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回

昨天的昨天的昨天(下)

“哈哈哈……別裝了,我知道你會的。然然媽都跟我說過……”

“我做的真的很難吃。”亮子哭喪着臉。

“過分的謙虛就是驕傲哦。”

“但是……我就是喜歡吃您做的菜嘛。”

“呵呵呵,虛僞!不過這話我愛聽。好了,不爲難你。你會殺雞嗎?”

亮子自信滿滿的回答:“這個我會!您弄頭豬來我都給您弄得乾乾淨淨的。”

“喲,這個你到是很有自信嘛。”

“對呀,這個真的會。會的咱就不能謙虛,這是您的教誨呀。”

“我……我……我都讓你給氣得沒脾氣了。”

“嘿嘿嘿……”

“我父親先是在玉屏,接調去了致遠,後來又調到舊州。”

亮子搶過話茬:“舊州我知道,就是黃平嘛,我去過。”

“恩,是的。別打岔!”

“哦……”

“最後來到勻城,所以我們幾個兄弟姊妹的口音比較複雜,說不清是那的方言。當時我們家住的那個地方,背後的山坡上就埋着解放勻城犧牲的烈士。”

“哦……就是烈士陵園旁邊是吧。小時候我也在那一帶鬼混,大概知道您說的地方在什麼位置。就是陵園大門左邊現在武警支隊家屬樓的那個位置。”

“對對對,就是那兒。不過當時叫公安支隊……那會不是文化大革命嘛,學校都停課了,我就和然然媽,還有什麼吳阿姨,趙阿姨幾個玩在一起……我還記得,那時我們去爬東山的時候,山上有幾個老房子,我清晰的記得在那些房子頂上當時還有青天白日圖案。過了幾年才搬到軍區大院裡……記得那會剛好是‘四人幫’最得意的時候。老實說,在那個年代感到比很多同學都幸福的是,因爲是幹部家庭,因此沒有餓過肚子。”

“恩……從時間上分析,那個時候我爸也參軍來到了勻城。應該認識外公。”

“這個也不一定……那會‘四人幫’提出‘靠邊站’的口號,我父親不搞他們那套,所以就被‘靠邊站’……然後我們這些紅衛兵就成天的喊口號,批鬥這個批鬥那個,美好的中學時代就這樣

埋葬在那‘動盪’的歲月裡,課還沒上幾天呢,我就畢業了。你說冤不冤,我們這一代人就是這麼命苦……”

亮子憤憤不平:“苦什麼呀!!!又不用上課,成天在外面玩。我聽我大伯說過的,那個時候只要你們胳膊上帶個紅袖標,手上拿本《毛主席語錄》,坐火車、住賓館、下館子統統都不要錢,人家還可以給你錢。我要是早生三十年,天南地北、天涯海角全部走一遍,然後再寫書,絕對比《徐俠客遊記》更有研究價值。我們這一代人才是命苦呢。”

“哈哈哈……你說,你們都吃什麼苦了?”華姨不讓輸

“怎麼不苦了?!我們這一代人比你們還冤。”

“說來聽聽!”

亮子激動得提高嗓門:“我們上小學的時候上大學不要錢,等到我們上大學的時候上小學不要錢。還在讀書的時候工作是分配,房子也是分配的,等要工作的時候工作找不到,房子買不起。當我們還小的時候,社會風氣是談錢傷感情,等我長大了,時代潮流改爲談感情傷錢。當我們在長身體的時候,條件都不好沒什麼吃的。好不容易條件好了,能吃的都是有毒的。當我們沒工作的時候,小學生都能當領導,當我們可以工作了,大學生都只能去洗廁所。當我們……您說,我們這一代招誰惹誰了?”

“哈哈哈……好嘛,數你能說。”

“哼……本來就是嘛,別不同意。有時我也很難辦,其實我是那種不太喜歡說話的性格。”亮子一臉得意。

“你?!別不逗了。你那張嘴就是能說的那種。”

“就像現在這樣……如果我一句也不迴應您的話,您會說我三棒子打不出個屁來。如果我跟您互動吧,您又會說我油嘴滑舌,跟你對着幹。唉……做男人難呀。”

“呵呵呵……什麼都有你說的……後來上山下鄉運動,也是因爲家庭條件好我纔沒去。正好遇上支援三線建設,我通過政審進了113廠。你要知道,不是誰都可以進去的,那是軍工企業,要把祖宗八代全部翻出來審一遍,最後還得看關係……我當時去的時候,全廠就幾十個人。”

“唉!那些說普通話是從哪來的。”

“這個廠的母廠是在東北,是

隸屬於二機部什麼單位……下面的遼寧鐵嶺基地。”

“哦……從大城市來的呀。”

“討厭!別總打岔……後來從上海來上一些技術人員,其中我和瑩瑩他爸就這樣認識的……後來‘四人幫’終於被打倒,慢慢的大學開始復課,全國恢復高考。瑩瑩他爸就考了大學……畢業之後,他留校任職,後來我帶着剛學會走路的瑩瑩去到他身邊。”

“哦……那後來怎麼又來深圳了呢?”

“這個嘛,得把話說到另一頭。剛好改革開放沒多久,深圳特區開始建設,瑩瑩她爺爺被任命爲……那曉得,調離手續剛剛辦完,都收拾好行李準備去深圳上任,卻在體檢的時候發現……”華姨有言語中帶着無限傷感。

“唉……造化弄人啊。”

“領導問他有什麼心願,因爲他是家鄉傳統的關係,瑩瑩的太奶奶還在那邊。特別講究長子長孫,希望瑩瑩他爸能夠過來照顧……所以層層上報,最後就這樣我們來到了這裡。”

“哦……原來是這樣呀。我還以爲叔叔是來淘金的呢。”

“淘金不是他本意,後來除了他的努力之外也是機緣巧合……”

“呵呵呵,這就是命運的安排。其實我也一樣,前面三十年過着顛沛流離的生活。”

“哈哈哈……顛沛流離!?我發現你損自己的時候一點都不含糊。”

“呵呵呵……沒辦法,從小喜歡嘲弄些事,損別人怕被揍,只能自嘲了。”

“哈哈哈……說你的故事吧。”

“恩……在我的童年記憶裡,做得最多的一件事可能就是搬家。這點您最清楚,做爲隨軍家屬,這是家常便飯,沒有選擇的餘地。”

“恩,是的。”

“也是像瑩瑩那麼大的時候,我媽就帶着我離開老家去部隊跟着我爸。”

“對了,你媽不是勻城口音。老家在哪?”

“恩……讓我想想啊,桐梓縣鬆坎鄉七樹灣村……如果我沒記錯的話是那裡。祖譜上記載大約在明末清初的時候從江西被清兵打過來的。”

“哇!你的故事是不是要說四百年。”華姨調侃

“呵呵呵……您也很會聊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