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大軍還朝

作爲後世之人,李牧沒去湊熱鬧也知道,李靖此番回朝,等待他的不是加官進爵,而是責備……只是他有點忘了,李世民是用什麼藉口責備他,電視劇的情節他有點記不住了。

但是沒出一天,消息就傳了過來。是李弼過來的時候說的,之前他來過一次,與李牧商議送李靖大將軍一百壇酒慶功。這次來也是說這個事的,慶功酒是送不成了,因爲李靖被李世民訓責了。

聽李弼說起,李牧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御史大夫蕭瑀彈劾李靖治軍不嚴,在襲破頡利可汗牙帳時,一些珍寶文物,都被兵士搶掠一空,請求嚴查。李世民因此極爲嚴厲地訓斥了李靖,李靖一句話也沒有爭辯,於大殿之上叩頭認罪,被李世民勒令閉門思過。

發生這麼一件事,慶功酒自然是送不得了。李牧聽得心中悲涼,都說帝王無情,伴君如伴虎,從李靖的遭遇就能看出一二了。九死一生平定突厥,回來寸功未得,先接受一番調查,這心裡得是一個什麼滋味。同時他也極爲佩服李靖的心胸,蒙受如此冤屈,竟然一句話也不分辨,一般人是做不到的。

李牧趕緊打聽細情,這才知道事情的原委。

御史大夫蕭瑀,出生於後樑帝王之家,高祖父是南朝梁武帝蕭衍,父親名巋,是後梁明帝,蕭瑀九歲那年,被封爲新安郡王,後隋朝建立,後梁歸附。開皇七年,蕭瑀隨兄長蕭琮入隋,他的姐姐就是蕭皇后,隋煬帝是他的姐夫。

蕭瑀可以說是在隋煬帝的眼前長大,標準的皇親國戚。但他不是一個紈絝子弟,非常有才幹。在隋煬帝時,他就身居高位。但或許是跟出身和與皇帝的關係使然,蕭瑀的脾氣非常剛烈執拗,而且對帝王也缺少尊重,經常聊着事情就吵了起來。所以在隋煬帝時,他就經常被貶官,被貶了,他也從不求饒。等什麼時候皇帝的氣消了,又想起來他,就又起用了。

也多虧了經常貶官的福,隋煬帝被困江都之時,正好趕上他被貶爲河池太守,僥倖逃過一劫。隨即天下大亂,大家都在逐鹿中原,也沒人管他,蕭瑀想救姐姐蕭皇后,也沒有那個能力。平安無事待了好幾年,直到李世民帶兵進攻薛舉時候,路過河池,蕭瑀和妻子獨孤氏設家宴款待,纔有了後來投奔大唐之事。

要說這人投胎確實是一個技術活,蕭瑀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他出身後樑皇族,出生就是皇子。後來國家滅亡,他姐姐嫁給了隋煬帝,他搖身一變成爲國舅了。等到隋滅唐興,他還是貴戚。因爲他的妻子是隋文帝皇后獨孤氏的孃家侄女,而李淵是獨孤氏的親外甥,李淵與蕭瑀之妻是姑舅表兄妹,倆人在隋朝同殿爲臣時,相交莫逆。輪到李淵當皇帝了,自然想起了好友蕭瑀,李世民攻打薛舉路過河池,李績特意寫了封信邀請他入朝爲官。

蕭瑀自是無不應允,李淵也非常善待他,等他到了長安,立刻授蕭瑀爲光祿大夫,封宋國公,拜爲民部尚書,也就是唐儉的前任。

照此來說,蕭瑀應當是李淵的鐵桿。玄武門之變後,理應遭到打壓纔是。但是沒有,李淵在位時的宰相,只有蕭瑀一人保留了下來。原因是蕭瑀是當時的幾位重臣中,唯一一個提出立賢不立嫡的人。當時李世民與李建成爭奪皇位進入了白熱化,朝中重臣要麼是支持李建成,要麼不表態,唯有蕭瑀一人明確支持李世民,還因此受到了李淵的訓斥。

等到了李世民當了皇帝,自然要報答這份恩情,特進蕭瑀爲尚書左僕射。還作詩送給他,就是那首許多人不知名字,但是都聽過的:“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勇夫安知義,智者必懷仁。”

命好,眼光好,位極人臣,說的就是蕭瑀了。要是放在小說裡,這就是妥妥的主角模板。但也不知是命太好了,還是覺得自己資歷太深有恃無恐了,已經到了李世民當皇帝的時候,蕭瑀作死的毛病還是沒改了。

李世民剛封他爲尚書左僕射不久,一次朝議,蕭瑀與一位大臣吵了起來,李世民都喝止不住。氣得李世民當場罷了倆人的官職爵位,讓倆人閉門思過。

另一個官員倒是老實思過了,但蕭瑀覺得憋屈竟然一病不起,李世民無奈,只好派人去安慰,勉勵,不久又起用了他,這事纔算解決。

現在變成御史大夫,是因爲他被人給告了。蕭瑀跟唐儉的關係好,得知唐儉要出使突厥的時候,寫了一封家書,想讓唐儉交給蕭皇后。姐弟二人從小相依爲命,感情多深自不必說,寫一封信按道理來說沒什麼問題。但壞就壞在,唐儉路過李靖大營的時候,曾逗留過一天,李靖設宴款待唐儉,席間唐儉說了此事,也不知怎麼就傳到了長安某位御史的耳朵裡。御史都是沒事找事的人,聽聞此事,匿名寫了一封奏摺,告蕭瑀私通亡隋皇后,有通敵造反之嫌。

這件事證據確鑿,李世民只好罷了他的宰相。但李世民怎麼可能相信這種鬼話,他也知道這位御史的動機,隨後就讓蕭瑀做了御史大夫,是爲了震懾,還是爲了給蕭瑀出氣就不可知了。

蕭瑀當了御史大夫,卻沒有公報私仇。因爲他把這仇記在了李靖身上,覺得是李靖泄了密。趕在李靖大軍還朝,最風光的時候,他上奏本告李靖治軍不嚴,純粹是爲了給李靖添堵,讓他難受。

正巧李世民不知如何封賞李靖,擔憂他功高蓋主,時機剛剛好。李世民藉此機會訓斥了李靖,又免去了封賞的難題。李靖心知肚明,故此才一言未發,回家就閉門謝客了。

長安城中對此議論紛紛,支持哪一方的都有,只不過都不敢拿在明面上說罷了。至於程咬金、李績、房玄齡、長孫無忌這個級別的人物,更是一個表態的都沒有。帝王心思,誰敢亂猜啊,現在表態了,明天李世民又嘉獎李靖了,豈不是兩面不討好麼?

第163章 大智若愚第436章 虎媽貓爸第585章 科舉改制第707章 金樽共汝飲第987章 諫言第715章 交易市場第496章 露出馬腳第549章 教育之道第505章 各有歸處第142章 賀禮第878章 早做打算第599章 金榜題名時第907章 參觀第651章 神秘女子第740章 新人新戲第59章 氣煞我也!第472章 天機不可泄露第978章 七姓靺鞨第24章 再遇難題第931章 補償方案第33章 病結所在第993章 着手報復第311章 改革教坊司的野心第291章 內功無用論第956章 突厥內遷第235章 員工福利第889章 能者多勞第1200章 絕境勸降第397章 操練起來!第344章 日程滿滿第144章 家事第107章 詩中鬼才第668章 破城限免總結!第1198章 託付第157章 削鐵如泥(“頑主小王”打賞加更)第296章 練兵的門道第663章 不義之危第665章 倒打一耙第895章 東廠行第478章 天下門派出我輩第124章 這個學生教不了!第978章 七姓靺鞨第367章 說幹就幹!第140章 又硬又慫第74章 怒髮衝冠第167章 拜師第631章 一籌莫展第603章 找上門來第910章 科學實驗第904章 把事情搞大第487章 皆大歡喜第461章 有客到!第575章 系統升級第164章 豎起一杆任賢旗第775章 往日仇怨第27章 堯舜之辯第142章 皇后妙計第97章 替父出頭第408章 人格魅力第370章 要了親命了!第979章 大鍊鋼第488章 來點新鮮第681章 一人我飲酒醉第397章 操練起來!第995章 皇帝召見第886章 辦學計劃第627章 毒藥第131章 簡在帝心(打賞加更)第505章 各有歸處第146章 假面第1201章 死生第24章 兩件事第1015章 火燒連營第396章 用你的錢辦你的事第414章 得領悟啊!第310章 馬球新規第64章 懵圈第813章 出發第429章 籌碼貨幣第559章 招婿計劃第807章 將欲行第1199章 援兵第996章 突如其來第196章 寒夜第21章 適度擴張第792章 下鄉第673章 賭一個變數!第593章 李尋歡是誰?第240章 見識超凡第300章 趙氏兄弟第383章 兩日間第135章 脾氣!第237章 有刺客!第45章 去而復返第190章 無理辯三分第822章 天意助人第304章 招攬第741章 牡丹亭第957章 遷徙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