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得資料系引自網絡收集各地方誌資料
辛亥革命到抗戰前夕上海米、麥、麪粉、大豆價格
清末連續兩年荒歉,米商乘機囤積,糧價上升。宣統三年九月十三日,上海光復。九月二十日,滬軍都督通令米商平糶,並禁止大米出境。民國元年(1912年),米價穩定在上年的水平上。民國2年糧食豐收,以後6年,米價每石徘徊在6.42~7.40元之間。民國9年,黃河兩岸遇旱,民國10年,長江流域澇災,旱澇交困,這兩年上海米價每石分別上升到9.61元和9.68元。民國11~14年,米價突破10元。民國15年蘇浙旱災,更因北洋軍閥齊燮元和盧永祥、孫傳芳和張宗昌先後在上海附近混戰,導致米價扶搖直上。8月,曾高達每石17.85元。民國16~17年逢豐收,米價分別降到14.77元和11.17元。民國16年發生蝗災,秋後米價回升。因受世界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影響,銀價下跌,銀本位的中國貨幣相應貶值。民國18年11月開始,每石粳米超過15元。民國19年4~5月,糧價繼續上漲,最高達到24元,引起社會不安。由農業經濟專家、糧商和有關當局推派代表共同組成“糧食委員會”,商議進口洋米,並決定5月初開始發售平價米。歷時5個月,到9月底結束,共售米69032石,平均售價每石13.83元。秋後新米登市,米價趨向緩和。民國20年以後,資本主義國家爲擺脫經濟危機,實行傾銷政策,上海糧食市場上洋米大量涌到,米價回落。民國21年一二八事變爆發,日軍侵犯淞滬,米市場一度停頓,但復市後米價又轉爲下跌,到年底米價跌至每石9元以下,到民國23年夏,最低價已不到8元。民國23年7月,蘇浙遭大旱,內河干涸,航道不暢,糧食貨源減少,每石粳米價回升到10元以上。民國24年上半年有4個月米價高達13元。11月,受災的蘇浙產區來滬採辦糧食,糧價再度趨高。但不久洋米又涌到,價位下降。民國25年一度低於10元,民國26年恢復到11~12元。
從民國成立到抗戰興起,小麥價格穩而偏低。民國元年~13年間,小麥價格除民國4年每擔爲5.48元外,其餘各年徘徊在3.81~5.14元之間,均低於宣統三年5.4元的水平。民國14~19年,民國20年第三季度,有進口蘇聯小麥,又向美國賒借棉麥款5000萬美元,進口大量洋小麥。九一八事變,東北淪陷,影響上海的麪粉銷售,小麥供多求少,價格下落。到民國23年6月,每擔新麥價跌到2.71元的低谷。7月以後受國際市場小麥價格上漲的影響,國內又遭乾旱,使麥價回升。民國25年,麥價繼續上漲,入冬,國際市場麥價暴漲,到民國26年小麥價格回升到每擔6.07元。
麪粉價格走勢與小麥相應。民國元年~13年,每包(25公斤)價格都在2~3元之間。民國14~19年,民國12~24年,麪粉價又回落到2.24~2.77元。民國23年5月,曾跌至2元。民國25~26年,國際市場面粉價上升,
大豆價格。民國14~18年相對穩定。批發價每擔維持在5~6元之間。民國19年一度超過6元。10月轉爲下降。民國22年8月起進入3.5~4.5元的低谷。民國24年11月,回升到5元以上。民國25年6月,僞滿洲國與德國簽訂年供50萬擔大豆的協定,影響上海的大豆貨源,價格轉爲上升。到抗戰前夕,大豆批發價達到每擔6.5元。
玉米價格。民國14年到抗戰發生的12年間,除民國18年10月到民國19年11月外,其餘各年批發價未曾超過每擔4元。民國23年4~5月,曾跌到2.50元以下。
近代滬產棉紗、棉布價格(1912~)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各國洋紗、洋布來華減少以及隨後20年代的愛國抵制日貨運動,使上海民族紡織工業趁隙發展。華商紡織業除華盛(後更名三新)、恆豐外,申新、永安等廠也陸續開辦,染織業也開始發展,工商業獲利均豐。民國8年(1919年),上海紗廠生產16支紗每件成本149.55兩,售價200兩,“九一八”事變後,日貨傾銷,紗布市場形勢衰退,紗價下跌。民國20年,16支人鍾棉紗每件237.6元。民國24年,跌至170元。
民國10年,上海民族紡織工業同行組織華商紗廠聯合會,籌建華商紗布交易所。交易標準品棉紗爲16支人鍾商標(其他牌號保持規定的差價);棉布爲13磅飛艇商標、11磅圈三虎商標,行情每日刊報。
此時期兩交易所同時並存,交易市價水平基本相同。當時上海紗布交易成交行情決定於:市場的供求量;棉花的國內、國際行情;日本大阪紗市的高低。據民國10年7月8日《申報》刊載的行情,上海證券物品交易所:16支紗雲鶴標準7月期收盤價148.2兩。華商紗布交易所:16支人鍾標準7月期收盤價148.2兩;11磅棉布圈三虎標準7月期收盤價4.75兩;13磅棉布飛艇標準7月期收盤價5.5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