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城下之盟(六)

“委員長三思,攘外必先安內,內亂不靖,外患難安啊。”

楊永泰突然情緒激動,疾言勸道,他在淞滬事變之前剛剛給蔣中正上了萬言書,其中正式提出了“攘外必先安內”的理論,而“安內”又必須“三分軍事,七分政治”,如果蔣中正與日本人死磕到底,那麼他所提出的方略則徹底流產,通過種種跡象表明,日本人這回動武,絕不會輕易就收手,如果不見好就收,局勢很可能糜爛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暢卿差矣,攘外必先安內的策略並沒有變,與倭寇之陸戰也要打出一場威風仗,到時候在談判咱們手中也能多些籌碼,是打是和才能遊刃有餘,如今第三艦隊受重創,吳維中部下又很有戰鬥力,各方面都對我方有利如果就此放棄,於心何甘。”

楊永泰聽罷默然不語,他知道蔣中正自濟南“五三慘案”時就憋着一口氣,當時國民政府在世界上還很孤立,爲了大局隱忍了日本人在濟南的暴行,現今國民政府如日中天,天時地利人和俱在,正是一雪前恥的大好時機。

可是,還有個可是,一旦與日本人徹底開戰,國民政府究竟已經做好了抵禦全面戰爭的準備嗎,**會不會趁勢坐大,心腹大患,肘腋之疾,眨眼之間都可能成爲塌天的大禍啊。

蔣中正頗爲亢奮的對楊永泰說道:“我意已決,京滬之戰必須分出勝負,到時候再談和戰。”

屋中頓時陷入了一種奇怪的沉靜,兩個人都默然不語,空氣卻緊張的讓人呼吸困難,楊永泰胸中終是發出了一聲嘆息,轉身而去。

……

民國十八年九月二十日,天陰的可怕,南京街頭一片蕭瑟荒涼之色,行人匆匆,報童則扯開喉嚨喊着:

“賣報,賣報,瀋陽事變,張少帥看戲,趙四風流朱武狂……溫柔鄉是英雄冢,哪管東師入瀋陽……”

報童喊得聲嘶力竭,人們卻仍舊形色匆匆,早沒了獵奇的心情,偶爾有一人才駐足喚過報童,買張報紙,邊走邊看邊搖頭,間或也有三兩人聚在一起小聲議論。

“唉,國之重器落在此等人手中……”

“這等花花公子哪有膽量和日本人打仗……”

而此時,數千公里外的北平,人們議論的焦點人物,花花少帥張學良正緊張的和東北軍高層緊張的開着軍事會議,已經整整一個上午,大家還沒討論出個結果,究竟該如何做,打還是不打,在座高層們議論紛紛卻沒能有一個統一的決定,有的主張打回東北去,日軍在東北兵力並不多,此刻他們更多的注意力都在南方的淞滬戰線上,只要東北軍戮力同心定能擊敗日寇的野心。

也有人主張日本人不能輕易打,東北軍如果翻回頭去硬抗日寇他們將很難得到南京中央政府的支持,甚至還可能面對某些人的趁火打劫,丟失平津河北,不如先守住眼前的地盤再徐徐圖之。

張學良此時心亂如麻,一個早上全困在會議室,大煙癮又上來了,頭暈陣陣,一把鼻涕一把淚,實在忍得難受便在大腿上掐自己幾把,他知道在這個時候又怎能輕易離開呢,人心已經散了,不能再因爲他雪上加霜。

以熙恰爲首的一干留守東北老臣主動投降日本人,導致吉林幾乎沒有放一槍一彈便落入了日本人手中,吉、奉兩省以超乎想象的速度淪陷了,只有黑龍江的馬占山還像點樣子,可他遠離關內又能抵抗到什麼時候……

他遲遲不表態,在座的高官們情緒更加激動。

“諸位,諸位。”

張學良強忍住痛苦,雙手向下虛壓,示意大家安靜。

“諸位,請聽學良一言,如今東北落入日寇之手……咳……咳……”

他的呼吸突然開始變得急促,手捂住胸口似乎轉不過氣來,臉色瞬間煞白,豆大的汗珠從額頭上面頰上滾落,終於“啊”的一聲跌倒在會議桌之上。

“司令。”

“大帥。”

“漢卿。”

大夥立時都忘了適才的爭執,緊張的看着張學良的情況。

自他在年前一舉殺了楊宇霆和常蔭槐之後,少帥的絕對權威在東北軍中再無人敢撼動,如果真出了什麼事情東北軍可就徹底完蛋了,一干人趕緊上前扶起張學良,又是揉太陽穴,又是拍胸脯,可人就是不見醒轉。

突然有人靈機一動,急道:

“趕緊將人扶到後面宅子裡去,那裡有藥……”

有人還不明就裡,“快去請醫生。”

早有人不滿的小聲嘀咕:“醫生哪裡有福壽膏好用。”

“唉,少帥這個樣子,如何對得住老帥在天之靈。”

東北軍中自楊宇霆和常蔭懷被處死以後,雖然張學良的威嚴再無人敢撼動,但也傷了一批老人的心,多數時候自然是陽奉陰違。

張學良被高官們七手八腳擡到後宅後,有人燒了上好的大煙,服侍他狠狠吸上幾下,竟然緩緩的醒轉了,聲音虛弱以及,兩行淚水再也抑制不住,看着守在牀邊的張作相。

“張叔,學良難啊,日寇在東三省發難,萬沒有眼睜睜看着落入賊手之理,可日軍強悍,國內掣肘,一旦打下去,老帥留下的基業恐怕將十不存一,可如果不打國仇家恨,又焉能忍得下去,學良又該如何抉擇。”

這番話說出了張學良心底最深處的想法,在會議室中他絕不會如此表態,但決定早晚得下,該如何抉擇,張作相也做不了主,只是默然不語,他又怎麼忍心將東北軍推倒萬劫不復的境地,可若勸張學良保存實力,國仇家恨他連自己那一關也過不去,自從鬥倒了楊宇霆之後,他覺得自己徹底老了,便離開瀋陽去了吉林城,打算消消停停做他的吉林省長,但樹欲靜而風不止,年初,東北軍大舉入關,他作爲東北軍元老被張學良一併帶進關內,卻沒料到,今日出了這等簍子,東北軍的老家東三省幾乎在一夜之間丟光。

一老一小兩眼淚漣漣之時,副官竟顧不得禮數,推門而入。

“大事不好了,日寇兵臨北平城下……”

第348章 決心赴任第130章 發現煤礦第383章 裁道存縣第346章 風雲突變第33章 伙伕的逆襲(二)第285章 小六子有長進第229章 軍法無情第14章 換帖結拜第108章 復仇(二)第128章 跑馬圈地第103章 被俘第450章 吳淞要塞(十四)第444章 吳淞要塞(八)第190章 突圍第403章 風雲突變第491章 十四萬人齊卸甲(十九)第9章 峰迴路轉第480章 十四萬人齊卸甲(八)第623章 刺客第323章 赤塔來客第28章 別了奉天第561章 幽燕非故國(二十)第428章 背地告狀第168章 參議的拜訪第618章 調兵第487章 十四萬人齊卸甲(十五)第166章 初見懷瞳第137章 日本人的條件第213章 蹩腳的偷襲第498章 十四萬人齊卸甲(二十六)第19章 這裡水深第212章 二狗的雄心第397章 談判插曲第391章 敗亡在即第535章 再見(二十五)第547章 幽燕非故國(五)第374章 閱兵式第547章 幽燕非故國(五)第628章 更改會址第137章 日本人的條件第387章 求助省府第165章 牛刀宰雞第381章 兩手抓兩手硬第496章 十四萬人齊卸甲(二十四)第39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88章 喋血綏芬河第119章 主動出擊第470章 城下之盟(十二)第158章 俺老張第66章 美女秘書第627章 可能不死嗎?第322章 佔領庫倫第265章 寺內倒臺第15章 名播全球第417章 七二八事變第184章 意外收穫第106章 跟我走吧第531章 再見(二十一)第78章 有陰謀第91章 鎮東洋第359章 老爺不好了第443章 吳淞要塞(七)第614章 故人相見第547章 幽燕非故國(五)第105章 六一之死第472章 城下之盟(十四)第130章 發現煤礦第506章 十四萬人齊卸甲(三十四)第355章 陳主任當選第415章 五十七師南下第120章 兵進延吉(一)第410章 再戰泰安第82章 表態第479章 十四萬人齊卸甲(七)第372章 學古人負荊請罪第263章 武藤的選擇第141章 北京來客第217章 二狗背後的故事第285章 小六子有長進第489章 十四萬人齊卸甲(十七)第495章 十四萬人齊卸甲(二十三)第538章 再見(二十八)第625章 會晤前奏第386章 青天大老爺第607章 調兵第461章 城下之盟(三)第111章 東寧攻略(二)第563章 幽燕非故國(二十二)第261章 絕地反擊第595章 動亂第34章 漕河演習第151章 擊斃第145章 走投無路第6章 混入接官廳第587章 漢家四百州(十四)第240章 砍手旅長落木籠第107章 復仇(一)第171章 司令部的槍聲第552章 幽燕非故國(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