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大軍集結

袁州新渝,猩紅色的戰旗在殘破的城頭上迎着風揮舞,如狼似虎的淮東戰卒發出驚天動地的吶喊,從雲梯、登城車不斷的登上城頭,殲滅負隅頑抗的敵卒,更多的守兵則是慌不擇路的往城內逃去,慘嚎連連。

城樓都着了火,滾滾黑煙在日頭上翻涌,遮蓋城野,叫大晴天看上去有如昏夜。

新渝城四門都給圍死,除投降之外,守兵另無出路。好在大多數守兵還是樂意投降,聽着喊殺聲從後面追過來,丟掉兵甲,雙手抱頭跪下,淮東軍只將兵械收走,使降兵退到街邊等候後續兵馬進來城接受。

城門洞都在守軍從裡面堵死,眼下進城的兵馬,都在爬城進來,才兩千人不到,這時候要將潰敗的守兵切割開來,防止他們往一處地方聚結。

在破城之時,張雄山逃入城裡,顯然還沒有敵意;張雄山身邊還有二三百嫡系精銳死也不降,不小心對侍,就會出現不必要的傷亡。

張季恆登上城頭,以便能隨時掌握城裡的形勢變化,張佐武、顧浩也從登城車往城頭爬來。

潭州制置使司典書令顧浩與潭州制置使張翰長子、現任潭州府通判、督兵備事的張佐武,於八月六日進入新渝,以述職的名義,身入淮東軍爲質,以示潭州沒有割地自立、反抗江寧的誠意。

其時林縛、高宗庭已先一步離開下袁,趕往江州去了,着令張季恆將張佐武、顧浩接入軍中隨行,待到江州再見。

張季恆所部還承擔着清剿新渝殘敵的重任,一時無法北上,張佐武、顧浩自然也只能滯留在新渝,倒是沒有想到,頗有勇武的張雄山率四五千殘兵據城以守,竟是一天時間都沒有支撐下來,就叫淮東軍破了城。

雖說隨張雄山困守新渝的袁州軍殘部早沒有鬥志,但好歹也有四五千人,也是曉得林縛着他們留在新渝觀戰有殺雞駭猴之意,張佐武、顧浩心裡震惶不安。

袁州兵馬真是敗得不冤,兵無鬥志,將無勇略,而淮東軍又是如此的強大,哪能不敗?

張季恆在城樓那邊,顧浩與張佐武落後一些,壓着聲音對張佐武說道:“崇國公倒是沒有手段在五月下旬就拿下袁州,卻硬生生的拖了兩個多月,叫人好生想不明白……”

哪怕從新渝往下袁,道路崎嶇,但是淮東軍將卒士氣如此旺盛,戰術嫺熟,兵甲精良而戰械充足,即使派兩萬甲卒西進,也應該能將袁州硬生生的啃下來。

張佐武眉頭微蹙,只是這時候不便私下議論淮東,便將心思壓下,走去與張季恆匯合。

雖說淮東對淮東、江南諸府的勢力多采取懷柔手段,但不意味着潭州要是生事還能叫淮東繼續以懷柔手段相對——黃秉蒿身亡族滅,不過是林縛給那些還不受淮東所掌握的一些勢力一個警告,對這個警告有最直接感觸的,莫過於潭州張家了。

“顧大人、張大人……”張季恆見張佐武、顧浩走過來,招呼了一聲。

“看城內情形,大概天黑之後就能徹底結束戰鬥了?”顧浩問道。

“有兩三百死士隨張雄山退入東城的一座大宅裡,那宅子的院牆又高又厚,周遭巷子又窄,一時難以攻進去……”旅帥馮衍在旁說道。

馮衍原爲虞萬杲舊部,與唐復觀、楊子忱等人投淮東後,積戰功升爲旅帥,也是江西袁州陽樂縣人,這次強攻新渝殘部的,便是他所部兵馬。

聽得張雄山猶不肯投降迄命,張季恆、顧浩暗自感嘆:黃秉蒿終是還有一兩個對他忠心耿耿、死不相忘的舊部。

張季恆說道:“拿懸簍吊些火油罐進城來,他們既然不迄命,那就成全他們……”

馮衍應是,便去安排殲滅守軍最後頑抗不降的殘兵,張季恆與張佐武、顧浩從城牆上通過,走到東門城樓上觀戰。

大宅夾裹在一片民居之中,前後宅門有石巷相通,此時已叫馮衍率部從兩邊堵上。淮東軍卒滿城蒐集柴火等引火之物,連同火油罐一起擲入院裡,點火引燃。

待殘敵被大火所逼,破門突圍時,在門外寬巷深處,等着他們則是密如飛蝗的利箭。

自詡江州第一勇將的張雄山,持戰刀想衝出來廝殺一翻,卻叫一支巨矛射來,連着將戰甲及胸口破開一個血洞,不甘心的嚎叫着,在宅門前轟然倒斃,與諸亡卒的血泊混在一起。

想到黃秉蒿在下袁城破之時也是給淮東軍縱火逼出,張佐武、顧浩心裡多少有些兔死狐悲的感慨。

殲敵近五百,俘敵四千餘,袁州戰事的尾聲也就此收斂住,一切都不出乎人的意料,袁州兵馬在新渝的最後一點殘兵,似乎就應該是這樣的結局。

整座新渝城破敗不堪入目,張佐武、顧浩隨張季恆住在城外軍營裡,新渝這邊只是令馮衍率部暫時駐守。

新渝城內外的民生也凋殘不堪,好在戰事持續的日子還談不上多久,不然都不曉得到新渝會到幾時才能恢復生機。

***************

等不得收拾新渝的殘局,着馮衍率部暫留幾日外,張季恆於次日即率主力離開新渝,從蒙山東麓北上,張佐武、顧浩隨行。

八月十二日抵達豫章,大軍到到豫章後,也不進城,繞過豫章城即往北行,奔江州而去。每日行百里,片刻都耽擱,張佐武、顧浩都是文士出身,有騾馬可騎,一走數日,還是覺得疲累不堪,越發覺得淮東軍之強名不虛傳,僅靠這五日走五百里的行軍能耐,就將潭州軍甩出幾條大街去。

從豫章往江州的驛道,位於鄱陽湖西岸。

張佐武、顧浩隨軍而行,除驛道上擠滿軍馬,鄱陽湖近岸的湖面上也是千帆競張。這些兵船,載着滿船的甲卒,跟張佐武他們同時往北而行。

離得遠,看不清旗號,張佐武也不曉得是贛州或是撫州調集北上的兵馬。

再細想想,贛州的陳漬部、撫州的張苟部,都是淮東軍的精銳戰力。

南陽若是失陷,北燕大軍就將聯合奢、羅兩家南下,最多將近三十萬兵馬會如洪水一般沿漢水往南席捲,林縛又怎麼可能將陳漬、張苟兩部精銳近三萬兵力丟在江西腹地?

雖說還不能肯定說淮東軍就不能遏制住北燕西路大軍南下的勢頭,但至少就當前的情況來看,即使荊湖、池州以及淮西這次能與淮東共進退,劣勢也非常的明顯。

表面看上去,越朝在西線的兵馬加起來也不在少數,荊湖、池州軍、淮西以及淮東將調往廬州、江州的兵馬,總數也有三十萬之多,但是兵力分散在外圍,難以聚攏到荊襄地區與北燕進行會戰。

而一旦叫北燕拿下南陽,北燕除了在東翼留下少量的兵馬(如陳芝虎部)牽制淮西董原外,將最多能聚集近三十萬兵馬往南下。

而在南面,淮東在江州、池州軍在鄂東、荊湖軍在荊州、江夏的總兵力,也只有十七萬。

池州軍剛受樅陽大挫,士氣還沒有恢復過來,三萬人馬的戰力不能期待太多;而胡文穆據荊湖自立,雖說六萬兵馬,但早年連隨州都不敢打,軍隊的戰鬥力更不值得期待,麾下也沒有什麼名將可用。

故而淮東真要渡江北上,在荊襄與南下的北燕兵馬會戰,更多的只能依賴自身的戰力。

雖說淮東在廬州還備有三萬多精銳,但淮東部署在廬州的兵馬,是保護淮西側翼的。一旦淮東將廬州兵馬調到江州,北燕奪南陽,順勢從桐柏山東出,席捲信陽,進襲壽州,纔是更好的選擇。

淮東單單能在江州集結的兵馬,是難以與南下北燕西線主力抗衡的,但對淮東來說,最大的優勢就是有揚子江天險可依,大不了放棄揚子江北岸的荊襄地區,退守南岸,猶不失一個劃江而治。

對於胡文穆來說,即使不得不放棄北岸的地盤,猶能保住南岸江夏、鄂州兩府。

最艱難的還是池州軍。

池州軍守黃梅、樅陽,雖說與江州隔江相依,但畢竟要直接接觸北燕大軍,成了江州、廬州的擋板。但池州軍要放棄黃梅、樅陽撤走,他們能往那裡撤?往東是廬州,往南渡江是江州,得要林縛同意他們撤,他們纔有撤的餘地。

張佐武與顧浩越接近江州城,越認定淮東最終會放棄荊襄。雖說放棄荊襄對淮東也相當不利,但他們認定淮東這時候並沒有跟北燕爭荊襄的條件。

到江州,張佐右、顧浩自然是要去見拜見林縛,然而十五日進入江州,淮東在江西的重要人物,自林縛以下,一個都不見蹤影。

到這時,張佐武、顧浩才知道林縛、傅青河、高宗庭、宋浮、敖滄海一干人等,已率靖海水營葛存雄部、長山軍虞文澄部已經渡江到北岸,進軍到蘄春城南,與池州軍鄧愈所部,對蘄春陳韓三形成夾擊之勢。

顧浩、張佐武這才知道他們一路上的猜測都是錯的,淮東這是擺開架式要與北燕大軍在荊襄進行會戰啊。

江州這邊,暫由江州知府楊子忱主持。

楊子忱告之張佐武、顧浩,他們要是想去北岸,可以派船送他們過去,當然他們也可以暫時留在江州城等到戰事結束。

雖說留在江州更安全,但張佐武、顧浩想不明白淮東軍在兵力明明處於劣勢,爲何還要選擇與燕北西線大軍在荊襄會戰,遂想去前線觀戰。他們都明白,只要跟在林縛身邊,再怎麼不濟,保命逃回江州還是可以做到的。

第26章 島城鎖海第42章 再勤王第70章 南陽棄或守第105章 警告第十六章 宗祠夜火第24章 淮東制置使第72章 昔日童子第63章 淮西第119章 崇城基業第23章 雪夜話淮王第47章 錢莊之議第五十八章 暗樁子第90章 易幟第三十一章 論功待賞第62章 臨戰第110章 浙南前哨戰第八十六章 籬門對峙第16章 滄南大捷第29章 不殺第十八章 寒秋水上的風情第95章 危機未解第9章 拔營第50章 驅狼吞虎第1章 王侯家事第二十一章 定策下海(二)第83章 兵臨城下第35章 落花流水第16章 誰能知心第87章 風捲殘雲第25章 割土權謀第83章 兵臨城下第66章 大動作第30章 援兵渡海第42章 東西虛實第61章 黨同伐異第128章 白河灘潰敵第十七章 救人性命不敢忘第五十一章 行舟議事第27章 算計深沉第25章 金箭傳令第二十六章 紙上談兵(二)第5章 江寧風潮(五)第五章 林氏家主(二)第114章 逃離第25章 後患無窮第55章 戰事稍息第147章 崇國公第121章 勇戰第32章 官職第7章 大寇於城第92章 言之不預第十四章 東陽鄉黨第45章 行路難第十九章 茶貨行銷第47章 新帝之謀第119章 禮山第61章 北伐序幕第二十八章 晉安侯進奏使第75章 攻寨第19章 鹽銀保糧第18章 喝斥第115章 腹心之策第34章 請戰第102章 未雨時第1章 王侯家事第68章 攻守之謀第123章 追擊第28章 援助第十五章 威風凜凜第二章 江寧途中(二)第25章 官溪嶺第109章 兵敗長山島第145章 壽州第20章 調虎離山第一百三十五章 船行河上第七十一章 江中取銀(三)第47章 網更密第42章 再勤王第二十二章 顧氏家人(一)第11章 行軍第76章 藥材貿易第65章 徐州圍城第66章 淮陽行第148章 春夜苦短第18章 巡政(一)第15章 財大氣粗第9章 東海寇入襲第148章 春夜苦短第118章 嵊泗初定第6章 天下亂局第108章 奪島之戰第36章 月涌江流第60章 分贓擴軍第6章 救災之利弊第一百三十章 奇襲上林裡(一)第33章 危局第91章 難易有別第84章 廷爭第10章 初戰第52章 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