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中間休整

雖然那個差役看朱桂他們,怎麼看也不像是普通人的手段。如果是平常,打死他,他也不敢打這樣人的主意。但是比起降頭師來,還是降頭師要恐怖的多。

心中想着,他不斷向朱桂移過去。看上去就好像是在求保護一樣。沒人會想到,也沒人會覺得他會是要挾持朱桂。

不過知道與不知道也沒有什麼區別。處於天龍斬保護中的朱桂,可不是他一小小普通人可以挾持的。

哪怕他只有一點兒惡念,天龍斬也傳給了朱桂。所以朱桂看了他一眼,卻沒有管他。

作爲打過來的敵人,有惡意是正常的,除了錢,沒有誰是人人都喜歡的。

但是如果他做了不應該做的事,就不要怪天龍斬斬殺他了。

要知道在朱桂得到天龍斬的投影之後,朱桂最優先加強的天龍斬能力便是警戒。

畢竟上輩子印象最深的是便是天龍斬的使用者,蜀山大師兄丹辰子在把守入口時因對赤屍(魔界精靈)心有不忍,反被赤屍入侵墮入魔界,攻破峨嵋金頂。在最後與玄天宗的決戰中(元神被玄天宗救醒,可肉身在血穴裡),讓他依照約定殺死自己及赤屍。

這麼嚴重的失誤,朱桂怎麼可能不加強。

而大明什麼都缺,唯一不缺的便是“守護”的概念了。

不管是俗世的“不和親,不割地,不賠款,君王守國門”,還是大明尊崇的城隍,提取“守護”的概念並不難。

其實後世許多人都在抨擊大明的國策,認爲太笨了,又或者說是和親有什麼大不了的。

但如果真是那樣,和親的大明,朱桂就不會那麼喜歡了。

和親、割地、賠款,比如我大青。難受的從來不是皇帝,只會是治下的百姓。

先不說守沒守住。到底是一個從神到國君一心守護的好,還是一個什麼都割,什麼都賠,量中華之物力結友邦之歡心的朝廷好。

這樣的選擇題不難吧。

至於沒有守住江山,那就是另一個問題了,是具體執政與軍事的失誤,而不是國策的。

至於說什麼委曲求全,曲線救國……呵呵,宋沒做到。我大青也失敗了。

失敗纔是必然。

這就像一個人被小混混們收保護費一樣。給了,是保全了自身,但如果以爲小混混會放過這麼老實的人,那是幾乎不可能的。

Www▲ ttκǎ n▲ C〇

至於說事後。報警嗎?也就教育兩天的事罷了。

大明不一樣,它從一開始就不給。它的守護--不服就幹。

所以那個差人真要乾了什麼,倒黴的也只會是他自己。

朱桂沒有再多看那差人一眼,而是對着黃子澄說:“別愣着,繼續幹你的事,你淨化的鬼越多,這樣的屍鬼道兵越少。”

聽到這,黃子澄頓時回過神,定了下來,就像朱桂說的一樣,他淨化的越多,可以鬼入屍身的越少。他再度吟起了正氣歌。

左千戶他到也聽到了,他們的攻擊更加兇猛,手中的斬馬巨劍上下紛飛,不斷的進行攻擊。

祁大山他們也不再追求一擊建功,而是不斷遊走,干擾着屍鬼道兵的出手。

“小心!”由於是遊鬥,所以祁大山他們有精力關注其他。

他們看到那個差役竟然在這個時候發動了攻擊。他們見他拔出了刀,衝向朱桂。

他們還看到朱桂沒有任何的反應,而他們也救援不及。

“殿下!”

他們怎麼也沒有想到在面對死亡鬼怪的時候,活人會向活人出手。

就是那黃子澄也急了。因爲一直以來都是他在用浩然正氣保護那個差役。

雖然說沒有他的浩然正氣,他應該也不會死,但是在鬼域中,不斷消耗着生氣的情況下,他絕對不可能有力量行兇。

嗡嗡嗡……

在他們驚恐萬狀的時候,天龍斬動了。那飛刀有如化爲了漫天飛舞的蜜蜂。對於拔刀的差役,一穿而過,從靈到肉身,完全分了屍。

在朱桂的殺法下,他連變鬼的可能都沒有了。

而朱桂就像是什麼都沒看到一樣,淡淡的說:“繼續攻擊。”

一開始便沒投入感情。所以對對方殺自己也好,還是自己殺了對方也罷,朱桂的心境都沒有起伏。

倒是黃子澄受刺激的有些大--自己一心在幫他。他爲什麼……

朱桂打斷他,不讓他去想,而是讓他繼續出手。

爲什麼施恩換不來回報?

因爲人家從一開始便沒有那個概念。

就像是中國人總是提四大發明,認爲其開啓了文明,接受的人或國應該心存感激。

然而對藉助四大發明崛起的國家而言:我憑本事搶的、偷的、騙的,我憑什麼感激你。

哪怕後世中國人相信了“國與國之間只有永恆利益”的人,也一直在相信着人會感恩。所以我們一年又一年免外國人的債。

但是,對所有國家而言,有人才有國。有什麼樣的人,纔有什麼樣的國家。

所以但凡相信“國與國之間只有永恆利益”的國,其國民也是如此。

“天地有正氣!”黃子澄吼着衝了上去。

這不怪他。後世中國取締了儒學,許多人都看不透,就更不用說這個儒學還是顯學的時代了。

其他人見朱桂沒事,也立刻同樣衝殺了過去,總不能軍人輸給了文人。

於是可以看到,所有人都在賣命的輸出,就好像是對付不共戴天的仇人似的。

嗯?這麼說也不算錯,生者與死者之間,可不就是死敵嗎?就更不用說被人控制下的死敵了。

好在那個降頭師似乎實力不行,只能控制一個屍鬼道兵。

一隻,可不夠這麼多人圍毆的。

然而在屍鬼道兵倒下後,衆人並沒有太多高興,因爲這一回一次出現了兩隻屍兵。

這並不是什麼值得高興的事情。

不管對方是擁有控制不只一隻的能力,還是來了幫手,都不是件高興的事。

當然,對方最終沒有幾十只一起上。否則那才叫無奈與絕望。

無奈是因爲他們不是打不過屍兵。他們是打的過的。但是屍兵對他們的真氣消耗太大了。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僅僅擁有真氣,卻沒有真氣法門的戰鬥技巧,根本就是真氣爲鬼氣對耗。哪方先耗光,哪方輸。

如果幾十只的屍兵一起衝上來,他們根本沒時間回氣,也就只能絕望了。

降頭師雖然製作了五十隻屍兵,但是很明顯他沒有辦法,一次控制多隻。

然而即便是這樣,解決完屍兵之後,衆人彼此攙扶的喘息着。

唯一不喘的,也就是沒出過手的朱桂了。不過朱桂沒有出手,他卻以神識一直關注那個降頭師。

這很不容易,能量流動不同帶來的時間不一致,哪怕是神識,縣衙內與縣衙外也有一天的時間差距。

好在這時間差距並不是一下子拉開了。而是隨着鬼域的展開,能量的流動,一點點的拉開的。

不然,裡外時間直接相差一天,就算朱桂的神識看到了,一天後纔回報,黃花菜都涼了。

而看到了對方的長相後,朱桂也就不再急了。

黃子澄此時捂着肚子跪在地上,臉色蒼白的同時,額頭不斷伸出豆大的汗珠。

心的作用沒有想象那麼大,更加不會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皆的。

理論上是。但是事實上,人是有極限的。

不管是恨,還是愛。這樣極致的感情沒有人可以一直釋出。

黃子澄已經釋出了大量的浩然正氣。身體與精神彷彿是已經被掏空了一樣,就連細胞也彷彿沒了水分,乾癟了起來。

“將第二滴真元液喝下去。”朱桂沒有前進,而是指揮他們休息與恢復真氣。

其中黃子澄只能由他親自負責,因爲黃子澄不懂煉氣。

黃子澄聽到後,忍痛喝下第二滴的真元液。他現在就連“聽”,都頭痛的厲害。

喝下之後,他的疼痛得到了些許緩解。

“還剩下多少?”朱桂問道。

黃子澄拿出手絹擦了擦汗水說:“剛開始除去的一都分後,還剩餘36個靈魂,現在已經淨化了23個。剛剛處理的屍兵有七個,如今還剩下6個。”

朱桂與他說着話,通過腦的運算,來引導真元液的流動,是最基礎的煉氣法門。

這與呼吸法差不多。只不過呼吸法最先滋養的是肺、內臟,身體,最後纔是腦。

而朱桂的引導更偏向腦一些。如果再有法門配合,這就是完整的觀想法了。

完整觀想法的三六九等,明顯的標誌便是觀想物的不同。比如觀想“天道”的便肯定比觀想“氣”的高竿。

當然,高等歸高等,能不能觀想,以及觀想後可不可以消化汲取。這纔是關鍵。也是功法存在的意義。

說句題外話,《菩提天心訣》的觀想物其實是時間。

至於佛門修善,來生有好報,投胎好人家,並不是字面意思。

修善是觀想之途,好人家是未來時間點上的座標。也就是目標,也就是果報。

換句話說,佛修修的是時間,是能量的流動。他們把一生修習的能量傳遞、流動到果報上,也就是換取下一世的高起點,繼續觀想。

而《菩提天心訣》,如果沒猜錯的話,上面的時間座標(果報),也就是齊天大聖。

這是孫悟空的最強。再接下來便要弱。除非孫悟空建立更高的時間觀想點。

比如佛門的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佛,便是更高的觀想點。

三世諸佛,即過去、現在、未來等三世的一切諸佛。又作一切諸佛、十方佛、三世佛。一般以燃燈佛代表過去諸佛,釋迦牟尼佛代表現在諸佛,彌勒尊佛代表未來諸佛。

佛修之流中,豎三世佛又稱三時佛,從時間上體現佛的傳承關係,表示佛法永存,世代不息,“豎三世”的“世”指因果輪迴遷流不斷的個體一生中存在的時間。

三世指過去(前世、前生)、現生(現世、現生)、未來(來世、來生)三世。正中爲現在佛,即釋迦牟尼佛;左側爲過去佛,即燃燈佛,佛經說他生時身邊一切光明如燈,亦說釋迦未成佛時,燃燈佛曾爲他“授記”,預言將來成佛的事;右側爲未來佛,即彌勒佛,佛經講他將繼承釋迦的佛位而成佛,所以叫未來佛。其中的釋迦牟尼佛位居中央也是橫三世佛的核心,“豎三世”和“橫三世”共同構成了佛教的核心體系,也是佛門破玄自立的基石。

他們從能量的流動,從而形成了三世身的時間法則。

而《菩提天心訣》只不過是時間上的一段。

從菩提傳業,到上天爲大聖。已經完成了時間觀想法。

如果再想的深一些,佛門只伯已經牢牢把握住了時間體系的法則。

也就是說,善不是其修行的核心,時間纔是。

也是,佛門一早說過,一念爲佛,一念爲魔。很明顯他們的力量本質不是心,而是客觀的能量流動,也就是時間。

任何的傳承想長長久久流傳下去,人心很重要,但是卻不可以爲核心。核心只能是那些客觀存在的。

通過感悟陰陽兩界的能量流通,朱桂抓住了一些時間的定義。

從這方面來說,朱桂還要感謝那個降頭師。

因爲哪怕是進出真正的陰司,朱桂也不可能一邊呆在陰司,一邊把神識探出現世,並傳遞迴信息。

不是不想,而是做不到。后土娘娘所化的陰司受其力量固化,不是同級別的力量,根本什麼也看不出來。

哪怕是看到了時間流速不對,也只會“哦,時間流速不對”。不會去悟,也悟不出來,因爲后土的力量已經固化其爲“理所當然”的常識。

除此之外,諸神的離開,一切轉與人,也是朱桂可以悟到的重要原因。

只要有一個神固化鎮壓時間法則……嗯--不是悟不過,但卻是絕對非常考驗機緣與天資的。

大體上,有這本事的都是天地的兒子,天地有什麼事交給他(或它)來做。

而朱桂。暗域推衍也看了,連棋子都不帶他玩,還“兒子”?呵呵……得是多不要臉,才說的出口。而且說了,也得人家認啊!

第372章、世界的錯第78章、不學無術氣死鬼第180章、收割一波第127章、兌寶鈔第399章、懷疑第184章、幫不幫第206章、煞氣第369章、沒毛病第396章、民心第166章、一心“666”的道長第402章、自以爲是第361章、吃人的小食屍鬼第424章、殖民官第390章、淨化第422章、一份功法第254章、比肩的勢力第210章、食屍鬼的轉化第206章、煞氣第310章、陪練劍1第22章、開闢新的暗能源第309章、貓妖的悲劇第86章、朱棣的疑惑第313章、定義崩了第186章、畫風不對第142章、懷璧其罪第31章、死人第70章、歡迎“本事君”第400章、沒有想到的情況第352章、“吃人”的溫馨第425章、制度第179章、繼承人第77章、她是誰第472章、機緣第300章、姚廣孝的動作第400章、沒有想到的情況第273章、以“大義”的名義第395章、纖娘第226章、恭順的不軌第204章、獎勵機制雛形第446章、這個孩子不對勁第474章、走一走,歇一歇第331章、美麗的誤會第245章、回第339章、逼格第80章、找揍的朱棣第1章、大明豫王第30章、新工程第33章、目標是道官的柯奇第281章、聲威大震第352章、“吃人”的溫馨第370章、迴應第225章、胡廉的謀算第124章、王爺家也沒餘糧第464章、源源不斷第352章、“吃人”的溫馨第42章、問題的關鍵第473章、累第329章、全知道了第175章、“土著”中的一員第152章、別人家的孩子第418章、越女第253章、太自信的自大第352章、“吃人”的溫馨第189章、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第286章、找對地方第130章、先是筆,再來劍第201章、削成人棍第470章、僵持打破第158章、跑路,懸了第210章、食屍鬼的轉化第447章、我很怕……第20章、授官兒第373章、不爽第275章、一千零一夜第257章、功法之威第292章、走在“反派”的小路上第263章、東南亞的反應第236章、人命贏了第274章、信仰中的馬屁第467章、赴死機關第389章、普適性第38章、死亡節點第126章、告狀第395章、纖娘第92章、“送功法的老爺爺”第151章、難題上門第354章、吃的正道第234章、部署第283章、送你成神第416章、人蠱第313章、定義崩了第279章、不浪費的用法第32章、法師第195章、想法第407章、角力第312章、斬碎第472章、機緣第334章、離開時留下的得瑟第107章、坑蒙拐騙五萬貫第355章、真火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