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爭先恐後

後世的人,在記敘這段歷史的時候,所用筆墨甚少。

不是因爲戰況太慘烈,也不是因爲過程太複雜,而是因爲戰績太過輝煌,用時太短,堪稱奇蹟,描敘的人多是抱着一種不可思議的心理,對他帶兵攻城略地並未細細描敘,因爲即便寫出了,多數人還是不太敢相信,覺得裡面水分太多,盡數是浮誇而嚴重失真。

天知道凌冽統共也只有五萬的兵馬,自己的嫡系只有兩萬,三萬還是後援,初時那三萬根本就沒敢派做先鋒。

但是當凌冽帶着兩萬人馬勢如破竹的攻陷了一系列的大小城池進而拿下第一郡的時候,那些看熱鬧的終於坐不住了。

來了又不派上場,難道我們是來做啦啦隊的嗎?

你們吃肉,好歹給我們留口湯喝啊喂!

他們派人飛馬傳送給了禹城的齊大元帥。

齊大元帥看了信,忽然意識到了一個問題:“若我總是隻在禹城坐鎮着,是不是將來論功行賞的時候,也會沒有我的份?

還有,如果這個凌冽一直是這樣高歌猛進勢如破竹的話,我總是在後方坐鎮沒出動,會不會也錯失很多的觀賞和參與精彩戰例的機會?”

然後他也坐不住了。

不獨是他,邊關四城的很多將領都紛紛跑來要求前去參戰,就算輪不上他們,過過眼癮也是好的,免得將來回首過往,連個可以吹牛逼的話題都沒有。

齊大元帥心裡直嘀咕,想不到只是來了一個猛人,就能把邊關多年來不思進取的風氣一掃而光,刺激的每一個人坐不住了,顯得以往他這個齊大元帥一點作用也不起似的。

真是叫人羨慕嫉妒恨。

齊大元帥和其他將領的到來使得那三萬人的危機感陡增:這算什麼回事,他們還沒上場呢,後頭就來一批等着上陣的人馬,這要是功勞全都被別人搶走了,他們還混個什麼!

所以準備打第二城時,大家一哄而上,愣是將凌冽團團圍住,哭求着一定要他們先出動,凌冽只得答應。

那三萬人羣情激奮,嗷嗷的嚎叫着往上衝。而對方的定戎人,在看到前一關被攻破之後,對凌冽這個名字的畏懼,使得他們很快就放棄了抵抗,仗只打了一天就結束了,第二座城池,破!

所有人,不論是己方還是敵方都被這個消息給震撼到了!

定戎人建國至今,已有八十多年,其建都的時候,疆域可只有三個大點的城池,後來通過不斷的擴張侵吞纔有今天這規模,河西四郡中的三郡被他們奪去已有四十多年的時間了,這期間雙方也不斷在爭鬥,可惜,雲國似乎一直都落在下風,尤其是先皇大行之後更是衰弱,邊關將士們連和定戎人一戰的勇氣都沒有了。

想不到的是四十年以後,雲國竟然再次雄起了!

這是不是一個信號,表示敵我雙方的力量對比發生了變化,時移世易,攻守之勢異矣?

齊大元帥請凌冽回來大營商討對策。

河西四郡如今三城已在雲國囊中,想必現在慌張的是定戎人,失去的城池,皇子被俘,死傷幾萬,要是照這樣的進度打下去,怕是要不了幾年,定國真的要亡國滅種了。

這回,定戎人不敢再傲慢了,換了一個使者來,要跟雲國重新談判。

齊大元帥給雲國朝廷送去了捷報,現在邊關大捷,要不要和談該請朝廷來做定奪了。

齊大元帥心裡暗自慶幸:幸虧先跑來邊關了,不然幾場重要戰役的時候他都不在場,這個邊關元帥當得有點失職…

朝廷這回來人相當的快。大半個月就到了,上次端王來的時候,路上可是走了有一個多月呢。

來的幾個官員凌冽都不認識,中間有一人見到凌冽的時候,眼神有些躲閃。

凌冽冷冷嗤笑了一聲。

當初把雲國和容國對戰,結果失敗,朝廷把失敗的原因歸咎於是他娘子將新式刀劍的鍛造方法泄露給了容國,害的他們夫妻下了大獄,最後若不是容國陳兵邊境,容國郡王爺親自來要人,雲國迫於形勢不得不釋放他們夫妻,恐怕如今他們夫妻的墳頭草都丈八高了。

來的這幾個官員裡未嘗就沒有當初在朝堂上污衊他們夫妻的人,所以見了他會心虛。

一幫子只會顛倒黑白的混球。

凌冽明白的告訴他們這些專耍嘴皮子的文官:“我凌某的底線就是在拿下河西最後一郡,如果你們這些文官不能在談判中拿下,那麼凌某即日將那個定國皇子陣前殺死併發兵攻打。這話凌某不說第二遍。”

那幾個官員又驚又氣。覺得這人簡直不把他們放在眼裡了,他們異口同聲的斥責凌冽:

“太放肆了!”

“簡直胡來!”

凌冽轉身就走,根本就不屌他們。把那幾個官員氣的滿臉通紅,顯然料想不到這個人竟然這麼的狂妄無禮。

齊大元帥上來勸道:“幾位大人息怒,此人一貫囂張,不必和他爭執,幾位大人還是進來商討一下怎樣和談爲妙。”

在一幫子文人去鬥嘴的時候,凌冽調集起來自己能帶領的所有人馬,依然往最後一個目標打去。

定戎人慌作一團,沒想到這人竟然如此強勢,他們都派人去和談了,他還要繼續打下去。

主導和談的官員氣急敗壞,嚴詞讓雲國來和談的官員命令凌冽停止進攻。

雲國官員看清形勢深感好笑,兩手一攤:“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我們是朝廷派來和談的,又不是凌將軍的直屬上級,奈何不了他呀!”

定戎人這回深知自己大勢已去,不得不低頭,委委屈屈的答應了凌冽的要求,將最後一郡和平歸還給雲國,換回了他們的皇子。

凌冽雖然只攻親自打下一郡,但是由於他們的強勢進攻,帶動了整個邊關的活力,激發起了全體將士們的信心和勇氣。

可以說他是居功至偉。

這麼明晃晃的功勞,誰也抹煞不了了。朝廷封他爲宣武將軍,連升三級到從三品,將最艱苦的任務--彭城以西邊關的全部防守都交給了他。

他帶領的軍隊從此也改名叫做鎮戎軍。

你可以說朝廷重視他,把最能打的放在了最前方,以後防衛定戎人的任務就要全部都落到他的身上。

但是也可以說,朝廷對他根本就不看好,因爲新攻打下來的這些地方,就像一把尖刀一樣插在了定戎人的胸口,也勢必會遭到定戎人更猛烈的報復,但是他和鎮戎軍全部失去也不影響雲國原有國土。

凌冽欣然領命,他喜歡這樣--遠離朝堂手握兵權,天高皇帝遠,他才能擁有最大限度的自主權,悄悄擴大自己的勢力,做自己想要做的事!

第四十四章、遠方的消息第一百零八章、稍安勿躁第二十章、秘密武器第十七章、探望孃親第三十七章、生死存亡第一百四十五章、容國來使第十九章、路上奇遇第五十五章、偶遇外使(二)第八十五章、流言蜚語第七十二章、不一樣的花燭夜第一百一十二章、開辦私學(一)第二十三章、炸死邪祟第一百一十二章、開辦私學(一)第二十九章、好走不送第八十二章、子系白眼狼第三十二章、進入埋伏圈第一章、高家新村第七十二章、日記和地圖第五十五章、救人的報酬第九十八章、我願幫你第十七章、中個大獎第五十章、半路攔截第七十四章、橫下心來第三十四章、路遇山賊第七十八章、投石問路第一百二十一章、區別對待第一百一十三章、離開之前第四十五章、似是故人現第四章、舊國故人(二)第三十六章、收服人心(二)第一百一十二章、真假慄尚第四章、舊國故人(二)第八章、彈棉花和煉丹第二十七章、衣冠冢第一百零二章、希望的種子(二)第四十九章、各取所需第一百二十六章、分贓不均第七十八章、投石問路第九十六章、深夜亂局第一百二十二章、學好文武藝第一百三十九章、身陷囹吾第一百零二章、生離死別第一百一十六章、那又如何第三十四 章、教訓深刻第一百零八章、偷偷觀望第四十七章、有緣終須見第五十二章、回家之路(一)第九十三章、行路難第七十九章、瓜甜蒂苦第五十五章、救人的報酬第一百零三章、辦運動會第一百一十三章、離開之前第九十九章、夜行暗事第六十八章、藉機出城第一百一十六章、那又如何第二十二章、路遇偷竊第十一章、稍安勿躁第九十五章、將計就計(二)第八十六章、返航途中第一百二十三章、挑起爭鬥第一百三十六章、遇見大師第一百零八章、難唸的經第十六章、自由的代價第四十六章、丟失的賬冊第七十三章、心生疑問第六十章、參加互市第一百三十九章、身陷囹吾第六十五章、餿主意第五十六章、山外消息第一百零二章、營救小皇帝第一百零四章、忠心幾許第八十九章、我來還錢第一百零八章、偷偷觀望第七十章、思政工作第十三章、一探究竟第七十三章、現場比試(一)第五十章、神醫到來第三十七章、生死存亡第二十三章、不是火炮第三十章、先考考你第一百二十二章、夜半尋妻第三十章、先考考你第十五章、三思而後行(二)第七十三章、現場比試(一)第三十六章、反殺回去第五十六章、回到候府第一百零七章、俗家弟子第六十二章、城破國亡第四十章、內外夾擊第五十二章、回家之路(一)第四章、衡山之謀第二十三章、炸死邪祟第六十五章、衣錦還鄉第五十二章、回家之路(一)第十七章、中個大獎第四十八章、毛呢大衣第一百三十五章、民間形象第五十七章、風雲漸起第九十二章、端午夜宴(二)第一百一十六章、那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