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響起一片痛罵聲!
沒有人敢罵四位地仙,他們罵的是偷偷領悟碑文,而不肯拿出來分享的小賊!
桑子明面無表情的忍受着別人的責罵。他也算咎由自取,既然偷走了碑文,不能不讓別人罵兩句,反正儒門的罵人,也比較文雅,就當聽讚歌了。
他只是覺得有些遺憾,暗想:“還剩下四塊石碑,我暫時沒法接觸了,也不知道啥時候,纔會有新的機會。幾位地仙將石碑當至寶,只會看守得越來越嚴。難道說,要等我進階地仙之後,纔能有接觸剩下的石碑嗎?這期間,石碑會不會被別人搶先領悟?也不知道董仲書、鄭玄這些人都掌握了多少仙文?這些老怪畢生都在研究儒學,實力高強,非同小可,這件事總歸不保險……”
可是事已至此,他作爲金丹小修,又能有什麼辦法呢?
想到這裡,桑子明黯然失色,緩緩往外走。
結果,他還沒有走出多遠,就聽見董仲書又說了一句話:“從今以後,只有地仙和朝廷的三公九卿,纔有觀摩石碑的機會!這將作爲大明國策延續下去!諸位多努力,先爭取位列九卿吧!”
桑子明爲之一愣,心道:“這是要逼着我做官嗎?可是要想做三公九卿,可不是容易的事,需要一點點積累功勞,一步步提升官階,然後才能成爲朝廷的棟樑!而且,能做三公九卿的人,最低也是步虛真君,我纔是金丹小修,要想進階步虛,不知道還需要多少年呢!”
不過轉念一想:“我已經是金丹第八重,只要進階元嬰,接下來便是步虛了,這期間還要積累功德,不是說每個步虛真君,都能做三公九卿,需要從小官開始,一步步升上去。”
大明國有複雜的文官制度,必須要從基層做起,先在外州做幾百年的官,當過推官、郡守、巡撫、刺史,還要回到中樞,在六部侍郎的位置上熬資歷,然後纔有成爲三公九卿的資格。
想想這些,桑子明就覺得頭皮發麻,要不要真的去當官,他還得回去之後,仔細琢磨一番。
這一次,他領悟的石碑,講的是“陣道”法門。
修真四藝,丹器符陣,至此他已經學全了,大體領悟了基本原理。但他精力有限,真正上手,深入研究和實踐的,只有丹道這一門。至於說其餘三門,都只能暫時封藏在髓海中,等日後有空的時候再說。
桑子明回到家中,推開門,首先看到的是白飛兒一襲白色的衣裙,吹彈得破的面頰,旁邊站着同樣姣好美麗,身着綠色裙裝的秋嬋。
“咦?白姑娘,你已經進階元嬰了?恭喜恭喜!”
白飛兒盈盈一拜,笑道:“多謝桑先生!要不是你送來的立嬰丹,我恐怕再也見不到你們了!”
桑子明微微一笑,道:“是嗎?我給你兩顆立嬰丹,你全都服下去了?”
白飛兒點點頭:“是啊,我也沒想到,進階元嬰,竟然如此艱難。事先我娘給我買了一顆中品立嬰丹,以爲就已經夠用了,誰知道我服用丹藥之後,只是讓金丹生出幾道裂紋,卻無法完全碎裂。我正在生死存亡之際,幸虧有先生送來的丹藥,才讓我渡過了難關。你算是救了我的命了!”
桑子明笑道:“這是一件好事!按照靈醫的說法,金丹可以分爲九品,越是低階的金丹,越容易破碎,只要服用一顆立嬰丹就夠了;越是高級的金丹越堅韌,越不容易碎丹生嬰,很多人不知道這一點,所以只准備了一顆立嬰丹,結果半途而廢,損了仙基。
不過,低階的金丹很難誕生完整的元嬰,最低等的元嬰被風一吹就散了,中等的元嬰也難渡過雷劫,被天雷一碰就化爲烏有;只有高階的金丹,誕生的元嬰才比較堅韌,經歷雷劫而不滅,才能成爲元嬰真君。所以,我還要恭喜白姑娘,終於邁上了修真大道。”
白飛兒手撫酥胸,道:“我當時碎丹艱難,沒法成嬰,都快嚇死了!後來的雷劫倒是不難,只是聲音恐怖,並沒有傷到元嬰。”
秋嬋的心裡卻有些不安,因爲鬼修和妖修的雷劫,不同於人族的雷劫,她也不知道等自己渡劫的時候,會遇到怎麼樣的情形。
桑子明問道:“白姑娘,阿鶯怎麼沒有來?”
白飛兒答道:“阿婆不讓她出來,說她仙音根基不紮實,要留在家裡修煉。”
桑子明笑道:“她年紀還小,需要慢慢來。”
秋嬋關切的問道:“桑郎,你怎麼回來這麼快,纔出去三個多月,就回來了,是發生了什麼變故嗎?”
桑子明輕嘆一聲,將此行的經歷講了一遍,然後對白飛兒道:“白姑娘,我也不瞞你,我要找的石碑,總共有三十三塊。我在翰林仙院查看了五塊石碑,其中並沒有仙音的內容,另外四塊石碑被地仙封禁了,只有三公九卿才能看到。我正在發愁,要不要投入朝廷做官呢。”
白飛兒微微一笑,道:“桑先生,此事不急,你慢慢考慮就是了。仙音門得到了整套的仙音譜,已經心滿意足了,現有的功法足夠修成地仙、靈仙。至於說更多的仙音傳承,得之我幸,失之我命,沒什麼要緊的。”
桑子明雖然也明白這番道理,但他深深的知道這些傳承石碑是多麼的珍貴!哪怕他只是領悟了原理和一部分天道法則,對他來說都具有非凡的意義。
修真人積累的是仙力,研究的就是大道,只有掌握更多的天道法則,才能像孔夫子所說的“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順,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
什麼是知天命?那就是了解天道法則。
什麼是從心所欲,不逾矩?那就是大自在,獲得真正的自由。那纔是大仙該過的日子!
桑子明覺得,夫子說的三十、四十、五十,或許不是指具體的一年,它可能是多少個甲子,或者多少個千年、萬年、十萬年、百萬年。
因爲即便是七十甲子,也才四千二百年,僅僅相當於步虛真君的歲數,距離“從心所欲”還遠着呢。
相傳很多仙王、仙帝都修煉了數千萬年,所以那句“五十而知天命”,應該當做五千萬年來理解,這還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