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的歷史

秦國是春秋戰國時期的一個諸侯國。秦人是華夏族的一支,傳說周武王因秦的祖先善養馬,因此將他們封在秦。前770年,秦襄公護送周平王東遷有功,被封爲諸侯,秦始建國。從前77年起,秦國在雍建都近300年。雍城有宮殿區、居住區、士大夫與國人墓葬區和秦公陵園。

秦最初的領地在今天陝西省,在當時屬於中國的邊緣部分。一直到戰國初期秦一直是一個比較弱的國家,也許正因爲它地處偏僻,因此它一直沒有受到其他國家的重視。在春秋時代它是一個比較不顯眼的國家。就科學技術,文化等等而言秦在戰國初期也比較落後。這個形勢一直到前3年商鞅變法纔開始改變。從此秦國開始不斷強大。前325年秦惠文王稱王。前3年秦滅蜀,從此秦正式成爲一個大國。前237年嬴政登基,開始了他對六國的征服。從前230年秦滅韓國起,到前22年秦滅齊國,統一中國。

自前22年起中國歷史正式進入封建社會,秦國成爲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多民族的統一的中央集權制國家——秦朝。

社會經濟

秦國社會經濟仍以農業爲主。春秋時代晚期,出現了鑄鐵農具。戰國時代,修建了鄭國渠、都江堰等水利工程,進一步促使農業生產發展。手工業以冶銅和製陶最爲發達。發明了鉻鹽氧化處理兵器的新工藝;建築材料頗具特色,瓦當更是精美的藝術品。

葬儀

秦國國君陵園在雍城陵區發現3座,芷陽陵區發現4座,士大夫與國人墓葬已發掘到近千座,國君稱王前使用“中”字形諸侯級墓制,稱王后使用“亞”字形王級墓制,廣泛使用人殉,殉葬物品豐富,規模宏大。

軍事

秦隊自商鞅變法實行獎勵軍功政策後愈戰愈勇。武器裝備不斷改進。兵種已有步、車、騎之分。軍隊數量多時達到“帶甲之士百萬”,出現了尉繚、白起、王翦等著名軍事家和將領。

秦襄公

(?--公元前7年)非自第五代孫,居犬丘。公元前77年,周幽王烽火戲諸侯,造成內亂,犬戎族乘機攻破周都鎬京,西周滅亡。時秦襄公率兵保護平王遷都洛邑,東周開始。秦襄公作爲東周王室第一功臣,受封諸侯,原周王室直轄的歧山以西土地也全部賜於秦作爲領地。公元前7年,秦襄公在戰爭中陣亡,葬於故地西垂。

秦文公

秦襄公之子,生年不詳,卒於公元前7年。前72年“東獵”至“千渭之會”,即千河與渭河交會處一帶建邑,前753年初設史官記事,前750年收編周朝遺民,領地擴展到岐山。在位50年。

秦憲公

長男,爲太子,公元前六九七年至前六七八年在位。

秦出子

5歲即位,在位年被殺。秦出子是秦寧公小兒子

秦武公

3年(公元前95年),武公把那些害死小弟弟的亂臣賊子殺了.

前78年,秦武公死了.

秦武公是秦出子的大哥。

秦德公

秦德公是秦出子的二哥。

秦宣公

秦德公的大子。

秦成公

秦德公的二子。

秦穆公

秦德公的三子。

秦穆公嬴任好(?-前前2)

秦僻處西陲,周初爲附庸小國,春秋初年因秦襄公助平王東遷才被封爲諸侯,並承平王賜給岐山以西之地,後定都於雍(今陝西鳳翔南)。到了秦穆公(前六五九年—前六二一年執政)時,國勢逐漸強大起來。秦穆公名任好,贏姓,秦國曆史上一位有作爲的君主。他在位期間,內修國政,外圖霸業,統一了今甘肅、寧夏等地,開始了秦國的崛起。

秦國原是居住在秦亭(今甘肅張家川)周圍的一個贏姓部落。秦襄公因護送平王東遷(見周幽王)有功,封爲諸侯,賜給歧以西地,正式建國。經文、寧、武、德、宣諸公,秦的疆土不斷東移,到穆公繼位時,已佔有大半個關中。

秦穆公繼位當年(前59年),就親自帶兵討伐茅津(今山西芮城東)的戎人,開始了擴張疆土的事業。秦穆公娶晉太子申生的姊姊穆姬爲妻。穆公五年(前55年),晉獻公滅虞,俘虜了虞公及其大夫井伯、百里奚,就將他們作爲穆姬的媵人(隨嫁的人)陪嫁到秦國。百里奚不願忍受奴隸的生活,逃到宛(今河南南陽),被楚國人捉去。

秦穆公胸懷大志,卻苦於無賢才輔佐。有人告訴他,穆姬媵人百里奚是不可多得的人材,他喜出望外,急忙去請,卻得知百里奚已經逃到楚國。秦穆公願以重金贖回百里奚,又怕楚人不給。於是派使者到楚,說「中國的媵奴百里奚逃到貴國,請允許我方用五張公羊皮將他贖回。」楚國一看此人如此不值錢,也就答應了秦的要求。當七十餘歲的百里奚被押回秦國時,秦穆公親自爲他打開桎梏,與他商談國事。百里奚說「我是亡國之臣,哪裡值得君公垂詢!」穆公說「虞君不用你,才使你被擄,並不是你的過錯。」堅持向百里奚討教,兩人一直談了三天,穆公十分高興,以百里奚爲國相。由於百里奚是用五張公羊皮贖回來的,所以人稱其爲「五羖大夫」。百里奚辭讓道「我不如我的朋友蹇叔。蹇叔賢能而不爲世人瞭解。當年我在外漫遊受困於齊,不得已向別人乞討,是蹇叔收留了我。我因此想到齊君無知那兒做事,是蹇叔阻止了我,使我倖免與無知一起被殺。我到周地,見王子頹喜歡牛,就以養牛去接近他。後來,王子頹想用我,又是蹇叔阻止了我,使我免於被誅。我到虞君手下做事,蹇叔又阻止我。我也知道虞君不會信用我,只是爲了那一份俸祿和爵位,暫時留下來,想不到就當了俘虜。從這三件事,我深知蹇叔的賢能。」秦穆公於是用很重的禮品,將蹇叔請來秦國,任命他爲上大夫。

秦國要發展,首當其衝的是其東鄰晉國。在百里奚和蹇叔的輔佐下,秦穆公將注意力集中於晉。晉獻公晚年,驪姬之亂,公子重耳和夷吾出逃。穆公九年(前5年)晉獻公死,驢姬子奚齊繼位,旋即被其臣裡克殺死。秦穆公派百里奚帶兵送夷吾回國繼位,爲晉惠公。夷吾事先答應將河西八城割給秦作爲謝禮,但繼位後卻毀約。晉臣丕豹逃到秦國,受到穆公重用。十二年(前48年)晉國旱災,秦穆公運了大量粟米給晉。十四年(前4年),秦國發生饑荒,晉國不僅不給秦國糧食救災,反而乘機出兵,於次年攻秦。雙方在韓原大戰,秦軍最終生俘晉惠公。在周襄王和穆姬的請求下,秦穆公與晉惠公結盟後,將其放回。晉惠公送太子圉到秦國爲質子,並將黃河以西的地方獻給秦國,秦的東部疆界擴至龍門。二十三年(前37年),晉惠公死,其子子圉逃回國繼位,爲懷公,繼續迫害逃亡的公子重耳。秦穆公於是將重耳從楚國迎來,以極爲隆重的禮節接待,將女兒文嬴及四位宗女嫁其爲妻,然後於次年送重耳回國爲君,是爲晉文公。晉文公殺死子圉,在秦的參與下,尊王攘夷,敗楚城濮,成爲霸主。三十年(前30年),秦又出兵幫助晉文公圍鄭。鄭老臣燭之武夜裡從圍城中繩出,見秦穆公說「鄭國滅亡,於秦不利。晉人這次開拓了東邊的領土,下次就會向西邊的秦國用兵。大君何必損害自己國家的利益,共幫助晉國呢?」秦穆公於是與鄭結盟,留杞子、逢孫、楊孫戍守,罷兵而還。

秦穆公三十二年(前28年)冬,晉文公死。這時,杞子從鄭國派人送信回國,說「鄭人將北門的鑰匙交給了我,如果悄悄地派軍隊來,鄭國就能得到。」秦穆公問蹇叔和百里奚,兩人回答道「經過幾個國家幾千里路去襲擊別人,很少有成功的。我軍的行動鄭國一定會知道,不能去!」秦穆公說「我已經決定了,你倆不必再說。」於是派遣百里奚的兒子孟明視、蹇叔的兒子西乞術和白乞丙三將帶兵出發。百里奚和蹇叔哭著爲軍隊送行,秦穆公很生氣,說「我出兵,你們卻哭著沮喪我軍的士氣,這是爲什麼?」二老答道「我們並不敢沮喪士氣。只是我們年紀大了,兒子要出征,怕以後再也見不看了!」二老對其兒子說「你們的軍隊一定會吃敗仗,晉人將在崤山阻擊。」三十三年(前27年)春,秦軍東去,經過成周北門時,車左、車右都脫去頭盔下車致敬,隨即跳上車去的有三百輛戰車的將士。王孫滿看了以後說「秦軍輕挑而無禮,一定會失敗!」秦軍經過滑國時,鄭國的商人弦高正販了牛準備到周去賣,見秦軍,就將所帶的十二頭牛全部迭給秦軍,說「聽說大國將要誅滅鄭,鄭君已經作好迎戰的準備,派我先迭十二頭牛犒勞貴軍士卒。」秦軍三位將軍商量道「鄭國已經知道我軍要去襲擊,去了也沒有用。」於是滅了滑國,往回撤兵。滑是晉國的同姓之國。當時,晉文公還沒有下葬。太子襄公憤怒地說「秦國欺侮我喪父,乘機攻滅我的同姓之國。」於是,將喪服染成黑色,出兵在崤山阻擊,大敗秦軍,將三位秦將全部俘獲。

晉文公的夫人文贏,是秦穆公的女兒,她對襄公說「這三人挑撥我們兩國國君的關係,穆公對三人恨入骨髓。你何必自己去殺他們呢?不如放他們回去,讓穆公去將他們煮死!」晉襄公同意了。秦穆公穿了素服,哭看到郊外迎接孟明視等人,說「我不聽從百里奚和蹇叔的話,使你們三位遭受恥辱,你們有什麼錯?你們要專心謀劃報仇雪恥,不可懈怠!」恢復了三人的官職,對他們更加信任了。三十四年(前2前年),秦穆公又派孟明視等帶兵東向,與晉軍戰於彭衙(今陝西白水東北),秦軍再次失敗。兩次較量,秦東進的路被晉牢牢地扼住,只得轉而向西發展。

當峙,在今陝甘寧一帶,生活著許多戎狄的部落和小國,如隴山以西有昆戎、綿諸、翟,涇北有義渠、烏氏、朐衍之戎,洛川有大荔之戎,渭南有陸渾之戎。他們生產落後,披髮衣皮,各有君長,不相統一。他們常常突襲秦的邊地,搶掠糧食、牲畜,擄奪子女,給秦人造成很大的苦難。秦穆公向西發展,採取了比較謹慎的策略,先強後弱,次第征服。當時,西戎諸部落中較強的是綿諸(在今甘肅天水市東)、義渠(在今甘肅寧縣北)和大荔(今陝西大荔東)。其中,綿諸有王,住地在秦的故土附近,與秦疆土相接。正好,綿諸王聽說秦穆公賢能,派了由余出使秦國。秦穆公隆重接待由余,向他展示秦國壯麗的宮室和豐裕的積儲,向他了解西戎的地形、兵勢。又用內史廖的策略,挽留由余在秦居住。同時,給綿諸王送去女樂二八。動聽美妙的秦國音樂舞蹈,使戎王大享眼耳之福。他終日飲酒享樂,不理政事,國內大批牛馬死亡,也不加過問。等到綿諸國內政事一塌糊塗,秦穆公這才讓由余回國。由余的勸諫,受到戎王的拒絕。在秦人的規勸下,由余終於歸向秦國。秦穆公以賓客之禮接待由余,和他討論統一西方戎族的策略。

穆公三十六年(前24年),秦穆公親自率兵討伐晉國,渡過黃河以後,將渡船全部焚燬,表示誓死克敵的決心。秦軍奪得王官(今山西聞喜西)和郊。晉軍不敢出戰,秦軍從茅津渡過黃河,到南岸崤地,在當年的戰場爲戰死的將士堆土樹立標記,然後回國。三十七年(前23年),秦軍出征西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包圍了綿諸,在酒樽之下活捉了綿諸王。秦穆公乘勝前進,二十多個戎狄小國先後歸服了秦國。秦國闢地千里,國界南至秦嶺,西達狄道(今甘肅臨洮),北至朐衍戎(今寧夏鹽池),東到黃河,史稱「秦穆公霸西戎」。周襄王派遣召公過帶了金鼓送給秦穆公,以表示祝賀。

三十九年(前2年),秦穆公死,安葬於雍(今陝西鳳翔東南),殉葬而死的有一百七十七人,其中包括子輿氏的三個兒子奄息、仲行、針虎。這三人十分善良、勇武,國人對此悲痛萬分,賦《黃鳥》之詩,唱道「彼蒼者天,殲我良人;如可贖兮,人百其身!」意思是,青天呵,怎麼將這麼善良的人給殉葬了?如果可以贖命,我們寧願出一百條命將他們換回來!

秦康公

秦穆公之子。

當年秦康公送他

的舅舅重耳回國,送到渭陽,作詩云“我送舅氏,曰到渭陽”後人

以渭陽喻甥舅關係。

秦桓公

秦桓公與晉厲公訂盟,但後來秦桓公急欲向東發展而背約,與狄合力攻晉。公元前578年(桓公二十六年),晉率諸侯伐秦,秦軍大敗,退至涇。

秦哀公

申包胥痛哭七天七夜,秦哀公出兵救楚。

秦惠公

秦簡公的兒子,秦惠公做了十三年國君,死了。

秦悼公

秦悼公在位十四年去世。

秦厲共公

春秋末期秦國君主。秦悼公之子。

公元前47~前443年在位。秦厲共公在位期間,蜀人、楚人、義渠之戎

都曾朝貢獻禮。前47年,派兵拔魏城。前4年,沿黃河修築防禦濠溝。

同年,以兵2萬伐大荔之戎(今陝西大荔朝邑一帶),取其城。前457年,

他率師與綿竹之戎(今甘肅天水東)戰。前45年,築南

鄭(今陝西漢中)城,置縣。前444年,他派兵攻義渠之戎,執義渠王。

秦厲共公執政期間的這些舉措,爲秦國的富國強兵作了一定準備。

秦懷公

秦躁公卒,其弟從晉歸來即位,是爲懷公。

秦庶長晁等包圍秦懷公自殺。

秦獻公

秦獻公即位,下令廢除用人殉葬的惡習。次年又遷都棟立,決心徹底改革,便下令招賢。

秦孝公

秦孝公嬴渠樑(前38-前338)

戰國時代秦國有名的一位君主,他任用商鞅進行變法,使秦國開始富強起來.商鞅變法是先秦最徹底的一場變革,它取消世襲的特權,規定按軍公給予爵位和田宅奴隸,使秦國國富民強,爲後來的統一六國開闢道路.

秦惠文王

戰國時秦國君主。名嬴駟。孝公之子。公元前337~前3年在位。

惠文王爲太子時犯法,商鞅行法,曾黥其師傅公子虔。故孝公一死,他將商鞅車

裂。然而他並未廢除商鞅之法。在位期間,集軍政大權於一身,任用賢能,推行法治,並不斷向外拓展領土。孝公時期的變法,經惠文王繼續推行,確立了秦封建制度。

完壁歸趙就是秦昭襄王。

秦孝文王

秦孝文王在位時間短暫,政績平庸,是

秦國曆史上一位無足輕重的君王

秦莊襄王

秦莊襄王是戰國末期的秦王,本名異人,後爲華陽夫人子,故另賜名子楚,前249年至前24年在位。秦始皇之父。相傳他尚在趙國爲質子之時,爲呂不韋相中,並加以栽培,成功得到秦王的地位。由於他突如其來的早逝,有人認爲是因爲他撞破了呂不韋與趙姬的姦情而被呂不韋所殺。

秦始皇

秦始皇(前259~前20),中國統一的秦王朝的開國皇帝,嬴姓,名政。秦莊襄王之子。3歲即王位,39歲稱帝。戰國末年,秦國實力最強,已具備統一東方六國的條件。秦王政初即位時,國政爲相國呂不韋所把持。公元前238年,他親理國事,免除呂不韋的相職,並任用尉繚、李斯等人。自公元前230年至前22年,先後滅韓、魏、楚、燕、趙、齊六國,終於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主義中央集權制國家—秦朝。

秦王政創立了“皇帝”的尊號,自稱始皇帝,宣佈子孫稱二世、三世,以至萬世,代代承襲。隨後,他在全國範圍內廢除分封制,代以郡縣制;在皇帝的直接控制下,建立自中央直至郡縣的一整套官僚機構。以秦國原有的法律令爲基礎,吸收六國法律的某些條文,制定和頒行統一的法律。將原六國貴族豪富遷至關中、巴蜀,以防止他們的分裂復辟活動。又明令禁止民間收藏武器,銷燬沒收得來的武器,鑄造2個金人。

在經濟上推行重農抑商政策,扶植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發展。始皇三十一年(前2)下令佔有土地的地主和自耕農只要向政府申報土地數額,交納賦稅,其土地所有權就得到政府的承認和保護,並以商鞅所制定的度量衡爲標準統一全國的度量衡制度。統一全國幣制。爲發展全國水陸交通,又實行“車同軌”,修建由咸陽通向燕齊和吳楚地區的馳道,以及由咸陽經雲陽(今陝西淳化西北)直達九原(今內蒙古包頭西)的直道;在西南地區修築了“五尺道”,開鑿溝通湘江和灕江的靈渠。

在文化思想方面,以秦國通行的文字爲基礎制定小篆,頒行全國。並利用戰國陰陽家的五德終始說,以秦得水德,水色黑,終數六,因而規定衣服旄旌節旗皆尚黑,符傳、法冠、輿乘等制度都以六爲數。水主陰,陰代表刑殺,於是以此爲依據加重嚴刑酷法的實施。始皇三十四年,下令銷燬民間所藏《詩》、《書》、百家語,禁止私學。隨後因求仙藥的侯生、盧生逃亡,牽連儒生、方士四百餘人,而將其全部坑殺於咸陽。

秦始皇即位後,派蒙恬率兵出擊匈奴,還把戰國時秦、趙、燕三國北邊的長城連結起來,修築西起臨洮(今甘肅岷縣)東至遼東的萬里長城。在征服百越地區後,設置桂林、象郡、南海等郡。始皇末年,秦郡數由統一之初的3郡增至40餘郡,其版圖“東至海暨朝鮮,西至臨洮、羌中,南至北向戶,北據河爲塞,並陰山至遼東”。

秦始皇在統一六國之後,修建豪華的阿房宮和驪山墓,先後進行五次大規模的巡遊,在名山勝地刻石紀功,炫耀聲威。爲求長生不老之藥,又派方士徐(即徐福)率童男女數千人至東海求神仙等等,耗費了巨大的財力和人力,加深了人民的苦難。三十七年,秦始皇巡遊返至平原津得病。於是作書命長子扶蘇送葬,並繼嗣帝位。行至沙丘(今河北廣宗西北),秦始皇病死。趙高勾結始皇少子胡亥和李斯,僞造遺詔立胡亥爲太子,並賜扶蘇死。秦二世胡亥即位後不久,即爆發陳勝、吳廣領導的農民大起義。秦朝滅亡。

古箏搖指淺談太平經(19—20)牛頭祁門劍爲建華宮觸國殤,只因秦王念阿房學古箏學習方法很重要魔法師葬生巫術步虛秦始皇生父雜談《出水蓮》-客家古箏淺析霍殿閣對彈奏技能的啓示m1935手槍蒙恬靈寶派九州幻想占星-黃道十二星座蚩尤考五供秦始皇33個子女下落不明神聖復仇者南洋降頭術沙漠之鷹皇帝制度的特點法國白葡萄酒秦代的中樞官制法國白葡萄酒田橫二世皇帝-嬴胡亥武器秦始皇兵馬俑出土兵器半身人精靈古箏基本指法抱朴子內篇(上)曲棍球競賽規則神判巫術九陰真經Sa80a2c型卡賓槍六合螳螂拳九陰真經戰國三夫人抱朴子內篇(中2)古箏的右手組合指法英式橄欖球比賽規則古箏演奏右手技法內家拳蒙恬對日本的戰略轟炸西科斯基飛行器公司生物磁場中國稱呼六 合 拳中國古代傳說的幻獸和魔神奇門遁甲秦軍兵器的種類教你學古箏的保養方法辟穀祝由術黯法塔m1911手槍中國古代兵器縱談騎士精神萬法歸宗slr論秦之亡行門八式古箏的八大流派地趟刀太清神鑑四大天王隆德-密納-薩哈克秦陵風水的傳說全真道黃庭內景經(簡)蕭何抱朴子內篇(中)銀龍刀六甲天書納米機械形意拳入門清源山道教天罡 地煞法術東華派中醫五行聖武士嵩山烏江敗亡又起疑 死於秦俑?沙丘疑案秦始皇死亡真相是什麼六合螳螂拳歐洲爵位淺談水滸108將-人星對照表中國戰國末期秦相:呂不韋金丹真傳騎士護具及武器簡介禮拜戰斧式巡航導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