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文武論

“陛下請容臣一言!”

李牧忽然大聲喝道。

雖沒有達到聲振屋瓦的程度,但也差不多少了,殿內又空曠,竟然產生了回聲。把李世民都給鎮住了,什麼意思,事兒你惹起來的,你還敢說話?

李牧從跪坐的姿勢爬起來,非常正式地向李世民行禮,道:“陛下,容臣一言,若陛下覺得臣所言無禮,臣願意接受懲罰。”

李世民見李牧如此正式,頗感意外。通常李牧都是那個把嚴肅的氣憤搞得不嚴肅的人,他若是嚴肅的時候,十之八九是在演戲,但是這次,李世民覺得不像。

李世民猶豫了一下,點了點頭,道:“李牧,你當知道你在說什麼。以往你說話,說錯了,朕也不在意,但是這件事,你思量好了再講。”

“臣已經思慮好了。”

“你說。”

“先等一下。”李牧說了聲,蹲下來把碗裡的肉吞了。這個操作可太讓人意外了,李世民額頭上的青筋又開始蹦了,這小子到底在作什麼妖?

李牧飛快地吃完,抹了把嘴上的油,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下,道:“臣確實餓了,早上沒吃飽,臣還有病在身——”

“行了,不用解釋了,趕緊說吧!”

“好!”李牧又正經起來,道:“陛下,臣今日本來想講的,其實說白了就是‘志向’二字。只不過是聽到了老孔講授仁政,忍不住駁斥,兼之有其他學子在,所以沒講罷了。”

“臣爲何要講志向呢?因爲臣發現,無論是從孔子的生平,還是太上皇、陛下的生平,或者是臣的生平,歷史上無數英雄豪傑的生平來看,志向都是一件非常重要,甚至可以說是最重要的事情。”

“孔子若不是‘十有五而至於學’,他如何能夠成就聖人之位?太上皇與陛下,若不立下平定戰亂,拯救蒼生的志向,愚忠暴隋,如今天下百姓必然還在飽受戰亂之苦。再說臣,臣若不是被陛下丟到沒人去的工部,又正好心態好沒有自暴自棄,奮起改革,恐怕臣也就泯然衆人了。”

李世民皺眉道:“你小子非得加一句朕不愛聽的麼?怎麼着,朕便是沒有一處厚待你,處處都是委屈你了?”

“臣可沒說。”李牧飛快地嘟噥了一句,繼續說道:“再說說古人,漢高祖劉邦,四十八歲立下志向,隨即短短數年之間,滅秦楚,立漢朝。漢武帝,從小立下打敗匈奴的志向,所以纔有‘逐匈奴於塞北’的豐功偉績。如此的例子,實在是太多了。這也可以回答陛下的另一個問題,剛剛陛下問臣,老孔不能教仁政,那麼臣能教?臣說臣不能教,卻沒有告訴陛下誰能。現在臣可以告訴陛下,史書可以。歷朝歷代,開國滅國,都在一本本史書中有詳細的記載,以史爲鑑,可以明得失。”

“同樣一本歷史,例如前朝。賢明的君主,會看到隋文帝的優點和長處,而暴虐的君主,會去學隋煬帝的享樂和狂妄。賢者自賢,而暴者自暴。這也是臣一直說的,饒舜之所以是堯舜,是因爲他們本身是堯舜,而不是誰致君與饒舜。不去學暴虐的君主,學習賢明的君主,自己也可以賢明。這是君主的自身修養,誰也教不了。”

“再回到太子和越王的志向問題。臣故意說出驚世駭俗之語,便是想問出太子和越王的真實想法。臣觀其顏色,至少臣以爲,太子和越王都沒有撒謊,他們說的都是實情。陛下細思之,人是願意爲了自己的志向而活,還是願意爲了別人強加於自己的志向而活?”

“如,太子想要做將軍,將軍從武。您讓太子每日學習經義,他能學的進去嗎?就算是被迫學了,也是被逼無奈,不是真心。”

李承乾聽得眼淚汪汪,恨不得大喊一聲,大哥,你懂我!李泰在旁邊也是大點其頭,他雖然不排斥學問,但是對於孔穎達的課,他也是覺得有些厭煩和枯燥。

孔穎達實在忍不住了,不服氣道:“可是他是太子,太子就應該學習這些,歷朝歷代皆如此,怎麼到了你這兒就成問題了?”

李牧不慌不忙,笑着反問:“老孔,你能給我舉出一個例子,一代開國之主,或者是中興之主,誰開國或者中興,是老師教出來的?”

孔穎達被懟得啞口無言,李世民則若有所思。

李牧繼續道:“陛下,請恕臣罪。太子和越王都是皇后嫡出,日後若皇位有相爭,必在二者之間。今日臣問出的結果很好,越王無此念。但即便有念頭,臣也以爲無妨。越王有此念,太子就需要更加努力。他是太子,得天獨厚。陛下心意屬之,百官萬民心意屬之,順理成章。若他真的被越王奪去了皇位,那隻能說明一件事,太子不如越王多矣。若太子真的不如越王多矣,他就沒有資格做太子。李唐的江山,也不能交給一個不夠優秀的皇子手中!”

此言振聾發聵,孔穎達聽得冷汗淋漓,但他卻不敢言語,因爲他若反對,就等於在打李世民的臉,李世民的皇位,不就是搶來的麼?

但他是太子的老師,又不得不言,咬着後槽牙道:“陛下,請喝止逐鹿侯,他大逆不道了!”

李世民冷着臉,道:“讓他繼續說。”

“陛下——”

“李牧,你說!”

李牧看向孔穎達,道:“老孔,我知道我在說什麼。我來問你,若太子不如越王多矣。你保,就能保得住了?一個廢物,無論怎麼保,都是廢物,不是被兄弟搶走皇位,也要被其他人搶走,這是註定的事情,古往今來皆如此。所以我的意思,是要告訴太子,身爲太子,不是所謂天命所歸。皇帝纔是天命所歸,太子更多的是一種責任。你的父皇終會老去,而你會加冕爲帝。你有什麼能力,配得上你的父皇給予你的萬里河山,你又有什麼能力,配得上百官萬民的愛戴,你又有什麼能力,可使得萬邦敬仰來朝,開疆拓土?”

“靠清談?靠美文?靠詩詞歌賦錦繡文章?”

“國中若有大將,而作爲太子,未來帝王的你,能否壓住大將爲你效命?若你不能,安知大將不會騎兵造反黃袍加身?你的父皇留給你的臣子,你又能否鎮得住?若你鎮不住,大權歸於宰輔外戚之手,你只能做一個皇宮裡的皇帝,這就是李唐江山的歸宿嗎?”

李承乾冷汗淋漓,他終究只是一個十二歲的孩子,這些話對他來說,確實有些早了。

李牧看向李世民,道:“陛下剛說,如今朝堂上,不缺太子這號大將軍。是,臣也承認,我大唐文武羣臣,皆出色之輩。但臣想問陛下一句,這些人心服陛下,心服太子乎?他們全心全意侍奉陛下,任憑驅使,日後也能任憑太子驅使乎?”

“陛下爲何不語?因爲您知道,答案一定是否定的。”

“臣可以斷言,若太子的能力不夠,他日就算是國舅,也不是可以盡信之人!”

李世民嘴脣輕顫,喃喃道:“輔機,輔機他——應該不會、”

李牧笑了,道:“臣非構陷國舅,只是隨口一說,信或不信,陛下自有判斷。”隨即繼續說道:“文武兼備,心嚮往之,但實在太難。太子天資一般,只能二者取一。他好武,若讓臣來抉擇,臣會選擇支持太子從武。而且在臣看來,太子從武,正好合適。”

“若太子從文,武將造反,太子有將不懂使用,或朝中根本無將,就會無計可施。而若太子從文,又會與文臣走得太近,疏遠與武將的關係。自古以來,文臣造反十敗其九,而武將造反,或還能成。就是因爲,兵,乃是國之利器,利器假於人手,終不是長久之計。陛下若不是一位馳騁沙場之大將,今日的皇位,輪得到陛下嗎?”

此言誅心,孔穎達已經不敢說話了,而李世民也怔然不會言語了。再看李承乾和李泰,則已經徹底懵掉了。

話說到了這種地步,已經不能停了。李牧深呼吸了一下,繼續說道:“太子學武,需重其德。以德行,制約從武而帶來的暴虐之心。便如陛下一樣,漲胸懷,能容人,方能有一番成就。至於最後結果如何,還是聽天由命。因爲太子到底有幾分能力,得看他自己!”

“再說越王,越王身體癡肥。恕臣直言,越王若再這麼胖下去,他就算是想造反,他也不可能成功。古語有云,成事者,天時地利人和也,三者皆不佔,如何能成啊?所以越王沒有這個想法,說明這個孩子還是個聰明的孩子。他爲自己選擇的志向,乃是從文,這對越王來說,也是一個最好的方向。”

“回溯歷史,皇子若非太子而從武者,必是隱患。習武也好,征戰也罷,只要是從武,這條路就會滋生暴虐和野心。他人有野心不是什麼問題,但說是皇子產生了野心,他的野心十之八九是奔着皇位去的。無論功成或者失敗,國運都將會大損。所以越王從文,臣非常支持。陛下若允,臣願意收越王做弟子,正好他嚮往的雜學,正是臣所擅長的。”

李泰本來已經徹底懵了,忽然聽到李牧願意收他爲徒,立刻‘活了’,小胖腿兒騰地一下蹦了起來,跑到李世民旁邊抱住他的大腿:“父皇!兒臣要拜大哥爲師!求父皇允許!”

李世民還在消化李牧的話,聽到李泰說拜師,下意識道:“等等,讓朕想想——”

“父皇——”

李世民煩躁道:“行,許,許了!”

李世民輕輕拉起李泰,對李牧道:“若依你所想,太子和越王,當如何教育?”

“陛下當容許太子習武,擇良師教其武功,擇大將授其韜略,同時,請老孔,每日不停地爲他傳授孔子學說的八字真言。仁、義、禮、智、信、恕、忠、孝,築其品性。其他,則並不十分重要,讓太子按照心意選擇學或者不學,無需強迫。”

“越王,讓他跟着臣就行,臣隨便指導他一點,他就有的忙了。”

李承乾不甘心道:“大哥,你怎麼如此偏幫青雀啊,爲什麼我要學這麼多?青雀就可以那麼輕鬆啊!”

“因爲你是太子。”

“我可以不當太子!”

“你是太子,不可以說不想當太子,太子不可以自己不想當,只有不賢而被廢。你沒有選擇,這就是你出生的意義,這就是你存在的價值,這就是太子之所以是太子的責任,否則憑什麼你的父皇要把萬里江山交給你,你憑什麼享有現在所擁有的一切?是你自己的本事嗎?”

“我還可以告訴你,被廢的太子,連生路都沒有,是太子你能活,不是太子你得死!”

李牧厲聲道:“太子,你可知道,就在這長安城中,多少與你一樣年歲的孩子,他們餓着肚子,討要一天都討要不到一個饅頭?我不能明白,你在抱怨什麼!”

李承乾被嚇得不敢說話,他忽然發現,李牧平日笑嘻嘻的,忽然正經起來,真的非常嚇人,而且誰都說不過他。

李世民見李承乾被訓斥,沒有半分的生氣,他深吸了口氣,道:“承乾,李牧說得對,太子沒有想當不想當,你的父皇是皇帝,你生來就是太子,以後這種話不可以再說。你想做將軍,父皇就支持你。今日之後,上午完成課業,下午你可以去習武,朕會知會李靖,傳授你兵法,這樣安排你可滿意?”

李靖覆滅突厥,朝野之間已有‘軍神’之美譽,李承乾早已嚮往了,如何不滿意,喜不自勝道:“父皇,兒臣——”

“咳!”

李牧忽然咳嗽了一聲,李承乾奇怪地回頭看了一眼,沒明白什麼意思,又轉回去激動道:“兒臣非常滿——”

“咳咳咳!!”

李牧又咳嗽了三聲,心裡暗罵,怪不得歷史上造反都造得一塌糊塗,這熊孩子腦子缺根弦!

果不其然,李承乾懵了,竟然直接回頭問道:“大哥,你咳嗽什麼?你又不會兵法,我當然要跟李靖大將軍學啊!”

“哎呀!”李牧偷偷指了指李世民,無奈道:“太子啊,天策上將是你爹!”

第343章 如此報答第145章 胡思亂想第436章 虎媽貓爸第1187章 沙漠中的幽靈第891章 一切從口號開始!第315章 升官第175章 第二個問號技能第438章 千金娶千金第883章 命運的相遇第34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888章 皇恩浩蕩第593章 李尋歡是誰?第462章 真真假假第723章 持劍成佛第921章 原來如此第20章 親家登門第58章 賓主盡歡第889章 能者多勞第12章 生財有道第979章 大鍊鋼第501章 天兵設想第710章 這不欺負人麼!第90章 堵不如疏第137章 御史彈劾第114章 自戀的李世民第115章 天上人間?第32章 合夥生意第7章 落腳第72章 男人就要正面剛!第905章 護犢子第353章 留宿宮中第279章 待客之道第107章 詩中鬼才第48章 大宗師第703章 留人第212章 一世母子情第626章 感懷第376章 心機第999章 投其所好第105章 登門請罪(2)第828章 救命技能第669章 隱情第113章 聖心難測第966章 商業中心第1000章 着手改革第1018章 帶路黨推書:《神話版三國》第67章 過山車第38章 四條政令第293章 獨立團第448章 謫仙人第239章 銅鏡害人第34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60章 撞破好事第96章 魏徵之女第84章 宮中隱相第294章 心憂第850章 太子三衛第102章 敢給皇帝戴綠帽!第689章 殺之!第990章 大權獨攬第138章 必須支棱起來!第893章 未來的接班人第877章 長遠計劃第1199章 援兵第24章 再遇難題第77章 朝中深淺第44章 拜師(爲第二個盟主“想你的柔情”加更)第462章 真真假假第870章 風眼第343章 如此報答第353章 留宿宮中第951章 微服私訪第253章 還是太‘年輕’第964章 新生活第828章 救命技能第392章 九局一衛第639章 聖火令第899章 空手套白狼第55章 妻與妾第1005章 喪心病狂第554章 當殿質詢第635章 地牢奇遇第55章 絕處逢生第404章 隱族第615章 再三封賞第362章 峰迴路轉第163章 大智若愚第737章 爭執第86章 知恩重義第547章 攤丁入畝第380章 火力全開第670章 殺伐果決第857章 庶子之殤第472章 天機不可泄露今晚全場的消費由“阿魯卡多”公子買單!第695章 對峙第593章 李尋歡是誰?第330 謀士之殤第197章 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