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8章 徹侯

“把他們的錢拿來爲朕所用?”李世民懷疑地看着李牧,心裡的那句話沒有說出來:“要是這麼容易,朕也不會爲了錢發愁了。”

“準確地說,是爲國家所用。”

“朕即國家!”

李牧笑了笑,搖了搖頭。李世民微怒,道:“朕即國家,這句話有錯?”

“陛下,國家不止是陛下一人,這只是諂媚之人的奉承之詞罷了。若一人即國家,那誰都可以說自己是一個國家,這豈不荒謬麼?”

李世民不語,顯然是沒有想到反駁的話。

李牧繼續說道:“臣以爲,國家至少要滿足四個條件,國土、百姓、文化,朝廷。四者缺一不可,沒有國土何談國家,沒有百姓,千里赤地,也不可能。有了國土,有了百姓,不能教化,與野獸何異?三者兼具,而無朝廷,那不就是亂世麼?亂世,人命如草,又怎麼算是國家呢?”

“陛下,天子也。天子,人皇也。陛下貴爲人皇,也得擔起人皇的責任。陛下的責任,便是讓這個國家更好,讓百姓更富足。臣又聞古語云: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所以絕不能說陛下成就國家,而是國家成就陛下。”

李世民斟酌李牧的話,越琢磨越覺得有理,忽然起身鞠躬,李牧趕緊後撤半步,像是在躲避,實則腳步未動,受了這一禮。

李世民直起身,道:“李牧,你的這番話,如醍醐灌頂,讓朕醒悟了。你說的沒錯,朕不是國家,那些錢也不是朕的,朕只有爲國家使用之權,不能用其肥私利己。”

“陛下能夠明白這個道理,也算臣沒有白費脣舌了。”李牧想了想,覺得自己還可以多說一點兒,便繼續道:“其實這很簡單就能理解,陛下的內庫和國庫,陛下把內庫的錢拿來補貼國庫,會有賢名,而陛下若動用國庫的錢,天下人都會覺得陛下是個昏君。陛下既然想做明君,就不能有打國庫錢的主意,這市場中的錢,陛下不能打,也不能讓任何人動這個心思。”

李世民不解道;“不能動心思,如何使用?”

“簡單。”李牧輕笑道:“因勢利導即可,可通過手段,讓錢往陛下想要的方向流動,雖非直接,但也達到使用的目的了。”

“詳細說說。”

“陛下,當世之豪富,他們囤積金銀銅錢,而無處花銷。臣問過其中一些人,有的人家備有錢窖,裡頭的銅錢因爲貯藏太久,多已腐爛。銅錢,金銀的數量是有限的,他們都貯存起來了,市面上流通的就少,百姓使用起來也不方便。而在有了洛陽交易市場之後,因爲有很多機會參與投資,這些錢就能夠利用起來。”

“同時,因爲參與的是股份而不參與經營,地域上的限制也會減小。這對陛下打破地方上的桎梏便相當的有利。”

“另外,在臣的構想中,這個交易市場的至少三分之一的交易,應當是與番邦進行的。”李牧露出壞笑,道:“陛下試想一下,番邦如果想在市場貿易,需要先交保障金,交易成功,還要繳稅,爲了方便貿易,他們需要在大唐的銀行存錢,而存進銀行的閒置餘錢,朝廷是不是可以借用一下?只要賬面做的清楚,便只需要一點兒小小的,忽略不計的利息,用他國的錢,強壯我大唐!”

“一旦兩國交戰……不,用不到交戰的程度,在他們的錢掌握在我們的手裡的時候,他們想開戰,也得掂量掂量自己的錢。民間有句俗話,叫做,欠錢的是大爺,便是這個道理!”

“欠錢的是大爺——”李世民世家子弟出身,哪裡接觸過這等粗鄙的行徑,但是這個道理很簡單,只要稍微一想便能明白。李世民大笑了起來,道:“好一個欠錢的是大爺!道理是極對,極妙啊!”李世民讚賞地看着李牧,道:“李牧,你果然是天縱奇才,朕沒有看錯你!你放心,朕支持你!”

“不、”李牧非常認真,道:“臣不需要陛下的支持,相反,臣希望對此不聞不問。”

“國之大計,朕怎能不聞不問?”

“陛下若十分看重,豈不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引起了他國的防備,引君入甕之計還怎麼施行?”

李世民沉默不語,似乎難以抉擇,李牧又道:“陛下,臣還有一件事,想跟陛下商量一下。”李世民看向李牧,李牧認真說道:“陛下已經見過青雀了麼?”

李牧不提這事也就罷了,李世民也想起來了,非常的惱火,道:“朕正要找你算賬,青雀怎麼瘦成了那個樣子,你到底對他說了什麼?”

“陛下這可賴不到臣的身上,那是青雀自己願意減的。臣說青雀,是想請求陛下允許,青雀在洛陽設置文學館。”

聽到‘文學館’三個字,李世民眼睛眯了起來,盯住李牧,道:“爲何你會這麼想,是青雀對你說了什麼?”

“青雀沒有說什麼,他只是給我看了他編撰的括地誌。”

李世民又問:“你看好青雀?”

“臣並無妄議儲君之心。”

“那你可知文學館的意味着什麼?”

“臣知道,武德四年,太上皇允許陛下開設文學館,陛下命僚屬十八人以本官兼文學館學士,號稱十八學士,分番直宿,每日引見,討論文典。當時人羨慕學士入館,稱之爲登瀛洲。後來,這些人都成了陛下的幕僚,大小事務,皆出其手。”

“你既然明白,還這樣建議?你可想過,若此事傳入太子耳朵裡,他會如何想你?”李世民雖然偏愛李泰,但此時,並無易儲的念頭,李牧如此行徑,讓他非常氣憤:“李牧,承乾文才雖不如青雀,但他對你可是崇敬有加,他貴爲太子,卻肯叫你一聲大哥,你這樣勸朕,對得起他麼?”

“臣並不這樣覺得,陛下以爲臣說這些話,涉及儲君之事,但臣沒有這樣想過,跟陛下說這件事,是因爲這是青雀心中所願。而太子那邊,臣早有打算,內務府的大小事務,臣會在陛下允許的進度下,慢慢的教給太子。”

李世民目光如炬:“你想兩頭押寶?”

李牧笑了,道:“陛下,不管陛下相信還是不相信,臣對太子和越王,都只是看作自家兄弟,做這些事情,也跟陛下所想的那些事兒沒有半點的關係,臣僅僅是想把合適他們的東西,給與他們而已。就像陛下說的,他們叫我一聲大哥,當大哥的總得回報點什麼。至於陛下心中所想的事情,臣以爲,也唯有陛下一人能夠定奪,其他任何人的參與,對最終的結果都毫無意義。”

“你這樣想,難保別人也這樣想。一旦朕允許青雀設置文學館,別有用心之人便會歸附,青雀畢竟年幼,萬一受人蠱惑,做出了不該做的事情怎麼辦?朕不想玄武門之事重演,你不要說了,朕不允!”

李牧並沒有急,仍非常淡然,道:“陛下,請容臣再說幾句話。且不說,據臣所知,青雀沒有此想,便是有,臣以爲也是人之常情。承乾作爲太子,還是兄長,若是連兄弟的挑戰都沒有勇氣面對,他也不配做大唐未來的君主。”

李牧擲地有聲,一字一句道:“大唐的君主,不能在襁褓中生存,只有最強的皇子,纔有繼承大位的資格!”

“李牧——”

李牧說完,躬身施禮,道:“臣今日說了很多不該說的話,陛下不必掛心。括地誌臣會幫助青雀完成,這是一本足以載入史冊的書,青雀這個年齡,殊爲難得,臣也只是惜才而已。”

李牧轉身走,李世民忽然叫住了他:“你真是這樣認爲的?青雀所編之書,足以載入史冊?這書,不是你教給他的?”

李牧回過頭來,笑道:“陛下,臣雖然稱得上是才高八斗,但也不是世事盡知的神仙。陛下應當對自己的兒子,多有一些信心纔是。”

“那你覺得,承乾的天賦在何處?”

李牧想了想,答道:“才能不顯,不能說明沒有才能。承乾現在做城管,不是做得很好麼?若陛下有意磨練承乾,臣也可以幫陛下想個法子。”

李世民愁眉不展:“你容朕再想想,高幹,替朕送李牧。”

“臣告退。”

高公公送李牧到殿外,深施一禮,道:“侯爺,這回多謝你了。雜家早就感覺,袁天罡要使壞,就是想不到辦法來應對,今日若無你在,咱家恐怕要吃虧了。”

李牧笑道:“公公太高估袁天罡,也太低估自己了。當今天下,若提及陛下放心之人,公公絕對在前三之列。”

“這可不敢想。”高公公謙虛地說道,但神態舉止,卻無半點謙虛之意,顯然李牧說的話,他心底也是認可的。

“只是不知,東廠西廠,日後的路該如何走。”

“公公只需要記住四個字。”

“侯爺請說。”

“忠於陛下。”

“忠於陛下?”高公公皺眉,奇怪道:“這不是應該的麼?”

“我的意思是,絕對的忠誠。”李牧沒有再解釋什麼,微微頷首,便轉身告辭了。高公公看着李牧走遠,返回殿內,見李世民也站在窗邊看着李牧,來到他身後,沒有出聲打擾。

“李牧對你說了什麼?”

高公公沒有半分隱瞞的心思,如實答道:“老奴因袁天罡發難的事情謝他,他卻說,老奴高估了袁天罡在陛下心中的的位置,低估了老奴在陛下心中的位置。老奴問東廠西廠日後何去何從?他說了四個字。”

“哪四個字?”

“忠於陛下。”

李世民轉過頭,問道:“這不是應當的麼?”

“老奴也這樣問,他又說了一句話。”

“絕對的忠誠。”

“沒了?”

“沒了。”

李世民擺了下手,高公公退下了,李世民踱步回到桌案之後,提起筆,又擱下,復又提筆,寫下了一道聖旨。

……

長安城因爲一道聖旨亂了起來。

陛下突然下旨,封李牧爲洛陽侯。原本他就是侯爺,後短暫升縣公,遭褫奪。然褫奪之理由,誰都知道站不住腳,所以李牧的爵位早晚會回來,這是所有人都認可的事情。因此,大部分見到李牧的時候,還是稱呼其爲侯爺。李牧封侯,無人會覺得奇怪。

他現在做洛陽令,改封洛陽侯,也是題中應有之義,也無可厚非。之所以引起這麼大的騷亂,是因爲陛下的旨意。大唐的爵位制度,沿襲隋朝,分爲兩類七種,有王爵和五等爵,王爵分爲親王和郡王,五等爵即耳熟能詳的公侯伯子男五等。

侯爵在五等爵中位列第二等,這是大家公認的理解。但李世民這次封李牧爲洛陽侯,旨意中卻沒有加‘開國’二字,也沒有加‘縣侯’,只是‘洛陽侯’三個字。再看旨意的內容,賜予李牧金印紫綬,許其開府,自置家丞等屬官。

這便不是大唐爵位中的侯爵了,而是等同於秦漢時期的徹侯。徹侯在秦漢二十等爵制度之中,爲最高等。漢代異性可得的最高爵位便是徹侯,如赫赫有名的冠軍侯霍去病,采邑高達萬戶。聖旨之中雖未言明李牧采邑多少,但洛陽乃是陪都,雖說是縣,人口何止萬戶?讓洛陽作爲其封國,難道在陛下的心中,李牧已經可以與漢朝的冠軍侯相比了麼?

魏徵眼睛裡不揉沙子,自然是不會允許這種事情發生。御史臺的御史們,也都跟打了雞血似的,奏摺如雪片一樣飛向李世民的案頭,在這種聲勢之下,另外兩道聖旨,便顯得沒有那麼引人注目了。

這兩道聖旨分別是,越王李泰改封魏王,許其在洛陽城置文學館,招募文士編纂括地誌。

內務府大小事務札記,皆另備一份送於太子府,令太子知悉。

李牧得知這兩件事的時候,人正在慈幼局給孤兒們送溫暖,聽到了只是淡淡一笑,沒有做任何的評價。他把玩着手裡的金印,看着上頭的‘洛陽侯’三個字,嘴角勾起了一絲玩味的笑容。

一切,盡在掌握之中。

第477章 大年初一第401章 爲什麼要這麼對我!第36章 工部喬遷第528章 招供第256章 蠢賊第284章 修仙之人第871章 警告第342章 舌綻蓮花第899章 空手套白狼第337章 抓個正着第740章 新人新戲推書:《神話版三國》第280章 倔老頭第873章 人情第732章 吐蕃王子第952章 安置村歡迎“整點紅包”進來的讀者朋友們!第754章 兵貴精第217章 衆生相第113章 聖心難測第364章 大哥難當第698章 善良的謊言第512章 暗衛第306章 十萬貫到手!第891章 一切從口號開始!第827章 箭在弦上第734章 太子的心思第936章 水手的榮耀第925章 律己條約第157章 二女相見第155章 輿論很重要(3)第498章 又撒幣了!第98章 以師公的名義教育你!第296章 練兵的門道第39章 老婦第983章 醫療保障第497章 喜從天降第421章 系統更新第425章 一筆銅臭第114章 自戀的李世民第381章 我委屈!第133章 物是人非第155章 扼住咽喉第87章 老子曰第759章 穿越者的責任第486章 大唐保險第528章 招供第128章 敲竹槓第645章 開疆拓土第30章 一杯就倒第527章 尚方寶劍第384章 錦衣衛第104章 登門請罪(1)第241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656章 信使第49章 鏖戰第73章 殺人者,李牧也!(打賞加更)第435章 緣由第592章 名落孫山?第93章 開業在即第511章 早有安排第66章 議功封侯(2)第242章 不同之處第1008章 龜茲發展計劃第135章 脾氣!第934章 大航海之始第1022章 破釜沉舟第22章 強人所難(2)第618章 飛鴿傳書第10章 伸出援手第89章 意外立功三章已發!晚上還有!大封推了,捧捧場啊!第470章 設計師的思維第27章 未來可期第657章 再相遇第19章 難唸的經第81章 西市買婢第373章 脆弱的交情第416章 假傳聖旨第159章 千金買馬第89章 內帑令第439章 仁義無雙第801章 算無遺策第833章 李代桃僵第272章 有緣千里來相會第472章 天機不可泄露第984章 走進科學第360章 知道老子是誰麼?第1199章 援兵第256章 蠢賊第357章 終相見第52章 巧巧搬兵第994章 輕而易舉第668章 破城第254章 滋味兒第221章 行路難第321章 如狼似虎第273章 口嫌體直第722章 師父出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