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2章 石見銀礦

夜裡,海浪聲漸歇,白天狂暴的海浪,夜裡溫順的如同綿陽一樣,月亮懸掛在空中,倒映在海面上,有一種靜謐的美。

一休和利兵衛相對而坐。

倆人面前的海灘上,擺着一些吃食。有來自灞上酒坊的三杯倒,有程府出品的牛肉乾,還有劉三勺爲李牧特意準備的,用鯨魚肉製作成的下酒零食……不是什麼大餐佳餚,但對於利兵衛來說,已經是人間仙境般了。

一休看着狼吞虎嚥的利兵衛,腦袋裡回想的都是,他只有幾歲的時候,利兵衛帶着他輾轉逃命,拼死保護他的場景。當初的利兵衛,是很健壯的武士,但是現在,他已經如同一個老人一般了,骨瘦如柴,兩鬢斑白。

沉默了很久,一休道:“這兩年,我受益良多,學到了很多東西。中原天地廣闊,是咱們倭國的人難以想象的。我不想這輩子都留在倭國,我想在更廣闊的天地生活,救出了父親,我會帶他去大唐,利兵衛叔叔,你也隨我們一起去吧。”

利兵衛沉默不語,只是無聲地咀嚼着。熟悉他性格的一休知道,這是利兵衛表達反對的方式。

“我不想做天皇。”一休堅定地說道:“利兵衛叔叔,到了大唐,我才知道什麼叫井底之蛙。咱們倭國,便是井底,我們都是井底的癩蛤蟆。大唐疆土,何其遼闊,僅僅一個府,就比咱們倭國整個國家都要大。整個國家,怕不是得有倭國數十倍大了。但統治這樣遼闊疆土的人,只稱自己爲天子——但在咱們倭國,卻不自量力的自稱天皇,這不可笑嗎?”

利兵衛不吭聲,但是鼻息已經粗重了起來。他是一個愛國者,對倭國有死忠。聽一休這個未來的繼承人,編排起自己的祖國來,他如何能夠聽得慣?若不是對他父子仍有忠心,早就爆發了。

“大唐人傑地靈,無論是文化,技術,還是禮樂,都遠超倭國……”

利兵衛終於忍不住想要開口,但是被一休打斷了:“利兵衛叔叔,你不要覺得,我是在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事實就是如此!你看看咱們倭國,什麼不是學人家的?咱們是追不上的!也否認不了的!”

“還有、”一休望向不遠處篝火旁的李牧,壓低了聲音,道;“我的恩師,生而知之。我自詡聰明,但是在恩師面前,沒有半點秘密,我想什麼,做什麼,他都能料到,沒有一樣,是我能超過他的——”

“這怎麼可能?”利兵衛看着一休長大,見識過一休身上種種神奇之處,他以爲一休這個孩子,一定是未來世上最聰明的人,但一休卻告訴他,這世上有生而知之的人,難道他是神仙?

一休重重點頭,道:“我會順着恩師的路,一路走下去,至死方休。”

利兵衛沉默良久,嘆息了一聲,又灌了一口酒。他知道一休的意志力有多頑強,他既然這麼說了,自己怕是改變不了他的想法了。

一休繼續說道:“利兵衛叔叔,你當我就不愛自己的國家麼?你知道麼?這次出海之前,我問過恩師,他是否想要征伐倭國,你猜恩師怎麼說?”

利兵衛譏諷一笑,道:“他當然是冠冕堂皇的說了一通騙你了?難道不是?”

一休苦笑一聲,道:“若如此,還好了。恩師是這樣回答我的,倭國,有如雞肋。”

“雞肋?”利兵衛讀書少,聽不懂這種繞彎的比喻,一休只好解釋,道:“所謂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也。他從來沒有把倭國放在眼裡過,在他的心裡,倭國或許連新羅,百濟都不如。”

利兵衛勃然大怒:“他怎能把我們跟新羅百濟相比?百濟還好些,但新羅國力孱弱,如何是咱們的對手?”

一休笑了,苦笑:“利兵衛叔叔,看吧,你也清楚,倭國也就只能和新羅,百濟這樣的國家比較了。”他指着海面上的艦隊,對利兵衛道:“別的不說,你看看這個艦隊,倭國也好,百濟也罷,哪個國家是它的對手?”

利兵衛沉默了,他雖然不懂海戰,但是大小他看得出來,一艘長安號,就足以剿滅倭國的水軍了,如果能稱之爲水軍的話。

“我們,竟然是連當做大唐的敵人的資格都沒有。”

一休的一字一句,都戳中了利兵衛的內心。他不是不清楚,而是一直不敢面對。

“明日,我們將啓程北上,恩師的意思,要在本州島找一個礦脈。”

“礦脈?”利兵衛足跡遍佈倭國,但他也不知道,倭國哪兒有礦脈。倭國一直是一個資源貧瘠的地方,即便是有,蘇我蝦夷如何肯讓,多半會打起來。

一休笑道;“蘇我蝦夷也就在咱們倭國橫行霸道,面對我的恩師,他這點道行根本不夠看,他如果聰明些,最好躲着別出來,如果出來了,恩師順帶手就把他給收拾了。”利兵衛終於發現,一休奇怪的地方在哪兒了,他對李牧有着近乎盲目的崇拜,根本不管這件事,到底能不能行得通。

利兵衛決定不再勸了,他知道自己勸了也沒用。還是先跟在一休身邊,看看事情會怎麼發展,伺機而動吧。

“生命太短暫了,短暫到,哪怕窮盡一生,怕也無法看到整個天下的全貌,既如此,只好分秒必爭。功名利祿,都是過眼雲煙,能真正給後人留下點什麼,纔是最重要的。”

利兵衛聽得稀裡糊塗的,懵道:“一休,你想給後人留下什麼?”

一休笑了笑,指了指自己的腦袋,道:“科學,說了你也不懂。我已經跟恩師說過,明天出發的時候,他會把島上的人,都帶去,但是到下一個補給點,就得下船。”

利兵衛感激涕零道:“這樣就已經很好了,能上岸就已經很好了。”

雖然上了岸,大家很可能還是一個死。但至少比在島上困死,餓死好吧?再說,這是大唐的艦隊,完全沒有義務去救他們。

……

李牧連夜讓石匠,準備好了石板,把刻好了字的石板,埋在了一處隱秘的地方。做完了這件事,便只剩下淡水的補給了。

其實不補給也沒什麼事兒,船隊預留的淡水,足夠所需的了。爲了以防萬一麼,還是多準備一些,也方便空船在海上重力不夠,抵擋不了海浪。

李牧耽擱不起,他有更重要的事要做,他要找到傳說中的石見銀礦。

爲何說是傳說中的呢?因爲李牧知道這個地方,聽過他的名聲,但是兩輩子,他都不知道這地方在哪兒。

這輩子就不必說了,他頭一次來倭國。而上輩子,他出生的時代,石見銀礦以及封山了。他也沒有親眼見識過,石見銀礦的輝煌。

可關於石見銀礦的傳說,他是聽過不少的。石見銀礦位於倭國本州島,島根縣。該礦牀發現於十六世紀,是十七八世紀世界上代表性銀礦牀之一,到石見銀礦上世紀20年代閉坑,開採了400多年,從日本戰國時代後期到江戶時代前期都是日最大的銀礦山。17世紀,這裡的銀產量佔世界銀總產量的三分之一,儲量可見一斑。

石見銀礦最重要的特點便是,它非常容易開採。不需要什麼後世纔有的化工手段,直接原始的熔鍊手段即可。石見銀礦的巨大儲量,可以非常迅速地緩解,大唐卻銀的窘境。

如果李泰在會寧那邊也一切順利,會寧和石見銀礦就會成爲一裡一外,遙相呼應的兩個巨大銀礦。這兩個大銀礦的儲量,足以支撐李牧籌謀已久的貨幣改革,讓大唐的流通貨幣,從銅變成銀。

但是兩輩子,他也沒去過根島縣,他找不到這個地方啊。他雖然能畫出來世界地圖,但是具體哪個地名在哪兒,他上哪兒知道去。而且還有一個最大的問題,那就是,古今地名未必一樣,他就算是想打聽,也沒地方打聽去?難道逢人就問,聽說你們倭國有一個銀礦儲量不菲,你告訴我在哪兒,我去挖?

這顯然不合邏輯,但是大海無邊無垠,倭國雖然國土面積不大,但是狹長,又多是山地,想要找到卻也是難上加難。

更難的是,這玩意沒法說。白銀太敏感了,不管怎麼問,都顯得有些不懷好意。

李牧率領艦隊沿着本州島行進了十天,還是沒能找到與傳聞中相符合的地點,不由就有些煩躁了起來。而他行進的這十天,有一支龐大艦隊出現在本州島海岸的消息,已經都傳到了倭國所有權貴的耳朵裡。

其中自然包括蘇我蝦夷。

蘇我蝦夷不是傻子,利兵衛都能想到的事情,他當然也能想得到。如此龐大的艦隊,不可能是新羅或者百濟的,他們的國力,養不起這麼龐大的艦隊,倭國的鄰居,就只有這幾個國家,排除了兩個之後,剩下的一個,有沒有可能也都是它了。

這十天,謀士出入他的府邸,提供了各種各樣的意見。但蘇我蝦夷並不滿意,因爲這些謀士的意見,無外乎兩種。一種叫做瞎眼,一種叫做跪舔。

瞎眼,顧名思義,就是隻當自己眼睛瞎了,看不到大唐這麼龐大的艦隊在近海晃悠,你們愛幹嘛幹嘛,我只當不知道。跪舔,與之相反,主動接觸大唐艦隊,看他們有什麼需要,儘量滿足就是。

但是這兩個主意,都不是蘇我蝦夷想要的,他想出了一個他的謀士想都不敢想的解決辦法。

他想知道,大唐的艦隊此行的目的是什麼。然後根據他們的目的,設計一個陷阱,把這些唐人都弄死。唐人死了,這一支龐大的艦隊,可就是他蘇我蝦夷的了!

沒人比蘇我蝦夷更知道,在倭國,擁有這麼強大的艦隊意味着什麼。

意味着不可超越,如果有這強大的艦隊撐腰,蘇我氏至少可保三代無憂。

至於會引起大唐的報復?

蘇我蝦夷不在乎,他的膽子大的很,但他能混到今天的地步,也不光是靠膽子大而已。

他斷定,如此龐大的艦隊,即便是大唐,也養不起許多。如果這個艦隊被自己吃掉了,那麼短時間內,大唐應該也可能再派出這麼大的艦隊來攻打倭國了。

即便攻打又如何?那時自己不也有一支艦隊麼?大不了兩敗俱傷,傷的都是你大唐的筋骨,即便自己的如意算盤沒打明白,那也沒關係,名義上不是有天皇麼?蘇我氏又沒有損失。

但是這個念頭,他不敢說出來,因爲,就算他不畏懼大唐,可是他手底下的其他人,可是畏懼大唐如虎。如果只是單純的畏懼,還好辦。這些人骨子裡對大唐的嚮往,更甚於對大唐的畏懼。如果他把心裡話說出來,他不敢保證,這些鼠目寸光的傢伙,會爲了討好大唐背叛他。

倒也不是怕背叛,只是這個風險沒有必要。

蘇我蝦夷派出了手底下所有的武士,去在大唐艦隊登陸過的地方,終於瞭解到,原來大唐的水師,是在尋找一個礦脈。和利兵衛下意識的想法一樣,蘇我蝦夷也想不出倭國有什麼礦藏,是值得大唐如此興師動衆的。

但越是這樣,不就說明,大唐此行圖謀甚大麼?蘇我蝦夷的心思又改了,他不但要知道大唐大費周章也想得到的礦脈的消息,同時,艦隊他也想要了。

漸漸地,一個接近完美的計劃,在他腦海中形成了。

他決定不眼瞎,先從一隻舔狗做起。

蘇我蝦夷磨好了墨,沉吟了一會兒,刷刷點點寫下了一封信。叫來心腹武士,吩咐道:“一定要把這封信,親手交給大唐艦隊最大的那艘船上的人,有任何迴應,立刻快馬加鞭報我。”

心腹武士領命而去,蘇我蝦夷找到了倭國沿海的地圖。這份地圖與李牧的地圖相比,比例多有錯誤。但是每一個地方的每一個地名,都能在這張圖上顯現出來。

他拿起筆,在圖上劃了一條線,在線的末尾處,畫了一個標記。

就是這兒了!

第135章 脾氣!限免總結!第48章 大宗師第31章 定價幾何第636章 兩害取其輕第570章 邀功請賞第623章 躲桃花第222章 人之常情第487章 皆大歡喜第544章 敗家犯法?第100章 酒動長安第926章 白鹿雅集第514章 任人唯親第995章 皇帝召見第920章 連鎖第283章 竹籃打水第133章 告祭太廟第257章 男人的尊嚴不容侵犯第245章 實用爲先第576章 一統江湖第593章 李尋歡是誰?第1198章 託付第208章 辟邪劍法(“頑主小王”打賞加更)第463章 遠來的商隊第304章 招攬第106章 不得不做第576章 一統江湖第878章 早做打算第892章 步入正軌第134章 加冠入籍第266章 產品發佈會(恭賀“搶你的棒棒糖”榮升盟主!)第509章 畢業證第907章 參觀第478章 天下門派出我輩第252章 更待何時?第691章 重逢第704章 畫地爲牢第284章 修仙之人第496章 露出馬腳第120章 分別第39章 出來吧!四則運算!第400章 達成一致第101章 實力不允許低調(月票加更)第891章 一切從口號開始!第77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月票加更)第671章 李牧的謀求第996章 突如其來第247章 驚世駭俗第948章 滿載而歸第691章 重逢第1190章 死戰第759章 穿越者的責任第90章 堵不如疏第819章 欺上瞞下第148章 賺錢之道第707章 金樽共汝飲第240章 見識超凡第332章 平衡守則第551章 過目不忘第857章 庶子之殤春節快樂!(過年七天樂活動公告)第368章 隔牆有耳第627章 毒藥第163章 牛馬第509章 畢業證第711章 綁架皇親第898章 眼見爲實第34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446章 地圓說第973章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第551章 過目不忘第932章 港口定位第133章 物是人非第613章 邀名第649章 炸第21章 適度擴張第548章 鋒芒畢露第1202章 大結局第64章 初到長安第996章 突如其來第371章 幸福的苦惱第708章 離去第343章 如此報答第617章 授官情況第83章 兇奴俏婢(2)第11章 三女聚齊第515章 送別第298章 差事第364章 大哥難當第55章 妻與妾第172章 又見瓔珞第792章 下鄉第141章 混不吝第74章 怒髮衝冠第485章 薅沒毛了!第239章 銅鏡害人第50章 密道第913章 領先一千年!第157章 削鐵如泥(“頑主小王”打賞加更)第245章 實用爲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