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閻馮合作

可惜東北軍中除了他外再無一人有此看法,包括楊宇霆在政治上的同盟也沒有將吳孝良將山東當做真正的對手,那個姓吳的小子不過是一個投機者,一個跳樑小醜,在他們眼中,真正的對手乃是南京的蔣中正,說實在的,連閻錫山充其量也不過是半個對手而已,現在還沒等東北軍出手,閻錫山便已經面臨手下大將被生俘,整整一個軍被殲滅的尷尬境地。

張學良在主座坐穩,聽到商震全軍覆沒本人被俘的消息後,雖然沒達到震驚的程度,還是大感意外,他曾經見過商震此人,更見過他手下的軍隊,絕對不是張宗昌那種草包可比,自問即便是東北軍精銳想有此戰績也很有難度,這個吳維中究竟使了什麼把戲,難道他偷偷的將綏東精銳悉數調了去,很快他又否定了這種想法,綏東各部一直處於東北軍的嚴密監視之中,一旦有個風吹草動,瀋陽在第一時間就能得到消息。

那他如何取勝,僅憑訓練了半年不到的新兵嗎,的確,張學良不否認吳的能力,而且此人是他所見過的能力最出衆的人,可還不能強悍到帶領一羣新兵就能戰勝商震的百戰老兵吧,這讓國內衆軍閥們情何以堪那。

想到這裡,他已經有了計較,心中長嘆一聲,老帥啊老帥,天意如此,你莫要怪小六子與仇家爲伍啊。

張學良以手磕着桌子,示意大家安靜,他看了一眼楊宇霆,肅然道:“如今關內風雲突變,正是我東北軍重返關內的大好時機,諸位如何看。”臉上頹廢之氣一掃而光,竟是雙目炯炯如電,好似換了個人。

話音剛落,楊宇霆槍先道:“通電發兵,譴責閻老西,重申與山東結盟的立場。”他頓了下,掃視會場一圈,纔有接着道:“先去平津,再下河北,然後劍指山西。”

如果這個戰略意圖達成,那麼東北軍將再次恢復到與鼎盛時期相當的實力,在座東北軍高級軍官們立時熱血沸騰。

但卻有不合時宜的聲音響起。

“鄰公此言未免有欠考慮,東北軍剛剛穩定,不宜在形勢不明朗的情況下出兵,學忠認爲待價而沽纔是上策。”

話音剛落立刻又有一個低沉的聲音道:“我支持孝侯的想法,東北軍經歷了北京慘敗和改旗易幟的大亂,如今剛剛穩定,正是該休養生息的時候,一動不如一靜,如果非要出兵入關,也該如孝侯所言待價而沽,山西多山進攻恐怕不易,至多能拿下河北平津,而且南京蔣中正的態度尚不明卻,拿得下能否守得住還是個未知數,所以在有合適的價碼之前東北軍最好的選擇是觀望待戰。”

張學良原本已經打算就此入關,但聽了張作相一番老成持重的話後,他又動搖了,的確,張作相所言字字不虛,都是東北軍的現實情況,更何況他也擔心東北軍再度入關會不會激起南京方面的反感,如今不必北洋時期,現在國民黨已經奪取了中華民國正朔,對於他們這些所謂的舊軍閥一直實行的是打拉政策,他估計馮玉祥必不持久,早晚要敗給蔣中正,如今閻錫山又捅了他的屁股,死的定然更快。

一旦蔣中正緩過神來,難保不會聯合其他人來對付趁火打劫的東北軍吧,不如就先觀望一番,真個時機大好,便拼上一把,若是沒有機會,東北軍悶頭髮展一樣會立於不敗之地。

古都南京,七月流火,蔣中正情緒激動,氣的大罵:“娘希匹,馮煥章這殺才竟能忍下閻百川的鳥氣。”

原來,閻錫山由於商震三十二軍的慘敗突然意識到形勢並沒有想象中的哪般簡單,吳孝良的山東看似毫不起眼,沒有多少威脅,但肘腋之疾眨眼間就能變成腹心大患,是以,重新審時度勢之後,竟做出了一個讓外界和部下都目瞪口呆,大爲震驚的決定,向馮玉祥賠罪,提議結盟共抗老蔣。

馮玉祥真是當世梟雄,當即便接受了閻錫山的賠罪,並痛快的答應結盟,兩人於六月底在鄭縣會面,冰釋前嫌,於是,閻錫山在河南的兩個個軍得以脫身,北上合圍困守開封一線的山東軍五十七師,同時,又由山西本土調了兩個軍南下延隴海線向東威脅山東與江蘇。

唯一令人覺得奇怪的是,只有河北的徐永昌沒有增兵南下,仍舊只是徐源泉所部四十八師人馬在黃河北岸威脅濟南,儘管曾全殲商震三十二軍,但山東在面臨如此強大的壓力之下,兵力捉襟見肘,很難反擊。

蔣中正南京受到極大威脅,不得不從湖廣調軍隊回江蘇,拱衛首都,如此一來,湖廣形勢勝利的天平慢慢倒向了馮玉祥,中央軍在湖北敗績初顯。

焦頭爛額之際蔣中正扶額嘆道:“虧得還有北面的吳維中在山東獨立支撐,否則南京危矣,只可惜當初對他的援助不夠啊,否則山東現在如果能多兩個師,中央軍何至於如此被動。”

“總司令,鐵成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

立法委員吳鐵城由於在東北易幟中鞍前馬後,盡心奔走,因此已經成功取得了蔣中正的信任,成爲他得力的幕僚之一。

“鐵成有話但講無妨,集思廣益才能衆志成城嘛。”

蔣中正對手下人的意見向來十分看重,因此鼓勵吳鐵城說出自己的意見。

“總司令何不調東北軍入關,只要張漢卿同意站在中央政府一邊,率軍入關,大事定矣。”

蔣中正一拍額頭,如夢方醒般道:“鐵成一言驚醒夢中人,如何就將北邊的張漢卿給忘了。”隨即他又有些疑惑的道:“關內都打成了一鍋粥,張漢卿倒是好性子。”

他不明白東北軍面對如此大好的機會,爲何遲遲出兵搶奪地盤,爭霸中原呢,難道是張作霖死後,東北軍後繼無人嗎,可據他對張學良的判斷,此人還是有一定野心與能力的,可爲何他甘心蟄伏關外呢,他在等什麼。

第414章 閻馮合作第69章 黃金兩萬斤第453章 吳淞要塞(十七)第627章 可能不死嗎?第237章 多爾濟稱汗第180章 參議之死第355章 陳主任當選第204章 談話第59章 跋扈旅長第32章 伙伕的逆襲(一)第570章 幽燕非故國(三十)第331章 歸國將軍第359章 老爺不好了第373章 胸無激雷第533章 再見(二十三)第528章 再見(十八)第390章 代表服軟第339章 李澤軍的問第263章 武藤的選擇第469章 城下之盟(十一)第43章 一座空營第331章 歸國將軍第126章 帝國的屈膝第509章 十四萬人齊卸甲(三十七)第201章 伏擊第572章 幽燕非故國(三十一)第481章 十四萬人齊卸甲(九)第105章 六一之死第533章 再見(二十三)第505章 十四萬人齊卸甲(三十三)第235章 國仇家恨第75章 西北邊防籌備處(二)第570章 幽燕非故國(三十)第522章 再見(十二)第165章 牛刀宰雞第52章 平江之戰(三)第257章 中彈第454章 吳淞要塞(十八)第279章 反偷襲第232章 地堡第325章 決心已定第18章 再遇美女第604章 武漢第592章 爭執第127章 打謝爾蓋屁股第13章 大顯身手第365章 變起突然第528章 再見(十八)第123章 兵進延吉(四)第65章 原來是三叔第18章 再遇美女第545章 幽燕非故國(三)第298章 銀質鏈盒第254章 戰艦出海第388章 前倨後恭第125章 海邊的鐵甲艦第484章 十四萬人齊卸甲(十二)第615章 離開第551章 幽燕非故國(九)第75章 西北邊防籌備處(二)第316章 賭徒餘海第544章 幽燕非故國(二)第243章 復活前奏第36章 亂起軍校第166章 初見懷瞳第335章 行蹤暴露第48章 入湘救火(一)第298章 銀質鏈盒第353章 還珠樓主第178章 赴宴第295章 打能解決就不談第504章 十四萬人齊卸甲(三十二)第460章 城下之盟(二)第76章 西北邊防籌備處(三)第474章 十四萬人齊卸甲(二)第618章 調兵第60章 無恥小表哥第56章 蔡鍔入湘(三)第354章 按兵不動第151章 擊斃第94章 出擊(一)第97章 出擊(四)第127章 打謝爾蓋屁股第370章 土豪被抓第522章 再見(十二)第24章 又見刺客第262章 定策第348章 決心赴任第172章 內鬼第222章 謊言第7章 原來是他第97章 出擊(四)第99章 諾貝爾獎得主第264章 絕望的水川第200章 救錯人第595章 動亂第428章 背地告狀第30章 北京一日第293章 還是跑了第63章 三封電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