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章 再見(十)

“團座,該怎麼辦俺們多聽你的。”

“對,就聽團座一句話……”

圍聚在一起的老兵越來越多,就連新兵補充團的新兵們也好奇的擠在外圍看起了熱鬧,新兵裡面也有“見多識廣”的,指點着站在高出的那個軍官對身邊同伴說道:

“看見那個軍官沒,據說就是那個李團座,以一個營的兵力,硬是頂住了鬼子一個聯隊的進攻,李師長麾下第一能打的猛將呢。”

“啊,咱們如果能分到他的團就好了,這李團座是哪個軍校畢業的。”

有新兵一臉不屑的笑着答道:“這位同學,你看他說話那粗鄙勁,能是哪個軍校畢業的,土豹子一隻,聽他那名字吧,李滿囤,還李滿倉呢。”

說罷,就是一陣放肆的大笑。

“哎呦。”

突然,他只覺得臉上一陣火辣辣的劇痛,本能的擡手捂住臉,憤怒的吼道:

“誰他孃的不長眼,敢打老子……”

他回過頭,老子的子字還沒吐出口就被生生的嚥了回去,只見一名上校軍官提着馬鞭一雙眸子裡射出令他遍體打顫的寒光。

“抗日將士豈容你這等腌臢無賴玷污,拉下去打四十軍棍,趕出軍營。”

那新兵頓時臉色灰敗,口中求饒:

“長官饒我……”

上校軍官不耐煩的一揮手,左右士兵如狼似虎上前將他按到拖了就走。

“哎呦……你們憑什麼攆我走,我是委員長欽點的學生兵,我叔父是……”

張鍾麟處置了那口放厥詞的學生兵,心情愈發沉重,這樣的新兵進了抗日隊伍別說打鬼子,別連累戰友喪命就是託天之幸,隨即又是一陣感嘆,這些高官子弟如果完全抹殺了他的愛國之心也不合理,至少他在國難當頭之時敢於捨棄富貴生活毅然參軍,總要好過那些躲在後方的蠹蟲們,可投筆從戎就能存了國人互鄙的心嗎。

望向站在高處仍在慷慨激昂講着話的上校。

“李滿囤……”

他默唸了一聲,將這個名字記住,日本人的戰鬥力他親身體會,能夠以多剩少已經非常不容易,而他竟能以少勝多那可不是簡單人物,這個李滿囤到讓他想起了自吳淞要塞開始並肩戰鬥過的那個於三和,此人能以一團兵力堅守吳淞要塞數月,他自問恐怕也做不到這一點。

忍不住又是一陣感嘆,五十七師當真還是能人輩出呢,偏偏這些英雄還都不是那些國內聞名軍校的畢業生,他們甚至連字都不識幾個,如此種種讓他這個在一直引以爲傲的黃埔軍校畢業的軍人情何以堪。

一陣高呼打斷了他的思緒,只見那上校團長李滿囤已經下了高地上的木頭箱子,提槍第一個向營門處奔去,身後的老兵們浩浩蕩蕩的跟在他身後。

看來這是討說法去了,張鍾麟轉頭對身後的士兵道:“走吧,回去。”

李滿囤憤怒極了,他被師長臨時指派負責新兵分配工作,一連數天原本應該分配給他們的新兵補充團都被八十八師劫了去,由於師長交代過要儘量避免與友軍產生摩擦,所以他都打算息事寧人,想着就讓對方先補衝,等他們補充滿員了自個兒再調配新兵也不遲。

可上邊突然下了文件,今日的五個新兵補充團是南京方面調派來的最後一批新兵,過了今日將不再對淞滬戰場上的部隊進行新兵補充。

接到這個文件後,李滿囤也急了,之前的新兵都被八十八師搶了去,如今這五個團再一個也拿不到,他可沒法向師長交代了,但這事出於友軍顏面,他還是低調了一些,派了新兵營一個處長去負責接洽工作。

其實,表面說是接洽,其實就是帶了兵去車站搶人,只不過千算萬算也沒算到對方今天竟然出動了整整一團人馬,將車站圍了個水泄不通,那處長只是個文職,哪裡見過友軍火併的場面,不但新兵沒領回來一個,就連帶去的那一連人都被對方繳了械,總算都是友軍,最後單人匹馬給灰溜溜的攆了回來,其他人全部扣留。

五十七師何時吃過如此大虧,李滿囤當時就火冒三丈,他立即召集了團部的幾個骨幹召開了一次緊急會議,很多人都主張先報告師部由師長來處理,畢竟牽涉到友軍,又是中央軍,如果私自行動一旦破壞了大局,可對不起吳上將。

李滿囤卻不以爲然,別看他大字不識幾個,但一番權衡之後得出的結論卻是師長肯定會就此事退讓,但他李滿囤軟弱可欺的名聲可就要從此傳了出去,自己名聲臭了不說,還連累了五十七師,他原本在臨淄鄉下時連地主家少爺都敢揍,這回吃了這麼大的虧如何能忍下去。

所以他力排衆議,主張這事先不報師長知道,把這仇報了再說,至於事後的責任他決定一個人全都擔了,大不了脫了這身軍裝再回老家種地去。

這樣纔有了剛纔慷慨激昂的一幕,跟着李滿囤衝出大營的基本都是他的老部下,他們知道新兵當夜會在車站邊上的一個臨時營地準備分配,所以就直奔車站而去。

快到車站時,天已經擦黑,李滿囤不愧是能以一營對抗鬼子一個聯隊的驍將,不光有匹夫之勇,估計着對方佔了便宜肯定會嚴加防範,所以,快到車站時並沒有繼續沿路前進,而是繞了個圈子迂迴到北邊,再往南直下。

新兵營北邊的崗哨果真稀稀拉拉,只拉起了一道鐵絲網而已。

與此同時,五十七師師部內,氣氛陡然變得緊張起來,由於淞滬戰役結束,軍事委員會下令重組南京警備司令部和淞滬警備司令部,京滬司令部自然就被解散,吳孝良的京滬警備司令一職務也隨之撤銷,吳孝良只好臨時在五十七師師部辦公,這些本就是應有之計劃,京滬警備司令部原本就是爲了便於指揮而臨時成立的,如今解散再正常不過。

只是剛剛彙報上來的消息讓吳孝良眉頭緊鎖,這是老蔣要動手的前兆嗎。

第47章 博弈籌碼(二)第334章 有情況第576章 漢家四百州(三)第98章 杜疤瘌第241章 御前病發第547章 幽燕非故國(五)第576章 漢家四百州(三)第509章 十四萬人齊卸甲(三十九)第290章 兄弟鬩牆第295章 打能解決就不談第258章 遇伏第472章 城下之盟(十四)第560章 幽燕非故國(十八)第55章 蔡鍔入湘(二)第413章 我幹不了你幹第603章 空降第71章 返程(二)第326章 北上求戰第136章 艦隊的慘敗第236章 冢田中計第258章 遇伏第182章 再別奉天第53章 平江之戰(四)第484章 十四萬人齊卸甲(十二)第421章 吳淞初戰第159章 甦醒第492章 十四萬人齊卸甲(二十)第477章 十四萬人齊卸甲(五)第350章 東進臨淄第620章 陰雲第581章 漢家四百州(八)第216章 整編礦工團第440章 吳淞要塞(四)第589章 漢家四百州(十六)第340章 事有轉機第579章 漢家四百州(六)第221章 意外中的意外第510章 十四萬人齊卸甲(四十)第449章 吳淞要塞(十三)第415章 五十七師南下第484章 十四萬人齊卸甲(十二)第46章 博弈籌碼(一)第243章 復活前奏第238章 朋楚克的無奈第179章 夜襲第603章 空降第34章 漕河演習第72章 總理租房第46章 博弈籌碼(一)第572章 幽燕非故國(三十一)第400章 急速發展第247章 袖珍艦隊第83章 風起第561章 幽燕非故國(二十)第24章 又見刺客第266章 駐屯軍的報復第509章 十四萬人齊卸甲(三十七)第99章 諾貝爾獎得主第233章 對話第170章 變婆媽的大帥第52章 平江之戰(三)第109章 土匪聯軍第347章 山東代主席第337章 息兵通電第552章 幽燕非故國(十)第516章 再見(六)第22章 副官出醜第513章 再見(三)第484章 十四萬人齊卸甲(十二)第203章 有問題的肉票第468章 城下之盟(十)第409章 鋼鐵怪獸第582章 漢家四百州(九)第89章 鑄城(一)第541章 再見(三十一)第162章 跟蹤第479章 十四萬人齊卸甲(七)第616章 突發事件第68章 剿匪(二)第485章 十四萬人齊卸甲(十三)第326章 北上求戰第265章 綏東軍委會第325章 決心已定第380章 去勢留人第541章 再見(三十一)第289章 徐總長何在第16章 美女初識第4章 強敵初現第1章 金川第227章 隆隆艦炮第509章 十四萬人齊卸甲(三十七)第444章 吳淞要塞(八)第409章 鋼鐵怪獸第534章 再見(二十四)第604章 武漢第206章 亂象第287章 滿洲里來電第89章 鑄城(一)第608章 殺豬第612章 富永順太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