多帝王他們需要佛教的思想來教化百姓,那麼和尚下山便成了常態。當佛教成爲了帝王統治的工具,得到了朝廷的一定支持,寺廟自然也就多了,和尚也就多了。需要他們出現的場合多了,也無需逃避什麼了。自然也就‘下山’了。”

李世民點點頭,道:“那道教又如何?”

“道教的思想與佛教截然不同。道家追求的是“道”,而所謂“道”,在臣的理解,是解決問題的方法,譬如說‘得道成仙’、‘斷人生死’、‘濟世救人’等等,每一種能力,都不是凡人所能達到。因此,若想要得到這種能力,必得潛心鑽研才行。”

“道教之人主要信奉太上老君,此人乃是天上煉仙丹的神仙,可以煉製各類仙丹。傳說之中,仙丹得服一顆,便可延壽百年。昔有彭祖壽八百,便是因爲吃了八顆仙丹之故。”李牧順口瞎掰,餘光卻一直瞄着李世民的表情,見他聽到‘一顆仙丹延壽百年’的時候,目光中露出的渴望,嘴角微翹,繼續道:“盛世之中,國泰民安,國富民強,百姓的生活無憂,追求長生之人自然就多。而長生之法,卻無有記載和定論,只能是自己去研究。”

“不管是爲了擁有解決問題的‘道’,還是達到‘長生不老’的道。不管是何種目的,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需要一個安靜的環境,鬧市自然不是他們的首選。因此,在盛世之中,道士們往往歸隱山林,爲了達到自己的目標而努力。”

“而到了亂世的時候,正是道士一展所學的好時機。譬如孫神醫這樣的大夫,亂世的時候,需要大夫的人一定是比盛世的時候多的。其他的‘道’,也是如此。”

李世民聽完李牧的話,心中疑惑並未解開,皺眉問道:“按你所說,這佛道並無好壞,只是想法不同而已,對帝王來說,佛還盛於道一些,爲何你卻不喜歡佛,反而言談之間,頗爲推崇道呢?”

“這就要談得深一點兒了。”李牧笑了笑,道:“舉一個例子吧,陛下,臣想請問陛下一句,您是喜歡打江山的人,還是坐江山的人呢?”

李世民灑然一笑,道:“自然是打江山的人,坐江山?坐享其成,不是朕之所願,也沒什麼意思。”

“臣也如此想。”李牧認同地點頭,道:“陛下,人生貴在經歷。遇到問題,解決問題,付出,得到,這纔是人生正常之態。什麼都是現成的,那便沒什麼意思了。”

“這佛教啊,固然是帝王統治百姓的一個好工具,但是也不過是愚民的手段而已。陛下應明白一個道理,那便是百姓不可欺。”

“佛,便是欺騙麼?”

“不一定完全是欺騙,但一定有虛僞。”

李世民皺眉:“哪裡虛僞?”

“粗淺的例子就不說了,就說這我佛慈悲,不忍殺生吧。”

“這有什麼問題?”

李牧笑了笑,道:“佛經裡曾記載一個小故事,來表現佛之大能。佛陀曾言道,一碗水裡有無數衆生,而這些衆生就是一方世界。因此有詩讚曰,佛觀一瓢水,四萬八千蟲。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但臣想問一句,佛陀喝水麼?”

李世民皺起了眉頭。

“我佛慈悲,當不殺生。而一瓢水之中,孕育無數生靈。佛喝水,即殺生,殺生之佛,也能算佛麼?這難道不是自相矛盾麼?”

李世民笑了起來,道:“你是總有得可說,論狡辯之術,你可謂天下無雙了。但是,道也未必都是好的,你爲何就喜歡呢?”

“臣也不是盡喜歡道,臣只是喜歡‘道’的這種思想、”停頓了一下,李牧又道:“或者說精神。”

“臣剛剛說了半天,也不知說明白沒有,臣想告訴陛下的是,若按照佛教的思想行事,可以做到更好的控制已有的資源,但其實是不能創造新的價值的。因爲佛教的思想,本身就不具備道家的那種解決問題的能力。而道教則不同,道,便是解決問題的方法。道士不斷地鑽研各種‘道’,會讓‘道’發展得更好,更深。就說這醫術,古今的史書上,記載頗多,好多道士都是很好的大夫。他們的道,便是這醫術。”

“臣相對更喜歡道家,是因爲臣也是一個這樣的人。臣喜歡遇到問題,迎難而上的人。臣也喜歡,能解決問題的人。能在一個擅長的領域,孜孜不倦鑽研的人,不管是任何領域。這也是臣先前與孔祭酒、魏公交惡,後來又緩和的緣故。他們都是執着的人,爲了自己的理想而執着,便沒有什麼對錯了。”

“如今大唐百廢待興,百姓遠遠談不到安居樂業,還不到需要利用佛教教化世間的時候。現在需要的是解決問題的‘道’,因爲可想而知,必然會遇到很多的問題。臣不是希望朝野之間,全然都是道士,但臣希望朝野之間,能養成一種風氣,那便是遇到問題,不要逃避,迎難而上,只要有不斷嘗試,不怕失敗的心,問題總有一天能夠解決。但若是逃避的想法,把問題一拖再拖,一留再留,便永遠不會進步了。大唐的盛世景象,也會越拖越遠,甚至永遠看不到了。”

李世民目光如炬,盯住李牧,道:“你這是讓朕,親道而遠佛麼?”

李牧輕輕搖頭,道:“臣豈敢教陛下如何做事,臣只是想給陛下一個建議。佛也好,道也好,不過是帝王手中的工具而已。工具,是用來使用的,而不可爲之所累。今天下之寺廟,已到了動搖國本的程度。新政若想推行,必得抑佛。這就像是打鐵,需要大錘的時候,上大錘,需要小錘的時候,上小錘。只要把東西打出來了,過程,便不是很重要了。”

李世民頷首:“朕明白了,不過皇后那邊,你還是需要去解釋。”

“臣這就去——”李牧說着,便要行禮告退,忽然門口處傳來聲音:“不必了,臣妾已然聽到了。”

李牧轉過身來行禮,長孫皇后將他攙扶起來,道:“李牧,本宮過來,可不是興師問罪來的。你做的事情,是爲了大唐的社稷江山,爲陛下承擔惡名,本宮是來謝你來了。你剛剛的那一番言論,我也聽到了多半。字字句句,都非常有道理。你這般年歲,能把事情想得如此通透,真可當得‘天才’二字了。”

“謝皇后謬讚了。”

長孫皇后笑了笑,道:“至於本宮的那些事兒,也不過是解個心疑罷了。我身上的病,我自己知道,不定時的發作,也未必是祈福的緣故,祈福過後也犯過,卻也不能去怪罪。稚奴和晉陽,多虧了太醫院的御醫將養,與慈恩寺沒多大關聯,只是坊間那麼說,宮中也不便去解釋,倒成了他們的口實了。你往後也要記住,且不可爲了身份有所顧忌,無論是國舅,還是我這個皇后。”

“這——”李牧不知長孫皇后這話是真心還是假意,急忙躬身道:“恐不妥,這有違君臣之道。”

“你是陛下的臣子,對陛下盡忠,爲大唐盡責,纔是爲臣之道。”

李牧擡頭看長孫皇后,見她神色真摯,並不像是在說反話,心中着實的佩服。要不怎麼後世的史官稱讚,大唐文德皇后,堪稱是古今第一賢后呢,單憑這通情達理的勁兒,就足以擔當得起了。

長孫皇后給面子,李牧也不吝讚美:“皇后賢德,陛下之福也。來日陛下成爲千古一帝,這一半兒的功勞,怕是要應在皇后的身上了。”

長孫皇后笑了,道:“本宮特意過來一趟,可不是爲了聽你的恭維。你快些去做事吧,本宮與陛下,還有一些其他閒事要談。”

“臣告退。”

李牧分別跟李世民和長孫皇后行禮,隨着高公公走出殿外。透過窗,看着向外走的李牧,李世民有些憤然道:“你聽見那小子的話沒有?朕剛回過味兒來,這話是誇你不假,但也是在諷刺朕啊!這小子什麼意思,其心可誅!”

“陛下何必在意這些呢?”長孫皇后看着李世民,正色道:“臣妾過來,除了寬慰李牧之外,還有一件事想要請求陛下。”

“何事?”

“請陛下申飭兄長。”

“輔機?”李世民有些莫名其妙,道:“輔機的事兒,朕聽高幹說了,不過就是阻攔了李牧一下,但這情有可原吶,他是你的兄長,也是稚奴和晉陽的舅父,惦記你和孩子有什麼不妥的?”

“他不該以此爲憑,去要挾李牧。就像臣妾剛纔說的,這非爲臣之道。”

李世民皺起眉頭,有些惱道:“一家人,總提什麼爲臣之道,你不嫌累麼?”

“先君臣——”

“好了!”李世民的語氣有些重了,打斷了長孫皇后的話,道:“朕知道你擔憂什麼,但你也要對朕有信心。朕是擺設麼?便能讓輔機一家獨大,外戚奪權了?任何人都不可能沒有野心,輔機也是如此,但朕有信心能壓服他。”

“可是……”

“我知道,你是說以。輔機可是比朕還大幾歲,等朕殯天了,他也早死了。長孫衝麼,倒是個人才,可有李牧在,他註定掀不起風浪來。”

“那李牧呢?何人能夠壓服?”

“所以呀,最爲擔憂者,便是李牧。”

窗外已經看不到李牧的影子了,李世民也就收回了目光,轉過身來,不知是否是光的緣故,他的臉顯得有些陰沉。

李世民走了幾步,來到桌案後,提起筆,他要寫一道聖旨。

飛白勾勒在宣紙上,字字如刀。

“朕想過了,若朕殯天之時,尚無人能夠壓服李牧,那,他便隨朕入寢陵吧。君君臣臣,有始有終,也算是一段佳話了。”

長孫皇后震驚地看着李世民,這一刻她覺得自己的丈夫有些陌生。昔年那個白袍銀鎧,策馬殺敵的少年將軍,竟是半點影子也看不到了。什麼時候,他變得如此冷血無情了?可以輕描淡寫的說出這樣理所當然沒有道理的話?

長孫皇后努力地回想,到底是什麼時候,李世民變成了這樣。她回想到了李牧來之前,回想到了滅突厥大戰之前,回想到了那個血月橫空的夜晚……

也許,人真的是會變的吧。

第845章 蛇靈寶藏第151章 講道理第912章 文成公主?第740章 新人新戲第1023章 復辟第1013章 不擇手段第827章 箭在弦上第496章 露出馬腳第377章 借力第145章 變聲器?第729章 新線索第863章 我的兒第831章 魚死網破加油!2019!第74章 各有算計(打賞加更)第23章 良人難覓第988章 秘書閣學士第738章 夜謀第356章 抵足而眠第949章 李佑的改變第275章 日進斗金第455章 來者不善第309章 原來如此!第736章 身份漸明第476章 莫名其妙的問題想到哪說到哪沒有意義的單章第85章 賠本買賣第550章 愛子心切第104章 刺殺第1016章 窮追不捨第593章 李尋歡是誰?第1023章 復辟第74章 怒髮衝冠第20章 格局不同第949章 李佑的改變第1020章 找到了!第43章 傳國玉璽(1)第84章 宮中隱相第111章 隱藏任務第462章 真真假假第375章 旁觀者清第1020章 找到了!第751章 賜服逾制第34章 禽獸不如第229章 副職攻略第59章 父子相見第78章 交鋒第164章 豎起一杆任賢旗第574章 再出手第986章 新的嘗試第512章 暗衛第823章 偷樑換柱第191章 論教育第226章 旺仔小饅頭第632章 打草驚蛇第744章 息隱之由第796章 侯府招人啦!第206章 扎個針第890章 檢閱第701章 賢后第46章 戰前動員第1001章 計劃沒有變化快第815章 苗疆少女第1011章 半渡而擊第789章 思文的苦惱第460章 家中事第432章 街頭霸王第862章 夾心餅第124章 這個學生教不了!第623章 躲桃花第320章 求助(打賞加更)第420章 新變化第407章 放假!第339章 這誰頂得住啊!第242章 不同之處第647章 吃一塹長一智第469章 透露消息第232章 老狐狸第599章 金榜題名時第629章 積極自救中第215章 動之以情第922章 老君山第677章 投名狀第638章 隱族秘聞第555章 對答如流第348章 血光之災第149章 奇女子第132章 李績的中年危機第387章 陰損壞第745章 忽悠玄奘第351章 人不狠站不穩第595章 殿試第488章 來點新鮮第871章 警告第976章 薛延陀第80章 二聖臨朝第257章 男人的尊嚴不容侵犯第952章 安置村第142章 賀禮第875章 投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