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獨生

全部用青石鋪就的大校場出奇地廣闊,四周漸漸聚集了將近數千人,但乍然望去,依舊給人一種極其空茫冷寂的感覺。

自從接了聖旨之後,盧東籬第一時間就把定遠關軍士的日常差事加了兩三倍,增多巡營時間,加崗,加哨,諸多改動之後,大部份士兵的時間都被填得非常滿,一天下來,除了吃飯睡覺,基本上找不出什麼空閒時間。

而極爲嚴苛的軍令更嚴禁任何士兵,在未得命令的情況下,放下手頭的工作。

這也是防止士兵們因不平而聚衆相抗,甚而引起動亂的手段。

而蒙天成也讓自己的二萬五千人馬,幫助監管防範,但又要求手下,對定遠關士兵儘量容忍,就算被挑釁,被責難,也不可發作。

因爲雙方的努力,雖然下層軍士們一直小衝突不斷,到底還是沒釀成什麼大事件。

這種安排,也讓風勁節被押往校場待斬的消息不能在第一時間通傳全城。

士兵們大部份各有職司,分得極散,而且只要手頭上還有差事沒完,就不得擅走一步,因此很多人不能及時得到消息,而就算是知道的,也不一定能趕得來。

三萬人的數字畢竟太過龐大了。而士兵們都是鐵血殺戮中走過來的戰士,人人都有一腔熱血。就算冷靜細思其中得失,或許會退縮,會猶豫,會遲疑,但人畢竟還是血肉之軀,血肉之心,若是眼睜睜看着慘劇發生,終還會有意氣,會有衝動,會有置一切利害得失於不顧的熱血在。

誰也不知道,讓那麼多人聚在一起,親眼目睹他們所尊敬的將領被殺戮,最終會有什麼後果。身爲定遠關的主帥,最悲哀最諷刺的在於,盧東籬明明是最心痛的一個,卻不得不苦心安排,壓制這所有的可能。

但即使如此,還是有士兵能及時趕來。雖然爲了防止突發事件,在進入校場時,他們被要求不許攜帶武器,但一雙緊握的雙拳,依然讓人感覺到,有撼動天地的可怕力量。

幾千人聚在一起,冷寂而無聲。沒有人大聲吼叫,沒有人憤然呼號,沒有人招集衆人做出什麼過激的行動。

所有人,都不約而同,在以一種極冰冷而消極的方式來表示自己的憤慨。

這死一樣的寂靜,不止是因着盧東籬的彈壓,也靠了風勁節事先的安排。回城之後,小刀和王大寶以及一干他的近身親衛,就算是萬般不願,到底還是在他的鐵令下,在軍中安撫勸說諸人,而小刀和王大寶更秘密會見了一干將領,交遞了他的書信,也私下說了幾句,絕不可多傳一人的秘話。

諸將自是比士兵們更瞭解目前的情形,此時雖心痛如攪,卻也再無力更不忍去反對風勁節的決定,只好按照盧東籬的命令,盡力彈壓管制手下的士兵,禁止任何有可能擴大的騷亂。

這麼大的校場,這麼安靜的世界。人們的眼睛,或怔怔望着被綁着按跪到校場正中的風勁節,或恨恨盯着坐在高高監斬臺上的何銘與賀卓,死一般的寂靜中,數千雙若化爲實質,簡直能將人千刀萬剮的目光,讓兩位欽差如坐鍼氈。

蒙天成因爲只是奉旨而來協助的官員,不用坐到監斬臺上承受衆人的怒氣,此時恭恭敬敬站在一邊,倒是小小地逃過一劫。

就在何銘與賀卓坐立不安,心中詛咒盧東籬拖拖拉拉時,盧東籬便已來了校場。

他確實換了全套的正式官服官帽,但在外面又加了一件極大的玄色披風。臉上彷彿生生覆了一層寒冰,將五官肌肉都徹底凍死一般,不但不見一絲表情,竟叫人一眼望去,莫名地就從心頭生出一份寒意來。

他一出現在校場內,便怔怔站住腳,望着跪在中央的風勁節。

風勁節一進城,甲胃未去便直奔帥府,照常理要捆綁罪將,自然是要先去了盔甲的,只是親兵們當時完全是應付了事,只隨便扯下了披風,竟是連那一身耀眼之極的銀盔也沒卸下來,便直接上的綁。

還是到了校場上,才把他那極是漂亮威武的飛鷹展翅亮銀盔給取下了,如罪囚一般打散了頭髮。

若是旁人,散發跪縛,自是無比悽慘狼狽的。就是那端正君子,不畏生死,卻也不免拘泥於衣冠不整的小事因而生出幾分不自在來。

但風勁節本來就是個狂生,此刻散發披肩,眉眼間,分分明明就是多年前初見時的傲骨不馴,竟平白生出幾分傾世折俗的狂放之姿來。

遙遙望去,他的脣邊依舊帶笑,多少年來,天塌不驚,地陷尋常,他的笑容,似乎從來不曾變過。

這漫天驕陽,叫他那一身燦亮的銀甲一映,更是亮得奪人眼目,卻叫人一眼望來,眼中一亮之後,又是一痛。茫然間,不知是那人身上銀甲太亮,還是笑容太亮,又或是那黑髮如墨,劍眉若雲,亮奪人心時,便佔盡了天地的光華。恍然間,也不知是不是因這光芒太烈太盛,所以,纔會生生扎痛了人的眼,戮痛了人的心。

這樣的光芒,這樣的風彩,傾盡了世俗,或者本來就不該長留俗世,倒是難怪受俗人之忌了。

盧東籬怔怔地站着,怔怔地看着,怔怔地想着,這個人,總是這麼笑着,總是這麼張揚,總是這麼喜歡炫耀,竟是要死都不肯改一下。

當年因富招禍,哪怕受了官司牽連,牢獄之災卻還是不肯收斂一二。世人往往只見他招搖炫富的淺薄,卻不見他拔鉅款救濟災民時,千金一擲無吝色的灑脫。

昔日陳軍入關,他以商人之身,聚散兵而擊敵衆,每戰必勝,人只見他一躍爲官的風光,何曾見他散盡傾國家資的漫不經心。

爲將之後,每愛做白馬銀鞍耀人眼目的打扮,關中諸將,誰不恨他肆意招搖,誰不笑他年紀不小,偏還要學那演義評書中白袍小將的打扮,莫不是還想要騙個美女陣前招親?

素來軍中將帥,在兵兇戰危時,一般都絕不騎白馬,更不會穿過於顯眼的盔甲衣飾,防的就是在萬軍陣中,成爲敵人主要的攻擊目標。

似風勁節這樣的白馬白袍着銀甲,除了演義評書裡的英雄,天下各國間,也只是有屈指可數的幾個奇才英傑纔敢如此裝扮。

平時諸將同袍,好心好意勸過他多少次,他卻自命不凡,囂張放肆地把所有人的好心當作過耳風。諸將氣急笑罵,兵士傳作笑談,又有多少人知道,他這等裝扮,其實是自峙武功過人,情願在戰場上吸引住敵人最多的攻擊,讓他身邊的每一個人,都能少一些危險,多一點生機,少一份辛苦,多一絲幸運。

盧東籬定定地看着風勁節,有些迷迷茫茫地想起了很多很多的往事。不遠處監斬臺上,是誰在遙遙叫他,一聲比一聲響,一聲比一聲急,一聲比一聲氣急敗壞?

這麼好的陽光,他卻似寒冷至極,雙手有些哆嗦地把披風裹緊,整個身子都牢牢地藏在寬大的披風下。

每一雙眼睛都望着他們,銀甲的風勁節,玄袍的盧東籬。當他凝望,當他微笑,當二人這一立一跪,目光相觸之際,所有人都分分明明地感覺到,黑與白之間,自成一個世界。

然而,下一刻,盧東籬已然轉頭,走向監斬臺。

他沒有轉頭再看風勁節,他的步伐沒有絲毫遲滯猶豫,他的神情,不見半點動搖變化。

雖然明知會發生什麼,然而,校場四周,每一雙凝望他的眼睛裡依然有着失望,每一顆心依舊深深地向下沉去。

只有風勁節,至此地步依舊帶笑的風勁節,卻忽然間皺起了眉頭。

不對勁。

有什麼,不對勁!

心中奇異的不詳感令他的目光牢牢地緊隨着盧東籬。

盧東籬走上監斬臺,與身旁兩人低聲說了什麼話,漠然地坐下,漠然地從披風裡伸出右手,取了桌上的令籤。

風勁節已經笑不出來了。那奇異的危機感令他在這一刻忘了呼吸。

他的眼睛眨也不眨一下地盯着盧東籬,可是,盧東籬的臉上毫無表情,眼中全無波動,一隻手拿着令籤,紋絲不動,此外全身都被包藏在玄黑的披風裡,他有任何動作,旁人都根本無法查覺。

一念至此,風勁節心頭忽得一凜,隱約明白會發生什麼,眼神立時停駐在盧東籬的肩上。

旁邊何銘催促了一聲,盧東籬右手作勢欲擲令。

風勁節的眼睛卻只看到了這一刻,盧東籬左肩那極微極細,幾乎不可查覺的一動,猛得大喝出聲:“盧東籬。”

這一聲喝,竟是無限憤恨,無限驚怒,直如雷霆霹靂一般,校場內外諸人無不胸中一震,有人略一搖晃,幾乎站立不住。

盧東籬也是身形微微一顫,手頓在半空中,沒有把令牌扔出去。

幾乎所有人都以爲這一刻風勁節是要憤然怒斥盧東籬的無情,而風勁節眼中,也確實怒火如濤,這個眼看就要被人砍頭,還笑意從容,睥睨如舊的將軍,此刻竟再無半點風度,半絲鎮定,直如市井莽漢一般破口大罵。

“盧東籬,你這言而無信的東西,你在城頭答應過我什麼,才這麼幾天,你就當說過的話是放屁嗎?”

他是怒極而罵,大家則是愣愣得聽,盧元帥答應過他什麼?如今失言,讓他氣成這樣,答應過如果有事,一定保他嗎?

風勁節卻哪裡還管旁的人,眼睛幾乎是要吃人一般地死死瞪着盧東籬,罵道:“你算個什麼東西,忠心不能忠到底,責任不敢負到底,根本是個反覆無常的小人。”

他的神色是那樣激動,讓坐在監斬臺上的何銘與賀卓簡直覺得,這個瘋子會立時掙脫了撲上來找人廝打一般。

風勁節痛罵不止:“你以爲你仁義,你了不起嗎?我看你還不如個真小人,索性撕破了臉,什麼也不顧了。你樣樣都顧,樣樣都不肯顧到底,半路就想甩了手什麼也不管了,國家,百姓,定遠關,下屬,還有我,你他媽到底對得起誰……”

他的眼睛都變成了血紅色:“你若是……你若是……一定……”他一氣呵成的罵,直罵到此處,語聲終於有了些顫音,再也沒有說下去,只是一直,一直,用那充血的眼,風度盡失地,惡毒到近乎瘋狂地瞪着盧東籬。

到底你若是什麼,誰也不知道了,至少除盧東籬之外,誰也不知道了。

他罵的時候,盧東籬一直僵硬着身子,動也不動一下地聽。略有些迷茫地想。

爲什麼會痛?爲什麼心會痛,明明那一記,並不曾刺中心房?

寬大的黑披風把他的身子掩得極嚴,幾乎沒有能看到他的動作,更何況這個時候,大部份人的注意力只集中在風勁節身上。所以自是沒有人會知道,定遠關主帥的左手握着一把鋒利的短劍。

定遠關的將士們都知道,他們的主帥有一把削鐵如泥的短劍。據說自從他們那位文人出身的大元帥,跟着風將軍練了幾天武,一打仗就喜歡站在隊伍的最前方逞強之後,他們的風將軍就開始攪盡腦汁替主帥找保命的好東西。

理由是,大家好不容易在一個好說話的上司手上過幾天好日子,萬一這傢伙愛出風頭丟了命,天知道下回來的是個什麼樣的主子。

反正一樣是伺候,服侍舊上司總是容易些。

也不知道風將軍哪裡來的本事,也沒見他人離關,居然就是能弄些稀奇古怪的東西出來。

什麼什麼只要還有一口氣沒斷就能把命搶回來的絕世靈丹啊,什麼什麼削鐵如泥吹毛斷髮的短劍啊,什麼什麼據說可以刀槍不入寶甲啊。

每次弄到好東西,他都懶洋洋當根草一樣扔給元帥,而元帥也總是問也不問一聲,謝也不謝一句,只一笑便收了。

就那把短劍,光芒耀目,信手一揮,生生能斬斷四五把鋼刀。多少將軍暗中悄悄紅了眼睛,又是羨又是妒。

盧東籬素來是個大方的人,好東西絕不介意與人分享,不過防身寶貝絕不可輕易送人這是風勁節訂下來的死規矩,鐵板釘釘,斷無更改。盧東籬也不敢冒惹火風勁節的險,所以,從來是珍之重之,將這把短劍貼身收藏,任何時候都可以憑之防身禦敵。

然而,這一次,他在沒有人看到的黑暗中,把短劍,對準了自己的心房。

當那塊令牌落地之時,便是劍尖刺進心頭之際。

這是瘋狂的,這是不對的,這是完全不顧大局,不理後果的。

這根本不是他盧東籬該做的事。

他早已不是輕狂少年,他經過這麼多磨礪,嘗過這麼多波折。他有足夠的冷靜,足夠的理智,足夠的沉穩來面對分離,面對悲傷,面對不平,面對厄運。

至少,他自己以爲是這樣。

然而,原來不是的。

原來,當他狠下心,去殺戮自己的朋友時,所有的鎮定,所有的理智,便已崩潰粉碎。

他要殺他,爲了這個或那個冠冕堂皇的理由。

他將殺他,爲了這個或那個所謂的大局。

他會殺他,爲了許許多多他認識或不認識的人可以活下來。

他殺死他,爲了那應爲之歇盡忠誠的君與國,可以繼續存在。

那麼,殺了他的他,怎麼還可能活下去。殺死他的他,憑什麼繼續活在世上?

他死的那一刻,他就該死!

理智明明在喊着不可以,這個時候,你若也死了,局面將不可收拾。

然而,他的嘴不受控制地要求更衣。

心明明在高喊着不可以,這個時候,如果主帥忽喪,定遠關必然羣龍無首,蒙天成雖有才能,初來乍到,肯定穩不住局面。

然而,身體彷彿會自己行動一般地爲自己披上遮掩一切行動的玄黑披風。

僅餘的一點靈智,明明在絕望地呼喊,不,你不是從來以國事爲重嗎?那麼就不要這樣意氣用事。就算死,至少在局面穩定下來之後,你想自盡也好,你想殉友也好,一切都由得你,但現在,這個時候,你死不得,你不能死。

然而,爲什麼那瘋狂的念頭無可抑制,爲什麼這瘋狂的舉動無法停止,爲什麼手掌會握住短劍,爲什麼劍尖會指向心口。

爲什麼,爲什麼,爲什麼……

直到那一刻,如雷霆般斷喝的聲響在耳旁,他的手一顫,短劍微偏,擦着心臟刺入三寸。

然而,明明不曾傷着心,爲什麼,剎那之間,心痛得讓他以爲身在血池煉獄中。

風勁節在罵他,那樣憤怒,那樣生氣,卻又,那樣恐懼!

整個校場,無數雙眼睛,無數雙耳朵,卻只有他,看出了他在恐懼,聽出了他在恐懼。

那個眼看要被砍頭還能笑得那麼扎眼的傢伙,竟然恐懼到聲音發抖,一句話不能說完。

“盧東籬,你這言而無信的東西,你在城頭答應過我什麼,才這麼幾天,你就當說過的話是放屁嗎?”

勁節,勁節,我曾答應過你什麼?

那一個月色溫柔的夜晚。

他問他:“東籬,如果我死了,你會怎麼樣?”

那一個晚風輕柔的夜晚。

他答他:“當戰爭停止的時候,我會把你帶回故鄉,將來得暇,我會接了婉貞,在靠近你的地方,結廬長居。你喜歡飲酒,我會代你常飲美酒,你心在長風意在雲,我會代你踏遍天下,看盡大好河山。每一年,我都會帶上各地的美酒,到你墳前祭你,每一年,我會把我看到美景畫下來,至你墳前焚盡。我會告訴我那漸漸長大的孩子,我有一個極好極好的朋友,我每時每刻都思念着他。”

在他與他共度的最後一個夜晚。

他也曾問他:“勁節,若是我死了,你會怎麼樣?”

在他與他最後一次並肩遙望天地蒼漠的夜晚。

他曾笑着答他:“我活着,你就活着,我死了,你也要活着。”

盧東籬極慢極慢地閉上了眼。他怕只要再看一眼,會有熱淚從那明明乾澀的眼中涌出,他怕再看一眼,所有的理智都將不能阻止他奔過去,擁抱他的朋友,大聲呼喚他的名字。

過了好一會兒,在心中鼓勵了自己許多次之後,才能睜開雙眼,纔有足夠的勇氣,去凝視他一生最好的朋友。去看他眼中的擔憂和堅持,去看他眸裡的責備和威脅。

“你若是一定要做這種蠢事,我永遠永遠不會原諒你。我做鬼也不會放過你。十世三生,百世輪轉,我都會記恨你。盧東籬,你忘了你的責任,你忘了你的忠誠,你要害我死得如此不值嗎?”

理智徐徐回頭,自制力慢慢地一點點找回來了。

啊,他的責任,他的家國,他所牽念的百姓與君主……

一切一切,全都回來了。

極慢極慢地鬆開劍柄。好吧,他會活下去。

儘管,他不知道這是爲了那些所謂的理智,還是僅僅因爲那人不肯原諒的眼神。

他當然要活下去,至少現在得活着,至少不能讓那人至死仍然憤怒,仍然擔憂,仍然牽掛……

盧東籬凝望風勁節,淡若柳絲地一笑。

剛纔他衝動之時,想要與他共死。而現在,他應當選擇生。

這是對的,不爲理智,不爲大局,不爲家國。

只是因爲,捨棄了朋友,背叛了朋友,犧牲了朋友的盧東籬,一個人,獨自地活在,再沒有風勁節的塵世之間,這纔是最重的懲罰。

第三十一章 突來大會第三百二十五章 求仁得仁第一百二十四章 焦頭爛額第三百九十三章 沒有也許第四章 相見相絕第二百四十四章 英雄氣概第一百八十六章 我不答應第七十章 別有深意第三百五十二章 一點溼痕第二百六十九章 恨不當初第十五章 當年第三百七十六章 一勞永逸第四十六章 相知第九章 應變捷才第三百一十八章 反客爲主第十五章 遠客勁節第七十一章 天真第六十八章 早知今日第九十六章 盡力而爲第二百八十五章 濟濟一堂第六章 謀害第二百三十一章 你心我心第一百三十九章 一國之君第一百二十二章 良心抉擇第八章 夢想第三百五十八章 再不回頭第三十四章 我是人第三百六十九章 此生祈昀第三百九十一章 千羨萬羨第二百五十六章 好夢正酣第四十四章 顛倒黑白第一百九十七章 猝不及防第八十一章 錯過真相第二百二十六章 春色滿園第一百三十五章 露水因緣第二十六章 出兵第八十六章 愚魯聰明第一百三十七章 意外之“喜”第四章 天牢異刑第一百八十五章 數年隱忍第四百零一章 你可明白第二百零三章 凜凜謙謙(下)第二百七十二章 狐狸原形第二百六十九章 恨不當初第九十章 私奔大計第三十章 繫於一身第五十六章 平地風波第二十章 萬衆歸心第二十一章 江洲驚變第一百三十章 天海揚帆第三百一十四章 眼力如何第二章 認罪第一百一十七章 人同此心第十八章 相依爲命第十一章 來去匆匆第三百零一章 龍之逆鱗第三百三十三章 大功告成第十五章 楚國家事第九十四章 天子腳下第二十四章 如此人生第二百四十四章 英雄氣概第十六章 懶人多事第一百七十三章 送君千里第一百一十三章 故人何在第三十七章 拜見教主第十六章 懶人多事第二百七十章 痛是不痛第一百五十五章 至重之人第五十六章 如此示愛第三十章 繫於一身第三百三十七章 身心俱疲第二十四章 如此人生第二百二十五章 利病之藥第一百零五章 何以兩全第三百三十八章 混沌七竅第二百九十五章 平地風波第二百八十八章 關門聊天第五十五章 往事第一百一十四章 當年舊事(上)第八十六章 愚魯聰明第一百六十二章 無識滄桑第三十六章 至親第三百零七章 相依而眠第三百一十五章 動之以情第八十九章 有心無力第一百二十二章 良心抉擇第六十二章 真相隱露第二百零九章 輪番上陣第十二章 拜謝第九十章 與狼共武第二百一十七章 神醫駕到第三百零七章 相依而眠第十六章 獨佔第一百二十八章 淺灘蝦戲第二百六十二章 只該由我第四百一十章 一線相牽第三百三十五章 破障紅塵第二百四十三章 有計脫身第二百二十七章 何者至重(上)第四百章 千里雙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