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4章 添亂

送走楊效歐以後,吳孝良在耐心的等待,這幾日會有來自綏東的貨船隊,經過大海戰之後,日本在黃海東海暫時性的喪失了制海權,所以藉此機會,綏東會運送來一大批興建工廠所急需的物資以及機器。

興建工廠本來需要至少十年左右的佈局時間,但事態的發展根本沒留給吳孝良太多時間,剛剛打下的山東轉瞬間就要成了中日一戰的主戰場,雨後春筍般拔地而起的煙囪剛剛建好,就要被炸燬,這裡恐怕很快就要成爲日本人的天下了。

據可靠情報,日本自大艦隊幾乎全軍覆沒以後,立即調撥艦隻重新組建了一支特遣艦隊,並從本土抽調了超過5個常備師團,同時大量的預備役也被轉爲現役,各種軍用物資以及武器裝備堆滿了瀨戶內海沿岸的各大港口。日本對此戰已經勢在必得,國內三個月滅亡支那的口號甚囂塵上。

主流的輿論紛紛認爲這次慘敗不過是支那人走了狗屎運,只要皇國海陸軍集中一戰,定會一雪前恥。民間輿論雖如此,可日本政府顯然並那麼樂觀,種種跡象都表明他們在進行着各種周密的安排和準備,渡過黃河的戰役隨時都可能會打響。山東早晚會被打成一鍋粥,而位於中原腹地的河南恐怕亦不能倖免。

所以吳孝良的目光轉向了陝西,甘肅一帶。但這這兩個省也不太平,尤其是陝西各種勢力錯綜複雜,有近年才異軍突起的西北軍新秀楊虎城,有東北軍的殘餘張學良,還有剛剛結束了大逃亡的癡肥。蔣中正一再以國民黨中央軍事委員會的名義對陝西省內的各軍閥施壓,責令其從速剿共。

事實上,即便蔣中正不敦促,楊虎城亦不能容許有不穩定因素在自己的轄區內搗亂,況且癡肥在站穩了腳跟之後一再向陝西的核心地帶進行滲透和顛覆,僅僅這個月就有超過千人的隊伍成建制的反水投敵。

這讓楊虎城大光其火,立即調兵對陝北數地進行圍剿重點圍剿,豈料幾戰皆敗,甚至有的部隊上了戰場就立即宣佈易幟起義。幾次下來把他弄的焦頭爛額。最後不得已才收縮兵力,拉開了架勢準備與之談判。就這樣打打談談一直也沒個結果,直到張學良帶着東北軍挺近潼關以後,楊虎城的危機意識更加強烈,奈何自身坐穩陝西省主席的位置得了吳孝良的大力支持,各種勢力又在陝西犬牙交錯,是以只有默默承受。

但張學良的到來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增加了國軍在陝西的軍事力量,癡肥的騷擾攻勢也收斂了不少,雙方就這麼不上不下的僵持起來。

直到大海戰以山東軍的大獲全勝結束,吳孝良突然宣佈魯豫兩省工商學各界將悉數搬遷往甘陝,並聲言中日戰爭將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不是在一兩年內能夠見分曉的戰爭。所以,山東軍極力呼籲黃河沿岸陝魯豫三省積極的進行備戰,各地人民財產盡最快速度全部遷往甘陝。

汽笛聲隨着海風飄進港口,吳孝良裹緊了身上的厚尼軍裝,遠處海霧中隱約可見一艘艘的貨船已經排在了外海隨時準備進入港口卸貨。

出於保密考慮,這些東西是以糧食的名義發來,山東軍的特工遍佈日戰區,同樣日本的間諜也遍佈在山東河南以及陝西各地,甚至連軍政府中也很有可能被滲透了進來。這些東西可都是將來將來興建軍工工廠的保障,所以決不能增加半點風險。親自運作這批物資轉運的是孫家鈺,護航則由綏東軍親自負責。

這批物資的成功進港使得吳孝良緊懸着的一顆心鬆下了一半,出人意料的是,一路上船隊既沒有遭遇日本軍艦的襲擊,也沒有空軍的阻截,一切都順利的不可思議。

忽然省府副主席何思源一溜小跑的頂着海風跑了過來,一邊跑還一邊焦急的呼喊着,奈何海風太大,隔了十幾米便什麼都聽不清楚。秘書注意到了何思源,輕聲提醒吳孝良。

“何副主席來了,似乎有急事……”

吳孝良這纔將目光從海上收了回來,遠遠便能看到何思源一臉的焦慮與憂心忡忡,趕忙迎了上去。

“仙槎兄何以行色匆匆?”

何思源三步並作兩步,大口喘着粗氣,手在半空中虛舞着。

“學生們鬧事了,連省府都給圍了,維中你快去看看吧……”

吳孝良陡然一驚,自他主政山東以來,山東省尤其是省府濟南還沒出現過學生聚衆示威,尤其是衝擊省府這樣的事。現在撤退在即,如何又鬧了這麼一出?

隨即又一轉念,定是事出有因,有什麼突發事件刺激了這些愣頭青。

“先彆着急,慢慢說,究竟何事讓這些學生又鬧騰起來的?”

何思源一拍大腿,恨恨道:“說是省府發了黴爛的糧食,已經有數十人中毒斃命!”

“黴爛的糧食?”

這事吳孝良早就放給了何思源主導的省政府,他雖然還掛着省府主席的頭銜,但是早就不過問民政,如今出了紕漏是讓他來出動軍隊鎮壓嗎?臉色便寒了下來。

何思源見吳孝良誤會了,忙又道:“這批糧食不是咱們山東的,是南京方面發來的物資,由社會各界所募集,只是誰也沒想到是竟是些黴爛的糧食……”

吳孝良對此已經見怪不怪,南京方面對他暗地裡搞小動作已經不是一次兩次了,不過還算識大體顧大局,在中日戰爭爆發之後便沒再公然進攻山東軍控制的城市。他對何思源道:“仙槎兄你無論如何都要將學生勸回去,現在不是鬧意氣的時候,工商學各界的撤離必須急速進行。”想了一下又不補充道:“對死者家屬從厚撫卹,可以多給些錢。若是學生們還堅持鬧事……”

吳孝良的聲音驟然間變的低沉:“必要時刻你去找李澤軍,天黑之前,濟南市區必須恢復秩序……”

第59章 跋扈旅長第82章 表態第183章 四千萬軍火第232章 馬利諾夫斯基的價碼第114章 東寧攻略(五)第260章 無一命中第344章 白旗堡事件第245章 擴軍第373章 胸無激雷第364章 奸計得逞第552章 幽燕非故國(十)第445章 吳淞要塞(九)第234章 多爾濟的身世第14章 換帖結拜第84章 國會鬥毆第425章 突進司令部第99章 諾貝爾獎得主第578章 漢家四百州(五)第236章 昆都林汗的頭顱第619章 未死第121章 兵進延吉(二)第214章 轉折第155章 啓程第380章 去勢留人第440章 吳淞要塞(四)第439章 吳淞要塞(三)第61章 馬氏兄弟第151章 擊斃第465章 城下之盟(七)第148章 興凱湖之難第258章 遇伏第278章 兄弟第525章 再見(十五)第467章 城下之盟(九)第75章 西北邊防籌備處(二)第137章 日本人的條件第56章 蔡鍔入湘(三)第5章 接官廳第342章 你亂我亂第76章 西北邊防籌備處(三)第283章 再見夢中人第489章 十四萬人齊卸甲(十七)第392章 鳩佔鵲巢第108章 復仇(二)第506章 十四萬人齊卸甲(三十四)第61章 馬氏兄弟第264章 收復廟街第31章 軍校伙伕第491章 十四萬人齊卸甲(十九)第125章 海邊的鐵甲艦第165章 牛刀宰雞第109章 土匪聯軍第376章 兵不厭詐第25章 一波又起第620章 陰雲第84章 國會鬥毆第34章 漕河演習第124章 澤軍謙亭第60章 無恥小表哥第137章 日本人的條件第172章 內鬼第434章 第十一師團第137章 日本人的條件第213章 蹩腳的偷襲第394章 齋藤大意第235章 憂心與慶幸第117章 逃兵第565章 幽燕非故國(二十四)第459章 城下之盟(一)第61章 馬氏兄弟第381章 兩手抓兩手硬第590章 漢家四百州(十七)第523章 再見(十三)第570章 幽燕非故國(三十)第603章 空降第31章 軍校伙伕第1章 金川第49章 入湘救火(二)第570章 幽燕非故國(三十)第214章 轉折第407章 落入圈套第180章 參議之死第265章 寺內倒臺第621章 環環緊扣第26章 蝕金風暴第184章 意外收穫第475章 十四萬人齊卸甲(三)第506章 十四萬人齊卸甲(三十四)第454章 吳淞要塞(十八)第388章 前倨後恭第277章 誤會第7章 原來是他第265章 綏東軍委會第230章 雪中送炭第576章 漢家四百州(三)第456章 吳淞要塞(二十)第531章 再見(二十一)第250章 冢田的談判第561章 幽燕非故國(十九)第151章 擊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