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2章 名落孫山?

科舉名次的評定,分爲幾個步驟。

首先是看書法,卷面是否整潔,字體是否好看。若是寫了錯字,卷面有塗改,那麼不好意思,即便你寫的再好,也不可能評爲上等,也就是沒有資格進入殿試。

字寫得好,卷面也整潔。只是基礎而已,重要的還是內容,如果內容不貼題,自然也是不行的。

最初級的閱卷者,基本的作用也就是到此爲止了。通過了這兩輪的選拔,剩下的卷子,就不是他們能夠定奪的了。會交給弘文館、崇文館的諸多學士一起品評,類似於投票制,被更多人認可的排在前頭,取前三十名進入殿試。

那麼,這個過程中有沒有貓膩呢?實則也是有的。科舉的制度,在隋朝纔出現,初唐的時候,仍然處於‘蠻荒期’,制度並不完整。

這個時期科舉的特點,與後世明清的一個明顯的不同之處在於,它仍然有察舉制的遺風。大門並沒有關死,允許學子“投牒自進”,即把自己文章,送給有權有勢的人看,以期得到賞識。這樣的事情,在整個唐朝期間都有,一百多年後的大詩人李白,也曾多次投“簡歷”給賀知章,在他府上混吃混喝很多年。

所以很多門閥世家的子弟,他們的親眷就有在禮部任職的,想要一點透題都沒有是不可能的。還有就是,在考卷上做文章,例如第幾行的第幾個字用什麼字,權當是暗號,評卷的時候相應給提一提檔,都是存在,也是杜絕不了的。

但李牧不怕這個,因爲他是李牧。誰敢故意把他的卷子壓低檔次,家裡缺糞了不成?再者說,他的卷子,皇帝是必然要看的,有李世民在,故意壓低也不可能。

而考卷在離開考場之後,便會進行‘糊名’,而監考是沒有資格閱卷的,他們還被勒令不能離開貢院,直到放榜,所以也不用擔心監考把消息泄露出去的可能。

相對於小科,明經和進士的評等要嚴格得多。經過層層的評選,最終,三十份脫穎而出的試卷,被揀選出來,封在了匣中,由一隊禁軍校尉護衛着,快馬送到了宮中。

科舉乃是國家大事,李世民也沒有擅專,而是把三省六部都召集到了一起,如今內務府儼然也已經是自成一派,坊間把它跟三省六部合在一起,號稱‘一府三省六部’,還排在前頭。正常情況下,李牧也應當在,但他今年參加了科舉,爲避嫌,李世民就沒召他過來,而是把長孫衝叫來旁聽,也算是給內務府面子了。

“讓朕瞧一瞧,今年的學子們,能否給朕一個驚喜。”李世民親手撕掉封條,打開了匣子,從中把卷子拿了出來。這些卷子是有順序的,當然這個順序是閱卷大儒們給出的建議順序,最後的排名,還是李世民來定奪。但這些人已經算是成功者了,能呈遞給李世民御覽的這三十個人,全部都是‘進士及第’,按照規矩,他們都有資格參加吏部的選試,只要不是太差,至少也能有個七品縣令做。

李世民看過幾份,遞給長孫無忌等人傳閱,三省六部執宰天下,他們對這些考生的名次,也有發言之權。

“這份是秦懷道的卷子。”李世民終於瞧見一個熟悉的名字了,三十人中,閱卷大儒給出的建議排在十七位。這個位置不算高,卻也不是末尾,算得上是中等之姿。李世民看了一遍秦懷道的作答,貼經一字不錯,口試十條大義全對,時務策的考評也是上等,綜合明經科排名第三。但他的進士科成績,就不那麼顯眼了,詩的評價是中等,賦的評價也是中等,兩科疊加,最後定在了十七名,也算是公允。

李世民本來還想拿這個做把柄,譏諷李牧幾句。但是似乎也譏諷不出什麼,他對秦懷道的風評,也是有所耳聞的。秦瓊這個兒子,平時不好好讀書,整日在街頭打架,打架還不太行,屬於是紈絝裡頭的‘軍師’,動嘴的角色。能在李牧的教導之下,取得明經科前三的成績,已經是殊爲難得了。若以往年的規矩,明經前三,都有取狀元的資格,只是今年看重的是兩科的成績,他的詩賦不出彩,被拉低了評等,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繼續往下看,卷子剩得越來越少,李世民也是有些擔憂了,看到這兒都沒李牧的卷子,難不成他真的名落孫山麼?

只剩下最後兩份卷子了,李世民有些緊張,若這兩份卷子中有一個人是李牧,那李牧就是狀元了,哪怕他不是大儒們建議的頭名,李世民也會讓他做頭名。但若裡頭沒有他,他就會成爲貞觀朝最大的笑話,連帶着李世民的面上也無光。

李世民深吸一口氣,撕開了糊名。

馬周!不是李牧!

又是一個李世民有印象的人,去歲新年,他曾下旨,讓百官上書,議論朝政得失。禁軍中郎將常何的奏疏,讓李世民大感意外,一個莽夫,不識幾個字,竟能提出合理的建議十餘條,就算是師爺代筆,也不可能有這樣的水平。於是,李世民便召見常何,常何不敢欺瞞,便說家裡來個門客,叫馬周,都是他的建議。

這是李世民頭一次聽說馬周的名字,此後便對此人留心了。現在又見到馬周的名字,還是第二名榜眼的位置,李世民不禁欣喜,看來這個馬周,是一個有真才實學的人,朝廷又多了一個可用之才。

最後一份卷子了,還有一絲希望,到底是不是李牧——李世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他捏起糊名紙的一角,輕輕撕開,露出了姓氏,姓李,沒錯!繼續撕,第二個字,不是牧!李世民的心登時涼了半截,臉色也變了,全部撕開,根本就不是兩個字的名字,而是三個字。李世民瞬間連看都不想看了,三個字,怎麼可能是李牧?

李牧啊李牧,你着實是讓朕好生失望!你誇下海口,如今看你如何跟朕交代!

第793章 迷幻操作第892章 步入正軌第978章 七姓靺鞨第83章 兇奴俏婢(2)第796章 侯府招人啦!第636章 兩害取其輕第639章 聖火令第488章 來點新鮮第760章 開啓大航海時代?第789章 思文的苦惱歡迎“整點紅包”進來的讀者朋友們!第1006章 神兵天降第431章 大天才李牧!第439章 仁義無雙第549章 教育之道第676章 兄弟之盟第152章 橫行霸道第99章 如此暴利第120章 分別第85章 賠本買賣第86章 知恩重義第288章 西突厥第692章 黃雀在後第281章 借一步說話第690章 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釋第476章 莫名其妙的問題第144章 家事第878章 早做打算第526章 帝后夜談第10章 秘法第297章 摳門第541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第770章 開府第150章 大唐日報第52章 巧巧搬兵第135章 脾氣!第293章 獨立團第587章 烏合之衆第759章 穿越者的責任第797章 籌建外務府第355章 渣男李世民的前塵往事第419章 接着忽悠第576章 一統江湖限免總結!第687章 新羅王裔(卷終)第788章 仙種土豆第660章 敲他一筆第88章 心頭種草第57章 建城令?第161章 難得糊塗第46章 初見李淳風第230章 魏徵病了(“羽田乙烷狗”打賞加更)第900章 得水泥者得天下第147章 君臣鬥第36章 工部喬遷第3章 返家第93章 選奴歸家第740章 新人新戲第652章 深情第58章 藏寶圖第425章 一筆銅臭第340章 不愛錢財小郎君第1006章 神兵天降第763章 發行國債第163章 大智若愚第147章 君臣鬥第96章 魏徵之女第402章 魅力無法擋第697章 裂痕第774章 必殺計第922章 老君山第173章 窮兇極惡第214章 後院要起火!第964章 新生活第331章 備極哀榮第330 謀士之殤第352章 嗚呼嗚呼第192章 大唐技校第635章 地牢奇遇第997章 託付第11章 閒話未來第487章 皆大歡喜推書:《神話版三國》第975章 定海印第33章 簡單幸福第454章 角力第557章 暴雨梨花針第588章 一枝獨秀第450章 結盟第228章 腦殘粉第912章 文成公主?第783章 仙風道骨第387章 陰損壞第10章 秘法第749章 創辦軍校第258章 千金散盡第154章 圖窮匕見(月票加更)第173章 窮兇極惡第778章 對戲第84章 確認過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