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面子

“這裡是?”隨着圖紙成形,朱能他們都驚了。

“你們認識這裡?”朱桂問道。

“這裡是忠義城。”朱能一邊說,一邊看看自己的兩個副手。

二人認真看了地圖,也點了點頭,確認是忠義城。

好吧!朱桂也驚了。

他是讓老郭家準備物資,卻怎麼也沒想到他們竟然把物資準備進了敵人的城中。

這本事,用來偷城都是合格的了。

不過爲了保持高深莫測,也就是裝逼。朱桂沒有任何驚訝的表現,反而只是平淡的點了點頭。

雖然老郭家的實力確實驚到他了……

受到邀請,朱桂的中軍是在養精蓄銳之後寸開入了忠義城。而且同時開來的還有水師。畢竟物資在忠義城中,直接取,不太好。僞裝一下,讓人以爲是隨船運輸的更好。

畢竟進入忠義城之後,修通越境到大明的驛道,本就是朱桂的計劃。

要想富,先修路。要想安南不再成爲野心家的私貨,更要修路。

來迎接朱桂的是越人的一位內廷官員負責接待,而且這位內廷官員很會來事,舉辦了一場盛大的迎接場面,小學生戴着紅……啊,呸!

總之男女老少都來了--面子上的工作可以說是做的很足。

一邊動員全城人來迎接。另一邊是專門策馬跑出了兩隊傳令兵,分別沿着皇家區外圍的兩條主要道路巡迴清道,並用不斷用越語高聲傳達着“天朝上國十三皇子,楚王殿下駕到”的消息。

單是這項表面功夫,就絕對是一個深知中原習慣的人才安排的出的。這種在外人面前做足了場面的事,可不是這時候越人的習慣。

不過人家給出了這麼大的排場,大明軍伍自然是整理好自己的儀容裝束,確認身上的武器裝備,就在最醒目的位置,以用來裝逼的昂首闊步地踏入忠義城中。

唯一不完美的也就是這時候的中原軍隊還沒有踏正步的習慣。否則更加唬人。

在一系列的努力之後,朱桂終於以最高調的方式,在萬衆矚目中步入了忠義城。

奴隸沒資格出現在這裡,平民人雖來了,心卻沒到,小商人小市民們僅僅拿這事當作茶餘飯後的話題,但那些頭人、貴族們是表演最“真”的。包括他們捧着紅花的孩子,也表演的十分出色。

第一次見到忠義城,朱桂就明白這城的“忠義”就是個大忽悠。那巍峨的、包着銅的城門,高牆聳立着……

這絕對是最好的防禦堡壘,哪怕是明軍北邊的城牆也沒幾個比的上的。

看到這樣的城牆後,朱桂就一個想法:佔領它,不走了。

不趁着城門大開的時候佔領,以後再攻佔,會死上許多人的。

對此,在三天前便抵達了的胡廉,沒有佔領,反而在城外紮營的“文明”之舉,朱桂並不滿意。

只不過中原就這樣。比朱桂他們早到一個時辰的王溫與柳升竟然也沒有接手城防。

這可真的不像軍隊了。

軍隊是什麼?是野蠻,是兵不厭詐,是暴力。

既然是軍隊,直接以暴力、野蠻的態度接手城防,有什麼問題?

戰爭打的就是欺詐。鬼知道人家是真心想和,還是打着把朱桂騙進去,然後城門一關,把人咔嚓了。

他們這麼“文明”所帶來唯一的好處大概也就是藏身人羣中的暹羅王放心了。

這時候暹羅王還擁有的土地幾乎沒有了。他不僅沒了國土,還讓緬人俘獲過。

緬人之所以不殺他,甚至還給他留了幾個村子,爲的便是騙大明的朝貢。

朝貢是個好玩意兒,只要掛上個國名,帶幾個使節,便可以到大明去騙了。

比如越人自己總結這個外交方針叫“內帝外臣”:“我越奄有南土,通好中華,雖君民建國,自別規模,而內帝外臣,常膺封號,揆諸理勢,誠所宜然,故其冊封之禮,貢聘之儀,歷代邦交,視爲關著。”

在與明朝交涉的表文中,安南國王一般使用假名,而在國內則用真名。關於這一點,明朝人已經注意到了。葉向高在《蒼霞草》中說:“其君長尤狡獪,有二名,以僞名事中國。自黎氏以來,雖奉貢稱藩,然自帝其國中,如趙佗故事,死則加僞諡。”爲什麼要在表文中用假名呢?這主要是出於維護自尊心的需要,認爲向中國進貢、向中國皇帝磕頭是件屈辱的事情。於是在國內祭天的時候用真名,但面對中國時卻用假名。

還有緬人與泰人,他們雖然對中國進貢,但所寫的表文和後來翻譯成漢文的表文意思不同。

明朝緬人勢大,緬甸國王認爲自己的地位很高,自稱是“水和土地”的主人,天下只要有水和土地的地方都是他的,自稱宇宙之王、王中之王、最高之王。所以歷史上包括明朝和清朝前期,緬甸是不向中國進貢的。宗主國一說,緬人並不承認。

而泰人君主歷來自認爲是世界的主人,菩薩的化身,具有半人半神的屬性,其地位不亞於、甚至高於中國皇帝。只不過泰人來自於中原,南遷後又當了近百年的奴隸,所以他們更圓滿,爲了獲得貿易的鉅額利益,泰國一直非常現實地頻繁地向中國朝貢。開啓於1208年的素可臺王朝曾前往中國朝貢14次。接下來的阿瑜陀耶王朝(也稱大城王朝)在有明276年中,派遣使臣來華112次。曼谷王朝建立後,仍然進貢極爲頻繁,遠超清政府的規定,這是因爲朝貢貿易給泰國帶來的經濟利益太大了。據泰文文獻記載,曼谷王朝初期在同中國的貿易中所獲得的利潤高達300%。

而朱桂也已經發現了,很多海外商人三五成羣地組織起來,隨便寫一篇表文,假裝是一個國家前來進貢,騙了很多錢。比如洪武七年(1374),暹羅商人沙裡撥冒稱是本國國王令其同奈思裡儕刺悉識一起來進貢,因爲裝得不像,被朝廷識破。

所以暹羅王在見大明皇子前,心中的忐忑可想而知,他怕朱桂問罪。而大明一旦問罪。一個再也騙不來錢的國王,不要說求大明覆國了,就是緬王也不會再留他的小命。

只不過他想多了。被騙怕什麼,只要有面子,這朝貢體系就不會廢。如果不是朱桂的到來,大明很快就會給百官開不了工資,只能用朝貢國進貢來的香料、蘇木給百官開工資。

不過朱桂來了之後,就不一樣了。

他建議老朱虛對虛。各種石器(其實是水泥製品)、陶器、瓷器,可勁的送。

只要他們不怕沉船,拼命裝是了。

特別是高大的石器,受西方影響,很受歡迎。越大越受歡迎。

各種巨大的神像,什麼雅典娜、宙斯備受歡迎。越大越好。

而朱桂只需要命令工匠們在地上挖個模子,紮好竹子,灌入水泥……

水泥一干,打磨光滑就可以當成大師作品批量發賣了。

雖然用水泥換人家的香料有些太黑心了,但是想一想西方人用玻璃彈珠換土地,朱桂就一點兒也沒什麼不好意思的了。

他只不過是可惜。由於這時候西歐不夠強大,天使什麼的沒什麼人要。只有希臘的諸神受歡迎。甚至人身魚尾的美人魚都比天使賣的好。

第7章、閉關第305章、找到了第19章、狠刷第103章、道與理第212章、斬首第345章、“專業”第45章、立flag第424章、殖民官第41章、道二代第53章、哭窮第252章、修士的報復來的快第98章、信任第405章、器官炸彈第265章、陰書密碼第374章、本能第339章、逼格第242章、煉蠱煉出的抱臉蟲第183章、定計第99章、歷史的相似性第177章、競爭力第426章、好奇第29章、一條河的暗能第354章、吃的正道第41章、道二代第188章、術第209章、首戰第76章、都來了第48章、提高士氣第447章、我很怕……第229章、受虐體質第247章、爲留在大明而努力第57章、戰藍玉第4章、第一次與系統討價還價第86章、朱棣的疑惑第418章、越女第158章、跑路,懸了第238章、大明的武器殺死大明的軍人第15章、繼續煉體去第151章、難題上門第38章、死亡節點第393章、中間休整第144章、心態爆炸第116章、建設爲主第264章、大大方方第66章、逃了第471章、轉化成功第4章、第一次與系統討價還價第193章、蠕動第367章、太子的技能點第133章、時間不同,做法不同第174章、一分解釋的可行性第345章、“專業”第5章、懲處黃子澄第77章、她是誰第460章、怨力第357章、剋制第416章、人蠱第82章、400萬噸的人蔘第146章、殺就殺徹底第373章、不爽第9章、落後的土著文明第49章、解析完成第328章、試製第321章、心魔呢?第187章、散修的選擇第13章、點亮技能“嘴遁”第143章、幻想第103章、道與理第437章、悄然的無神論第38章、死亡節點第283章、送你成神第418章、越女第23章、辦不到第477章、已死第183章、定計第230章、逼第130章、先是筆,再來劍第168章、道長不當鹹魚第67章、一份產業第355章、真火級第426章、好奇第462章、提醌士兵殺自己第105章、擊殺貓妖第94章、攢一輩子的學費第314章、最後的一血第172章、招收人手的九尾第408章、“死鬥”第159章、詭異第391章、加快第343章、問題第327章、反向的力第467章、赴死機關第286章、找對地方第223章、下馬威第92章、“送功法的老爺爺”第365章、故意的第310章、陪練劍1第407章、角力第204章、獎勵機制雛形第139章、心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