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四章 半桶妙用當作船

10月13日晚上7點,村長家裡。

李凡將準備好的租房合同遞給村長,說道:“叔,這是我剛剛打印出來的租房合同,你看看。”

這是李凡剛剛在辦公樓裡打印出來的。現在辦公樓新購置了5臺激光打印機,打印東西倒是不用再往龍山鄉集市跑了。

村長李福接過合同,只是象徵性的看了看。對於這些他完全相信李凡。

看完之後,李福說道:“辛苦你了,娃子。租金方面真的這樣子嗎?會不會高了一點?”

租金方面,李凡之前就和村長還有村民代表們商量過,李凡給出的建議是,一棟小院一年的租金1萬,如果短租,一個月2000。

只是大家覺得稍微有些高,怕不容易租出去,這個價格都可以在縣城裡面租一套好的房子了。

李凡笑道:“叔,你放心,這價格一點都不高。這還只是第一年的租金,以後咱還得跟它往上面漲。縣城裡那些套房,又怎麼能跟咱們的小院相比呢?”

李福點頭道:“嗯,這些事情你的眼光可比咱們要高多了,那就這麼定了。”

租金高一點是好事,這一棟小院1萬,十棟就是10萬。即便是以後價格不漲,三聖村每戶村民每年都能分到近1000塊錢了。

隨即,李福又說道:“娃子,張老和羅老兩人真的要租?”

李凡笑道:“自然,我把價格給他們一說,他們直呼便宜,還建議我們把租金提高一點呢。等明天鄭老到了之後,你直接跟他們籤合同就是了。”

李凡可沒有騙村長,張光齡、羅允文二老真的覺得租金太便宜了。村子裡風景美也就不說了,現在還是旅遊勝地,而且名氣越來越大。別說一年1萬,就是2萬、3萬,甚至更高,那都絕對有人願意租。

當然,李凡也是這樣認爲的。等村子和他的農莊在國內把名氣徹底打響,甚至傳到國外去。那個時候,想租他們村子的小院,估計就只能夠通過競價的方式了。

李福得到李凡的確認,顯得有些激動,說道:“這真是太好了!這在以前哪敢想象?不過,你說他們租小院是爲了以後在這裡生活,還是爲了考察探索白雲山方便?”

李凡笑道:“兩者應該都有。你不知道,他們二老每天晚上回來都是面露喜色。他們現在還沒有深入白雲山,就已經有了不小的發現。估計是要長期考察了。而且,聽二老的意思,科學院似乎還有人要過來。”

“還有人要來?這山上真有那麼多好東西?”李福激動歸激動,疑惑也不小。

李凡點頭道:“白雲山上的確隱藏着許多珍稀的動植物,甚至還有世界上認爲已經滅絕了的。那些東西對咱們未必有用,但對他們那些科研工作者,就如獲至寶了。”

李福也點頭道:“娃子說得對,咱們不懂那些。不過,希望這山上的東西不會讓專家們失望纔好。”

李凡莞爾笑道:“自然不會。叔,還有一件事情。明天我和雲叔、齊叔他們將帶人清理堰塘。準備把堰塘裡面的魚全都網上來,網上來的魚就分給村民們吧。你讓大家每家每戶都派人到堰塘邊來領魚。而且,我估摸着到時候應該還會有遊客現場購買。叔,到時候你安排。”

分魚村民們並不陌生,村子裡幾乎每年都會進行一次分魚。因爲村子裡共有的堰塘就有好幾口,裡面餵養的魚也是全村人共有。

每年,村子裡面都會網一到兩次魚,然後按人口數分給村民們。

只是村民們更加喜歡吃落河裡面的魚,因爲落河裡的魚比堰塘裡面的魚味道好的多。而且落河裡面的魚也不少,一個人一根魚竿,一天隨隨便便釣幾斤。

如果運氣好,釣上來10幾斤的大魚,也是常有事。

清理堰塘的事,李凡早就提過。李福也不意外,點頭道:“好的。”

隨後,李凡又和村長商量了一些其它事情,然後才告辭回家。

……

10月14日,清晨。

李凡看着張光齡、羅允文兩位專家說道:“二老,你們確定今天不進山,而是去接鄭老?”

張光齡道:“那是自然,已經連續進了這麼天的山,我們今天休息一天。你今天不是要網魚嗎?你去忙吧。等老鄭來了之後,我們也去看。”

李凡道:“那行。鄭老昨天已經到了縣城,估計今天10點左右到村子。”

羅允文點頭道:“嗯嗯,我們知道了。到時候我們去村口等他,給那老小子一個驚喜。”

李凡看着興致勃勃的二老,心裡暗樂,“這還真是兩個老頑童呀,但願你們不要把驚喜搞成驚嚇了。”

既然有兩個老頑童去接鄭潔,李凡也就不管了。今天就專心把那幾口堰塘清理出來。

吃過早飯,剛好早上7點半,李凡扛着兩副漁網和老爸、三叔還有小丫頭,一起來到村子中心最大的堰塘。

老爸和三叔過來幫忙,小丫頭自然是來看熱鬧了。不只是小丫頭,村裡的熊孩子們估計都會來。網魚是非常熱鬧的,熊孩子們非常喜歡。

今天又恰好是星期六,估計這些熊孩子們要興奮一整天了。

李凡抗着的漁網表面上看,和普通漁網沒有什麼差別。但實際上卻不是普通貨,而是空間商城裡面購買的“誘漁網”。

“誘漁網”對任何魚類都有效,可以吸引魚類自己往漁網裡面鑽。而且質量好,隨便怎麼拉,都絕對拉不壞。

漁網長80米、寬5米,一副價值1000點聲望值。李凡買了兩副才花了2000點聲望值,便宜。

李凡幾人到達堰塘的時候,李齊、李雲以及農莊裡面30幾名男性員工,還有峰子、濤子等人,也已經到了。

看熱鬧的熊孩子和村民也已經到了不少。現在時間還早,倒是還沒有遊客。

“凡子,你們也到了,那我們就準備開始了。”李齊說道。

李凡笑道:“好的,齊叔。我們先清理堰塘裡面的水草和雜物。”

堰塘裡面沒有什麼大的雜物,但水草和竹竿等小雜物不少,必須要把這些全部清理掉。

“好嘞!”衆人答應一聲,興致頗高。隨後,一個個半桶被衆人下放到水裡。

半桶就是村子裡打穀子時所使用的半桶,用木頭做成,呈長方形,大概2米寬,3米長,深度大約爲50釐米,底部成船體形狀。

衆人把這玩意兒下放到水裡,自然是把它當作船來使用。在村子裡面,村民需要用到船的時候,都是用這玩意兒代替。

當然,這玩意兒畢竟不是船,操作起來比船要困難許多,也要笨重許多。沒用過的人,站在裡面那肯定是心驚膽戰,感覺隨時都要翻一樣。

因爲,不會用的人在裡面的動作稍微大一點,整個半桶就會一搖一晃的。而且晃動的幅度還比較大,感覺隨時都會翻。但其實是非常安全的,翻不了。

一個個半桶被下放到水裡,一個半桶裡面兩個人。裡面的人用一根木棒輕輕一撥,半桶就蕩水而行。

看似笨重的半桶,在衆人熟悉的操作下,就像小船一樣輕巧靈便。

……

第八百一十八章 紛擾第一千八百二十一章 終於再見面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 敢怒不敢言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 真正的第六種武器是什麼?第二十七章 漫畫來襲第七百二十一章 島國學生的評價第六百七十八章 煙鎖池塘柳第一千七百三十七章 葉孤城是假的第二千一百八十三章 最佳啓蒙詩之一第二千二百六十九章 真正的生根發芽第八百九十四章 武林怪傑的一生第九百六十章 《竇娥冤》第二千三百二十一章 唯有“臥槽”兩個字最是貼切第二千二百七十章 打魚的老人家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千萬不要太撲街了第五百七十六章 李凡在現場?第三百七十七章 接手笑江湖雜誌社第六百七十三章 這麼快就不行了第三百一十七章 第一位闖關者第一百二十三章 小島奇遇第五百零七章 寶藏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誰是主角?第五百三十六章 武俠的革命第七章 趣味兒童出版社第一千九百八十五章 絕色公子第一千七百四十二章 向李凡發出邀請第三百八十一章 顛覆對武俠小說的認知第十九章 雜誌缺少了什麼?第二千一百二十八章 事實擺在眼前第二千二百八十章 除了詩仙之外,又還有誰?第八百三十四章 只能以後再談合作問題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 關注、期待、爭執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天涯思君不可忘第十一章 家訪(二)第五十章 序幕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雞犬過霜橋,一路梅花竹葉第一千九百三十章 故事繼續第三百五十四章 只要擡頭望天就對了第一千七百八十六章 對原稿勢在必得第一千八百一十章 下一部作品有些憂傷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正式獲得時代文學獎評選資格第五百七十章 廣場上的島國人第一千零一十章 擺下一個坑錢的場子第一百七十五章 神秘哥的傳說第七百五十章 美麗身影第二千一百一十九章 對收聽率的猜測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同李凡一席吃酒(中秋快樂)第九百八十章 《牡丹亭》首演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 曝光了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 曝光了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感激第四百六十七章 首輪獨播權塵埃落定第一百零一章 心有靈犀?第六百三十六章 偵探類新作品的主人公是誰?第二千零五十九章 出自李凡之手?第一千六百三十一章 武俠小說又一巔峰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斷橋再重逢第一千零七章 大家都要創作對聯第一千七百五十三章 豹子頭林沖第二百一十章 晉級總決賽第二千四百三十章 成功只會是曇花一現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聞香而來的乞丐第九十八章 狄仁傑第一百七十四章 不要迷戀哥,哥只是傳說!第一千八百零六章 找到真相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可怕的銷量第五百九十九章 曾經留下的鐵證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 你挑着擔,我牽着馬第二千四百三十四章 這部動畫片將會成爲世界傳奇第三百一十八章 闖關失敗就要“死”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 武林至尊,寶刀屠龍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驚天逆轉第二百四十四章 空間種植果樹第七百九十一章 高調與低調第一千八百二十二章 陪秦雨霖回魔都第二千五百一十二章 武俠小說市場又活躍起來第八百六十八章 非常遺憾第二千四百五十八章 陸續有演員確定了第二千二百九十八章 已經是整個世界的傳奇第二千零八章 機緣還在不在?第二千零四十六章 進入遊戲農場第二千一百六十一章 世間最美好的東西是希望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 敢去與不敢去第三百九十七章 賣斷貨了第一百二十八章 大賽升溫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一白一青兩身影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 最後的大驚喜第八百三十五章 那廝也有今天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 架空歷史小說第一千七百六十九章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 怨念(求推薦票)第四百一十七章 古庸的江湖第二千二百三十五章 想做一個真正的好人第三百一十二章 奇怪的體驗活動第八百一十章 童年的時光第六百二十九章 賭注是早餐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爲什麼要“三打”白骨精第四百三十章 愛情悽迷而又動人第二千三百二十七章 小投資,高票房?第二千零六章 牛皮吹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