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定計

大明新立,國庫空虛,依然可以對蒙元三年一小打,五年一大打,海路運輸,居功不小。

至於後來不走海運,改走漕運。其中卻是一些人的利益糾結了。

但是朱元璋很奇怪的就是,朱桂就在自己眼皮子底下長大。應該是從來沒有見過水師作戰的朱桂,怎麼就對水師那麼的倚重。怎麼就想到了便用永師的?

要知道就是他朱元璋想重視水師都遇到了重重阻力。不僅僅是眼界的問題,更爲重要的確實是最大的敵人確實一直都是來自陸地上。

“老十三,你是想用用水師裝載軍隊,然後從水路繞到交趾國的南海國境,從水路登陸,從交趾國的後方直搗他的老巢?”

這樣的想法真的駭人聽聞了。

中原王朝,除了南方爭雄外,水師基本上是用不到的。也就是老朱當年吃了一把陳友諒的直搗黃龍,否則真心想不起來。

當然,也就是朱桂,換個人,拿自家老爹敵人的手段獻計,還真不一定有那個膽量。

“對,這是兒臣的設想,交趾之地山川縱橫,道路崎嶇,漳氣嚴重,無論是運量還是運兵還是運軍械,都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但是如果用大海船,這一切就變得非常輕鬆,耗費也很少,我們可以不用在陸路動兵,讓沐公爺死守住要道口,不讓叛軍攻入境內,而我大軍主力直搗陳朝國都,一舉而滅之,復我中華疆域!”

朱桂捏緊了拳頭,越說越是有信心多了,因爲這本就是明朝今後應對安南之亂的戰略。

爲了徹底平定安南之亂,已經騰出手來的朱棣命令張輔三徵安南,迫令“陳季擴表奏伏罪”,如不服罪,則以武力討平之。

7月,明軍大破安南將阮景異於月常江,繳獲戰船百餘艘,生擒安南元帥鄧宗稷等,又捕斬別將數人。次年8月,安南叛軍以戰船四百餘艘,分作三隊,在神投海邀擊明軍。張輔以銳卒衝其中堅,明軍以鉤牽連敵船,作殊死戰,從中午鏖戰至傍晚,大破敵軍,乘勝進抵陳季擴的老巢乂安府,安南軍民降者相繼。

換句話說,打交趾是必定要用上水軍的。哪怕大明不出水軍,交趾人也會出。

“好好!這交趾小國佔朕疆土,朕曾頒詔曉諭安南國王陳日昆,命令歸還,但其狼子野心,一邊將這些領土歸還;另一方面則大舉徵兵整備軍隊,加築多邦城,在白鶴江埋下木樁,並在險要道路設下關卡重兵防守。我兒若是能在南疆再將交趾國滅掉,建番立邦,大明聲威必然重振,那對於大明來說實在是幸事。”

對交趾,朱元璋已是忍了又忍。這也是後來永樂、洪熙、宣德三代皇帝一直對交趾出手的原因所在。

就像是漢武帝,匈奴侮辱了國母,這仇是必然要報的。朱元璋也從來不是什麼大方的人。

然而朱桂卻不滿道:“與其要番邦,倒不如直接設立州縣統而治之,部堂安南古稱交趾,自漢唐以來,一直是中國的領土,五代以後,方獨立成國。元末戰亂,安南趁機從中國版圖脫幅,一度發兵攻入思明路永平寨,超越元代定界銅柱二百餘里,霸佔丘溫、慶遠等五縣。只能說是收回,談不上開疆擴土。”

朱元璋聽了,眼睛猛的一亮,開口道:“好兒!我若當真辦的到,朕必然在交趾建吾兒封國,總管南疆軍務政務。使其永不再叛。”

能夠一勞永逸的解決,朱元璋還是非常樂意。

本來明五稅收太少,單是北征蒙元,便是耗費太大,國庫無法支撐。交趾自然就顧不上了。但是有了朱桂,雖然朱桂沒做什麼,但是大明的稅收確實增加。再加上大明寶鈔的穩定。朱元璋也就有了餘錢開戰了。

不要看朱元璋讓朱桂自主負擔軍費,但是隻要朱桂一天沒有上任,這人吃馬嚼,就都得朝廷掏錢。

兩廣的狼兵還好。而從四川調兵到交趾作戰,可不容易,單是行軍便兩三個月的時間。實在是路太難走了。

朱元璋簡直就是說到了朱桂的心坎兒裡,分封交趾之地,美的很,但是朱桂知道,自己可不能表現得極爲贊同。

“父皇,兩廣交趾蠻荒之地。有地沒人可不行。”

這話說一句就夠了,朱元璋是明白的。畢竟這是中原之地說了幾千年,也信了幾千的老話。

果不其然,朱元璋面露羞愧之色,不好意思的把視線轉移了開來,好一會兒才嘆息般的開口道:“老十三,有些事情,朕也是無能爲力。朕也想把你們全封在富裕的地方,但是中原雖大,富裕之地卻不多。

全封了你們,你太子哥還怎麼管理天下。

你們就當幫你太子哥,爲我大明朔邊。”

朱桂假意長嘆一聲:“唉……父皇的深意,十三心裡清楚……十三盡力而爲吧!不知交趾國戰事需要兒臣何時出兵?”

沒法子,這是明知道自己賺了大便宜,也只能裝倒黴。

放在後世,如果是西北與交趾半島比資源豐富,比適合生活。正常人都知道。

然而,在這時代,你說一句交趾蠻夷之地富裕?比中原都要富?

所有人絕對會啐上朱桂一臉口水。他們會告訴朱桂中原的地大物博,蠻夷之地的物傷地薄。

如果他們連這話都不說了,那更爲嚴重。

“腦殘!”

“白癡!”

“不學無術!”

……等等。

總之他們是不相信朱桂說的。說的多了,他們甚至會懷疑朱桂的居心--是否是拐他們去蠻荒之地。

這一點,在朱桂一邊告訴老朱東瀛的金山、銀山,一邊與東瀛和尚交易不久,他就想明白了。

朱元璋一點兒動靜也沒有,不久,市面上便多了“神筆馬良畫金山”的故事。

這還有什麼不明白的,人家就當故事聽,壓根兒不信。

這就像後世那個特殊年代,所有人都說外國的月亮比中國圓。而這個時代卻是中國的月亮圓過國外。

堂堂中華,物華豐美都沒有金山銀山,撮爾小國,何來金山銀山?

換句話說,東瀛的金山銀山實在太像祥瑞了,在一個務實的年代,反倒是沒人信了。它只會是神蹟。就與神筆一畫就是金山一樣。

如果朱桂當時介紹,多貶低一些,反倒可信。但是那隻怕也沒什麼吸引力了。

所以再說交趾,除了糧食外,他什麼也不說了。

因爲哪怕他再告訴他們,那裡的礦產多豐富,豐富過國內,同樣不會有什麼人信。

“不可能有國大過中華,不可能有國富饒過中原”。

這時代的人,就是這麼“自信”!

第213章、同層次的存在第312章、斬碎第421章、恨兔子第274章、信仰中的馬屁第458章、影響太壞第118章、幸災樂禍第45章、立flag第163章、而聶的助力第432章、又死人了第156章、道長危險了第18章、互黑的開始第392章、屍鬼道兵第114章、“自坑”光環第192章、姚廣孝的小動作第55章、讀《春秋》第65章、解煩兵第65章、解煩兵第367章、太子的技能點第234章、部署第268章、面子第214章、勢均力敵第420章、新的力量第427章、一個突破口第425章、制度第432章、又死人了第451章、直癌出神格第53章、哭窮第444章、機關人出籠第162章、鬼的愛心第290章、正常展開第382章、正義下的痛苦第98章、信任第269章、暹羅王第366章、情?沾點兒就行第314章、最後的一血第450章、天象第12章、鋼絲上跳舞第474章、走一走,歇一歇第61章、烤鴨第469章、壓迫感第16章、再度執法第247章、爲留在大明而努力第398章、對方的斥侯第217章、“惡”第71章、比試不要臉第193章、蠕動第474章、走一走,歇一歇第219章、又一具分身第433章、查第110章、只收“學生”第164章、嗯,是該死個主事人下去第441章、機關術第266章、招攬第213章、同層次的存在第431章、傀儡的出身第387章、百鬼夜行第255章、對付飛頭降第265章、陰書密碼第94章、攢一輩子的學費第277章、爲了大明的戶口本第398章、對方的斥侯第11章、老朱高能了第149章、小宇宙第190章、秘密第273章、以“大義”的名義第253章、太自信的自大第284章、解鎖神國第398章、對方的斥侯第68章、偷桃第345章、“專業”第219章、又一具分身第28章、明君第10章、一幫子戲精第25章、太監能參一股嗎第221章、現實比想象的難第268章、面子第372章、世界的錯第35章、語出驚人第404章、一場練兵第412章、巫血與妖血2第304章、“渡”之威第416章、人蠱第392章、屍鬼道兵第329章、全知道了第435章、沒有點“情商”第168章、道長不當鹹魚第147章、力量無對錯第350章、日常第218章、神晶體第207章、力量帶來的變化第321章、心魔呢?第361章、吃人的小食屍鬼第468章、多過相信自己第234章、部署第440章、同時發現第352章、“吃人”的溫馨第386章、縣衙第127章、兌寶鈔第269章、暹羅王第83章、拳下之盟