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大變

其實歷史上的越女一直參與在中原王事。這是因爲越女的傳承並不是起源於南疆,而是起源於江浙。

在春秋戰國時期,吳人和越人卻是勇決剽悍的象徵。那樣的輕視生死,追求生命中最後一剎那的光彩,和現代一般中國人的性格相去是這麼遙遠,和現代蘇浙人士的機智柔和更是兩個極端。在那時候,吳人越人血管中所流動的,是原始的、獷野的熱血。

只不過越女很固執,她們信奉的是以《易》理、《老子》思想及《孫子兵法》之戰理。這套理論融入了她們的思想,她們的劍術。

從理論到技術、戰術及心理等到方面論述擊劍要領,闡明瞭劍藝中動與靜、快與慢。攻與防、虛與實、強與弱、先與後、內與外、逆與順、呼與吸、形與神等說辯證關係,論述了內動外靜、後發先至、全神貫注、迅速多變、出敵不意等搏擊的根本原則。東漢王充《論衡·別通篇》:“劍伎之家,鬥戰必勝者曲城越女之學也,兩敵相遭,一巧一拙,其必勝者有術之家也。”

可惜,戰亂,不苟性別的春秋逝去了。以武揚威,以武亡國的大漢也沒了。

到了宋朝。

那種“處女見越王。越王賜座,問以擊刺之道。處女曰:‘內實精神,外示安佚。見之如婦,奪之似虎。布形候氣,與神俱往。捷若騰兔,追形還影,縱橫往來,目不及瞬。得吾道者,一人當百,百人當萬”,古之舊事,已經不可見。

沒人會讓女子領軍。到了蒙古人南下,越女只能背井離鄉南下。

元朝的徐天祜曾經研究過越女,並對《吳越春秋》中的越女篇考證和註解,他說《吳越春秋》作者東漢史官趙曄“去古未甚遠,曄又山陰人,故綜述視他書紀二國事爲詳。”

其實這類事多有發生。中原的文化變了,所以有些人與事,便變了。

不僅僅是越女與南詔人,後世南疆這塊還會有共青城。是後世中原支援過來的上山下鄉的中原知青們。

只不過當人家不記恩,反咬一口後。爲免上者失誤,他們成爲了沒國籍的人,國家不承認這幫人的存在,似乎這樣就可以抹除自己做出的對敵國援助的決策。一直到朱桂穿越那會兒,這幫人也纔有了國籍,緬甸籍。

當然,越女們沒有有家歸不得的痛苦。強者在哪裡都是強者。因爲強,所以在不在家鄉,並沒有區別。

而且,她們就是回鄉,現在的江浙之地,可也不再是她們的家鄉。

一種文化,一種傳承,到了現在的大明,又怎麼會有人讓。

到了現在的大明,不知道大明陰廷的,以後也不會知道。知道,也已經知道。身爲中原顯學的儒學,自然也在謀劃。

昏昏暗暗,不見天日的幽冥大地之上。

蒼涼與荒蕪的只是土地。繁多的是遊離着不知名的孤魂野鬼,他們漂浮呼嘯在陰世的天穹大地,殘損的真靈連投胎轉世都無法做到了,只能在這陰世靜靜的消散泯滅。

天空一道光芒閃爍,如同流星劃過,一位面上帶有神紋的惡鬼從天空滑落,身上孽障纏身,罪業滔天,然後落入滔滔不絕的黃泉河之中,掙扎怒吼着卻依舊不能抗拒的沉入黃泉之底。

元明更替,代表着人道易鼎而隕落的地祗之神。當大明知道了大明陰廷所在之後,大軍所過,自然會毀廟,斷其香火。而香火斷絕,又耗盡一生功德的地祗之神,一朝從天上跌落到谷底。由神化爲了惡鬼,永墮地獄。

彼之英雄,我之仇寇。不管世上之人怎麼想,只要這理不變。一旦人道易鼎,上一王朝所封的地祗之神必然隕落。

除非新立的王朝願意接納他們,用自己的子民人心念力供養他們。

當然,還有血食,畢竟蒙人立的神,有些是享用人祭的。

陰世灰煙瀰漫的天穹上,帶有神紋的劉伯溫穿着官袍,站在鬼神馬車架上,擡頭望天。

一旦有地祗隕落,他便要查看。手持功德簿,斷其功過。

甚至有那來斷香火的神祗,可以看到一道道陽世的香火願力之光照射下來,有如同微燭之光,形成大屋田宅,以緩其隕落。

在這樣的場景中,間或會有有如同皓月,形成亭臺樓閣如同,那是大明卿大夫的祖宅匯聚下來的子孫香火祭祀,光芒其中可以看到一位位陽世的子孫後輩虔誠祭祀叩拜的影像。

這是儒學的嘗試。生而爲人,死後爲鬼神。哪怕只有一絲的希望,他們也會努力。

不僅僅是他們在努力。更有那香火之力如同烈陽一般從天空貫穿而下,光柱一般匯聚籠罩在大地之上,形成廣廈千萬間、亭臺樓閣絡繹不絕,那是諸侯或是各大仙道門派以及巫祭家族的香火福地,一眼看上去猶如仙境。

這些有傳承的所在,一旦大勢恢復,他們瞬間便喝上了頭湯。

無他,只因爲這幫人都是有資格知道的,他們已經行動了起來。或者說巫、道之家一直在做着,只等待着勾通天地。所以他們與諸王,一個是多年的堅持,另一方是財大勢雄,自然是分外出衆。

而這陰世之中變化最大的便是一座座大型府城,城隍廟。

這是朱元璋以王朝之力形成的陰殿。時到今日,也已在陰司化形。

“那就是關羽的府城!大漢一朝早已崩解離析,這關公帝君卻依舊端坐着神位。可見忠義之氣。”

劉伯溫似有似無的介紹着。

他身邊有書生影影綽綽,身上不是死氣,卻是生氣。

他們是走陰的書生。

活着的人除了在陽世努力,陰世自然也要派人下來。

“走陰”恰好可以滿足他們的要求。

當然,“走陰”不是沒有危險的。如果沒有劉伯溫的接待,有鬼神之力的壓制。周邊的野鬼便足以搞死他們了。

不過劉伯溫顯然是不希望他們死的。除了他們不應當死,心地善良外,最重要的還是皇命。

一有人下來,他便接待,而且誰都不介紹,只介紹關羽。又怎麼會沒有原因。

第73章、學習課第387章、百鬼夜行第406章、姐妹出手第389章、普適性第16章、再度執法第473章、累第17章、齊泰有罪第400章、沒有想到的情況第46章、警告第361章、吃人的小食屍鬼第196章、陰差陽錯第227章、一場演技第74章、沒記住第446章、這個孩子不對勁第291章、“畫壁”前傳第56章、再牛,牛不過“小三上位”第75章、後怕第182章、路途險峻第120章、實驗結果第460章、怨力第228章、忽悠啊第188章、術第15章、繼續煉體去第286章、找對地方第111章、小集團開學第403章、先滅一船第247章、爲留在大明而努力第429章、鐵鉉的尋訪第476章、非華夏第311章、陪練劍2第288章、畫壁?第158章、跑路,懸了第67章、一份產業第433章、查第247章、爲留在大明而努力第24章、除我皆邪第366章、情?沾點兒就行第128章、好心第441章、機關術第289章、“平易近人”怎麼就這麼難第52章、你敢賭,我敢贏第147章、力量無對錯第26章、風口第135章、威名第364章、蛻爲凡人第83章、拳下之盟第443章、機關人第141章、等價交換第418章、越女第430章、甲生第12章、鋼絲上跳舞第140章、重收鬼心第79章、李景隆不想死第181章、養軍不花錢的驕傲第469章、壓迫感第449章、山珍海味第261章、聖女=爐鼎第160章、引誘第36章、建城的秘密第384章、止不住流血第152章、別人家的孩子第455章、小樣兒第164章、嗯,是該死個主事人下去第358章、細思極恐第344章、人心第303章、斷信仰第48章、提高士氣第233章、不見了的敵軍第100章、古代渣男第49章、解析完成第19章、狠刷第97章、胡說八道第1章、大明豫王第456章、都不開心第355章、真火級第450章、天象第13章、點亮技能“嘴遁”第65章、解煩兵第89章、黃金面前,生死平等第299章、修士遇寶的選擇第94章、攢一輩子的學費第45章、立flag第474章、走一走,歇一歇第16章、再度執法第424章、殖民官第45章、立flag第208章、人性的慫第206章、煞氣第250章、審第477章、已死第411章、巫血與妖血1第238章、大明的武器殺死大明的軍人第166章、一心“666”的道長第135章、威名第371章、侵染度第87章、信了也懷疑第424章、殖民官第291章、“畫壁”前傳第117章、滿口荒唐言第468章、多過相信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