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7章 再議結盟

魯肅有些無奈道:“高順勢大,唯有孫劉聯合,方能抵禦,然都督一心就在西川,在下人微言輕,勸不動他!”

諸葛亮笑道:“大夫若真與亮之見略同,此事便成了一半,大夫乃是公瑾薦於破虜,其定知大夫之才,周瑜至今留在南郡,只因其性情高傲,既然奪了南郡,自然是要順勢進川,又恐我主先得益州之地,故此執意不肯退兵,然以公瑾之智,早已知曉其中厲害,使其退兵,只需大夫出一言而已!”

魯肅抱拳問道:“願聞高見!”

諸葛亮沒有回答魯肅的問題,繼續言道:“以亮看來,東吳之中,縱能觀全局、揮斥方略者,先生爲最;公瑾之長,在於運籌帷幄、臨陣指揮,以大夫之見,若孫劉聯合,如何抵擋高順?”

魯肅眉頭微蹙,略加思索,方纔答道:“在下愚見,如今已成劃江而治之勢,若高順來攻,自然要以長江爲險,皇叔守荊州,我主守東吳,相輔相成,高順取荊州,則從揚州出兵,以亂其後,高順若攻揚州而進東吳,則皇叔出荊州之兵據南陽以圖中原,如此高順首尾難顧,再待良機!”

諸葛亮微微點頭,魯肅的思維的確很符合現在的局勢,但魯肅卻缺少周瑜的侵略性,凡事先求穩,再圖進,長此下去,沒有絲毫長進,反而高順實力不斷擴張,雙方的差距自然也就越來越大,最終還是成全了高順!

“大夫之言,乃是守成之計,縱無大險,亦無寸功,以亮看來,東吳歷三世而治江東,早已兵馬齊備,糧草充足,我主在荊州,民心早附,與其等高順來攻,禍及州郡,何不主動出擊,共圖中原?”

魯肅吃了一驚,沒想到諸葛亮會這麼大膽,現在大家都想着高順不來攻已經是萬事大吉了,居然還去主動招惹人家,豈不是引火燒身?

“願聞先生之策!”雖然有些驚疑不定,但魯肅知道諸葛亮斷然不會信口開河,以荊州現在的實力,要是敢和高順開戰,那他東吳又有什麼害怕的,所以他還是想聽諸葛亮的計劃!

諸葛亮從容言道:“高順起於行伍之間,卻能據幽州而吞袁紹,又滅曹操平定西涼者,乃仗天時也,屬下文武皆爲一時俊傑,劉璋偏安一隅,闇弱無能,實則形成三分之勢,然高順獨大,又無後顧之憂,自會揮兵南下,欲阻其兵,唯有孫劉齊心,我主出襄陽以奪南陽,以此爲依進而北上豫州、兗州,吳候可從揚州發兵,取壽春而取揚州、兗州東部,如此中原可定;高順若有力抵擋,則以中原爲據,你我共同進退,相互爲掎角之勢,只等時機成熟,吳候北上得冀州,我主西進取司隸,高順縱有人才無數,數州之力,也難以相顧也!”

諸葛亮說完,便靜靜的繼續飲酒,等着魯肅的迴音,江面上忽然起了一陣風,小船微微晃動着,似乎在爲諸葛亮的謀劃而擊節讚賞!

這一番宏偉藍圖,連魯肅都心動不已,諸葛亮的計策並非孫劉各自爲戰,而是先出兵佔據中原,讓雙方的兵力能夠連接起來,再共進退,互補有無,逐漸消耗高順的實力,等時機成熟,各取一塊地盤,河北有冀州和幽州,西進則有司隸和涼州,共分高順現有的地盤,至於以後的事,諸葛亮沒有說,大家也都心知肚明,要是能消滅了高順,便看各自的實力了,誰都明白:沒有永恆的盟友!

“先生之策,足見高明,只是說服公瑾之事,先生方纔說一言可定,卻不知如何去說?”魯肅也被諸葛亮的計劃說的心動了,終究是要聯合抵擋高順的,被動防守,讓戰火燒到自己的地盤上,還不如主動出擊,先讓高順分兵抵擋呢!

諸葛亮言道:“此事不難,周都督既已有退兵之意,大夫回到秣陵之後,便以方纔亮之言打動吳候,吳候若還有乃父兄之志,自會應允,揚州之戰,非周都督不能勝任,自會傳令掉他,周都督也就順勢而爲了!”

魯肅豁然開朗,對諸葛亮更是佩服,抱拳道:“還是先生高明,在下一心想着勸回公瑾,卻不知給他退身之路,真是愚鈍了!”

諸葛亮笑道:“大夫之智,在於朝堂之上,非人情世故也!吳候器重大夫多時,此番進言,萬望用心,促成聯合大計,萬不可再有二意,否則大事去矣!”

魯肅臉上一陣尷尬,他當然知道諸葛亮是指周瑜暗中偷襲南郡之事,當時高順水軍未成,並未渡江,要是真的讓高順拿下荊州,高順水路並進,順江而下,東吳此時早已戰火連天了!

“其中利害,想必公瑾也已知曉,斷然不會再有此事,先生儘管放心!”魯肅有些底氣不足的打着保票!

諸葛亮倒也不以爲意,只要周瑜去了揚州,與高順對敵,自然也就不會再分心南郡之事,東吳其他人,諸葛亮便可從容應付,一旦東吳變卦,乘機再奪回南郡,也不是什麼難事!

關於益州的事,二人再也未提,真要是和高順開戰了,孫劉誰也不敢再分兵進入西川,那裡地形險要,道路偏遠,兵馬難行,一旦用兵,一年半載肯定無法拿下,所以這塊肥肉,大家都心照不宣的留在了最後爭奪,眼前最主要的還是要趕走高順這頭猛虎!

“再有一月,便是中秋,亮便以此爲限,等候佳音,若周都督能北上揚州,荊州水軍也將西進漢水以取新野,秋日乃是殺伐之際,還望大夫從中周旋!”

再次暢飲三杯,諸葛亮與魯肅約定出兵之日,二人心願達成,再無顧慮,開始享用烤魚,久在府衙,魯肅發現偶爾吃一頓這樣的野味倒也別有風味,不知覺的,他忽然羨慕起諸葛亮來!

雖然諸葛亮淺嘗輕飲,魯肅也不是酒中豪客,但二人兩個多時辰的時間,還是喝完了一罈酒,桌上的烤魚早已吃完,這還是童子讓那撐船的人又調了幾條纔夠!

夕陽斜掛,江面被染得一片通紅,水面上的波光要人眼目,魯肅和諸葛亮有些腳步不穩的站在船頭,吹拂着江風,頓覺胸臆暢快,躊躇滿志!

魯肅取出腰中的一杆小旗打出信號,遠處的水軍很快就靠近,將魯肅接了回去,東吳水軍看着獨自一人傲然而立的諸葛亮,眼神有些不善,但魯肅卻並無別的心意,傳令船隊回去!

順風順水,船隻行進的很快,轉眼間便轉過了一個彎,醉意微醺的魯肅忽然恢復了清醒,獨自來到船頭上,看着被晚霞映照的江面,眼中精光閃閃!

“大夫,諸葛亮最爲倚重劉備,方纔何不將其擒之?”周泰走到魯肅聲旁問道:“若除了諸葛亮,奪取荊州則易如反掌!”

魯肅微微搖頭,一聲長嘆:“諸葛之智,不在公瑾之下,其既敢獨自駕舟於湖上,又豈能毫無防備?如今大敵乃是高順,高順不除,就算得了荊州,也難以久守,爲今之計,須連劉以抗高順,借荊州兵力而得中原,如此方能成大事!”

周泰知道魯肅目光十分長遠,胸懷韜略,見他如此說,再未爭執,但一想到要對付高順,周泰就不由想起當年追隨孫策之事,孫策便是以高順爲榜樣,以孫策的性格,能讓他如此欽佩的人屈指可數,就連呂布,孫策都不曾服氣,如今卻要與孫策推崇之人爲敵,到底有多少勝算?

東吳的水軍退去不久,鄱陽湖北岸的蘆葦之中,鑽出了幾十艘小船,當先一人正是張飛,一身鎧甲在夕陽下發着亮光,映照着他高大偉岸的身軀,顯得更加威武!

張飛將諸葛亮接上船隻,命人打出一個旗語,在北岸的礁石後面,也閃出一隊水軍,一個大大的“關”字旗在江風中飄蕩,原來是江夏的水軍,不過率軍之人並非關羽,而是關平!

“那魯肅可曾同意軍師之計?”張飛聞見諸葛亮身上的酒味,眼珠滴溜溜的轉着,雖然在問談判之事,但顯然不指望諸葛亮會回答他!

諸葛亮微微一笑:“荊州與江東,乃是脣齒相依,孫權若不想江東基業喪於他手,自會答應!”

“那就好!”張飛點點頭,並無欣喜之色,反而有些遺憾的神情!

“三將軍不要再找了,我與魯子敬皆非善飲之人,這三壇汾酒,還剩兩壇,將軍只管去取便是!”諸葛亮豈會看不出張飛的心思,見他的神色,不忍再故意逗他!

“嘿嘿,還是軍師知道咱老張的愛好!”張飛撓着後腦勺不好意思的笑笑,很快就到船頭翻出了兩壇酒,這可是高順爲獻帝送來的御酒,獻帝不喜飲酒,賞給了劉備,正好被諸葛亮討來,最終還是便宜了張飛!

“多謝軍師,以後有什麼差遣,儘管和俺老張說!”張飛美滋滋的抱着兩壇酒去了後艙,讓軍士開船回軍!

第188章 過猶不及第687章 竊國之賊第695章 進退之間第613章 殺出重圍第252章 師出有名第470章 烏巢煮酒第54章 心存漢室第520章 可愛的人第104章 興師問罪第390章 臥牛山第391章 不留面子第408章 這樣好嗎第331章 是非成敗第637章 請你上船第510章 欲迎還拒第590章 騎兵來臨第467章 前功盡棄第186章 未解之謎第367章 虎落平陽第696章 添油戰術第365章 入主天水第512章 賈詡之謀第37章 擎天之柱第189章 毒士賈詡第305章 親征平賊第695章 進退之間第156章 再結聯盟第70章 追兵來襲第43章 厚積薄發第157章 忠臣之心第308章 低級錯誤第105章 禮尚往來第87章 擂臺比武第252章 師出有名第210章 真假難辨第567章 再議結盟第554章 兵出塞外第140章 顧此失彼第261章 蠢蠢欲動第160章 以假成真第414章 斬殺張勳第34章 儒雅之相第208章 孟德藍圖第282章 兵發易水第215章 再戰呂布第164章 借刀殺人第581章 白白受罪第349章 丹陽步兵第366章 中原動盪第536章 我有令牌第9章 公平交易第607章 黃雀在後第618章 技高一籌第242章 先登死士第352章 捉拿奸細第545章 烏桓突騎第461章 等待時機第631章 兵退濡須第96章 胃口漸長第449章 發檄討曹第680章 中間阻隔第724章 再生變故第702章 全線壓進第193章 擒賊擒王第486章 淚流滿面第362章 合攻街亭第446章 今非昔比第432章 百廢待興第670章 鼓舞士氣第84章 商祖聖廟第30章 勇往直前第189章 毒士賈詡第440章 漏網之魚第210章 真假難辨第11章 都是高人第108章 因禍得福第61章 傳國玉璽第381章 爭取機會第684章 護駕出逃第279章 早有準備第559章 征服烏桓第366章 中原動盪第260章 英雄末路第561章 爲君而去第177章 異軍突起第627章 丹陽精銳第223章 互爭功勞第41章 四大學堂第708章 東吳危機第672章 各有心機第387章 原樣照搬第358章 再生一計第516章 天意弄人第220章 善惡有報第590章 騎兵來臨第474章 幸福如此第134章 預料之外第697章 重創而歸第564章 末日來臨第342章 清除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