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寺內倒臺

與西伯利亞隔海相望的日本,米騷亂蔓延到關西地區之後,竟然又引發了一股規模龐大的叛亂,叛亂者們開放米倉,向民衆發米後並沒有散去,而是聚集在一起向政府提出更多的要求,

“寺內閣下,對於關西地區的叛亂必須以鐵血手段予以雷霆打擊,這裡的叛亂甚至會給帝國的根基……”

帝國議會議員松本綱吉喋喋不休的建議着對關西地區的處置方法,寺內正毅滿臉疲憊,他不贊同松本綱吉的觀點,更不同意陸軍以鐵血手段鎮壓,因爲如此一來會在日本內部造成更大的動盪,而因爲這種血腥手段所導致的民衆矛盾可能在今後十年內都難以消除,最終他嘆了一口氣:

“松本,這些作亂的底層平民是帝國這座大廈最底層的根基,不到萬不得已我們不能自掘根基啊……”

最終,寺內的溫和政策並沒有得到叛亂者們的響應,他們成羣結隊,襲擊警察部門與政府部門,社會秩序被徹底打亂,陸軍大臣忍無可忍之下派出陸軍兩個師團,對叛亂者進行圍剿,隨後叛亂者被開進城市的陸軍碾的粉碎,作鳥獸散,散落到鄉村山間,繼續與陸軍對抗,

東京都御前,大正天皇緊閉雙目,雙拳緊握,額頭上汗珠大顆大顆的滾落,重臣們吵得厲害,都沒將大正的隱忍瞧在眼裡,天皇陛下最近的舉動越來越有失體統,發病的次數也越來越多,這種御前會議御榻之上的大正已經快成爲聾子的耳朵了,

“寺內首相,因爲你的決策,帝國海軍在西伯利亞連續受到恥辱的失敗,這個責任你無論如何是逃脫不掉的,那個叫吳孝良的傢伙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物,必須責令支那政府對此人進行嚴懲。”

海軍大臣加藤友三郎對海軍的慘敗暴跳如雷,第二次派出的分艦隊竟然全軍覆沒,並且與武藤信義的旅團失去聯繫,如果連武藤少將也被支那人生俘或者擊斃,那麼帝國的臉面也將在世界各國面前被打的稀巴爛,

此時,日本重臣之間已經達成了一種默契,那就是寺內必須下臺,對支那以及那個叫吳孝良的小軍閥必須予以嚴懲,儘管重臣們極力反對,就連寺內出身的長洲藩閥都對他失去信心,但是寺內正毅有大正天皇的庇護,所以他仍舊穩穩的端坐在首相的位置上,只是焦頭爛額的寺內首相以及頻頻發病的大正天皇都沒注意到,在野黨以及閣內反對派的倒寺內情緒已經逐漸演變爲對天皇作爲的失望與不滿,一股暗流正在重臣們之間涌動,

寺內正毅跪坐在天皇下手邊,神情萎頓,眼窩深陷,接二連三的打擊,讓他心力憔悴,他曾對天皇陛下暗示過,希望辭職由新首相重新組閣,以挽回日本政府目前的不利局面,但是天皇卻言辭拒絕了他的請求,並明確指示,即便辭職也要收拾完國內由米騷亂造成的爛攤子纔可以,

已經升任陸軍參謀長的田中義一也加入了對寺內首相的撻伐隊伍:“米騷亂如今已經蔓延到一向穩定的關西地區,如果再不採取措施,後果將不堪設想,事實證明寺內首相的溫和政策已經徹底失敗,如果不是加藤大臣當機立斷派出陸軍兩個師團,控制住局面,恐怕叛亂者此時已經進入京都城內了。”

對於田中義一以及加藤友三郎的指責,寺內正毅無力辯駁,這兩位曾經鼎力支持他的盟友已經徹底放棄了他這個失敗的首相,如今海陸兩軍部的大臣,都成了他的反對者,他又如何爲天皇陛下平息國內的紛亂呢,他覺得胸口內一腔子的血被壓抑的無處宣泄,面前的二人也越來越模糊,逐漸到眼前一片漆黑……

寺內正毅失去意識前的一刻,只聽到有人不斷的驚呼,

“寺內首相……”

“陛下,陛下您怎麼了……”

……

天皇和首相在議事的時候同時病倒,這給帝國高層的重臣們帶來的震動,不啻於一枚重磅炸彈的爆炸,最終,寺內內閣的其他重臣們儘管早在此前便紛紛與這位焦頭爛額的首相決裂,但仍舊決定對外封鎖這個消息,因爲這個突然事件的發生,打亂了他們的計劃,如果此時公佈很顯然會將他們帶到權力鬥爭極爲不利的境況中,

但是,紙終究保不住火,在野黨們很快得知了天皇與首相同時病倒的確切消息,並在帝國議會上突然發難,

“天皇陛下與寺內首相同時病倒,內閣必須對各位議員們有所交代,寺內首相不能理事,便應該立刻明確由誰代理,你們密而不報,究竟是和居心。”

“是啊,難道你們想假傳聖意。”

……

一時間各種猜測與指責紛至沓來,以加藤友三郎爲首的一干內閣重臣,並沒有做好迎接在野黨挑戰的準備,最終在議會一敗塗地,但是他們仍舊不甘心的把持着內閣,並堅持,雖然寺內正毅患病在身,躬親政事卻不會收到影響,看樣子竟是要力挺寺內首相到底,

近衛師團第三聯隊長寺內壽一大佐是寺內正毅的長子,他看到內閣重臣們讓人啼笑皆非的表演,憤憤不平,在剛剛甦醒過來的父親牀邊抱怨,

“老傢伙們又開始力挺父親大人,這羣無恥小人……”

寺內正毅卻搖着頭,虛弱的打斷了兒子的抱怨,

“壽一,你須謹記,父親與他們的結合無非利害二字而已,他們架空爲父,是因爲我站到了他們的對立面上,如今又在帝國議會力挺爲父,則是他們需要我這杆首相大旗。”

講到這裡,寺內正毅一陣猛烈的咳嗽,狠狠的喘了幾口氣才繼續道:“國事糜爛至此,爲父不能放任他們繼續胡來,你明日便去代爲父覲見裕仁皇太子,以天皇病重的名義請皇太子攝政,同時也將爲父的辭呈交到皇太子手中,請殿下另擇人組閣……”

寺內正毅說完這番話後,又沉沉的睡了過去,

第二天,裕仁皇太子突然成了整個東京都矚目的焦點,病重中的寺內首相在請辭的同時,敦請皇太子代天皇陛下暫攝國政,

第116章 城破第344章 白旗堡事件第12章 誤入奉天第75章 西北邊防籌備處(二)第225章 雙城子故事第581章 漢家四百州(八)第451章 吳淞要塞(十五)第421章 吳淞初戰第431章 揚子江炮戰第407章 落入圈套第423章 緩兵和談第232章 馬利諾夫斯基的價碼第135章 日本的偷襲第314章 通敵第48章 入湘救火(一)第407章 落入圈套第55章 蔡鍔入湘(二)第266章 駐屯軍的報復第497章 十四萬人齊卸甲(二十五)第617章 賀耀祖第203章 有問題的肉票第495章 十四萬人齊卸甲(二十三)第372章 學古人負荊請罪第225章 雙城子故事第149章 勒富河金礦第245章 擴軍第152章 招安第164章 節外生枝第409章 鋼鐵怪獸第503章 十四萬人齊卸甲(三十一)第176章 失蹤的鎮守使第610章 渡河第412章 軍長斷臂第136章 艦隊的慘敗第579章 漢家四百州(六)第571章 幽燕非故國(三十)第528章 再見(十八)第372章 學古人負荊請罪第553章 幽燕非故國(十一)第567章 幽燕非故國(二十六)第482章 十四萬人齊卸甲(十)第324章 外蒙危急第566章 幽燕非故國(二十五)第545章 幽燕非故國(三)第78章 有陰謀第88章 喋血綏芬河第493章 十四萬人齊卸甲(二十一)第199章 再次上山第377章 全軍覆沒第421章 吳淞初戰第385章 點燃戰火第416章 劇變前夜第352章 新主席禁娼第124章 澤軍謙亭第433章 一波又起第488章 十四萬人齊卸甲(十六)第2章 四方頂第412章 軍長斷臂第608章 殺豬第180章 參議之死第588章 漢家四百州(十五)第265章 寺內倒臺第42章 模範團長第402章 是否出兵第481章 十四萬人齊卸甲(九)第2章 四方頂第6章 混入接官廳第88章 喋血綏芬河第121章 兵進延吉(二)第3章 夢裡現實第518章 再見(八)第164章 節外生枝第42章 模範團長第419章 面見總司令第337章 息兵通電第558章 幽燕非故國(十六)第555章 幽燕非故國(十三)第162章 跟蹤第410章 再戰泰安第200章 救錯人第227章 隆隆艦炮第618章 調兵第177章 逃跑的參議第105章 六一之死第114章 東寧攻略(五)第260章 無一命中第130章 發現煤礦第616章 突發事件第357章 分田大會第553章 幽燕非故國(十一)第373章 胸無激雷第489章 十四萬人齊卸甲(十七)第570章 幽燕非故國(三十)第371章 孫團長膽怯第515章 再見(五)第39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343章 大帥離京第234章 多爾濟的身世第320章 武藤退避第438章 吳淞要塞(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