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7章 言聽計從

關羽等人帶兵而回,出了山谷,見劉備和諸葛亮等人都在等候接應,想起昨夜一戰,佈置倒也巧妙,只是被對方識破,大軍並未進來,反而在谷口設伏,折損了一些人馬,互有損傷,不過燒了對方糧草,略勝一籌!

關羽帶着張飛等人向諸葛亮行禮,也算承認他的本事,諸葛亮卻輕嘆一口氣:“看來對方軍中也有能人,識破吾之計也!”

正在此時,哨馬也帶來消息,高順的兵馬在博望城外還有埋伏!

劉備已經很滿意了,如果他自己帶兵,還不知道如何應對呢,上前言道:“幸得軍師傳令停止追擊,否則便得不償失了!”

諸葛亮眉頭微皺:“馬超雖退,但高順兵馬即將趕至,還要早做防備纔是!”

劉備抱拳道:“全仗軍師妙計!”

此一戰算不上大勝,關羽等人對諸葛亮算不上敬服,但也不似原來那般對其無禮,劉備傳令各軍先回新野,再做部署!

徐庶和馬超在博望城整頓兵馬,第二日高順大軍趕到,將昨夜之事彙報一番,馬超因不聽勸阻,主動領罪,高順知他損失了一半精銳,以後肯定會長些記性,讓他戴罪立功!

此時賈詡已經和張濟去了宛城,留在新野的必然是諸葛亮,初出茅廬,便用火攻,以少對多,調度從容,要不是徐庶做了一些防備,恐怕損傷的不僅是那些糧草了!

郭嘉言道:“諸葛用計,倒也思慮周全,只是新野城小,吾軍有投石車及井闌,難以防備,劉備終會棄新野而走樊城,可遣一支兵馬先取樊城,新野勢孤,大軍近前,圍而不攻,若劉備再從江南調兵,可用圍點打援之計!”

高順想到歷史上諸葛亮火燒博望坡之後,便勸劉備捨棄新野,遷走百姓,在空城中放了一把大火,再次大敗曹操兵馬,纔有了趙子龍單騎救主、張翼德當陽橋立威!

不管這些是歷史還是演義,但這一次荊州已經被劉備掌控,顯然不會這麼輕易就放棄新野,據探馬報告,劉備在新野先後集合了五萬人馬,又有水軍從江南調動到漢水一帶,可見劉備還是想在江北擋住高順!

高順忽然想到張濟和賈詡去了宛城,不禁言道:“欲成犄角之勢,增兵宛城,還不如駐守樊城,爲何劉備偏偏在這時候還要向宛城增兵?莫非他以爲以賈詡之智力,便能守住宛城?”

徐庶搖頭道:“宛城靠近司隸,又離崤山不遠,僅有兩萬多兵馬,今有文聘、夏侯、張遼三路兵馬夾擊,除非天意,斷難堅守!”

郭嘉聞言,玩味的笑了笑,晃動着羽扇:“若照大哥原先之言,那諸葛亮想要獨掌軍權,又豈能留賈詡爲劉備再出謀劃策?須知智者千慮,必有一失,賈詡深於人心算計,此番觀諸葛用計,十分謹慎,處處思慮,若論出奇制勝,恐不如賈詡,故此麼……”

郭嘉簡短分析,雖未將話說完,但大家已明其意,諸葛亮明知宛城不可守,卻派賈詡前去,這可是借刀殺人之計,就算賈詡和張濟最終僥倖逃脫,也會被治罪,從此被劉備疏離,劉備所能依賴的智囊,便只剩諸葛一人!

諸葛亮在高順心中,那可是秉公辦事,身正廉潔,大公無私,又算無遺策的智慧化身,但此番被郭嘉一陣分析,讓高順一時還接受不了,剛出山便設此計謀,豈不是比司馬懿還要狠辣?

按照他現在所見的來說,司馬懿此時卻真是一門心思要做一個謀士,運籌帷幄,決勝千里,而他的榜樣,便是張良,兩廂對比,豈不是說司馬懿的野心是後來逐漸萌發的,而諸葛亮的野心卻是一直就藏在心中?

但縱觀諸葛亮一生,卻毫無謀篡之意,甚至連後代都爲劉家犧牲喪命,而諸葛亮也是嘔心瀝血,全心爲國,這前後的對比,實在讓高順無從判斷!

“算了,先不管他們內部弄權之事!”高順搖了搖頭,這些都與自己無關,反正他們內部越亂,對自己卻是越有利,高順吩咐道:“新野距此不遠,劉備定然已經做了準備,將博望城作爲囤糧之地,重新安扎營寨,李通、曹昂看守糧草;于禁帶兵佔取博望坡,以爲哨探!”

徐庶言道:“子龍將到羅川口,劉備必派兵阻擋,主公何不派人告知子龍,讓他在羅川口吸引劉備註意,卻暗派兵馬繞過羅川口去取樊城,樊城被破,則羅川口之兵自退!”

高順笑道:“元直之計一舉兩得,倒省得我們這裡還要費力去取樊城了!”

樊城在新野西南方向,要是高順派兵,要繞過新野,十分麻煩,而且危險係數也大,以諸葛亮的智謀,極有可能會被發現,反而打草驚蛇!

各將領命而去,高順派親兵去向趙雲傳信,又以龐德爲先鋒,馬超帶兵隨後接應,大軍繼續往新野前進!

劉備正和諸葛亮商對付高順大軍,探馬飛報高順已到博望,劉備命關羽到城上防守,張飛等人訓練人馬,準備守城之物!

諸葛亮言道:“新野城小,聞高順軍中又有投石、井闌,難以對付,坐守而待斃,不如以攻爲守,方爲上計!”

劉備皺眉道:“高順兵多,又裝備精良,若出城而戰,恐爲不利!”

諸葛亮笑道:“豈不聞上兵伐謀?高順以逆犯順,興無義之師,已失天下之望,以至不仁伐至仁,此乃不得人和耳!高順兵馬遠來荊州,不熟地利,主公占人和、地利,亮略懂天文,此三利皆爲主公所用,高順安得不敗乎?”

劉備聽罷,心中稍安:“全憑軍師妙計!”

諸葛亮言道:“高順帳下,謀士如雲,唯獨郭嘉,善以奇致勝,此番圍攻新野,恐樊城有失,需派一良將前往,主公以爲很人能擔當此任?”

劉備見諸葛亮不說新野即將兵臨城下,卻顧及後方的樊城,便不以爲意,隨口答到:“宋忠頗有謀略,可令其前往!”

諸葛亮又道:“高順大軍遠來,定到城外安營,其帳下有能敵關張二將軍者,若以誘兵之計,或可斬殺其將,以振士氣!”

劉備此時就算沒有諸葛亮爲他謀劃,也無計可施,諸葛亮所說,都言聽計從,問道:“今水軍已到漢水之東,東吳水軍卻按兵不動,莫非只是吶喊助威不成?”

諸葛亮眉頭微皺,對於東吳動向,他也有些吃不準,所以南郡還是留了人馬防守,見劉備問起,答道:“吾與孫權脣齒相依,覆巢之下,焉有完卵?要是那孫權知曉輕重,自會出兵,只是周瑜狡詐,恐在等待時機!”

劉備眼看自己獨對高順大軍,東吳的水軍卻還在江夏訓練,心中十分懊惱:“周郎小兒,鼠目寸光,不如再發聖旨催促一番!”

諸葛亮沉吟一陣,方纔點頭:“也罷,探探孫權虛實究竟如何!”

劉備讓楊儀回襄陽上書陛下再發聖旨催促孫權,命宋忠帶五千兵馬去樊城增兵,剛剛安排完畢,忽然城上鼓聲大作,親兵來報,高順的先鋒人馬已經來到!

二人聞言,出門往城牆走去,此時鼓聲越來越響,彷彿還有士兵的吶喊聲,諸葛亮遙望城外:“似是有人出城迎敵了!”

劉備加快腳步,言道:“定是翼德!”

城上鼓聲大作,劉備匆匆上城,只見外面站立兩隊兵馬,城下之兵正是自己的人馬,遠處卻有一隊整齊的騎兵,齊刷刷足有三千,鎧甲鮮明,隊列整齊,旗幟上寫着一個大大的“龐”字!

而在場中,正煙塵激盪,張飛一人左衝右突,正與一員大將殺在一處,那人手使一柄大刀,面目微黑,身穿黃色鎖子甲,胯下一匹白色戰馬,十分驕勁,與張飛殺在一處,卻絲毫不落下風!

劉備看得暗暗吃驚,見關羽走過來,上前問道:“前夜馬超能與二位賢弟大戰十餘合,今日又見一將,能敵三弟,高順帳下,全是猛將不成?”

關羽一臉傲然,撫須斜視一眼城外,冷聲道:“此等刀法,如同小兒揮棍,大哥何須吃驚!”

“此人想必便是馬超家將龐德,聞此人武藝高強,與馬超不相上下,果然如此!”正在此時,諸葛亮也上了城頭,見城外廝殺正酣,便猜出了龐德的身份!

劉備看着城外,面露憂色:“吾與馬騰曾有書信來往,此乃漢室忠誠,卻不想投於高順帳下,當真令人惋惜!”

一旁的李嚴言道:“既然主公與馬騰有舊,何不暗送書信期望,說馬超來降,豈非一舉兩得?”

劉備心中一動,還未決定,卻聽諸葛亮言道:“馬騰雖自稱伏波將軍之後,世代忠良,然高順擒殺韓遂,爲馬超抱得父仇,馬超重義,恐不肯來降!”

關羽前幾日就對諸葛亮的計策將信將疑,也覺得此事可能性極小,本想勸阻劉備,方纔他想說馬超、龐德之流,不要也罷,此時聽諸葛亮這麼一說,忽然改了主意:“事在人爲,忠國乃是大義,若能令其知曉大義,或可未知也!萬一馬超真有此意,而不知大哥之意,豈非錯失良機?”

就在此時,場中忽然發出一聲暴喝,卻是張飛發出來的,蛇矛如同蛟龍一般,只殺得龐德節節後退,十分狼狽!

第137章 狗頭軍師第664章 劍走偏鋒第439章 打鐵手藝第322章 奉旨拿賊第639章 東吳備戰第377章 拉風主將第680章 中間阻隔第631章 兵退濡須第558章 解除邊患第189章 毒士賈詡第90章 掌握主動第11章 都是高人第679章 襄陽危機第155章 幷州實力第490章 如此使者第98章 恩澤四鄰第82章 英雄美人第225章 一路無阻第81章 一見鍾情第193章 擒賊擒王第712章 不解之謎第606章 立功心切第220章 善惡有報第261章 蠢蠢欲動第136章 萬事俱備第242章 先登死士第31章 家有喜事第171章 自作聰明第31章 家有喜事第76章 龍城三策第278章 攻守較量第266章 賣主求榮第599章 疲兵之計第590章 騎兵來臨第94章 揚馬立威第75章 君子之腹第10章 徒有虛名第648章 謀算荊州第719章 大勢已去第715章 立功心切第474章 幸福如此第173章 突然襲擊第336章 兵敗身亡第713章 龐然大物第490章 如此使者第333章 自亂陣腳第327章 陣前相交第241章 青毛虎第494章 劫後餘生第130章 遊子之心第357章 意料之外第152章 難得一聚第344章 攻破博陵第219章 戲裡戲外第235章 一塊心病第223章 互爭功勞第148章 本末倒置第699章 第一水軍第290章 身份轉變第329章 目不識珠第19章 連升三級第141章 勾結官兵第326章 陣前相交第483章 神威將軍第676章 明月酒樓第8章 行俠仗義第31章 家有喜事第336章 兵敗身亡第129章 白波勇帥第639章 東吳備戰第233章 龍城月讀第9章 公平交易第538章 呂布之死第315章 影龍衛第61章 傳國玉璽第291章 引蛇出洞第356章 齊頭並進第131 章 呂梁狐豺第704章 致命一擊第184章 虛驚一場第223章 互爭功勞第689章 三去其二第478章 兵分兩路第210章 真假難辨第679章 襄陽危機第159章 江東霸王第632章 江夏水軍第575章 難解疑團第690章 以民爲本第71章 滿載而歸第72章 幷州很忙第310章 龐然大物第564章 末日來臨第525章 後院觀火第358章 再生一計第666章 新式武器第148章 本末倒置第203章 一進一出第215章 再戰呂布第398章 冠冕堂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