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節:路漫漫(四)

和人武士所攜帶的營帳共有5頂,其中上級武士與小少爺一同居住在較小但做工最好的一頂之中。下級騎馬武士與足輕們則是分別用兩頂更大一些的普通營帳。餘下的兩頂便分別給了亨利一行以及夷人部族使用。

由中等厚度布匹製成的大型軍用營帳摺疊起來單獨就佔據了一整個箱子的空間,翻出來再展開完全足以容納二三十人在其中並排躺下。雖然每個人的空間會稍小一些,算上行李的話就更加狹窄,但卻能夠有效地遮風避雨。

5個營帳要紮起來會費好一些時間,因此足輕們吃午飯也會比其他人晚一些。他們先弄好了自家少主的,然後又在亨利他們開始吃午飯時弄好了上級武士的,此時纔在弄自己以及行李過夜所用的營帳。

20分鐘的時間弄好了三十人的住所同時還整理着行裝與製作午飯,這還是在優哉遊哉的情況下,想必若是在更爲緊急的情況下,速度也會更快一些吧。

這與和人軍用營帳的巧妙設計是分不開關係的。

營帳的頂端有一系列供牽引繩穿過的小孔,幾名足輕在之前手腳麻利地把細棉繩穿過之後,另一人則是從馱牛的身上取下來一捆綁好的圓竹棍,並且在一側取出了大小相近的空心銅環。

一邊吃着午飯,亨利這邊幾人一邊好奇地觀察着他們的作爲。

原本不知用意的那一系列粗竹棍,在那名足輕的手裡藉由銅套環連接起來,最後在最上端加上了一個打磨光滑的竹製蘑菇頭蓋子,他們立刻就明白了作用。

50公分左右長度接了好幾節變成了兩米五的竹棍,那不會把營帳頂端捅破的蘑菇頭頂在了上頭,將營帳撐起。而其它幾人則在各個方向拉住了牽引繩,配合在營帳內部擡着撐杆的人將杆子立起的動作拉動牽引繩,就把整個碩大無朋的營帳給拓展了開來。

緊接着拉着牽引繩的人先站在原地,若是人手不足的話可能會把繩子綁在什麼東西上面固定。但因爲人手充足,他們便只需維持着將頂端拉伸拓展的狀態即可。

而其它早在旁邊等候的同伴,則是走上前去抓起垂在營帳邊緣,用粗線縫在上面固定好的粗主繩,進一步地將整個營帳給撐開。主繩拉至一定位置之後,將末端的繩套圈在約莫有小臂長的銅扁釘上,接着用由外向內的斜角拉緊並插入泥土地,用腳踩和體重借力壓入泥土之中,便完成了整個營帳的搭建。

以中心杆子撐起來的結構再配合繩索和套環拉伸拓展,人手足夠的情況下這樣的營帳多半5分鐘都不到便可建立起來。而且因爲支撐杆很少的主要靠繩子拉開的緣故,本身的體積也很小。二三十人規模的營帳光是布料部分摺疊捆綁壓縮起來的話一個人便可以揹負。

管中窺豹可見一斑,這種以多人合作爲前提並且考慮了許多方便攜帶與搭建細節的成熟軍用營帳,也是常備軍制度十分成熟軍隊數量也很是龐大的國家的一個特徵。

里加爾世界西海岸的那些小王國是不會有這種裝備的,因爲部隊大多都是各地徵召的民兵。就好像我們的賢者先生最初與米拉相遇時一樣,解決就寢的方式基本上都是用斗篷披在身上找點東西蓋在底下,找棵矮樹或者直接在地面上躺下就完事。

口糧和後勤補給、就寢的問題都要自己解決,除非是精銳的職業軍人才有可能會有後勤配備。但這些人又是相對少數,加上傭兵冒險者文化的發達,里加爾那邊最爲常見的營帳通常是三四人的小組規模到六至十二人的小隊規模,也就是可以理解的了。

不論如何,這種大型軍用營帳的搭建便利性算是令亨利一行以及特木倫所率領的夷人部族鬆了口氣。因爲他們分配到的營帳也是和人制品,若是搭建方式過於複雜的話只怕今晚就要望着星星入眠了。

畢竟雙方之間氣氛僵硬,要支使那些足輕過來也幫他們這些外人建立營帳估計是免談。

只需稍微觀望便可學會的方式,哪怕一些細節不夠精準,只要能有個遮風擋雨的地方也已經足夠。

在午飯過後,賢者一行以及夷人一衆都有樣學樣地把營帳也建立了起來。棉布製成的營帳僅有最頂部的部分塗蠟作了重型防水處理,爲了令布料相對輕薄可以摺疊收納,垂下來的圍簾部分防水能力十分一般。因此若是風大的話,側面襲來的暴雨是會澆透的。不過若是遇上了那樣的天氣,那麼他們最好的選擇還是找一處如山洞之類更爲穩固可靠的庇護所。

布制的營帳提供的終歸只是一個面對常規天氣遮風擋雨的庇護所。因爲地處竹林之中空地不甚繁多的緣故,亨利一行還有夷人一行在稍遠一些的地方蓋起了自己的帳篷。三方人馬之間留了有幾十米的距離,算是也給予了彼此一些空間,緩解矛盾。

林地間紮營時不論是竹林還是樹林都需要小心謹慎,尤其是布質的營帳本身並沒有特別堅固的框架。夜裡枯樹忽然倒下或是在暴風雨來臨時折斷的情形,我們的賢者與洛安少女過去也是曾遇到過的。雖說當年萬幸沒有出現人員傷亡,但這只是運氣好的情況。

里加爾人將這種會倒下的枯樹稱作“寡婦製造者”,出於很顯而易見的理由。

總而言之,在營帳也被紮起來以後,一行人將自己所帶的物品當中可作爲鋪蓋的部分如斗篷或是毛皮鋪在了地面上隔絕溼氣,之後便將行李物資都暫且放在了其中。

這一切處理過後都只不過是中午1時左右,直至傍晚都仍舊有好幾個小時的時間是空閒的。

很長時間沒有能這麼悠閒了,我們的洛安少女如是想着。

回想起來似乎在到達新月洲以後他們就一直疲於奔命,狀況連連之下幾乎只要是醒着的時間點就在趕路或是逃亡,哪怕是相對不那麼緊迫的前幾日也因爲尚未合流而有些擔心咖萊瓦和綾等人這邊的情況。能像這樣停下來,沒有什麼心理負擔甚至一時間想不到自己該幹嘛的悠閒狀況,真的是很長很長時間沒能有了。

竹林間的空地仍舊留着去年被積雪覆蓋而沒有能完全腐化的落葉,將它們掃去之後早春回暖開始活動的各種小甲蟲四處逃竄。

月之國北部的天氣相對寒冷蟲子沒有那麼多,但一些蜈蚣蜘蛛一類的毒蟲仍舊會有。所以武士們帶了一些小型的竹筒,裡頭裝着熬製的驅蟲藥水,臨近傍晚蟲子活動變得頻繁起來時,他們就會在帳篷周圍灑上一圈。並且鳴海還派人交予了亨利等人一些曬乾的藥草,囑咐說等到夜裡點火取暖時投入篝火之中,隨着燃燒揮發出來的煙氣也能有驅蟲的作用。

一百人左右的這一整支隊伍,節奏整體都變得緩慢了起來。

夷人們開始忙於整理自己的行裝與工具,他們是獵民出身,保養這些是天性。而武士們作爲戰鬥職業者亦是如此,我們的洛安少女與賢者也不能算是這個例外。

於武器店購入的和式腰刀雖是較爲低調的物品但也並不粗製濫造。檢驗它們是否堅固的方法與里加爾的長劍十分類似——以慣用手握住靠近護手附近的部分,刀尖或是劍尖朝上,而副手則成手刀狀運用些許力道敲擊握柄末端。

這種震動會傳遞到整把武器,若是護手、柄與刀條結合有了縫隙,那麼就會發出各種“鏘鏘、咔嚓”之類的晃盪碰撞的聲音,是需要維護修正了。

以木頭挖槽製成的劍柄或是刀柄,會在潮溼的空氣之中膨脹,在乾燥的空氣之中收縮。若是因此與鋼製的刀或是劍莖有了縫隙,就會導致揮舞的時候抖動過大。

這種抖動會影響刀筋的正確,因爲刃都在左右晃動了,本可斬開的目標卻在砍中以後因抖動而偏移卡在了裡頭,這樣的情況也是會有的。

因此優秀的劍客會握持刀劍,以敲擊柄尾的方式檢驗整體結構的緊密結合,算是一個鑑別是否是熟手的小細節。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賢者與洛安少女檢驗長刀的動作隔着幾十米的距離也引來了一衆武士的注意,雙方都是懂行的人,因而如此一來也就一眼看出這兩個異鄉人是有貨的。

在檢驗完畢整體結構的結合度之後,要做的則是檢查武器的刃部。

不論是里加爾還是在新月洲,鋒利的武器永遠都是能夠取勝的。鈍刀會被厚實的衣物或是多層亞麻軟甲所抵擋,而鋒利的武器則可以輕易劃破砍穿,只能以鐵甲阻攔。

永不磨損或者至少看起來永不磨損的武器,迄今爲止米拉只見過賢者的克萊默爾一把。而作爲實用主義者,與其眼饞自己老師的大劍,還不如把自己現有的工具好好處理。這一來二去,我們的洛安少女自然成爲了一個熟練的磨刀能手。

細膩的小塊油石是從里加爾帶來的物品當中少數仍舊沒有遺失的,貼在刀刃上面之後不必過於用力,按照固定角度輕輕打着轉兒打磨,在沿着刀刃磨過一遍之後換成另一側再稍微打磨一下,手中的武器就都又回到了吹毛斷髮的鋒利程度。

因爲是經過一定程度實戰的武器,所以米拉自己手邊的東西需要進行打磨。而另一側的和人武士們,在將自己的頭盔與甲冑都卸下來以後,儘管武器並未運用於戰鬥之中,卻也需要作一些日常保養。

他們每個人都帶着一個方形的小木盒,之後將自己的兩把刀都放在了身前鋪着的棉布上,打開了木盒。

其中裝着的一系列工具都是維護武器所需,但武士們最初拿出來的東西卻並非油脂,而是一個用絲綢布包裹插有小木棍的奇怪工具。

他們將刀從鞘中取出,之後用布包輕輕拍打着刀刃,一陣白色的粉末立刻隨着動作從布料縫隙噴出,好奇觀望着的米拉立刻明白了這一切的緣由。

月之國多山,氣候又十分潮溼。里加爾人喜好拋光的板甲,但在這裡一天就能給你鏽成渣,因此他們的甲冑都塗上了上好的油漆,爲的就是抵禦環境中的溼氣。

而刀劍亦是如此,哪怕木鞘密閉性再好,也依然有積存溼氣的可能性。這種粉末小布包拍打刀刃,便是爲了用粉末將水份吸乾,避免溼氣殘留導致生鏽。

這一步過後他們又用絲質的方巾細細擦拭刀刃,最後纔在上面抹上了一層薄薄的油脂,收納回鞘。

和人的武士就連保養器具看起來也依然是一板一眼,想來這也應當是他們文化之中的一環。

不論如何,在維護武器過後,暫時沒什麼事情可做的一干人等,最好的消磨時間方式自然只餘下切磋練武。

吃完午飯過後一直待在自己營帳之中的小少爺提了幾把木刀走了出來,在那邊說了些什麼之後,武士們就騰出了一片空地,似是打算進行演練。

“我們也過去看看吧。”賢者回過頭瞥了一眼自己營地這邊都無所事事的衆人,如是提議着。

第一百四十五節:遙遠的歌聲(四)第三十二節:勝利的滋味第一百三十九節:內拉森林戰役(四)第一百五十九節:藍天白雲第五十六節:連鎖反應第六十一節:兩人的棋局(二)第三十一節:離開第五十節:血第二十八節:騎士與少女第一百零七節:夜明之時(一)第十五節:在雪融之前(三)第三十六節;對手第三十九節:結伴(二)第一百二十六節:亂線團致我在其他網站的讀者老爺們第七十七節:暗無天日(五)第一百三十二節:狼與牧羊犬(三)第六十一節:兩人的棋局(二)第六十六節:黑雪第五十節:異動第一百三十九節:內拉森林戰役(四)第三十六節;對手第一百零三節:帕爾尼拉之圍第十八節:路第一百二十九節:橋口激戰第一百三十二節:炎炎夏日第九節:艾卡斯塔的旅行者(三)第六節:長路漫漫(六)第七節:麻煩的大小姐第十八節:南下第七十六節:進山第五十九節:漫長的坡道(六)第六十九節:任務與名聲(一)第一百二十四節:勝與敗第六十節:兩人的棋局(一)第一百五十七節:克萊默爾第一百六十五節:炎陽與蟬鳴(六)第一百四十一節:永夜的奇蹟第十節:逃亡者們(一)第一百一十一節:秘銀胸針「資料」:龍類大百科第十四節:在雪融之前(二)第三十一節:吹雪第六十五節:命運第四十二節:宛如初見第一百七十節:龍與蛇(四)第八十八節:槍兵第八十五節:意外驚喜第一百三十八節:內拉森林戰役(三)第十二節:風雪之夜的登陸者(二)第二十五節:在暴雨中(三)第一百六十四節:北歐羅拉的初雪(三)第一百三十七節:火光第四十八節:裂隙第二十一節:不安寧的夜(二)第六十節:漫天飛雪 4第七十一節:任務與名聲(三)第二十九節:艾卡斯塔的風(三)第一百五十五節:理想的盡頭(二)第六十一節:三日第七十五節:暗無天日(三)第一百四十五節:魍魎之地(三)如何成爲一位成功的小說家第九十三節:熱第二十節:不安寧的夜(一)第六十三節:國宴第二十九節:死鬥第一百一十六節:小國風雲(二)第七節:月下魅影(一)第八十二節:蘿絲瑪麗瑣事(一)第五十三節:刀與劍第四十四節:生存者們(五)第三十九節:狩獵的季節(三)「資料·雜談」關於龍類生物/龍種的補充致我在其他網站的讀者老爺們第一百四十九節:遙遠的歌聲(八)第七十四節:暗無天日(二)第五十節:純白的希望第十七節:王都親衛(一)第一百二十節:精英第一百六十四節:炎陽與蟬鳴(五)第一百二十二節:血腥味與火藥味(一)第八十六節:風與旅途(一)第四十節:亡魂迷霧 1第九節:艾卡斯塔的旅行者(三)第七十一節:路漫漫(二)第九十五節:白色庭園第二十節:燈下黑(一)第三節:長路漫漫(三)第十二節:探索第五十三節:漫長的坡道(一)第五十一節:知己知彼第十一節:陽光、風與向日葵(三)第六十一節:衆人的國家第五十四節:漫長的坡道(二)第五十九節:漫天飛雪 3第二十四節:異類第五十三節:漫長的坡道(一)第九十三節:短暫停留(三)第二十七節:小村往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