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1章 半渡而擊

“過河……”衆人一陣哀鳴,只好咬牙堅持,催促部下上馬過河。

這個時節,正是河水高漲之際,塔姆河水位甚高,水流更是湍急。戰馬必須十分小心的泅渡,才能游到對岸,過河的速度自然極慢。

足足折騰了兩個時辰,太陽已經高懸半空,才堪堪過來一半人馬。那些將士一過河,便從馬背上翻下來,躺在地上倒頭就睡,怎麼也拽不起來。

前軍過河良久,同娥也過了河,雖然已經連續奔馳了幾天,但同娥的精神狀態依然很好,他騎在馬上看着滿地橫七豎八的部衆,不由嘆氣道:“真是一代不如一代,想我幼年時,追隨達頭可汗一口氣跑出六百里,也沒這副熊樣。”

那些貴族此刻疲累欲死,心想達頭可汗當年也不光鮮吧,不也是輸了仗向西逃竄麼?奔逃的時候,跑得快又有什麼值得可說的?強撐着奉承了兩句,便紛紛下馬歇息,想要趕緊補個覺。可沒人能睡得着……這感覺就像是餓,最餓的時候沒吃飯,等到飯來了,也不想吃了。終於來得及喘口氣兒,疲憊感便尋涌而至,忍不住渾身肉疼!

但也有意外的收穫,受了這麼一圈兒折騰,每個人心裡都憋了一股火。咱們打不過你那奇怪的火器,還打不過人麼?等老子到了你的定襄城下,不管付出多大代價,一定要把城給拿下來。

這些年,突厥人跟定襄來往密切,他們可是知道,定襄城的繁華,那是兩個龜茲都比不了的。尤其是大唐人搞得那個叫土豆的東西,好吃的很,而且產量高,如果有了土豆,突厥的振興纔是真正指日可待呢。

同娥看看周圍人等,雖然一個個垂頭喪氣,但目光中憤懣堆積,心中暗暗欣慰,雖說一代不如一代,但這長生天的兒女,就是草原上的狼,斷然是不會被打倒的。

同娥心說,‘我得給他們提提氣。’想到這,他便放聲大笑起來:“哈哈哈哈!”

周圍的突厥貴族們,冷不丁聽到夜梟般的狂笑聲,所有人着實嚇了一跳。還沒來得及下馬的,竟一屁股從馬背上摔了下來。

“這他媽誰在鬼笑!”掉在地上的人火冒三丈,滿世界尋找那肇事的禍魁,忽然看見大笑的是同娥,登時尷尬不已。

“大汗這功力,實在是高深無比……”那人立馬醒悟過來,趕緊話鋒一轉道:“如此極速行軍之後,竟然還能有這樣的精氣神,笑聲如雷,一下就把俺震下馬來!”他也是本事人,都被摔暈了,滿嘴胡柴還能拍出馬屁來。

同娥被拍得老臉發燙,表面依然雲淡風輕。

“不知大汗方纔因何發笑?”讓那人這一攪合,衆貴族這纔想起他們捧哏的天職。

“咳咳……”同娥也被攪合的險些忘了詞,咳嗽幾聲纔想起要說的話,便神情一振,擡起了馬鞭。

衆貴族趕緊全都趕緊側頭捂臉……才發現他不是要打人,而是指着河對岸。

“本汗是是笑那李牧也不過如此,”同娥做足了指點江山的姿態,這纔不緊不慢道:“他不過是虛張聲勢,仗着奇怪的火器逞英雄,你看他怎地不敢出城追擊?若真的敢與咱們硬碰硬來一場,也不枉男兒大丈夫,如此慫包,本汗真是羞恥與之爲敵。”

“大汗,咱們一路上攢下的所有僕從,可都折在龜茲城了。還有那八千女眷,哎呦……”貴族們心疼到了極點!

“哎,那些僕從軍隊,本就是消耗品,全耗光了又如何。”同娥卻不以爲然道:“至於那些女眷,哼,定襄城有更好的,什麼樣的美人,能比得過唐女?破城之後,大索三日,誰搶的就是誰的!”

說着他看看已經過河、正在過河和未及過河的大軍道:“這纔是咱們的根本,根本未傷,再來過就是!”說着他一邊攏着鬍鬚,一邊自信滿滿的環視衆人道:“你們記住,咱們是長生天的子民,草原是咱們的地盤,不是他們唐人的!”

“還是大汗境界高啊!!”衆貴族如醍醐灌頂,紛紛大唱讚歌道:“我等拍馬不及啊!”

“是啊,是啊,我等必須在大汗的英明領導下,才能重現先祖之光輝,奪回我們的河套啊!”

“一定要血洗定襄城,再揮軍南下,直取長安城!”

衆貴族諛詞如潮,卻見同娥忽然面色大變,整個人僵在那裡,手裡赫然又一把揪下來的鬍鬚……

見同娥又不動如山,衆貴族不明所以,但看到他手中的鬍鬚,隱隱生出不祥的預感。

“怎麼了?”

“發生什麼事情了?”

一衆貴族趕忙從地上爬起來,不明所以的四下張望,但周圍許多馬匹,擋住了他們的視線,也沒看到什麼異常。大軍正在渡河,場面嘈雜無比,也聽不到什麼異常。

只見同娥牙關咯咯作響,擡手指着北面,手中的馬鞭掉到地上都無所覺。他喉頭抖動幾下,終於艱難擠出幾個字來:“這裡怎麼會有騎兵?”

一干人等等人趕忙爬上馬背,這下視線沒有阻擋,便赫然發現,遠處一支騎兵大軍,正呈扇面向他們包圍過來,雙方距離不過數裡,已經可以清晰看到對方的旗幟!

尤其是那面兩丈高的中軍大旗,杏黃色的旗面在風中獵獵招展,上頭一個張牙舞爪的‘李’字,被蛟龍紋樣環繞着,很明顯來人是李姓皇族,而且是郡王之尊!在這篇草原上,能用這面旗的,唯有定襄城那位戰功赫赫的河間郡王李孝恭!

想當年,這位郡王攻略江南,所立下的軍功,只比當今皇帝李世民少一線,就連如今的軍神李靖,也不過是他帳下一員將罷了。

大唐立國之後,這位郡王爺放下手中兵權,也疏於武事,成了一個人人眼中的閒散王爺。他的肚子也變大了,行事也乖張了,再無當年征戰時候的氣度了。

猛虎收起了爪牙,便讓世間愚昧之人認爲,他已經是一隻病貓了。

但,猛將就是猛將。金子再黯淡,也不會變成石頭。猛虎下山,百獸俯首。只見軍陣之前,李孝恭手持長槍,氣勢如虎,氣勢如龍!哪有一絲在長安時紈絝不經的樣子?

“這是定襄的唐軍?”突厥貴族們亡魂皆冒,失聲驚呼起來:“他怎麼會在這兒?!”

“還愣着幹什麼!”同娥回頭看了眼仍在渡河的大部,高聲喝道:“都趕緊起來迎敵!不要讓唐軍半渡而擊!”

衆人這才如夢方醒,趕緊抓起身邊的武器,也不管是不是自己的甲冑了,都往身上套。一時間,原本混亂的局面,更加混亂了。

而此時,唐軍已經殺來,不足二里了!

殺來的唐軍,正是李孝恭所率的定襄都護府的主力!三萬精銳騎兵!

在來的這一路上,李牧和隨軍的將領們,便在爲這一天謀劃着。他們之所以一直行軍緩慢,其實是在謀劃,李牧知道,自己沒有時間跟突厥人耗下去,不止糧草供應不允許,國內的情況也不允許,現在李世民領軍在外,他又調動了剩下幾乎全部的軍隊,大唐國內成規模的建制,只剩下了江南侯君集領的兩萬人,如此內部空虛的情況,如果真的有人揭竿而起,一時之間都找不到平叛的人。

他必須速戰速決,但突厥人有十五萬之巨,又都是騎兵,來如風去如風,如何速戰?

機會有時候是等來的,但更多的是主動創造出來的。李牧自然不會靠天吃飯,他要主動創造出這個機會來。他知道龜茲被圍困,一個計劃在他腦海中慢慢形成,第一步,便是放飛了那批信鴿!

在突厥和守軍看來,那批信鴿的作用,無非就是給守城方提氣而已,告知援軍何時抵達。又或者多一層意思,達到迷惑突厥人之效。但實際上,這一批信鴿的真正作用,是在誘導。誘導突厥人,讓他們相信,唐軍謹慎,只出了八千騎兵,而他們的大部,仍然未動!

然而真實的情況是,定襄城除了三千守軍之外,八千‘救援’的騎兵之外,剩下的所有主力,都從定襄城的東邊,渡過了塔姆河,在北面繞了一個大圈!

因爲在見識過李牧的虎尊炮之後,李孝恭便斷定,面對如此不講道理的火器,突厥人一定會惜命,他們一定不敢冒險硬拼,必然會選擇繞河躲避哨探,直取定襄城。

如果同娥知道李孝恭是這麼想的,一定高呼內行,倆人的想法一樣,豈不是英雄所見略同?

李孝恭一面繞,一面在河對岸放哨探,只要看到了突厥人的行蹤,哨探就會點燃一種用草原上蒲葦製作的秘製香料,這種香料人是聞不到的,但經過常年訓練的狗卻可以聞到。李孝恭帶着騎兵,比同娥早一日抵達這段流域,今早獵犬嘶鳴,李孝恭便知道,突厥人到了!得知這個消息,李孝恭登時驚出一身冷汗,本來按估計,突厥人最快也得再過一夜才能到這裡,結果他們竟然提前了半天,如果唐軍不是早半日行軍,差點就要被他們趕在前頭。如果突厥人都渡河了,這個計劃也就宣告失敗。就像同娥想的那樣,草原是突厥人的天下,騎兵硬碰硬作戰,唐軍要多出三成的人,才能戰勝突厥人。面對十五萬騎兵,李孝恭這點人,只能淪爲被驅趕的獵物,斷無半點取勝可能!

還好!天意屬唐,還是唐軍先到了。並且休息了一天,吃飽喝足!

他悄悄派出幾個身形矮小的哨探,蹲在河邊草叢裡等着,就等突厥人渡河一半的時候,驟然發動攻擊。

雖然,他的人馬遠遠少於突厥人。但打仗,從來都不是比人數的,否則還打什麼,直接互報家門,我人比你多,你束手就擒就得了唄?

這樣的戰鬥,簡直不要太爽!

二里、一里、李孝恭振臂一呼:“箭!”

“風!風!風!”

弓箭手們個個高呼,箭隨風勢,呼嘯而去,還沒來得及上馬的突厥人,頓時中箭哀嚎了起來。他們想把箭拔下來,卻發現無恥的唐人,竟然把箭都做成了倒刺,拔一下便是一個大血窟窿,哀嚎之聲更大了。

……

當唐軍出現時,突厥人全都驚呆了……

要知道,此處距離定襄,怕不是有五百里以上。他們不在城裡守着,等我們過去,怎麼還率先出擊了?

打仗沒有這麼打的吧,唐軍不想要定襄城了?

“快頂住,不要讓他們半渡擊之!”

突厥貴族們聲嘶力竭地喊,他們都不是傻子,心裡明白,被唐軍衝破前軍,大軍就徹底完了!情況萬分緊急,突厥人終於爆發出了藏在血脈中的悍勇之氣,不分尊卑,紛紛上馬,迎敵而上!

只是此刻,他們的狀況實在糟糕到了極點,大軍超強度行軍,人困馬乏到了極點,好些人臥在草中、鼾聲如雷,動靜再大也喚不起來。醒着的人也不好過,全身乏力還在其次,關鍵是一直逃命,沒有重整,就像無頭蒼蠅一樣擠成一團,陡然發現敵軍來襲,兵找不到將、將找不到兵不說,甚至連兵器戰馬都找不到!

結果,已經過河了三萬人,倉促間,只有一兩千人找到戰馬兵器,跟着衆貴族迎敵。

唐軍轉眼殺到,弓箭越過他們的頭頂,傾瀉到突厥陣營中,雖然唐軍的弓箭手,不如從小抱着弓箭長大的突厥人,但此時也用不着怎麼瞄準,隨便射反而可能更準,因爲滿地都是突厥人。漫天的弓箭,遮蔽了天空,鼾聲如雷的突厥人,半點意識也無,就像被朔風摧殘過的蒲草一般,一茬茬倒在地上!

突厥人全都嚇呆了,他們哪吃過這樣的虧?衝在前頭的兩千多人,一個照面就折損過半,人仰馬翻,死傷遍地……

緊接着,又是一輪齊射,這下好了,剩下的也全都了賬……

突厥貴族們,悚然發現自己成了第一線,眼前就是逼近到幾十步內的唐軍!

當唐軍再次舉起火槍弩弓,貴族們上下亡魂皆冒,那點血勇之/u0001瞬間就跟着冷汗蒸發無影,一個個腦海裡只剩下一個字——逃!

第1020章 找到了!第450章 結盟第469章 透露消息第646章 戰前準備第387章 陰損壞第357章 終相見第116章 相請不如偶遇(爲第三個盟主“你找不到我的喲”加更)第150章 錢能通神第163章 大智若愚第142章 賀禮第521章 誤導第805章 抗旨拒婚第975章 定海印第998章 戰前準備第311章 改革教坊司的野心第562章 一物降一物第655章 長生天作證!第883章 命運的相遇第127章 曲轅犁與印刷術(2)第920章 連鎖第924章 佛光普照第626章 感懷第323章 兩頭堵第332章 平衡守則第46章 初見李淳風第39章 出來吧!四則運算!第548章 鋒芒畢露第924章 佛光普照第117章 君生我已老第174章 明眼人第42章 戲精第226章 旺仔小饅頭第623章 躲桃花第139章 舌戰(2)第365章 拉下水第714章 挖個坑第274章 吵吵鬧鬧第499章 乘風歸去?第562章 一物降一物第651章 神秘女子第469章 透露消息第565章 女官身第934章 大航海之始第496章 露出馬腳第688章 君臣再相見第106章 不得不做第933章 沒有中間商第268章 精準定位第165章 勞心費力第708章 離去第358章 再生事端第1197章 神兵天降第284章 修仙之人第768章 交鋒第862章 夾心餅第98章 酒坊試釀第856章 一丘之貉第361章 話不投機第165章 勞心費力第276章 奏摺第150章 大唐日報第23章 良人難覓第28章 蒸餾設備第892章 步入正軌第795章 新爹焦慮症第568章 革新之始第472章 天機不可泄露第389章 小和尚第455章 來者不善第736章 身份漸明第140章 痛罵第704章 畫地爲牢第726章 強者的責任第770章 開府第770章 開府第49章 鏖戰第661章 黃袍加身歡迎“整點紅包”進來的讀者朋友們!第119章 聖旨到(1900均訂加更)第142章 皇后妙計第796章 侯府招人啦!第658章 不愛但不能無義第756章 臨行準備第312章 內務府第950章 坦言第456章 霸氣側漏第183章 做局第17章 指點迷津第745章 忽悠玄奘第729章 新線索第84章 宮中隱相第97章 替父出頭第951章 微服私訪第163章 大智若愚第897章 福地藍田第999章 投其所好第972章 一夜暴富第1010章 戰略撤退第526章 帝后夜談第430章 欺君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