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地圓說

地圖不難畫,李牧隨時隨地都能畫出來。而且他不止能畫普通的地域輪廓圖,還能畫出來主要的山脈河流圖,等高線圖等等。因爲初中那會兒,他對地理非常感興趣。

畫圖不是難事,難點在於怎麼把概念準確、不突兀地表達出來。怎麼解釋,這麼精準的地圖,是如何繪製出來的。

自打有了繪製地圖這個念頭之後,李牧就開始收集信息了。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要讓唐人接受他畫出來的地圖,首先他得知道,唐人是如何畫出地圖的。

通過虞部郎中呂文奉,李牧對古人的地圖繪製方法,有了一定的瞭解。

古人繪製地圖,與李牧前世有非常大的區別。李牧前世的時候,科技已經十分發達,繪製地圖非常簡單,只需要一個高分衛星,即可非常精確地做到。諸如‘北斗’,‘GPS’之類的由數十顆衛星組成的系統,甚至能夠精確定位一米之內的物體,更不要說地貌特徵了。

但古人,沒有衛星,他們也有自己的辦法。

首先,要選定一個座標系。什麼樣的座標系合適,在人的視野中,莫過於山川河流了。於是,有了“山海經”,以山川爲座標,以河流爲脈絡。由山而始,由海而終,故名《山海經》,《山海經》作爲一部先秦時期的百科全書,上面就記載了大量的山川河流以及距離,兩座山相隔多少裡,都有大致記載。雖然很多人覺得《山海經》摻雜着神話傳說不可信,但其中關於地理方面的敘述,礙於當時的人能夠達到的視野,還是有一些可信的。

但是,《山海經》這樣的地理書籍,畢竟是非常籠統,完全談不上精確,實用性不高。隨着人類社會的進步,對地圖的要求也愈發的精確了。這個時候,便誕生了新的繪製方法。

從“座標系”轉變到精確測量,如何精確測量呢?靠雙腿自然不行,一來是地域何止千里,走路根本走不起。再者說,每個人的“步”都是不一樣的長度,還是達不到精確。因此,自秦始皇統一了度量衡之後,規定出了‘裡’的概念。此時便誕生了一個新的測量方法,用馬車來測。

地圖在古代又叫做“地輿圖”,這個“輿”便指的是車。這套設備叫“記裡鼓車”。記裡鼓車的出現在秦朝,到漢時已經相當完善,它的運行方式非常巧妙,以至於到了唐朝,仍然是繪製地圖的主要方法。

準備好一輛馬車,在車上放置一面鼓,一面鑼,分上下兩層,有兩個木頭人,車上裝有指南針,車子每行駛一里路,木頭人就會打一下鼓,每走十里路,就會敲一下鑼。

繪製地圖和測距,只需要拉着“記裡鼓車”全國各地跑就行了,記錄河道,地域邊沿,只需要在記錄拐彎的裡數就可以繪製出疆域的外圍輪廓了。

利用記裡鼓車得到的數據,還不是結束。重要的是要畫出圖來,記錄數據誰都能做,但是繪製成圖這個步驟,一般人就做不到了。因爲這裡面涉及到了一個對古人來說,相對比較深的知識,比例尺,古人稱之爲“計裡畫方”。

計裡畫方首先是把圖紙上畫滿相等面積的方格,每個方格設定一個尺數,比如一尺等於多少裡。這樣畫出來的圖,在一個限定的小範圍裡,已經是非常精確的了。但它有一個巨大的缺陷,那就是,古人不知地球是個球,因此沒有經緯的概念。在一個小的區域,比如說一個城池,甚至春秋戰國時候的一個小國的範圍,地圖能夠做到相對精確。但放眼整個疆域,靠中間的地方,尚能保證一定精度,越靠兩頭,由於地球是個球,曲度的關係,就越偏離。

李泰繪製的地圖,就是這個問題。他繪製的是一幅“前無古人”的大唐疆域圖,包含了大唐目前所有的疆域。而在他的這張地圖之前,是沒有這麼大範圍的地圖的。地方上主要使用的地圖,是‘府道縣’範圍的小區域地圖。也就是用計裡畫方和記裡鼓車畫出來的相對準確的地圖。

而李泰,把這些地圖歸攏在一起,繪製了大唐整個疆域的地圖。他的想法不能說錯,但卻沒有考慮經緯,以至於讓地圖出現了不可避免的偏差。

當然在李世民的眼中,由於他沒見過李牧前世看到過的精準地圖,李泰的地圖對他來說已經是歎爲觀止了。可是在李牧的眼中,李泰的地圖,卻拙劣的不能再拙劣了,根本就看不下去。

但是如果想讓李泰接受他的地圖,那麼首先要做的就是,得讓李泰能夠接受“地球是圓的”這個概念。

怎麼證明呢?是一個問題!

……

“我認爲,腳下的大地,是圓的。”

李牧說出這句話的時候,感受到了來自於所有人投來的滿滿的質疑。這是他能想到的,最直接了當的方法了。因爲他根本想不到如何解釋地球是圓的這件事,即便在他的前世,在沒有衛星的時候,對於地球是圓的還是平的亦或是個弧形平面,也爭論了上千年。直到麥哲倫大航海回到原點,世人才接受了地球是個圓的這個事實。

而在大唐這個時期,跨越海峽的航海,都是一件出生入死的事情,環球航海,即便李牧身懷系統也不可能做得到。所以他就是沒法證明,但他還必須得說,所以就只能像是所有先行者一樣,你覺得我是瘋子吧,我就這麼想,這麼說了!

李泰瞪圓了小眼睛,道:“大……恩師,大地如何能是圓的呢?”

“唔、”李牧清了下嗓子,道:“我也說不清楚,就是這麼認爲。”李牧舉了一個有點無賴的例子,道:“若不是圓的,我且問你,滾滾長江向東流,那麼長江水爲何不竭盡,而千百年一直向東流呢?如果地面不是圓的,那麼必然會有流盡的一日,沒有流盡,說明肯定是圓的,從西向東流,然後繞了個圈,又回到了源頭,這樣方可解釋,爲何一直流不盡。”

李泰的大腦有點跟不上,他覺得好像哪裡不對勁,但是礙於時代所限制,他不知道什麼是蒸發,什麼是凝結,什麼叫大氣循環,所以無法反駁李牧的觀點,雖然保持懷疑,卻也明智的沒有說話。

長孫衝等人在旁邊看着,他們更是挑不出毛病。他們連畫地圖都不會,壓根就是外行,如何能懂是啥意思?不過就是湊熱鬧,想看看李牧畫的地圖是什麼樣兒而已。

李牧知道自己的說法站不住腳,也不給李泰多思考的空間,直接把連夜畫出來的地圖拿了出來。一副大唐疆域圖,與李泰的地圖名字一樣,但他是用獸炭削的碳筆畫出來的,有一種素描的感覺,比李泰用細毛筆畫的地圖,看起來就好精準很多。

這幅地圖,是李牧根據他前世看到的地圖,加以‘本土化’完成的。其中的地名,和區域劃分,都是他參考了現有的大唐區劃重新畫出來的,與他前世地理課上的有很大的區別。

他前世的地圖,主要省份的劃分,其實追究歷史,是在元朝的時候定下來的。元朝由於是外族政權,爲了避免地方上的百姓過於團結,所以強硬地把本來屬於同一宗族地域,強硬區分開來,無天險可守,這樣哪怕一個地方反叛了,也無法固守,方便維護統治。唐朝的地域劃分,與此有着非常大的區別。如果直接拿出來,李泰更看不懂了。

李泰雖然年幼,但在地圖的造詣上,當世可謂是首屈一指的大師了。外行看熱鬧,內行纔看門道,李泰看到這張地圖的第一眼,便知道李牧的地圖,要比他的地圖精確很多。雖然他不知道好在哪,但是優劣,還是能分得出的。

李牧又拿出一張圖,這是他畫得長安城圖。採用了比例尺的設定,詳細地畫出了長安城的108坊佔地區域。這張圖要比剛剛那一張地圖來得早,因爲這張圖是他決定修葺長安巷道的時候,畫的一張施工圖,此時拿出來,不過是給李泰見識一下而已。

“覺得如何?可服氣啊?”

“服服服!”李泰猛點其頭,摸着地圖,像是撫摸着心愛女子的手,眼巴巴地看着李牧,道:“恩師,能否把這張圖賜予徒兒,我想拿回去好好研究。”

“送你也行,但是你要記住一點,以後且記住,人外有人,山外有山。別搞個什麼東西出來,就覺得自己無敵於天下了,畫個破地圖,給你嘚瑟的。我這麼優秀,我顯擺過麼?男人,低調一點,以後再想炫耀的時候,先想想,我想炫耀的地方,有沒有超越我的恩師啊,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就不要炫耀,免得讓人恥笑。”

李牧說着瞅了長孫衝一眼,道:“你也是,記住沒?以後想要炫耀的時候,多想一想。”

長孫衝趕緊道:“恩師,我早已經沒有炫耀的心了,跟隨恩師時候越久,便越感覺到自己的不足,哪裡還敢炫耀呢?”

“明白就好。”李牧指了指地圖,對李泰道:“收起來吧,沒事就多努力,早點做出一番事業,讓我臉上有光。省得外人聽說你是我的弟子,我都不敢承認,怕遭人恥笑。”

李泰唯唯諾諾應聲,沒辦法,李牧已經用強有力的事實證明了實力,不服氣也得服氣。

“還有一個事。”李牧忽然出聲,道:“你不能減減肥麼?你過了年才十一歲,現在得有二百斤了吧?”

“師父……”李泰委屈道:“我、我現在才一百七十斤。”

“十一歲一百七十斤,你還嫌少啊?”李牧沒好氣道:“長孫衝,越王就交給你了,你怎麼瘦下來的,你就怎麼操練他。上元節的時候,我要看到他瘦到你現在的程度。”

長孫衝太知道自己是怎麼瘦下來的了,李泰畢竟是李世民兒子,他哪敢像李牧對他一樣去對待李泰,爲難道:“恩師,越王這……”

“在我這兒,你們就是師兄弟,師兄教導師弟,還有什麼不行?李泰,你覺得不行?”

李泰趕緊搖頭,道:“我可什麼也沒說,恩師說啥就是啥。弟子絕無怨言,只想多學本事。”

“聽到了?”李牧擺了擺手,所有人都退了出去。房遺愛送衆人到門口,再回來的時候,被獨孤九攔住了。房遺愛警惕地看着獨孤九,緊張道:“你想幹嘛,打架麼?”

“是,也不是。你跟我去一個地方。”

“去哪?”

“走就知道了。”

獨孤九懶得廢話,抱着劍徑直走了出去。房遺愛見他沒有騎馬,自己便也沒騎,衝書房裡面喊了聲,告知李牧他跟獨孤九出去了,才小跑着跟在獨孤九身後,他不會輕功,跟不上獨孤九的腳程。

二人從鳳求凰的後門出來,一直往東走,走到了一處空地,空地的北面,距離馬場就不遠了。房遺愛還沒來過這裡,心裡頭奇怪,卻也不敢問,見有不少工匠在這裡忙活,像是再搭建一個高臺,心裡便開始了猜測,這是要幹嘛呢?

這也就是他沒有看大唐日報的習慣,若是他看了,肯定早就猜到了,這是在搭建擂臺。

獨孤九指了指擂臺,道:“大哥決定要舉辦一個擂臺賽,選出大唐第一遊俠兒……”

房遺愛忙道:“我一定要參加,我早就想當一個遊俠兒。不過大唐第一遊俠兒,我沒有什麼信心。”

面具下獨孤九都要把眼睛翻到天上去了,他實在是想不通,房遺愛是怎麼有自信能說出這樣的話呢?別看他長得五大三粗,但在獨孤九的眼中,房遺愛也就是三招的貨色,天下第一遊俠兒?第一百也輪不到他啊!

“這與你沒什麼關係,這是大哥交代給我的事情。我找你過來是想跟你說另一件事,修葺長安巷道的事情,你知道吧?”

“知道啊,怎麼了?”

“巷道修葺完了,需要有人看管維護,大哥的意思,是想讓你去找一些紈絝少爺,組成一個隊伍,以後專門管這些事情,歸在內務府錦衣衛轄下,稱‘城管大隊’。”

第372章 慈幼局第55章 絕處逢生第680章 認祖歸宗第867章 劫獄第156章 一舉數得第501章 天兵設想第8章 牽線搭橋(1000首訂加更)第492章 犀象第237章 有刺客!第122章 把事情鬧大(1)第368章 隔牆有耳第574章 再出手第220章 放浪形骸(“頑主小王”打賞加更)第926章 白鹿雅集第121章 長安夜第223章 說到做到(“頑主小王”打賞加更)第52章 資源論第202章 瓔珞立志第280章 倔老頭第168章 源動力第117章 君生我已老第176章 意外收穫第533章 交友準則第804章 賜婚第295章 往事如煙第357章 終相見第868章 被擄第974章 平穩過渡第263章 西域來客(打賞加更)第50章 密道第247章 驚世駭俗第32章 合夥生意第136章 亂成一團第62章 說客第403章 舞姬第666章 奪權第890章 檢閱第185章 離家出走第80章 二聖臨朝第181章 老騙子第135章 忌憚者何?第465章 亟需教育第65章 系統的第一個邊界第158章 各懷心思第332章 平衡守則第818章 基本情況第339章 這誰頂得住啊!第12章 意外之財第1017章 抗旨不遵第883章 命運的相遇第100章 削髮明志第528章 招供第923章 熬徒第783章 仙風道骨第1016章 窮追不捨第244章 仁政之辯第184章 老父親之怒第95章 人力“電梯”第144章 家事第148章 賺錢之道第926章 白鹿雅集第547章 攤丁入畝第652章 深情第200章 金殿對質(大封推)第38章 符號第265章 色字頭上一把刀第757章 推背第20章 親家登門第102章 敢給皇帝戴綠帽!第572章 洛陽花正好第822章 天意助人第404章 隱族第415章 對號入座可還行?第353章 留宿宮中第62章 喜當爹第774章 必殺計第28章 蒸餾設備第806章 巧退婚第438章 千金娶千金第183章 做局第30章 驚險過關第675章 危險交易第7章 皮貨商人(500首訂加更)第916章 圈錢第486章 大唐保險第890章 檢閱第953章 規劃第761章 公平公正第78章 交鋒第407章 放假!第143章 獄友第236章 鏡第796章 侯府招人啦!第357章 終相見第709章 難唸的經第988章 秘書閣學士第363章 逃過一劫第142章 皇后妙計第10章 伸出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